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教学设计-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教学设计-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背景分析
责任感是一个人核心素养的基本够成模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体现,习主席在二十大中强调要把青年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引领当代青年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因此,责任感教育是中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框题。现在不少高中生因为家庭过分溺爱,学习、生活中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集体、社会及国家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责任担当教育势在必行。
教材分析
习主席在讲话中说道:“青年一代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要一以贯之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坚持埋头苦干,争当敢担当的青年。”为贯彻党的领导,引领当代青年学习二十大精神,班会课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符合当代高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在授课中,通过“音频”“话剧”“动手制作责任卡”“小组探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明确自身责任,逐步形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正确观念,并在日常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中不断践行。
学情分析
现在不少高中生因为家庭过分溺爱,学习、生活中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集体、社会及国家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责任担当教育势在必行。 班会主要包括“知责任”“辨责任”“负责任”三个层面,分层次引领学生从认识责任的含义,到认识自身的责任,到最后自己在生活中实践责任,环环相扣,培养学生践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等各个方面负责任的意识。形式主要以展示学生身边典型案例、知名或平民英雄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集体合作,在各种情境的分析中,形成自己的责任认知。
班会目标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提升学生对责任问题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
2.培养学生群体“责任”和“担当”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并在生活中践行责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班会准备
教学重难点:培养能主动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又能高效的进行团队合作。
学生准备:
1.情景剧表演排练
2.收集责任有关名言、案例
3.准备笔记,记下感想收获
教师准备:
1.课件制作,视频、文字、图片等素材收集
2.制作责任卡
3.设计班会活动
4.划分学习小组,任务分配
班会过程(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环节一:导入:
引出“责任与担当”主题通过播放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 100周年大会中的报告,引出本节课班会主题《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引导学生找出习主席报告中的关键词,自主探讨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国家领导人对当代青年的希望和嘱托,感受“通过奋斗和行动去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是时代每个当代青年赋予责任。
环节二:认识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的你们责任有什么认识呢?”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班主任总结,指出学生生活中行为都自觉或不自觉的与责任挂钩,并引出责任在字典中的含义,进一步解释责任。“知责任,负责任从来都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你在语文学习和阅读中知道那些关于责任的名言呢”引导学生自己谈责任班主任分享责任名言,学生齐声朗读,加深对责任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责任,班主任解释责任,同学和班主任分享责任名言,不断加深同学们对责任的认识。
环节三:分辨责任
“知晓了责任,那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吗” “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到了负责任,哪些方面没有尽到责任?”带着这些问题观看生活中的典例。
一:情景剧表演《谁来帮忙》《扫地风波》《扶与不扶》趣味性表演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共鸣,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表达对情景剧中的现象的看法,理清其中涉及到的责任。
班主任总结
其中隐含道理“一个人应该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负责,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很难得到别人认可,做事很难成功”榜样展示:励志中学生庞众望抗疫英雄边防战士为国牺牲学生谈榜样给自己的力量,进一步加深学生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班主任总结“责任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和角色,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负责”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不良现象和榜样让学生思考自身应承担的责任,激发承担自身责任的动力。
环节四:负责任“作为一个中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做到负责任呢”带着问题,引导小组活动,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责任卡,分析自己以后要做好的事和将要改掉的坏习惯,分享并让同学见证。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细节出发,让学生把责任意识落实到生活方方面面。
环节五:宣誓与总结学生齐声宣誓
设计意图:总结班会,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学生制作好的责任卡贴在墙上,时时提醒自己付出行动。印刷责任素材下发学生阅读。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课后反思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就注意平时日常班会课的演练,并积极参加班会比赛。本节班会课经过认真地思考与选择,最终确定了主题:责任与担当。
本节班会课的成功之处:
一、班会课的主题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的目的“立德树人”,所以加强学生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从小生活安逸,家长溺爱,很少吃苦。在生活中,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最基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基于此,我选择了“责任与担当”这一主题。我觉得很符合学生们现在的现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希望通过本节班会课的参与,孩子都能学会勇于担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到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最终都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情景设置真实有效。疫情期间身边的平凡英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负责任的点点举动,都是学生能真真切切真实感受到的。因此,班会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件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这些环节的设计使得班会课不空洞,这些真实情景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体验情感,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达到班会课的预期目标。
三、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课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有学生主持,有全员参与。传统的班会课,只注重教师的说教。而这节班会课,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案例的分析、话剧的表演、责任卡的制作......本节班会课学生的参与具有广泛性和积极性。四、内容的表达有层次性,精神逐步升华。从“识责任”到“明辨责任”到“负责任”,层层递进,加强学生情感认知。
本节班会课的不足处:
一、上课教态略显僵硬,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锻炼提升,做到肢体协调,语言落落大方。
二、班会课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课堂中部分同学参与度低,不能深入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班会课是德育的最佳途径。我会继续充分发挥班会课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断的提高班会课的质量。
今后,我将继续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学习,选择更多符合学生们实际的班会课主题,让自己的每一堂班会课都魅力四射,让学生们都能在轻松愉快间获益匪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