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第4节宇宙航行:卫星变轨问题人造卫星(一)种类:1.近地卫星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线速度v=7.9km/s 周期T=84min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最大线速度和最小周期。2.地球同步卫星(通讯卫星)(1)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2)同步卫星的特点:周期一定: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T(24小时)运行方向一定:从西向东运转(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共平面高度一定:距地面h=35800km轨道半径一定:距地球球心42000km环绕速度一定:v=3.08km/s角速度、向心加速度一定变轨道发射:发射同步卫星,一般不采用普通卫星的直接发射方法,而是采用变轨道发射总结: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平面内,h、v、ω、a、T均是唯一确定的通讯卫星介绍通讯卫星可以实现全球的电视转播,从图可知,如果能发射三颗相对地面静止的卫星(即同步卫星)并相互联网,即可覆盖全球的每个角落。由于通讯卫星都必须位于赤道上空3.6×107m处,各卫星之间又不能相距太近,所以,通讯卫星的总数是有限的。设想在赤道所在平面内,以地球中心为圆心隔50放置一颗通讯卫星,全球通讯卫星的总数应为72个。(二)卫星的比较(重点)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随地自转物体的比较1.轨道半径:2.运行周期:3.运行速度:4.向心加速度:卫星变轨问题1.变轨过程: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F引=F向,当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卫星将做变轨运行(1)当v增大时,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2)当v减小时,向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小2.同步卫星的发射问题(1)利用第一级火箭将卫星送到180~200千米的高空(2)依靠惯性进入圆停泊轨道(3)第二、三级火箭点火,卫星进入位于赤道平面内的椭圆转移轨道,且轨道的远地点为35800千米(4)当到达远地点时,卫星启动发动机,然后改变方向进入同步圆轨道这种发射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是对火箭推力要求较低;二是发射场的位置不局限在赤道上3.定性比较比较: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能势能机械能口诀:高轨低速长周期,同质大势与大机点火机增a不变,摩擦发热轨道低口诀何时不能用?不是只受一引力最难计算是椭圆,半长轴来定周期近地远地机守恒,速度连线同乘积【例1】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A.V1>V2>V3 B.V1<V3<V2 C.a1>a2>a3 D.a1<a3<a2【例1】“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先绕月球在轨道Ⅰ做匀速圆周运动,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B点再次变轨进入轨道Ⅲ,做匀速圆周运动探测器在A点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在B点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3和v4,加速度分别为a3和a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v4B.v3>v4>v1>v2C.a1>a2>a3>a4D.a1=a2>a3=a4【例2】.我国第一个自主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自2020年成功发射以来,飞行里程已经突破了4亿公里,即将接近火星。“天问一号”飞向火星的模拟示意图如图,Ⅰ为地球公转轨道,椭圆轨道Ⅱ为“天问一号”飞行轨道,Ⅲ为火星公转轨道。P、Q是轨道Ⅱ分别与Ⅰ、Ⅲ两轨道的公切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B.“天问一号”从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线速度逐渐增大C.“天问一号”从P点运行到Q点的时间大于180天D.“天问一号”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时加速度小于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例3】.如图所示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自转轴线上,b、c的圆心与地心重合,圆b的平面与地球自转轴垂直。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C.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D.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为平行于b的某一同心圆1.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为近地轨道卫星,c为同步轨道卫星,d为高空探测卫星。若a、b、c、d绕地球转动的方向相同,且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A.a、b、c、d中,a的加速度最大B.a、b、c、d中,b的线速度最大C.a、b、c、d中,c的周期最大D.a、b、c、d中,d的角速度最大2.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太空三人组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长期进驻空间站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B.宇航员可以在空间站中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C.只需知道空间站的公转周期就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D.载人飞船在较低轨道上加速后可追上核心舱实施对接3.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对接前“天和核心舱”的运行轨道高度约为390km,“神舟十三号”的运行轨道高度约为373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周,对接前在各自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比“神舟十三号”周期长B.“天和核心舱”比“神舟十三号”线速度大C.“天和核心舱”比“神舟十三号”角速度大D.“天和核心舱”比“神舟十三号”加速度大4.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大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大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5.如图所示,a、b两卫星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b的运行周期为24h.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大于B.卫星a所受地球引力大于卫星b所受地球引力C.卫星a运行的周期小于24hD.在相同时间内,卫星a、卫星b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6.如图所示,地球和月球的拉格朗日点L2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月球外侧,处在该点的空间站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1、a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的向心加地球速度大小,a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v1、v2、v3分别对应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1>a2>a3,v1>v2>v3 B.a2>a1>a3,v3>v2>v1C.a3>a2>a1,v2>v3>v1 D.a3>a1>a2,v3>v1>v27.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之比为R1:R2=4:1,求这两颗卫星的:(1)线速度之比v1:v2;(2)周期之比T1:T2.8.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重力势能等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平面)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9.“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先绕月球在轨道Ⅰ做匀速圆周运动,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B点再次变轨进入轨道Ⅲ,做匀速圆周运动探测器在A点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在B点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3和v4,加速度分别为a3和a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v4 B.v3>v4>v1>v2C.a1>a2>a3>a4 D.a1=a2>a3=a410.2020年底发射的“嫦娥五号”将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如图所示,“嫦娥五号”登陆月球前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大于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B.飞船在轨道Ⅰ的运行速率大于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C.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的运行速率小于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运行速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