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认识亚洲:人口和经济发展【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1.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民族、政区等人文地理知识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了解和掌握亚洲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形成原因。【重点难点】1.人文地理知识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亚洲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一、亚洲的人口1、现状:①亚洲是世界上人口 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 个,分别是 、 、 、 、 、 。2、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是 ,这里自然条件 ,人口稀疏区是 ,这里自然条件 。3、亚洲是 人种的故乡,主要居住在 、 、 ,白色人种分部在和 地区。4、亚洲生活着 个民族,其中 人口最多,超过10亿。亚洲的经济1、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除 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均属于发展中国家。2、历史上,亚洲绝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有 、 、、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依靠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家有 、 、、 、 。【合作学习】一、讨论:亚洲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 ,会带来 、、 、 等一系列问题。二、我国现在仍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请为我国如何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献计献策?【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1、计算巴基斯坦及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面积(万/平方千米) 37.8 79.6 156.6 768人口(万人) 1.25万 1.4万 236 1766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331 1.52、根据各国的数据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人口资源和_______资源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_______效益,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__循环。4、人口增长了,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亚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加重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结果,粮食的产量下降。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殖,形成恶性循环。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资源、环境问题有,请按照逻辑顺序把相应序号填在下面的方框中。A 要求增产粮食 B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 粮食产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沙化加重E 恶性循环 F 土壤肥力下降【知识扩展】阅读课本图8.13亚洲不同地区人们的服饰和民居,说说这些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怎样的关系?二、对照地理图册,完成课本14页的积极参与。(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快又准!)【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学习评价与反思】学生自我评价 反思(视情况而定) 教师评价课前表现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 A ( )B ( )C ( )D ( )课中表现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作业情况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完成作品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检测情况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课后巩固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综合等级 优( )良( )合格( )还需努力( )土地得不到休耕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