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章 压强和浮力8.6 物体的沉浮条件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理解沉浮条件。(2)利用沉浮条件解释潜艇、气球的原理。(3)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2.科学思维: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3.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沉浮条件的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学习沉浮条件及应用,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2)通过本节大量优美的图片,给予学生美的熏陶。导学重点: 理解沉浮条件。导学难点: 应用沉浮条件解释问题。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物体沉浮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 和 ,F浮 G(ρ液 ρ物),上浮;F浮 G(ρ液 ρ物),悬浮;F浮 G (ρ液 ρ物),下沉。2.轮船采用“ ”的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轮船 浮,浮力 重力,浮力一定,液体密度增大,排开液体体积 。密度计也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3.潜水艇改变 实现上浮和下潜。4.气球和飞艇,充满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课堂导学(一)观察与思考1. 物体沉浮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 和 ,F浮 G(ρ液 ρ物),上浮;F浮 G(ρ液 ρ物),悬浮;F浮 G (ρ液 ρ物),下沉。(二)实验探究2. 取一只金属材质的空牙膏管,先将它挤瘪,拧紧盖后放入水中。牙膏管从水中取出,将它撑开并拧紧盖后再放入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管所受的重力G甲和G乙的大小关系是G甲_____ G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______ V乙; 两次所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 F乙。3.轮船采用“ ”的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轮船 浮,浮力 重力,浮力一定,液体密度增大,排开液体体积 。密度计也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4. 潜水艇能在水面上航行,与轮船是 的道理。但由于潜水艇中设有 ,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可以改变潜水艇所受的 力,从而实现潜水艇的上浮、下潜和悬浮。5.气球和飞艇,充满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B.当浮力小于重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会下沉C.当浮力等于重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D.当浮力小于重力,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会上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B.当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物体会下沉C.当液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物体会漂浮D.当液体的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物体会上浮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下潜和悬浮的B.气球是靠冲入密度较大的气体实现上浮的C.木块在水中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木块受到的浮力大D.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4.质量为2kg,体积为2.5 d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A.上浮B.下沉C.悬浮D.漂浮5.密度计测量水的密度后,再用这支密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密度计比侧水的密度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减小了,则待测液体的密度( )A.大于水的密度B.小于水的密度C.等于水的密度D.无法确定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重力, 浮力,>,>,=,=,<,<。2.空心,漂,=,越小,漂浮。3.自身重力,4.小于。课堂导学1. 重力, 浮力,>,>,=,=,<,<。2.=,<,<。3.空心,漂,=,越小,漂浮。4.同样,水箱,重,5.小于。课堂练习:1.C;2.A;3.B;4.A;5.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