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学科素养】1.搜集有关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图片及国民经济增长的数据等史料,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2.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综合国力的提升表现、“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2.难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问题导学】1.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1)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①交通建设: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一。②港口建设: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中国占有7席。(3)高新科技:新一代高铁、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①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②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③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2.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实践?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践: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 ]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3.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其他因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4.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概况?(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3)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4)2005年3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5)连战访问大陆:2005年4月,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成功开启两岸政党交流。双方达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等多项共识。(6)两岸“三通”:2008年12月,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迈开实质性步伐。大陆方面还实施多项对台惠民政策措施,两岸在学术、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断深化。5.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表现?①外交论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②外交成果: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③20世纪90年代,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④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⑤21世纪提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习题巩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推进扶贫工作。1986年的贫困标准为年人均收入206元,2008年的贫困线标准提高到年人均收入1 196元,而到了2010年后的贫困线标准则上升至年人均收入2 300元。这从侧面反映了( )A.经济发展理论完善 B.法律法规逐渐健全C.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D.对外开放水平提高2.据不完全统计,1996~2000年,中国在科技攻关领域共取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 300多亿元,培养科研人才近2万名。材料说明( )A.科技发展成果领先世界B.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C.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落实D.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转型3.2006年美国著名学者何汉理说:“中国不仅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突飞猛进,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也大大增强……中国以一种过去许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崛起为一个全方位的大国”。材料主要说明( )A.美国政府渲染中国威胁论B.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的发展C.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知识点二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4.自1979年开始,海峡两岸的间接贸易往来逐步发展起来。1988年,这种间接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两岸“小三通”,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说明,两岸关系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动B.台独势力消失C.两岸经济互利关系的加强D.香港、澳门回归5.对于“一国两制”构想,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性质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李立:“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知识点三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6.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 )A.不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B.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C.标志着我国外交的重大转折D.表明美国“冷战”思维结束7.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在“革命伙伴”基础上增添了“合作”伙伴的新内涵;2009年,中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超过了美国。这反映出( )A.第三世界的力量不断壮大B.非洲开始融入全球化潮流C.中非命运共同体日益牢固D.西方放弃了对非经济侵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