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在产品的核算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案(表格式)《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在产品的核算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案(表格式)《成本会计实务》(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在产品的核算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概念。 2.掌握在产品数量与产品清查的核算。 3.掌握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素质目标: 鼓励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热情有机融入课程教育,全面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产品数量的确定方法及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案例导入(10 min)→传授新知(18 min)→课堂实训(15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30 min)→课堂讨论(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案例导入 (10 min) 【教师】讲述泰康公司案例,并提问 泰康公司生产的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2019年8月末,第一道工序和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分别为100件和150件,其中第二道工序在产品中有正在返修的废品20件。另外,在企业的半成品明细账中,有本月加工完成入库的第一道工序产品100件;第二道工序本月加工完成的产品有800件,其中有200件虽然完工,但尚未来得及办理入库手续。月初及本月生产费用合计原材料387 000元,人工254 000元,制造费用243 600元。在月末分配生产费用确定在产品数量时,财务部小李和小王产生了分歧。小李认为月末在产品数量应为250件,即第一道工序的100件+第二道工序的150件,可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小王认为月末在产品应为550件,即第一道工序的100件+第二道工序的150件+第一道工序入库的100件+第二道工序已完工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200件,在产品可以采用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 提问:“你认为他们俩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从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生产费用的角度看,你认为月末在产品应该为多少件?本月生产费用应该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分配?”,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在产品的核算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通过案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在产品的核算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18 min) 【教师】讲解在产品与完工产品、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任务一 在产品的核算 在产品与完工产品 在产品 在产品也称在制品,是指企业已经投入生产,但尚未最后完工、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在产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在产品是就整个企业来说的,是指产品生产从投料开始到最终制成产成品交付验收入库前的一切未完工产品。 【教师】播放视频“在产品”(详见教材),帮助学生理解在产品 【学生】观看、思考、讨论、发表看法 完工产品 完工产品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完工产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合格入库、随时可供销售的产品,即产成品。广义的完工产品不仅包括产成品,还包括完成部分生产过程、已由生产车间交半成品仓库验收,但是尚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有待进一步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制造企业的本期完工产品,一般只指最终完工的产成品。 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的关系 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的关系,是指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在承担费用(划分产品成本)方面的关系。 【教师】演示‘’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的关系计算公式‘’,帮助学生理解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的关系 【学生】观看、理解、记忆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企业在产品品种规格多,又处于不断流动之中,因此,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正确核算在产品成本,就必须加强在产品的实物管理,组织好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教师】展示表格‘’在产品台账‘’,帮助学生理解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学生】观看、理解、记忆 【教师】让学生查看教材上的小贴士 【学生】观看、思考 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在产品的管理与固定资产及其他存货一样,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以做到在产品账实相符,保护在产品实物的安全完整。在产品清查一般在月末结账前进行,并采用实地盘点法。 【教师】展示表格‘’在产品盘点表“”在产品盘盈盘亏报告表‘’,并讲解案例5-1,帮助学生理解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学生】观看、理解、记忆 【学生】观看、聆听、理解、记忆 通过展示例图、表格、计算公式和观看视频以及老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概念,以及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在产品清查的核算等知识
课堂实训 (15 min) 【教师】提供某企业的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的情况,要求学生理解期末在产品与本期完工产品的关系,并进行计算 【学生】聆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教师】公布正确结果,并进行讲解 【学生】对比结果、聆听、理解 通过课堂实训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第二节课
传授新知 (30 min) 任务二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师】讲解在产品成本的计算相关知识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简称“不计成本法”,是指月末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本期归集的生产费用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承担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成本价值很低、是否计算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很小且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在产品成本的产品。因此,为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某些生产企业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发电企业、采掘企业等,由于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又较低,月末在产品就可以不计算成本。 【教师】演示‘’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计算公式‘’并讲解案例5-2,帮助学生理解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学生】观看、理解、记忆 固定在产品成本法 固定在产品成本法,简称“固定成本法”,是指年内各月都固定以上年末计算确定的在产品成本作为各月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并以此确定当月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 【教师】演示‘’固定在产品成本法计算公式‘’并讲解案例5-3,帮助学生理解固定在产品成本法 【学生】观看、理解、记忆 在产品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 在产品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简称“只计材料法”,是指在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只计算在产品所消耗的材料费用,将人工费用与制造费用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负担的方法。 【教师】演示‘’在产品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公式‘’并讲解案例5-4,帮助学生理解在产品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 【学生】观看、理解、记忆 【学生】观看、聆听、理解、记忆 通过分析案例和表格、计算公式演示和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固定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等知识
课堂讨论 (10 min)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在产品?广义在产品和狭义在产品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确定方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确定分配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发言 通过课堂讨论,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在产品的核算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在产品是指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包括广义在产品与狭义在产品。狭义在产品仅指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广义在产品还包括正在修复的废品和入库的半成品等。本项目讨论的是狭义在产品。有在产品的企业,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 月末在产品成本 确定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设置“在产品收、付、存账簿”,进行台账记录,反映在产品的理论结存数量;二是通过实地盘点方式确定月末在产品数量。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和损失费用的核算的印象
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在不同的投料方式下,如何确定在产品的投料率?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和复习及计划,以至于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对许多学生兼顾不到。应该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里变化,从精神上给予鼓励,使其时时都有“向前冲”的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