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浅谈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摘要】为推进幼儿园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是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幼儿园里,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将游戏的精神和理念扎实渗透到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游戏,教育一、农村课程游戏化实践存在的问题1、经济条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的教育水平也在持续地提高,可是在农村教育问题却日益的突出。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缺少很多现代游戏化的教学器材。然而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幼儿的学习都是通过游戏来传递的,是需要各种丰富的教具作为媒介。例如前段时间到一所农村幼儿园参观,该园在小班“生活区”里投放了给袜子配对、扣纽扣、系鞋带等游戏材料,在中班和大班“生活区”里也投放了基本类似的材料。小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津津有味地操作着,而中、大班的幼儿却兴味索然。同样,在另一所农村幼儿园,小、中、大班都创设了“科学发现区”,该园有限的一些科学探索材料被平均分到了三个班,结果造成小班幼儿不会玩,中、大班幼儿材料不够玩的现象。材料的缺失影响了幼儿的发展,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在自己手中做着各种小实验或手工制作品,再利用这些作品进行游戏,这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但由于经济条件的不足,幼儿就基本使用不到专业的游戏材料,因此从材料的缺陷中降低了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效果。幼儿并不能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能力,需要通过外界的物体来表现自己被其他人发现和了解。然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这些都很难实现。师资条件由于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农村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差异和教学条件有限等等条件相对于来说比较差;农村教师不稳定,流动性较大,都想着去城区、市区发展,寻找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这也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对于农村幼儿课程游戏化教育,有明确的标准怎样去实行,也没有专业的教师能够对农村幼儿课程游戏化进行辅导,幼儿园的教师对于幼儿游戏化教育水平的要求又比较高,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和学习,同时幼儿教师不应该只是对于幼儿园课程的掌握,还应对其课程游戏化,对其课程特征,对其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都应该掌握和了解,尤其是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说。然而,由于没有专业的标准指导,教师自己本身的水平又达不到正规专业幼儿教师的水平,也不能保证及时的进修和学习,这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言更是艰难,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能力上,同时还由于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对于幼儿园的幼儿而言,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存在消极化,从而也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不是独立行为的人,需要教师的陪伴和指引,幼儿教师的重要性也相当关键。家长教育意识淡薄、留守孩子多通过我们平时的家庭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年轻化和学历普遍较低。而且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生活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人居家带小孩,留守儿童居多。老人教育观念差,更不可能陪在孩子的身边和他们一起游戏,也没有专心和耐心的去教育孩子,反而大多数怕孩子乱跑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玩手机、看电视等,幼儿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智力开发受到巨大影响。在了解农村家长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家长认为,关爱孩子就是在物质上满足他们,不去关心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玩游戏和学习。只要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其它的都好像不是很重要。同时家长也很少配合教师去交流沟通,导致孩子得不到帮助,从而他们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差,有的更是什么都不会。家长也不管孩子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不陪伴不关心,导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游戏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创设环境到底为了什么?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在农村的幼儿园也在学习一些改革做法,如改造室内外环境,重视资源的利用,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改是否适宜,却说不清楚。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理念,是课程游戏化绕不开的坎。课程游戏化不只是关注班上有没有区域,场地有没有活动,课程资源有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只是课程游戏化的外在条件,没有理念支撑的外在条件很可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产生持续的和有效的活动,更不能转化为儿童的经验和发展。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要有目标意识,更要适宜儿童的发展。不能为了环境而去创设环境。老师没讲就是儿童没学?现在农村幼儿园虽然也在倡导课程游戏化,但是教师却仍然放不下讲解和说理,经常不恰当地介入干扰孩子的游戏,唯恐孩子不会,原因何在?儿童的发展是衡量课程游戏化的根本,儿童的发展源于儿童的学习。儿童的学习不是端坐静听,而是动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和专注,是探索、体验、交往和表现,是做事。只有了解儿童的学习,理解儿童的学习,才可能支持、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才可能不断为儿童的学习创造条件。教师的核心作用就在于此,讲解不是幼儿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幼儿园教师的备课不是写讲稿,而是根据儿童的需要、兴趣和活动的实际,制订行动方案,引发儿童深入探究、交往和表现,并为儿童的活动准备相应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但是,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老师太热衷于讲解和说理,老师的口头工作占据的时间过多,儿童真正的学习过程短暂而不深入,还有些老师的指导不是针对儿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想指导谁就指导谁,活动过程中老师指导没有停歇过,在我看来,老师对儿童的打扰没有停歇过。老师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观察,需要指导或存在问题的儿童反而被忽视了。老师总是认为儿童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讲解,老师没讲就是儿童没学。其实,教师的意图经常蕴含在环境、材料和活动里,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去观察儿童的行为,儿童有很多令我们惊讶和赞叹的表现,儿童有很多创造性的举动和智慧。当然,儿童做事了,不等于他们学习了,要关注儿童的投入度,关注他们所面临的新问题,关注活动的挑战性,关注材料的层次性,要让儿童不断深入持续地活动,并不断获得新经验。如何发挥观察记录的实效?很多老师明白要观察儿童,也记录了一些儿童活动过程,但在具体设计课程方案时,常常一头雾水,随意性大,老师们该怎么把握课程的适宜性?课程游戏化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课程适宜性的过程。幼儿园课程首先要适宜于儿童,适宜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适宜于儿童的生活环境,适宜于儿童所处的特定文化。课程游戏化的着眼点就是儿童,因此,研究适宜性首先要研究儿童。老师们不需要去记录自己毫无兴趣只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观察记录,更不需要去书写自己毫无兴趣的千篇一律的用于上交的所谓教育笔记。要真正用心去观察,发现儿童的惊奇之处,发现儿童的专注之处,发现儿童的创新之处,发现儿童遇到问题时的表现,发现儿童之间的密约和心领神会。如果你班上的儿童没有什么值得你关注和注意的,没有什么值得你去记录的,问题一定在你,而不在儿童。要深入阅读课程档案,阅读照片、录像和教师的各类记录,它们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档案不是用来摆放的,而是用来阅读的,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形成对策,创新策略和路径。对于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来说,没有依靠自己完整构建幼儿园课程的能力,我们可以一面参考别人的方案,一面在实践中改造,逐步放弃不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逐步增加适合自己幼儿园实际的、以课程游戏化理念为支撑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将幼儿园周围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构建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开发更多的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以便更有效地落实《指南》的目标。课程游戏化价值和意义1、课程游戏化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的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利用游戏的教学形式,积极利用周围环境和社区资源,关注课程各领域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整体、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注重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全面贯彻《纲要》的需要。生活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各领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游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又发挥出教育价值。将游戏与教育活动相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一日生活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游戏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所有活动都在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下以游戏或游戏性的方式出现。师幼关系表现出较多的互动性,教师是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关怀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认真努力地研究幼儿,与幼儿一起感受和体验,最后,幼儿园是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教学是由游戏活动与教学课程共同构成的。在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游戏活动绝不等同于自然游戏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教学活动也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儿童以及体现儿童自主性的需要,游戏被推崇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探讨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对开展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课程游戏化社会价值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使幼儿获得更多的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训练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游戏也是让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会角色的一个途径,可以说,性别角色的获得首先是在游戏中发生的。有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就知道“:我是男孩就应当做新郎” ,“ 我是女孩就应做新娘”。当孩子扮演同性别的成人角色时,他(她) 们就在思想上对自己和同性别的成人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实现了认同 幼儿在游戏中,既是自己,又是“别人” ,一个人同时可以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他一会儿是娃娃家里的“爸爸” ,一会儿是公司里的“经理”。幼儿在达成自身职责言行与身份、扮演角色的协调一致尝试中,不断的克服自我中心化,从而学会理解他人。这种自我与别人,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同一,交叉与守恒可以使幼儿在对角色的多样与稳定性的理解和体验中,训练了扮演角色的技能,有助于实现生活的角色扮演和转换。同时在游戏中间接培养幼儿掌握行为规范,形成良好道德。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游戏中蕴涵着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幼儿在内容健康的社会性表演中,通过扮演角色、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文明行为,可以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规范和过程。让幼儿理解并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玩过“一分钱”游戏的幼儿,自己捡到东西主动交给老师或警察叔叔,帮助寻找失主。玩过“盲人”游戏的幼儿,看到盲人过街时,一定会前去搀扶,避免盲人摔跤。可见,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学习的社会行为规范,会迁移到孩子的实际生活中,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3、课程游戏化学校价值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和真实生活,渗透了课程意义的游戏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游戏和课程的渗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渗透在身体的每一部位,当血液的供应充足时,人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当血液出现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之相似,它渗透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之中。游戏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融入幼儿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以反映幼儿完整的经验为目的。安排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借助游戏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选择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趣味性,强调在内容之中渗透游戏性特征。三、课程游戏化实践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1、课程游戏化有利于幼儿身、心、体、智健康发展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使幼儿身体的各种生理器官得到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加速肌体的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提高了基本技能。如小班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练习了幼儿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的能力;中班游戏“捕蝴蝶” ,训练了幼儿原地纵跳触物的能力;大班游戏“小猴摘桃” ,练习了幼儿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的能力。在户外进行游戏可以使幼儿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幼儿身体健康。比如,在户外场地进行玩沙玩泥玩水的游戏,都利用了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游戏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它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各种物体或材料了,解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用途。认识物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玩“小猫钓鱼”的游戏时,幼儿立即就会想起鱼池、钓鱼钩,以及与鱼有关系的鱼篓、蚯蚓等相关物品。幼儿正是在游戏中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操作发展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同时获得知识和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和感觉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角色游戏“美容院” ,幼儿分别通过扮演“美容师”和“顾客”知道了美容的职责是根据顾客的脸型、眼睛的大小及皮肤的性质,进行完美的修饰,把顾客打扮得漂漂亮亮。“顾客”对自己的修饰是否满意,及时反馈给“美容师”。“美容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手艺。游戏是幼儿自由与创造的生活源泉。幼儿游戏开展起来,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他们的行为,允许幼儿干自己愿意干、喜欢干的事情。例如:在玩“超市”游戏中,“超市”旁多了一把大椅子,几本图画书和几把小椅子,原来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建立的游客休息处。教师对这一与众不同的做法,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了幼儿的创造性。2、课程游戏化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各种各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割裂和肢解了,但是,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生活事件和现象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智力游戏绝对不可能只发展智力,就像角色游戏也有智力的价值一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发生作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因此,幼儿园课程各个领域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有机联系、相互支持,关注幼儿的整体生活,抓住生活、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将游戏与教育因素融合在一起,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幼儿教育的形式、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帮助幼儿建构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在农村的幼儿园中,对游戏化教学模式重视不足,在开设的各种课程中仍旧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讲学生听,与幼儿的互动不多,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年纪比较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顾自己讲,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时教师安排一定的游戏,对幼儿的约束力比较大,规定幼儿只有完成了这个游戏才能自由活动,更像是一种任务,使得游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上,大多是以成品玩具为主,幼儿玩一阵子就会失去兴趣,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课程游戏化在农村幼儿的课程游戏化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本质上提升农村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农村幼儿的健康能力,保证幼儿的生活健康,快乐,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事情,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课程游戏化设置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使用游戏帮助幼儿在学习中逐渐发展,要不断提高对农村幼儿课程游戏化的重视,一起关注农村幼儿的教育,相信农村幼儿的课程游戏化提升指日可待,相信农村幼儿的教育将会出现一片蓝天白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