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3.1公民基本权利
运用你的经验:小云一家人
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个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是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 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权。
受教育
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公民的基本权利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一部分

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P35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①
探究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4岁的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的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听了之后很兴奋,说:“等下次再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我也参加投票可以吗?”
思考:
材料中小岩的爸爸行使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什么权利?
2.小岩有权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吗?为什么?
判断:以下哪些人群能够享有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外国公民
小学生
少数民族
农民工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
×
×
僧侣

1.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呢?
①同学们你们现在有没有选举权呢?
②外国公民在我国有没有选举权呢?
③我国公民吴某被剥夺政治权利有没有选举权呢?
④我国少数民族同胞有没有选举权呢?
⑤我国不同职业的人都有没有选举权呢?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


①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②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小结
1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意义是什么?
条件
意义
探究二:政治自由
近期,国际局势变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在微博、微信等各大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是也有个别用户借机发布不良信息,比如编造所谓的“去乌克兰参战可获得学分”等虚假信息,以及发布“乌克兰美女来中国”等恶俗调侃内容。互联网非法外之地,平台呼吁大家在关注国际热点的同时,保持客观理智的态度,合理参与讨论和发布观点,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思考:
网友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吗?为什么?
2.材料警示我们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2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内容
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政治自由
绝对自由
罗先生向人大代表反映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罗先生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探究二:
监督权
监督权
探究三:监督权
小云受爸爸的影响,从小就对社会问题非常关注。发现身边的一些问题后,便向市长信箱写了一封信。
尊敬的市长:
您好!很冒昧地给您写信,想向您反映一些情况
第一,我们学校门口,每到放学时候,交通拥堵,秩序混乱,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管理。
第二,我奶奶村的乡政府违法占用奶奶家土地,严重侵犯了奶奶家的合法权益,请求相关部门严查。
第三,我还发现了**单位**领导公车私用的现象,希望政府能严肃处理并治理这种腐败现象。
思考:
批评和建议
申诉和控告
检举
1.小云的信体现了她在行使什么权利?请具体说一说。
2.对于公权力的运用,小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采用哪些方式行使监督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①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小结
3
监督权的内容、要求、意义和行使途径是什么?
内容
要求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途径
如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直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媒体舆论监督,参与听证会或论证会等
二、人身自由
新知讲解
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重要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重要性
公民享有人身自由
知识探究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探究分享
该厂长及员工的行为违法。
①员工破门而入侵犯了严某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②严某在家中被带走,其人身自由受到侵犯;
③“教育”了一整天侵犯了严某的人格尊严权。
该厂长及员工的行为是否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弄醒并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
不接受如此“教育”
①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知识探究
相关链接
法律维护人格尊严
①通过了解维护人格尊严的相关法律规定,了解侵害人格尊严的具体行为,了解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②对照自己的日常言行,改正自己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做到尊重他人人格尊严。
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知识探究
住宅不受侵犯
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知识探究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②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知识探究
Part 02
三、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意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意义: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加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1)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1)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1)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意义: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文学艺术创造的自由
科学研究的自由
文化活动的自由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具体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和文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
1.在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
B、批评建议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有( )
①李某在超市被保安强行搜身检查
②王某因在网上举报政府不作为被工作人员强行带到乡政府接受“教育”
③肖某因欠张某的钱被张某关在屋内要求还钱
④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拘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属于公民的(  )
A.言论自由权
B.经济财产权
C.人格尊严权
D.生命健康权
C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从制度上保障公民享有(  )
A.财产权
B.受教育权
C.劳动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