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目标】1.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世界古代奴隶制帝国的兴衰历程,分析兴衰的原因。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概括古代世界各奴隶制帝国的统治措施。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理解古代世界各奴隶制帝国交替的原因。3.从史料实证角度概述世界各地区(尤其是罗马帝国与秦汉)的思想、文化和技术交流的重要表现,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由分散孤立向联系、交往的必然趋势。4.从家国情怀和人类文明发展角度认识古代各奴隶制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重点难点】重难点: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导入: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指出,人类6000年文明史共产生了26个文明,它们在各自的起源地生发,在一定区域内相争,弱势文明自行消失,强势文明则仗势伸延,不断发展壮大。不同文明的各自扩展,加强了区域文明的联系,尤其是区域性帝国的兴起和不断的武力扩张,加上帝国集权统治的干预,帝国范围内的不同文明被强势融合,形成区域特色更加明显的同质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东西方世界的异质文明在相互接触中碰撞,在碰撞中又相互影响,进而共生。新课:一、古代文明的扩展(一)农耕文明(大河文明)的扩张古代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曾达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两河流域北部古国,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征服埃及,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创立了行省制度。但穷兵黩武最终耗尽了亚述的力量。(二)海洋文明的扩展: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古代希腊特点:移民方式优势: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结果:殖民扩大了希腊人活动的范围,使希腊人接触到西亚、埃及和更广大的地区,对希腊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文明扩展的影响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社会思想,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使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但战争不断,生灵涂炭。二、古代世界大帝国的兴起1. 波斯帝国(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2)制度:(波斯帝国改革)①中央官制: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上;君权神授)②地方官制: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③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3)衰落:希波战争后逐渐走向衰落,最后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2.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1)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2)制度:①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民主寿终正寝)(3)衰落: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随即分裂,亚历山大部下马其顿将领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公元前301年伊普斯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帝国终于分裂为几个独立王国,其中三个最大的是马其顿·希腊王国、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3.罗马帝国罗马历史的时空定位(1)罗马帝国的兴盛A.对外征服: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黄金时代: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进入所谓“罗马的和平”时期。在此时期内,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的恢复、文化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以及行省和城市地位的改善,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罗马法、基督教)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拓展:罗马法①《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②查士丁尼法典(《民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拓展:基督教1世纪,发源于巴勒斯坦,《圣经》是重要的经典,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于392年被定位罗马帝国国教。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罗马帝国的衰亡衰落: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罗马废墟迎来新主人(日耳曼人),新建国家都采用自己的制度,标志着旧的奴隶制时代结束,历史进入了新的封建制阶段。4.孔雀帝国(1)建立:公元前324年,印度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因为新国王旃(zhan)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又称孔雀帝国。(2)贡献:(阿育王时期)①孔雀帝国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继续维持统治约50年。②佛教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3)衰落: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文明的交流 ----古代文明的大发展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1.文明的多地域传播 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①西亚文明向东传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再传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北非。②东西方的经贸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波斯帝国;与大秦帝国(出使,166年罗马商人到洛阳)中欧贸易不断。文明的多领域传播【本课小结】文明的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世界文明从独立多元走向相互联系,逐步交融的过程,其中表现出和平发展与武力战争的不同方式。相比较于四大古国的农耕文明而言,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文明也不断的向外扩展。不同文明的碰撞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尊重文明的多元性,也要在汲取先进的文明和技术的基础保持文明的独立性。【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