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准确描述反应的现象并能 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归纳得出 置换反应的定义及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对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问题的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教学难点: 1. 置换反应的概念; 2. 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成语,是中华民族 之文化瑰宝…… 师:这些成语,都是我们的祖 先在对有关金属的使用过程中,总 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我们要传承好 这些宝贵的财富! 通过观看视频,你有哪些收获 或感想? 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我们学过哪些金属能和氧气发 生反应? 【温故知新】: 对比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场 观看视频 思考并回答。 通过成语展示,旨在让同学 们明白,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充 满智慧的民族,金属在人类历史 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金属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我 们继承和发扬。同时体现学科渗 透德育的思想。 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 学生回答,让学生的智慧和经验 相互碰撞,从而相互纠正、相互 补充,向科学和真理迈进。 温故而知新,经常与前面所 学知识加以联系,使学生对所要 学习的内容消除陌生感,有利于
所、现象、化学方程式。 提醒学生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一边写,一边回顾有关的现象。 【演示实验】: 铝粉在氧气中燃烧 【交流共享】 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反 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有哪 些原因导致这三种金属与氧气反应 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多识一点】 “生活中的化学 ”:生活中,我 们常常看到锈渍斑斑的铁制品,却 很少见到铝制品生锈,你知道为什 么吗? 请大家阅读 P92 “多识一点 ”找 到答案。 通过对比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 应,你有哪些收获?试着归纳总结, 与同桌交流。 【归纳总结 1】: 1.许 多金属 能与氧气 发生反 应,不同金属活泼性不同。 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过渡:许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 反应,还能和酸反应。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 和酸发生反应呢?如果反应,剧烈 程度相同吗?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 来一探究竟。 三、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目的】: 探究镁、锌、铁、铜能否与稀 盐酸、稀硫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 度。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药品与仪器设计 实验: 药品:镁条、锌粒、铁钉、铜 片、稀盐酸、稀硫酸 仪器:试管、点滴板、镊子。 对学生提出“温馨提示 ” 回答反应场所、 条件、现象、书写化 学方程式,组内互查。 一生板演。 观察现象、书写 方程式 思考、交流、回 答 阅读课本、思考 并回答 学生思考,同桌 交流意见并回答 猜测并回答 明确温馨提示的 内容 明确实验要求 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 导学生对化学性质的学习的方 法。 采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 方法,从众多金属中选取典型代 表,引导学生探讨反应规律。 通过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科 学的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对于帮 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 力是有益的。 采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 方法,从众多金属中选取典型代 表,引导学生探讨反应规律。 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借 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 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 共同学习的良好习惯。
【进行实验】: 对学生提出实验要求 1.组员分工合作。 2.取用药品顺序:先固后液。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观察要点:是否产生气体? 速率如何? 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的实验报告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 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剧烈程度, 验证猜想,并总结出四种金属的活 动性强弱。 强调:上述实验中得到的金属 排序,也叫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 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水溶液中 失电子的能力,是人们经过长期的 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 【反思交流】: 为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 烈程度 , 实验中是否需要控制变 量?若需要应控制哪些变量? 【归纳总结 2】: 关于金属与酸的反应,我们可 以做以下归纳: 1.有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 如 Mg,Zn,Fe;有的不能,如 Cu。 2.金属与酸反应越容易、反应 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比较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 烈程度。 【学以致用】 1.下图形象描述了铁、镁、锌、 铜四种金属在稀盐酸中的表现,你 能对号入座吗?你还能得出哪些结 论? 设计、进行实验 并完成实验报告的内 容 注意观察操作和 实验现象并进行描 述。 获得结论 学生齐读 阅读课本,同桌 交流、总结并回答 思考问题后小组 讨论并达成共识。 学生思考,同桌 交流意见并回答 学生思考、完成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 导学生对化学性质的学习的方 法。 采用“实验-讨论 ”的探究 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 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找出哪些 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反应,哪些 金属不能反应,从而得出镁锌铁 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通过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科 学的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对于帮 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 力是有益的。 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解图 能力,能够根据图片信息从多角 度总结知识信息的能力。
2.活动天地 4-3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提示学生 分析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 问题引导:什么是置换反应? 回扣板书,复习“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简介初中四大化学反应 基本类型。 【学以致用】 1.下列哪些是置换反应?说明 理由。 (课件) 2.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 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 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假黄 金是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 相似,请你设计多个方案鉴别真假 黄金。 四、知识建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 收获?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选取了典型的、 常见的金属作为代表,通过实验探 究了解并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 之: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知道 不同金属活动性强弱不同,这取决 于金属本身的结构,即:结构决定 性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了生活 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了化学学习: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宗旨。 也体会到:学好化学是为了更好地 为生活服务的学科思想。 五、评测练习: 六、布置作业: 由一种单质与一 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 化合物。 回顾、思考、回 答、组内交流,达成 共识。 思考、回答 交流本节课的收 获,说出本节课的主 要内容, 以及还有哪 些问题。画出本节课 的知识建构图。 倾听学习,理解 内化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 学生自己的分析归纳,得出定 义,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习题,将置换反应迁移 到其它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中, 让学生了解,置换反应,不止发 生在金属身上,也不止发生在溶 液中。使学生当堂巩固置换反应 的概念。 唤醒同学内心深处的诚信 意识:打假,势在必行!可怎样 打假?这就需要练就打假的本 领!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知识建构,使学生系统 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 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过程,在不断学习中完善、在不 断认识中提高,逐渐让学生养成 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联系和 知识的总结归纳,形成较完整的 知识体系,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