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音乐 教材同步 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 第三节 汉族民歌【授 课 人】:【学 校】:第三高级中学【课 题】:汉族民歌【课 时】:一课时【教 具】:自制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简述民歌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基础,使学生在情感上重视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和兴趣。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能够归纳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的音乐特点。3.能力目标:能与教师和同学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体验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同时感受热闹的劳动场面。【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特点,能够区分三种不同体裁风格的民歌。【教学难点】:学生实践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教师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片段。(引出课题)二.什么是民歌?从体裁是如何分类的?(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二)新授一.山歌1.欣赏《赶牲灵》1)介绍《赶牲灵》的创作背景。2)从音高、音色、旋律线条、节奏上去分析作品。3)衬词的作用。2.欣赏《小河淌水》分析与《赶牲灵》的不同。3.小结二.小调1.欣赏江苏、河北、东北《茉莉花》比较欣赏,了解小调的特点。2.编创城阳版《茉莉花》了民歌的地域性。三.劳动号子1.观赏视频《锦上添花》片段总结劳动号子的特点,从歌词、作用、节奏、演唱形式、旋律这五个方面分析。2.聆听《澧水船夫号子》1)完整欣赏作品是在什么劳动场景中演唱的?初步感受作品。2)分段欣赏作品。更深刻的感受旋律和劳动环境的关系。3.体验《过摊号子》学生体验一把喊号子。4.举例生活中的号子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号子。(三)合作探究1.回顾这节课知识点。2.思考问题:民歌与创作歌曲有什么区别?(四)拓展流行歌曲中的民歌元素。(五)总结希望今后大家在欣赏其它艺术作品的同时,别忘了给我们的民族音乐也留下一席之地。因为 “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