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9.1 生活需要法律 (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9.1 生活需要法律 (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生活需要法律
第九课 第一课时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3.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_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
_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校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_____生活离不开法律
《反家庭暴力法》
《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
社会
家庭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说一说:上述图片涉及到了哪些法律?说明了什么?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网络安全法》
《知识产权法》
《网络版权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
《价格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民法典》
法律无处不在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居民身份证。
2.到了上学年龄, 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4.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业。
5.年满十八周岁, 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年满十八周岁, 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D.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
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G.宪法、兵役法
H.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劳动报酬权
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人身权利
受教育权、受教育的义务
抚养权
劳动就业权
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1.为什么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表现)?
②法律已经深深的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看视频,知法律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民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阶级社会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到创制法律。
2.法律的本质?
思考:有了法律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谈一谈你的看法。)
我国法律的本质:
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
人治
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漠视规则,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
法治
法高于人,法高于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律为最高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并没有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在专制社会中,人治多于法治,虽然有了法律,但走的还是人治的道路,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权威来治理国家的。
什么才是法治呢?
3.法治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法治
法制
含义: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国家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法制:法律、制度的总称

基本信息
1954.9.20
2017
1999
2014
2010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审议通过了
我国现行宪法。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82.12.4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019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2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法治的脚步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4.法治的意义(重要性)?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建设法治国家,国家一直在行动。那么做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
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信仰法律,敬畏法律,为依法治国;
贡献自己的力量。
写一写,议一议,说一说
生活需要法律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治的脚步
法律的产生
——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表现
法律的本质
法治的含义、要求
为什么要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的意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这部法律的实施( )
①体现了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②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有利于促进父母承担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责任
④表明该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2.教育部于2023年5月至12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建立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2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这有利于青少年( )
①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④推进宪法宣传,提高权力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3. 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某班合作学习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评析。其中,你认同的是( )
内容 评析
本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①表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②确保未成年人一定能健康成长
国家建立体育仲裁制度,及时、公正解决体育纠纷 ③体现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国家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 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別保障 ④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