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课件(共41张PPT)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课件(共41张PPT)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名言导读
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高尔基
案例引导
小亮是个调皮的孩子,一天吃饭的时候,趁爸爸站起来盛饭,故意把爸爸坐的小凳子拿走了,使爸爸一下子跌倒在地上。这让爸爸很生气:“这孩子不学好,我今天非揍他一顿不可!”小亮赶紧躲在了奶奶身后,爷爷说:“小孩子知道啥?你这么大人了,自己不注意,还要怨小孩子,不许打!”爸爸无奈地坐下了:“这孩子真是没法教育了!”小亮却偷偷地笑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像小亮一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哪些思想理论?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节
一、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 广义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
(二) 狭义
一、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园及托育机构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为实现国家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教育。
(一) 学前教育对人发展的价值
二、学前教育的意义
1. 学前教育对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2.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二、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一)脑的形态和结构
三、学前教育价值的生理基础—来自脑科学研究的证据
研究表明,出生后3个月内脑细胞第一次迅速增殖,70%—80%的脑细胞是在3岁前形成的。脑重的研究则告诉我们,脑的发育速度在7岁前是最快的。
(二)脑机能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价值的生理基础—来自脑科学研究的证据
研究表明,出生后5个月是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3岁期间,儿童脑电活动逐渐成熟;在4—20岁,脑功能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期,其中第一个加速期在5—6岁左右。
四、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
文献法
观察法
调查法
行动研究
项目操作-帮高老师出主意
讨论与实践:请你帮高老师出个主意。
这几天,小亮很不开心。原来小亮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小亮住在爷爷家,他对老师说:“爸爸、妈妈不要我了。”高老师说:“不是呀,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样会吵架生气,过几天就好了。你还是他们的宝贝。”过了几天,小亮又对老师说:“妈妈说爸爸是坏人,不管我们了,以后我就没有爸爸了。”高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向小亮解释离婚这件事。
讨论与实践:请你帮高老师出个主意。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于1837年在德国勃兰登堡建立,专门招收3—7岁的儿童,1840年取名为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是由德国的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建立的。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1.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 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及其诞生。
1903年9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
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2) 1949年前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状况。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乡村儿童团”
张雪门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 。
1.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3) 1949—1978年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状况。
历史的转折-办园方向、教育思想、教育目标。
曲折起伏的前进-生搬硬套苏联经验、全盘否定旧教育。
(4) 1978年后的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发展状况。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2. 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化。
(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前教育的手段不断现代化。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一)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1837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这标志着学前教育由家庭开始转向公共社会机构教育。著有《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园书信集》等。其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一)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
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 教育应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教师只为儿童提供条件,不进行干预。
3. 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学前教育家。
原来是意大利的医生,在从事智能缺陷儿童的工作后开始学习和研究教育,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著有《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儿童观为依据的。
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儿童的生长是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儿童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为每个阶段都提供了易于接受某种学习类型的倾向。
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方法,认为儿童可通过与教学材料、学习玩具的相互作用来学习,并鼓励儿童自我知道和个人创造。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应让每个儿童按自己的步伐自由发展。
重视感官教育,设计了一套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己摆弄、自己练习、自我校正。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三)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前教育观是以其儿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皮亚杰的主要教育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三)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三)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
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教育目的是发展智力和道德
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六大原则)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
(四)其他几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
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重视培养儿童友爱等良好的习惯
2. 比利时教育家奥维德·德可罗利
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要求儿童手脑并用;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
3.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项目操作-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
讨论与实践:请你帮高老师出个主意。
某幼儿园买了一套蒙台梭利教具,老师们都抢着去申请带蒙式班。园长说:谁先学会了自己操作这套教具,谁才能申请去带蒙式班。
讨论与实践:园长的任务有何问题?尝试操作一下蒙台梭利教具,谈谈自己的操作体会。
学前教育与社会
第三节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学前教育与政治
政权性质决定了学前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的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大众为受教育对象。
政治体制决定了学前教育的体制
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上。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教育也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学前教育与政治
政治纲领决定了学前教育的方针与目的
政治纲领是一个国家政体的具体行动指南,是政治理想的具体化,它规定了教育事业的方向、目的、途径等。
学前教育具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我国的学前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行为规则,为今后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维护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为其将来促进社会发展蓄势。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学前教育与经济
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1)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手段。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学前教育与经济
2. 学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学前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2)学前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因素。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社会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
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成为儿童读物的“三、百、千”等蒙学作品,所反映的主要是儒家的文化思想、伦理道德。
3. 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
西方中世纪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
(二)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学前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
学前教育能够进行文化选择
学前教育的文化选择“既要符合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利益”,也应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四节
一、学前教育的目标
2016年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进行了详细说明: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三是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四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理解,2016年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表述为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
(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二)促进学前儿童个体身心和谐发展
(三)为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采用保教结合的方法“依据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科学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使幼儿每个个体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保教的核心和最本质的任务。
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是一个专业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
三、学前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要适应每一个幼儿发展的原则
(三) 自主发展的原则
是幼儿教育最基本的原则。
(二)促进思维发展的原则
幼儿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思维方法。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强加于人的。幼儿教育只能在幼儿毫无对抗情绪的情况下进行,使他们自愿地得到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原则
(四) 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
(六) 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
教师不应该把精力放在知识灌输上,而应该注意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感知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推理力、言语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五) 教育面向未来的原则
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当前世界幼儿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