二年级上册3.9这些是大家的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3.9这些是大家的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9 这些是大家的(第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这些是大家的》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1课,它对本单元其他几课起着铺垫、引导的作用。本课通过对“公共财物”的重点引导,以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养成主人翁意识为核心,引导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爱护公物,旨在协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学校里的公物”和“身边的公物还好吗”两个内容。结合学校的教学场地明确什么是公物,并且在交流中明白公物带给我们的便捷和服务,由此引发学生对公物的喜爱和认同。通过校园公物小调查,了解公物的生存状况,从而产生要想办法救助公物朋友,为第二课时的“如何爱护,如何保护公物”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一部分“学校里的公物”引导学生去认识学校里的公物,感受其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所带来的便捷,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教材呈现的四个公物分别是篮球场上的篮球架和篮球、教室里的电扇、学校阅览室的图书、教室里的桌椅。教学时可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去有序地认识、发现学校的公物,增强对公物的概念,懂得公物的共享性。 “身边的公物还好吗”主要针对学校公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甚至报废的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调研的方式,重点去探讨公物状况良好或被损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教材给出了一个公物调查表,给学生的调查内容提供了一个示范,引导学生去深层次探讨公物在日常使用和护理方面的情況所导致的公物状态,为后面“爱护公物”的教学作铺垫。 “我和公物的故事”定位于唤起学生对公物的生活体验。这一部分将教室的课桌拟人化,站在它们的角度呈现了一些平时学生在使用课桌时好的和不好的表现.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唤起对公物的感受,并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产生爱护公物的积极情感。下方小主持人的话让学生说说自己和公物的故事,通过此环节,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公物对自己的作用,从而深化爱护公物的意识。 “大家一起来爱护”引导学生去展开爱护公物的行动。教材给出的四幅情景图,分别从厕所、墙壁、卫生用具、课桌这些常见的,最容易遭到破坏的公物进行示范、讨论,让学生结合本校实际来商讨具体的爱护方法。下方小主持人的话表明教材中小朋友的做決只是一个范例,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不同的保护公物的方法。 本课主要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1~2年级核心素养中“道德修养”的要求“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 的要求“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的要求: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本课在“公共财物”这个方面实行引导,旨在协助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并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二年级的孩子不缺乏使用公物的经历,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公物提供的种种方便,但对于什么是公物还没有明确的、深刻的理解。所以,校园里,学生不爱护公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二年级学生对身边公物的使用情况,普遍注重度较低,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醒要爱护公物,但很多同学并不清楚如何爱护。所以要通过观察身边实际、讲故事、调查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公物状况,反思自我和他人行为,在思考和探究中探索爱护公物的方式,形成责任意识。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校园里的公物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物品,是为大家服务的。 2.调查了解身边的公物,感受公物和自己的关系,认识到爱护公物是爱集体,尊重劳动者的表现,是每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3.初步体会爱护公物的方法,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护公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谈话,认识学校公物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观察调研,感受学校公物状态,了解此状态形成的原因,形成相应的爱护公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都应当爱护,并以爱护公物为荣,以破坏公物为耻。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公物,理解公物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保护公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萌发自觉爱护公物的意识,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若发现受损的公物,能用合适的办法协助它们。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猜谜导入,引出主题教师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堂上我请来了几位嘉宾,他们经常在学校或课室中出现,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那赶紧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吧! 1、出示谜语: (1)有面也有口,有脚没有手,书包吃肚内,自己不会走。 (2)生来朴素不华丽,一年四季穿黑衣,身上经常粘白粉,有人协助来擦去。 (3)天生大肚能容物,吃饭从来不挑食。脏活累活从不嫌,美化环境都靠它。 师:垃圾桶就是用来供大家一起扔垃圾的,我们的教室,学校这么干净,就是因为有它们的一份功劳呢! 2、抢答判断:哪些是学校的公物,哪些是私人物品。(4-5个) 3、揭示主题:这些物品啊都是在我们学校里、教室里经常能看见的,而且他们不是属于我们某一个小朋友的,而是属于大家的(板书:这些是大家的),它们都有一个固有的名字,叫“公物”。(板贴:公物)学生活动 1、学生参与猜谜游戏 预设答案: (1)课桌 (2)黑板 (3)垃圾桶 2、学生抢答判断,哪些是学校的公物,哪些是私人物品。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用谜语及抢答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提问生活化的物品辨别问题,让孩子明确公物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了解公物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二:了解公物,感知作用教师活动 1、师:在公物家族中,除了刚刚谜语中提到的,它还有很多兄弟姐妹。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4页,看一看书中出现了哪些公物,想一想他们都有怎样的作用? (2)有哪些小组研究了我们的教室?在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公物呢,请你走出来指给大家看? (3)除此之外,学校里还存有哪些公物,想想他们对你有哪些帮助呢?请各小组讨论交流,等一下我们再一起分享。 (4)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那些公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小结:看来,我们身边的公物真很多呀。 2、注重身边:在教室里,我们最亲密的公物便是它们啦。请出桌椅兄弟,出示图片,放录音: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桌子哥哥,站在我身旁的是椅子弟弟,我们两兄弟经常看到同学们在我身边写字、做题、读书,看来你们还是很爱学习的。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们已经在这个学校很多年了,桌椅们都是轮流用的,每一年,这里都会出现不同的同学来使用我们。虽然有好多好多同学使用过我们,但他们爱惜桌椅,和我们友好相处,所以我们一直干干净净、充满活力。希望你们依然爱护我们哦。 听完桌子哥哥的介绍,你们懂得桌子哥哥的心里话了吗? 3.两次写字体验:同学们,请看黑板,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就有这么多的作用。那我们简单来体验体验,分别两次写“公物是大家的”,第一次用桌椅,第二次不用桌椅,请同学们拿出便签纸书写,写后让同学们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感受桌椅默默为我们服务,用掌声向桌子椅子表示感谢。 4.在我们的生活中,公物家族的成员随处可见,一起看看,播放视频,你想说什么? 总结:有了公物,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学生活动 (1)①篮球场 预设生:我爱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和同学做游戏。那儿场地大,很平整,在那儿玩要很快乐。 ②电扇 预设生1:夏天上课非常热,电扇给我们带来清凉。
预设生2:如果太热了,会影响学习。 ③:阅览室 预设生1:让我们增加了知识
预设生2:我从阅读中感受到了快乐 ④桌椅 预设生:如果没有课桌椅,我们学习起来会非常不方便,没有地方写宇,没有地方放书包,也没有地方坐。 (2)学生回答预设: 生1: 教室里的清洁用品,还有黑板、黑板刷、粉笔、电脑、投影仪等,这些都是公物。 (3)预设生1: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属于公物,它们美化了校园环境,让我们心情愉悦。 生2:卫生间里的物品也属于公物,我们要保持它的干净。学生讨论,并回答,你认为这些公物的作用。 (4)预设生:各种体育器材也是公物,我们要好好爱惜,如果它们损坏了我们就没办法来锻炼身体了,也没办法拿来玩要。 2.学生听录音 3.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写字体验
4.学生观看视频,并畅所欲言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能够集思广益,拓展孩子对公物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激发观察生活、注重周围环境的兴趣,感知公物对我们生活产生的长远影响。通过用与不用桌椅来写句子,实践出真知得出公物给我们带来便捷的生活。活动三: 寻查公物,明辨原因教师活动 1.公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公物是否完好,也关乎我们的文明素养。他们怎么了?出示视频,我们接着往下看。 2.那我们身边的公物朋友呢?课前老师曾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观察学校的操场、走廊、教室等,它们又有着怎样的情况呢? (1)老师先出示自己的调查表,与同学们分享,引导学生探索身边公物,思考原因。 (2)请大家拿出课前布置的小组任务“学校公物调查表”,互相分享你们的调查报告,由组长负责记录。如果还有想再调查班级公物的同学,也能够在教室中调查,最终将你调查到的情况向小组里的成员汇报。 3.请各个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其他学生继续补充原因。看到桌子,椅子,垃圾桶等等被破坏了,老师和你们一样心痛,难过,整洁安全的公共财物对于大家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那么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对待公物呢? (爱护公物)板贴:爱护。 学生活动 1. 请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2.学生参与调查 第一小组调查教室门窗、第二组调查走廊外墙、第三组调查操场乒乓球台等、第四组调查图书室。3.学生交流结果并参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分工合作的水平,引导学生感知学校公物的“现状”,再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协助学生树立如何准确对待公物的价值观。活动四: 爱护公物,文明守纪教师活动 1.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在我们的小学生守则中就有这样一条规定: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明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 总结:孩子们,爱护公物,公物就会更好地服务我们。保护身边的物品,其实真正受益的是谁呢-----我们!是啊,让我们一起爱护公物!指板书学生接读。 2.最后,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出示儿歌:全体起立,边拍手边读。 小课桌,别叹息,是谁把你划破皮? 你帮我们来学习,我们不该伤害你。 小笤帚,别生气,是谁把你丢在地? 我去把他请过来,让他给你赔个礼。 公共财物属集体,帮咱劳动和学习。 我们应该感谢它,小心使用多爱惜。 .结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物是大家的,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公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要去爱护它、关心它。我们该怎样保护公物呢?课后我们一起来出谋划策,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课。 .学生齐读: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明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 2.学生起立,边拍手边读儿歌。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学生课下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为保护公物出谋划策。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特色资源:尽可能的使用本学校的公物图片,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更容易代入感情。 技术手段:采用视频等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在本堂课中,我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参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才能有话说,有真话说。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校公物调查表 调查人 公物它们怎么样了?原因桌子好( ) 有损坏( ) 不能用了( )椅子好( ) 有损坏( ) 不能用了( )好( ) 有损坏( ) 不能用了( )好( ) 有损坏( ) 不能用了( )好( ) 有损坏( ) 不能用了( )好( ) 有损坏( ) 不能用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