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3课时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点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利用电负性0102科学家通过:气态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那么,如何衡量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呢?电负性鲍林在研究化学键键能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同核双原子分子,化学键的键能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半定量或定性描述各种化学键的键能以及其变化趋势,1932年首先提出用以描述原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电负性概念,并提出了定量衡量原子电负性的计算公式。鲍林研究电负性的手稿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键合电子电负性概念与意义电负性电负性大小的标准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________的电子称为__________。化学键键合电子HF键合电子※ 概念:※ 示例: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______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______。吸引力越大※ 相对标准:※ 概念:鲍林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以氟的电负性为______和锂的电负性为______作为相对标准。4.01.0观察下表并思考: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或者同族有什么规律?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同周期:电负性增大结论: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__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______、金属性逐渐_______。增大增强减弱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第四周期电负性LiBeBCNOFNaMgAlSiPSClKCaGaGeAsSeBr01234电负性递变规律——同周期观察下表并思考: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或者同族有什么规律?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同族:电负性增大电负性递变规律——同族电负性第IA族第VIA族第VIIA族LiNaKRbCsOSSeTeFClBrI01234结论:同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__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减小增强减弱电负性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电负性增大电负性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电负性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电负性增大电负性增大电负性>1.8 非金属元素电负性<1.8 金属元素电负性≈1.8 类金属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判断依据电负性应用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判断依据①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____,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②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____,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结论:※ 示例:H —— Cl+1显正价-1显负价弱正值强负值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例1、根据所学内容,判断甲烷和甲硅烷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正负CH4-4+1显正价显负价显负价显正价SiH4+4-1电负性应用3——判断化合物类型成键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小于1.7通常形成离子键,相应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通常形成共价键,相应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示例:电负性差 1.4电负性 2.13.5离子化合物电负性差 2.1电负性 0.93.0共价化合物注意:电负性之差大于1.7的元素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F的电负性 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回顾并判断:AlCl3、BeCl2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H 2.1Li 1.0 Be 1.5 B 2.0 C 2.5 N 3.0 O 3.5 F4.0Na 0.9 Mg 1.2 Al 1.5 Si 1.8 P 2.1 S 2.5 Cl3.0K 0.9 Ca 1.0 Ga 1.6 Ge 1.8 As 2.0 Se 2.5 Br2.8Rb 0.8 Sr 1.0 In 1.7 Sn 1.8 Sb 1.9 Te 2.1 I2.5Cs 0.7 Ba 0.9 Ti 1.8 Pb 1.9 Bi 1.9AlClClClClAlClClAl、Be的电负性为1.5,Cl的电负性与Al 、Be的电负性之差均为3.0-1.5=1.5<1.7因此AlCl3、BeCl2是共价化合物。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性质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核外电子 的排布 能层数 能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1→2或8金属性非金属性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酸性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第一电离能 (但ⅡA ⅢA,ⅤA ⅥA)电负性相同增加相同减弱增强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减弱增强增强减弱减弱增强增强减弱增大减小变大变小>>电负性、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增大减小第一电离能:ⅡA>ⅢA,ⅤA>ⅥA例1、如图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某些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柱形图,则y轴可表示( )①第一电离能 ②电负性 ③原子半径 ④简单离子半径 ⑤最高正化合价 ⑥形成简单离子转移的电子数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C. ②④⑤ D. ②⑤D第一个外星元素——氦气1868年,天文学家洛克耶(J.N.Lockyer,1836-1920)和杨森(P.C.Janssen,1824-1907)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定名为氦(Helium)。20多年后,英国化学家拉姆齐(W.Ramsay,1852-1916) 在研究钇铀矿时发现了一种神秘的气体。他研究了这种气体的光谱,疑为氦,求助于光谱学家克鲁克斯,证实这种气体就是氦。这样氦在地球上也被发现了。1、下列选项中的各组元素(从左到右)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是( )①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② 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③ 电负性逐渐增大。A. Na、Mg、Al B. C、O、NC. Li、Na、K D. I、Cl、FD2、下列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 ② 1s22s22p63s23p3 ③ 1s22s22p3 ④ 1s22s22p5,则下列有关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 电负性:④>②>①>③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A3、X、Y是同周期的两种非金属元素,不能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素强的事实是______(填字母)。A. 将X的单质通入HnY溶液中产生浑浊B. 加热至300 ℃,HnY发生分解而HmX不分解C. 第一电离能:X>YD. 电负性:X>YE. 单质的熔点:X>YF.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HmX>HnYG. X与Y形成的化合物YmXn中X元素显负价CEF4、元素的电负性(用γ表示)和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性质。下表给出了14种元素的电负性:(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一般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一般形成共价键。元素 Al B Be C Cl F H电负性 1.5 2.0 1.5 2.5 3.0 4.0 2.1元素 Mg N Na O P K Si电负性 1.2 3.0 0.9 3.5 2.1 0.8 1.8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2)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γ<_____。0.8 1.2(3)请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显正价的元素:NaH:_____、NH3:_____、CH4:____、ICl:____。Na H H I(4)表中符合“对角线规则”的元素有Be和____、B和____,它们的性质分别有一定的相似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示Be(OH)2显两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Si电负性的值相近Be(OH)2+2H+=Be2++2H2O、Be(OH)2+2OH-=BeO22-+2H2O4、元素的电负性(用γ表示)和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性质。下表给出了14种元素的电负性: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一般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一般形成共价键。元素 Al B Be C Cl F H电负性 1.5 2.0 1.5 2.5 3.0 4.0 2.1元素 Mg N Na O P K Si电负性 1.2 3.0 0.9 3.5 2.1 0.8 1.8[2021全国乙卷]Cr的电负性比钾高,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比钾大( )[2021湖南卷] 中H、C、N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2021广东卷] 在Ⅱ( )中S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2021山东卷] O、F、Cl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CH2 SCH SCH2 OHHg√N>C>H╳F>O>Cl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3课时电负性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概念与意义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电负性键合电子电负性电负性大小的标准递变规律——同周期递变规律——同族子主题应用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合物的类型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THANKS谢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