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浙教版 八年级下教材解析【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⑤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本课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以实验为基础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物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认知规律,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动手与动脑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创设情境你知道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什么物质有关吗 生锈的铜币生锈的铁制品金鱼急救苹果变色氧气有哪些性质呢?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探究实践思考:1.通常情况下氧气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是怎样的 常温时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活经验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观察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结论:氧气氧气探究实践在压强 1.01×105帕时,氧气降温到一定值时能液化或凝固:-183℃固氧-218℃在压强 1.01×105帕、-183℃时会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压强 1.01×105帕、-218℃时会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液氧探究实践2.水中有氧气吗?氧气的溶解性如何?思考:金鱼鱼用鳃呼吸电解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水中出现气泡。水中有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结论:常温下1 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0 毫升的氧气。探究实践思考:3.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是正放的而不倒放?正放 倒放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空气密度1.293 克/ 升。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甲 乙4.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产生的现象说明氧气具有什么性质?①氧气能支持燃烧;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探究实践根据以上的活动,你得到了氧气的哪些性质?在压强1.01X105帕、-183°C时氧气会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C时会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1.物理性质(1)常温是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氧气不易溶于水;(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2.化学性质助燃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探究实践在铺有细砂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的硫,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燃烧,观察其现象并将结果填在表 中。然后把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燃烧的现象,闻一闻气味,用手触摸瓶壁有什么感觉?活动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硫是黄色的固体粉末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放出热量。SO2探究实践以上的实验表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SO2)气体,并放出热量。文字表达式: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氧气二氧化硫点燃硫(S) (O2) (SO2)若用黄球表示硫原子,用蓝球表示氧原子,则反应中的原子重排可以表示为: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探究实践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将要烧完时,立即伸进盛有氧气、瓶底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砂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活动铁丝在氧气里 _________________,并 ________ 热量,生成一种 ________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黑铁和氧气反应可用以下文字表达式表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Fe+O2点燃Fe3O4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探究实践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会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二氧化硫点燃硫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镁+氧气点燃氧化镁+O2SO2点燃SFe+O2点燃Fe3O4P+O2点燃P2O5Mg+O2点燃MgO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C+O2点燃CO2探究实践思考与讨论1.关于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氧气与金属反应时在容器底部垫一层细沙的原因是什么?(2)火柴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3)选用光亮的铁丝并将它绕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在火柴快要燃尽时才放进集气瓶的目的是什么?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引燃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光亮是防止铁丝表面有氧化膜影响铁丝的燃烧;螺旋状是增加铁丝局部的温度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探究实践2.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可以燃烧。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思考与讨论氧气的浓度不同。空气中氧气只占空气体积的21%,其浓度比纯氧中浓度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探究实践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它们在组成元素上有什么共同点?物质名称 化学式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氧化镁SO2Fe3O4P2O5MgO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请再写出几种其他氧化物的化学式,看谁写的又多又正确?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不同物质简单的组成单质一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不同元素组成氧化物=另一元素+氧元素其他探究实践迁移应用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是蓝色的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D2.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C.水蒸气 D.稀有气体D迁移应用4.下列各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CO B.P2O5 C.KMnO4 D.MnO2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镁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C.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C板书设计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常温时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生成了氧化物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⑤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了解燃烧时的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认识氧化物的概念。2.科学思维:初步具有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3.探究实践: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学会闻气体;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思路】本课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以实验为基础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物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认知规律,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动手与动脑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你知道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什么物质有关吗 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氧气有什么性质,同时明确研究方法。氧气的性质 [情景展示1] 观察一瓶氧气。 [问题探究] 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常温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为淡蓝色液体,固态氧为雪花状的蓝色固体。实验室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子上。 由一瓶氧气开展研究。[情景展示2]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此实验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氧气。 [情景展示3] 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硫,(S)+氧气,(O2) 二氧化硫,(SO2) [情景展示4] 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时现象有什么不同?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加热到红热状态;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继续探究]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细铁丝的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用火柴引燃铁丝。 (2)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3)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放入集气瓶,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4)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防止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总结归纳] 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具有助燃性。虽然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由于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就不同。 倒立后重复实验能进一步验证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的描述。氧化物 [情景展示] 写出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水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__。 [问题探究] 什么是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KMnO4不是氧化物,因为它含有三种元素。 [继续探究] 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可用以下网络图来表示: 物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考试这样考题型一 氧气的性质角度1:氧气的物理性质1.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密度比空气略大 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易溶于水 D.能供给呼吸角度2:氧气化学性质2.下列描述不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能供给人和动物呼吸B.氧气能支持燃烧C.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可变为淡蓝色液体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角度3:由实验现象判断氧气的性质3.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4.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硫、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这说明了:(1)氧气能 ;(2)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角度4: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描述5.下列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量C.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放出大量的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角度5:实验要求的考查6.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铁丝应该进行____________的处理。(2)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③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④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角度6:实验异常的分析7.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太低,无法燃烧题型二 氧化物角度1:氧化物的判断8.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NO B.O2 C.Ca(OH)2 D.C2H6O角度2:科学概念间的关系9.有些科学概念可以用以下三种关系图表示他们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单质属于包含关系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题型三 学科综合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21:79B.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D.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题型五 拓展创新11.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反应条件已略去)。(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2)在反应①③④实验时,都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其中:①目的是 ;④目的是 。(3)图中物质y肯定含有的元素是 。(4)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 (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能力提升训练1.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2.小敏用煮沸后刚冷却的水养鱼,不久鱼儿却死了,下列能合理解释此现象的是( )A.水中的细菌在煮沸的过程中被杀死B.水中的溶解氧在煮沸的过程中逸出而减少C.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二氧化碳D.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氮气3.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B.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度C.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D.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参考答案考试这样考1.D 2.C 3.氧气能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略大 4.(1)支持燃烧 (2)氧气的浓度 5.B6.(1)磨光亮 (2)增加铁丝的局部温度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引燃 防止高温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火柴将燃尽时 7.C 8.A 9.A 10.B11.(1)SO2 (2)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P2O5,防止污染空气 (3)C H (4)活泼能力提升训练1.D 2.B 3.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2课时) (共21张PPT).pptx 考试这样考--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