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十课 第二课时1.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增强法治意识,通过法治方式依法办事4.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积极向上、友爱互助5.能有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01 树立法治意识在今年热播剧《狂飙》中,给我们展现了始终站在正义这一方的安欣,也有许多的反派的结局不禁让人深思。高启强:原本有安稳的人生,值得信任的朋友,却一错再错最终接受法律的制裁。高启盛:寒窗苦读数十载,踏上歧途不回头,在自我的迷失中失去了生命。思考:他们的悲惨结局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反映了他们缺乏对法律的认可与服从,缺少法治精神。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人民角度: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奉法者强则国强国家角度: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伴随着主席出场号角,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从主席台座席起身,健步走到宣誓台前站立。主席台后幕正中,国徽高悬,熠熠生辉。现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见证这一神圣时刻。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法律信仰角度: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犯罪数量上升。2020年至2023年,检察机关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4.3万人,年均上升5.4%。二是低龄犯罪上升。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9.7万人,其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约1万人。三是犯罪类型集中。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强奸、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5类犯罪占比近7成;青少年角度: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知识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1.人民角度: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2.国家角度: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法律角度: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4.青少年角度: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02 学会依法办事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生活中有法可依。执法机关做到执法必严,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司法机关做到违法必究,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5月6日,“老人故意推倒摩托车案”车主陈先生终于收到16704元赔偿。2022年6月25日,陈先生的摩托车被一老太故意推倒,她态度强硬拒不赔偿,陈先生坚决维权。2023年1月24日,肇事老人在医院去世。陈先生没有放弃,起诉老人遗产继承人朱先生。3月24日,该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当庭宣判被告朱先生在继承陆老太遗产范围内承担赔偿原告陈先生摩托车损16704元。4月底,法院进行了强制执行。思考:陈先生是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呢?依法办事的要求(1)树立法治意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反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办事的要求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依法办事的要求人民角度国家角度法律信仰角度青少年角度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材料表明( )①立法者的素质高低决定国家的强弱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③执法者依法办事,国家才会强大④只要法治力量强大,国家就会富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C2.廖某因三个月内拨打110报警电话一百多次,屡次戏称“闲来无事找人聊天”,最终被温岭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十天。这启示我们(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究②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③自觉树立法治意识④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B3.缉毒警察是公安队伍中负伤和牺牲最多的警种之一。为了抓获毒贩,他们经常卧底毒窝甚至要和家人断绝联系。即使牺牲了,也可能会成为“无名英雄”。让缉毒警察的血不白流,我们应自觉远离毒品。青少年预防毒品侵害的根本途径是( )A.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道理B.了解毒品知识,不食用“热情”的陌生人递来的酒水饮料C.谨慎结交朋友,如遇有人引诱你吸毒,直截了当地拒绝并离开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4.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配合保护法的实施,黄河沿线各地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某地启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聘任“村级普法联络员”,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启用村级普法联络员制度的价值在于( )①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黄河沿线群众法律意识③有利于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C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法是一种规范,一种规则,知道规则的人,才会生活。知道法律,就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不允许做的事,做了会有什么后果,等等。接照法律做事,就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按法律做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甚至要受到法律的制裁。(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2)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3)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4)依法办事的要求有哪些?(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4)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