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3.2 青春有格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课前导入为什么我们刚刚入学,练习写字时需要用田字格呢?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由这个“格”,你想到了什么?把字写好要遵循规则,此能把汉字的美感呈现出来。和写字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格。我们的青春同样也需要“格”的规范与引导。格“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引导和约束。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春要有格。格规矩、标准品格、风格“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引导和约束。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总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那么,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青春呢?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至善的追求。道德修养:学会辩证地看待青春,理性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健全人格:通过慎独体验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负责。重视修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责任意识:通过学习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自主学习清单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3、什么是“止于至善”?(含义)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要求:阅读教材P27-3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行已有耻(一)笔记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P28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译: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了解——羞耻心(知耻之心)有什么作用?P28古时,许衡与一帮朋友在路上走,忽然发现路边有棵梨树。此时天气炎热,大家口渴难忍。别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正襟危坐。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反正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耻心是施行义的开始。是指做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羞恶之心”孟子(1)“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2)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可耻的行为?乱闯红灯插队随地吐痰抄袭乱丢垃圾作弊校园霸凌景区乱涂乱画如何做到“行己有耻”?问题探究:如何做到“行己有耻”?(一)古文解读——解读“行己有耻”耻孔子:“行己有耻。”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荀子:“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朱熹:“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羞耻的就不去做。)(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就和动物没什么差别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没有羞耻心的,不能算是人。)(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问题探究:如何做到“行己有耻”?(二)以上图片的行为值得提倡吗?你“知耻”吗?(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P28问题探究:如何做到“行己有耻”?(三)思考:考试作弊的学生被抓了,如果你觉得他怎么做才正确?(3)“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问题探究:如何做到“行己有耻”?(四)◎你有没有做过什么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思考:“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底线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问题探究:如何做到“行己有耻”?(五)腾讯游戏《关于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的通知》,2022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网络游戏,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限玩时间,都进行了具体规定,除周末和春节假期的每日20-21时限玩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可登录总时长不超过14小时。思考:你如何看待这项规定 给我们什么启发?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这项规定能够提升未成年人抗诱惑的能力,提升自控力。(5)“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抵制不良诱惑沉迷网络游戏手机成瘾赌博不劳而获的金钱不良书刊毒品方法与技能P29【如何增强自控力?】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123笔记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P28-29(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4)“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5)“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止于至善(二)笔记3:什么是“止于至善”?(含义)P29“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做到“止于至善”?问题探究:如何做到“止于至善”?(一)(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P29互帮互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孝亲敬长问题探究:如何做到“止于至善”?(二)思考:我国为什么每年都举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P30笔记4: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P31(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对个人)(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对社会、国家)问题探究:如何做到“止于至善”?(三)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返。思考:这对我们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启示?慎 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P31相关链接)(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P31问题探究: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四)(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P32笔记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P29-32(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P29(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P30(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P31(4)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P32小结与练习(三)课堂小结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什么是“止于至善”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行己有耻如何做到“行己有耻”什么是“行己有耻”青春有格道德底线精神追求小练笔·趁热打铁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名句告诉我们,自省能够( )①检视自身的不足 ②打击自己的信心 ③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避免成长中犯错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A2、 有位哲学家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就要(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道德意识,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小丽认为青少年都要努力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但她又觉得自己年龄小,学习任务比较重,没办法兼顾。她应该(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及时自省③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只为社会作贡献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A4.小华特别崇拜周杰伦的才华,欣赏他的孝心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小华“追星”不仅成绩没有下降,而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说明( )①好的榜样是镜子、是旗帜,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追星”要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追星”就要学习、模仿心目中的榜样的一切④“追星”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A课后任务清单1、抄写作业:(1)如何做到“行己有耻”?(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3)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2.完成同步练P23-26全部内容3.复习第一单元内容,完成同步练P27-28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