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带传动 教案(表格式)《机械基础》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带传动 教案(表格式)《机械基础》同步教学(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机械传动装置(一)——带传动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2)掌握带传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够计算带传动的传动比 (4)掌握带传动的运行与维护 思政育人目标: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辩证思维 (2)提升遵守标准规范的职业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计算带传动的传动比;带传动的运行与维护 教学难点:计算带传动的传动比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38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4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下载“任务工单4.1”,并根据任务工单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预习本节课知识,了解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比的传动比,带传动的运行和维护等,并思考以下问题: (1)常见的带传动类型有哪些?请分别举例。 (2)带传动的优缺点有哪些?简述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3)简述V带的结构和型号,V带轮的材料选择。 (4)简述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5)带传动的运行和维护措施都有哪些?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通过课前任务,使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带传动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你能从实际生活中举出带传动的应用实例么? (2)这么多用到带传动的场合,那么带传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又是怎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要讲的知识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38 min) 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教师】新知讲解 (1)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利用挠性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或啮合作用,将主动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轮的机械传动装置。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多媒体教学】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扫描二维码“带传动”,观看微课视频,加深对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知识的理解 【学生】扫码观看、思考 二、带传动的类型 【教师】新知讲解 1.摩擦带传动 (1)原理: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 (2)类型:根据传动带横截面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圆带传动和多楔带传动等。 (a)平带传动 (b)V带传动 (c)圆带传动 (d)多楔带传动 (3)特点 平带传动:平带传动结构简单,带轮容易制造,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V带传动:V带传动能传递较大的载荷,且结构较为紧凑,应用非常广泛。 圆带传动:圆带传动一般用于低速轻载仪器及家用器具中。 多楔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兼有平带传动与V带传动的特点,适用于传递载荷较大且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 2.啮合带传动 啮合带传动通常称为同步带传动,如图所示。 (1)原理:它通过传动带内表面上等距分布的横向齿与带轮上相应齿槽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2)特点:同步带传动由于带轮和传动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因此能够保证严格的传动比,但它对传动中心距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课堂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带传动的例子么?它的截面积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以上所有类型的带传动中,V带传动应用最为广泛。 三.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教师】新知讲解 优点: ① 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 ② 摩擦带在传动过载时会打滑,可防止损坏零件,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③ 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方便,成本低; ④ 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缺点: ① 摩擦带在工作中存在弹性滑动,传动效率较低(一般为0.90~0.94),传动比的精确度较差; ② 传动装置的外廓尺寸较大; ③ 带轮传动轴的载荷较大。 应用: 多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传动比精确度要求不严格的机械中。 一般情况下,带传动允许的传动比不大于7,传动功率不大于100 kW。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课堂互动】 【教师】讲解传动比知识,并练习传动比公式的计算 传动比又称速比,是指机械传动系统中始端主动轮与末端从动轮的角速度或转速的比值,常用i表示。因此,同一机械传动系统张主动轮a与从动轮b的传动比为 式中:、——分别为主动轮a和从动轮b的角速度,单位为; 、 ——分别为主动轮a和从动轮b的转速,单位为。 当角速度为瞬时值时,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角速度为平均值时,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 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轮a和轮b的齿数和表示,即;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轮a和轮b的直径和表示,即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练习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举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的特点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第二节课
传授新知
(40 min) 四、V带和V带轮 【课堂互动】 【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观察图中传动带的类型及数量?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教师】新知讲解 1.V带的结构和型号 V带的结构:由强力层、伸张层、压缩层和包布层等组成,如图所示。 (a)帘布结构 (b)线绳结构 V带的型号:普通V带可分为Y、Z、A、B、C、D、E等7种型号,窄V带可分为SPZ、SPA、SPB、SPC等4种型号。 例如,A1430 GB/T 1171表示符合GB/T 1171、基准长度为1 430 mm的A型普通V带。 【课堂互动】 【教师】普通V带标记的练习 D1440 GB/T11544--2012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2.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V带轮常用的材料有HT150和HT200等,当转速较高时V 带轮常用铸钢或轻合金材料,当传动功率较小时常用铸铝或塑料等材料。 V带轮由轮缘、轮辐和轮毂组成,如图所示。 根据轮辐结构形式的不同,V带轮可分为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和轮辐式等四种,如图所示。 (a)实心式 (b)腹板式 (c)孔板式 (d)轮辐式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五、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教师】绘图示意,讲解计算 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带传动工作前:初始拉力(大小相等)张紧在两个带轮上,如图所示。 (a)工作前 带传动工作时:传动带绕入主动轮的一边称为紧边,紧边的拉力由增大为,称为紧边拉力;另一边称为松边,松边的拉力由减小为,称为松边拉力。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的差值称为有效拉力,用F表示,其大小为 (4-1) 有效拉力的大小等于传动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静摩擦力的总和。有效拉力可在带传动中传递力矩。 带传动的功率可由传动带的有效拉力和运行速度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4-2) 式中: P——带传动的功率,单位为kW; F——传动带中有效拉力的大小,单位为N; v——传动带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s。 2.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由于传动带存在弹性,因此其在紧边时会被拉长,到松边时又产生收缩,如图4-9所示。 图4-9 弹性滑动 当传动带绕过主动轮1进入松边时,其所受拉力逐渐减小,弹性变形量随之减小,从而沿主动轮转动的反方向收缩,在带轮工作面上出现轻微的滑动。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从动轮上,这种现象称为弹性滑动。 当有效拉力达到或超过某一极限值时,传动带与外径较小的带轮在整个接触弧上的摩擦力将达到极限,载荷若继续增加,传动带将沿整个接触弧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课堂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请大家根据所讲知识,思考并讨论弹性滑动和打滑有什么区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弹性滑动是由于两边拉力差引起的,不影响带传动的正常工作,且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会产生弹性滑动,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由于过载而引起的全面滑动,将导致带传动失效,因此应当尽量避免。 六、带传动的运行与维护 【教师】新知讲解 1.带传动的紧张与调整 在安装时需对传动带进行张紧; 当带传动运行一段时间后,传动带因塑性变形和磨损而会变得松弛,此时需要进行调整,使传动带重新张紧。 带传动常用的张紧方法有移动法、摆动法和安装张紧轮法,如图所示。 (a)移动法 (b)摆动法 (c)安装张紧轮法 移动法:如图(a)所示,将装有带轮的电动机装在滑道上,通过旋转调节螺钉移动电动机以增大或减小带传动的中心距,从而达到张紧或松弛的目的。 摆动法:如图(b)所示,把电动机装在摇摆架上,利用电机的自重,使电动机轴心绕铰链中心摆动,拉大中心距达到自动张紧的目的。 安装张紧轮法:如图(c),当带传动的中心距不能调整时可安装张紧轮,通过调整张紧轮的位置即可达到张紧传动带的目的。 2.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1)平行轴传动时,各带轮的轴线必须保持规定的平行度。 (2)对传动带进行套装时,不得强行撬入,应先将中心距缩小,将传动带套在带轮上,再逐渐调整中心距将传动带张紧。 (3)安装V带时,V带的顶面应与带轮的外缘对齐或略高一点,底面应与轮槽间留有一定间隙,否则将会影响带传动的正常运行。 (4)传动带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发现损坏的V带应及时更换。 (5)新旧带、普通V带和窄V带、不同规格的V带均不能混合使用。当多根V带传动需要更换传动带时,为避免各根V带的载荷分布不均,必须全部同时更换。 (6)带传动装置必须安装安全防护罩。这样既可避免衣物绞入而使人受伤,又可防止灰尘、油水或其他杂物飞溅到传动带上而影响传动。 【学生】聆听、思考、记录 【课堂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采用安装张紧轮法对V带和平带进行张紧时,有何区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采用安装张紧轮法对V带和同步带进行张紧时,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内侧,并尽量靠近大带轮,这样可使传动带只受单向弯曲,且小带轮的包角不致减小过多;对平带张紧时,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外侧,并尽量靠近小带轮,这样可以增大小带轮的包角,提高传动带的传动能力。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举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V带的结构和型号,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带传动的运行与维护等相关知识
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带传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为学习后续有关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打好基础。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项目四“思考与练习”中与本课相关的题目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并体现了导学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思考题,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讨论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