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1.能熟练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进行计算.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知道连通器的应用并举例.重点:能熟练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进行计算.难点:了解连通器的原理,知道连通器的应用.一、新课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液体压强的特点,那么液体压强的大小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二、探究新知知识模块一:液体压强的大小【教师提问】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那么液体内部某处压强的大小如何确定呢?【教师讲解】要想知道液面下某处的压强,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如图).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教师提问】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大?【学生作答】V=Sh.【教师提问】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学生作答】m=ρV=ρSh.【教师提问】这个液柱有多重?对平面的压力是多大?【学生作答】F=G=mg=ρgSh.【教师提问】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学生作答】p= =ρgh.【归纳总结】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知识模块二:连通器【图片展示】请同学们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下端都是连通的),像这样的三幅图,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教师提问】演示连通器如图所示,在连通器内装入红色液体,平放在讲桌上,在液体不流动时,几个容器中的液面有什么关系?【学生作答】几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实验演示1】用黑板擦把连通器的底座垫成倾斜的(即连通器斜放置在讲桌上),再观察几个容器中的液面是否相平.【学生作答】液面仍然相平.【归纳总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实验演示2】如图所示,将图中右边的玻璃管上提和下放,观察其现象跟上面得出的结论是否相符?【学生作答】相符.【教师讲解】如图所示,设液片AB的面积为S,左、右两管内水深分别为h左和h右,由于水不流动,即液片AB左、右两面所受的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同时作用于液片AB上,则左、右两管中的水对液片AB的压强相等;因为两管中同是水(即液体密度相同),只有两管水深相等,压强才能相等,即h左=h右,所以左、右两管水面总保持相平.【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这一特点及其原因后,进一步了解一些它的一些实际应用是很有必要的.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列举出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连通器的例子.【学生作答】茶壶、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三、课堂演练1.下列工具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B)A.温度计 B.过路涵洞C.订书机 D.天平2.如图所示,甲、乙两鱼缸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是 甲.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 cm、质量为60 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 g,底面积为5 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103 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1 800 Pa.(ρ水=1×103 kg/m3,g取10 N/kg)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了解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知道了连通器的结构和特点,并能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发现其广泛的应用.五、板书设计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一、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的概念2.公式推导: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二、连通器1.连通器的特点2.连通器的原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要多举些例子进行说明,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茶壶、卫生间的排污管等.为了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资料信息说一说船从下游经船闸到上游的简要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新知、归纳总结和拓展提升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