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练习一、单选题1.在2021年的世界5G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中国已开通建设5G基站99.3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95%以上的县区和35%的乡镇,5G终端手机连接数超过3.92亿户。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8%,居全球首位。5G引领跨越式发展得益于A.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 B.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突破C.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自主研发和制造 D.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飞跃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B.战争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发明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D.现代科技进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某大学研制出一台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的机器,它的问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的蒸汽机”。它是世界上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B.第一代互联网系统C.第一颗人造卫星 D.第一台智能机器人4.2006~2016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排名世界第3位。与此同时,我国有18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跻身世界第2位。这实质上反映出( )A.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 B.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C.高被引论文数是评判科技唯一依据 D.经济发展直接助推了科技发展5.中国领导人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中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下列不属于我国在21世纪取得科技成果的是A.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 B.“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C.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 D.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6.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A. 20世纪后期,优良品种育成推广,高效化肥广泛应用,高科技在食物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已完成B.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距今5000年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青铜农具在西周时期得到了普及C. 1946年,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 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上述地区,再把欧洲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不再实行“工商食官”政策A.A B.B C.C D.D7.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8.在国际关系领域,国际秩序、国际格局、国际规范等的变迁以及大国的兴衰通常与科技变迁联系在一起。二战后,世界主要大国争先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确保本国在大国竞争格局中的竞争优势和实力地位。下列二战后世界科技成就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③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④“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9.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有人这样评价互联网:“因特网(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一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A.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方便,信息量更大 B.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C.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D.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1.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相同的是A.继昌隆缫丝厂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沈阳第一机床厂12.随着西方国家劳动力缺乏,人力成本上升,无人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拓展, “无人工厂”大量出现。 “无人工厂”的出现( )A.提高了劳动强度 B.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C.降低了劳动效率 D.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度匮乏13.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自然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这一高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表现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14.阅读下表,分析这些国家重视科教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美国 (1)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要通过这个法律大大完善美国的教高制度,使之能满足国家基本安全所提出的要求(2)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国家 提出“尤里卡计划”,号召成员国在诸如光电子学﹑大型电子计算机、高速微电子学﹑预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欧洲工艺技术共同体”日本 采纳并使用“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中国 1986年捏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95年捏出实施“科教兴国”战暗A.促进了科技成就的日新月异 B.推动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C.促使贫富分化加剧 D.使各国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15.如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 B.美国丧失了世界制造业的优势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 D.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16.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D.原子能技术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工厂制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款。”——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国出现的科技成果——据夏源《国外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工厂生产方式的出现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缝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材料二 自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形成后,一个国家借助关税、货币贬值或者外 汇管制来改善自己商品的地位时,这种战术会遭到报复。30 年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严重的 保护主义,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引起了经济战,加深了危机。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 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千方百计地按照其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 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据杨泽伟《试论 30 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影响》整理材料三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圈、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史社会科学之间目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则影响着国家前途命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而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讲话(2018年5月28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概括该公司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用。(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美国为实现其“世界经济蓝图”建立的体系并简述其内容。(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促使“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的两项最重要的技术。以海洋技术为视角,写出一项当下中国取得的“原创突破”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成就。并简要说明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9.下表为1870—1992年美国人均GDP、每工时GDP与欧洲国家的相对水平变化表(美国为10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国际视角下的美国经济发展年份 人均GDP 每工时GDP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 英国 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 英国1870 76 132 65 115190o 67 112 - -1913 63 95 57 861929 62 76 55 741950 56 72 45 621973 70 72 70 681992 81 73 87 82说明:本表中的10个大陆国家是指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丝、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或、瑞士。——【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之考察1820——1992年》以恰当的尺度划分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及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技术革命”确定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A项正确;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突破、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自主研发和制造及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飞跃均与5G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2.B【详解】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的重点并没有体现“双刃剑”的意思,故A项错误;科技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故C项错误;现代科学技术开始于二战期间,故D项错误。3.A【详解】材料是对埃尼阿克的描述,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项正确;材料与互联网系统、人造卫星及智能机器人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4.B【详解】根据材料“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排名世界第3位……我国有18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跻身世界第2位”可知,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表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B项正确;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A项;评判科技水平的主要依据是国际领先的技术发明,排除C项;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发展,没有起到直接助推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8月, CR-01 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使我国机器人的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世界上拥有潜深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少数国家之一,C项符合题意;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是在2020年,排除A项;“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是在2014年,排除B项;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是在2019年,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6.C【详解】1946年,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C项正确;高科技在食物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不能说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已完成,排除A项;距今5000年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不能说明青铜农具在西周时期得到了普及,且西周时期只有少量青铜农具,排除B项;丝绸之路开通与中国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据所学可知,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方便人类之间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因此D项正确;铁犁耕作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的作用并不是让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据所学可知,促进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的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钢筋混凝土技术有助于提高房屋的质量,与城市夜生活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性,排除B项;杂交育种新技术能改良作物品种,同时增加作物产量,生鲜食品涉及到的技术是食物储存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据所学,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诞生,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故上述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本题选C项。9.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间是当代。根据材料可知,大数据可以使历史资料共享,提高了利用率,但并不是变革史料运用的原则,史料运用仍然要坚持孤证不立、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等原则,排除①;根据材料“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可知,数字化史料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史料分类,数字化文献检索可以使史料的搜集极其快捷而且相对完备,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由此可见,历史资料数字化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②③正确;“e-考据”指的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考据的方法,是信息技术和历史考据的结合,并非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排除④。综上,D项正确,排除ABC项。10.A【详解】根据材料“因特网(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一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的特点及作用,即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方便,信息量更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排除B项;“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只能体现材料的部分主旨,不能突出互联网信息量大的功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1.C【详解】依据材料“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并结合所学可知,苏州洋炮局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企业。C正确;继昌隆缫丝厂是陈启源创办的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A错误;汉阳铁厂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B错误;沈阳第一机床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有企业,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12.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西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无人工厂”就是自动化工厂,它是计算机、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科技应用发展的产物,提高了生产力,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B项正确;工厂使用无人化生产和经营,解放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排除A项;无人工厂进行全自动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排除C项;无人工厂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国和中国均高度重视高新科技的发展,同时美国对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体现了美国和中国在高新科技方面的竞争,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高新科技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中美之间的关系并非冷战关系,冷战在苏联解体后就已经结束,排除B项;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根据材料“科学技术立国”、“科教兴国”|“尤里卡计划”可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在经济发展方面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不是对科技产生的影响,排除A项;各国新科技的采用,不仅仅只推动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排除B项;贫富分化是社会问题,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结合时间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推行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因此D正确;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D。16.A【详解】本题考查了计算机技术。根据“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可知VR艺术的发展得益于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与VR艺术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C、D项,故选A。【点睛】VR艺术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而独立的艺术门类,关于VR艺术有如下的定义:“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简称VR艺术17.(1)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固定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高;劳动力高度集中(或规模大);分工更加精细;实行规范化管理。影响: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转型;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激化了阶级矛盾,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使人们的时间观点增强;促进教育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造成环境污染;传染病与职业病危害工人的健康。(2)特点:以高新科技为主;美国和苏联科技优势突出;中国奋起直追。原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二战的影响和推动;美苏战后争霸的推动;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中国遭受科技威胁和歧视。【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间,是近代工厂制的兴起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是:采用机器生产;根据材料一“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是:固定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高;根据材料一“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是:劳动力高度集中;根据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是: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转型;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大量工业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激化了阶级矛盾,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等方面分析工厂生产方式的出现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特点:根据“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首次成功制造人工DNA分子”可归纳出以高新科技为主;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美国和苏联科技优势突出;中国奋起直追。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二战的影响和推动;美苏战后争霸的推动;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中国遭受科技威胁和歧视等。18.(1)性质:特权贸易公司。作用:适应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其垄断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2)背景:世界市场的整体发展;大萧条的历史教训;金本位制的崩溃;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相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3)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成就: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意义:现代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详解】(1)性质:根据材料一“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可以得出特权贸易公司。作用:根据材料一“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印度公司”适应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其垄断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2)背景:根据材料二“自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形成后,一个国家借助关税、货币贬值或者外汇管制来改善自己商品的地位时,这种战术会遭到报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的整体发展;根据材料二“30年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引起了经济战,加深了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萧条的历史教训;金本位制的崩溃;根据材料二“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可知,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主导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会议中,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相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3)技术:结合所学可知新技术有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成就:结合所学,以空间、海洋技术为视角,中国取得的突破成就有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意义:根据所学,现代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19.举例:阶段:1870-1950年为第一阶段;1950-1992年为第二阶段。特点:第一阶段:从美国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并逐步扩大对英国与西欧大陆国家领先优势的角度作答;第二阶段:从美国发展相对放缓,对英国与西欧大陆国家的领先优势相对缩小的角度作答。成因:第一阶段:从美国内战开辟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受益、二战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分析美国领先的主观原因;从欧洲受世界大战、30年代经济危机破坏相对强烈、战后受美国控制以及殖民体系崩溃影响欧洲发展等角度分析美国领先的客观原因;第二阶段:从“冷战”的影响、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经济滞胀等角度分析美国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观原因;从苏联咄咄逼人的优势、西欧国家的联合发展、第三世界的斗争等角度分析美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客观原因。【详解】举例:阶段:据材料“1870--1950年人均GDP、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每工时GDP,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分析得知,1870-1950年的人均GDP及每工时GDP,均呈现递减,因此1870---1950年为第一阶段;而1950---1992年的人均GDP及每工时GDP,均呈现上升状态,因此1950-1992年为第二阶段。特点:第一阶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美国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并逐步扩大对英国与西欧大陆国家领先优势的角度作答。第二阶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美国发展相对放缓,对英国与西欧大陆国家的领先优势相对缩小的角度作答。成因:第一阶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美国内战开辟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受益、二战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分析美国领先的主观原因;从欧洲受世界大战、30年代经济危机破坏相对强烈、战后受美国控制以及殖民体系崩溃影响欧洲发展等角度分析美国领先的客观原因。第二阶段: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冷战”的影响、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经济滞胀等角度分析美国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观原因;从苏联咄咄逼人的优势、西欧国家的联合发展、第三世界的斗争等角度分析美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客观原因。20.示例论题: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不断升级。阐述: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随着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蒸汽时代推动近代制造业进入了1.0时代。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电灯、电话等一系列电器的发明应用、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进一步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石油作为新工业动力而出现幅度提高了设备的功率,最终使生产效率再次得到跨越式发展,流水线、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电气时代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制造业进入了2.0时代。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诞生,标志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设备中得到应用,制造业的效率以及创新性因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人类跨人自动化时代,推动制造业进入3.0时代。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继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使其朝着纵深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提炼符合要求的论题,论述时一定要论从史出,符合史实,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定要严密。根据材料四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知,随着工业革命技术含量的提高,制造业的发展也不断升级,分别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由此可拟题目为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不断升级,论述可结合科技创新对制造业的影响概述。【点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