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认识和运用会计等式 教案(表格式)《会计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认识和运用会计等式 教案(表格式)《会计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第4课 认识和运用会计等式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能够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判断其对会计等式的具体影响 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会计等式的原理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明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提高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判断其对会计等式的具体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问题导入(8 min)→传授新知(25 min)→课堂讨论(10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经典例题(20 min)→课堂实训(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 (8 min) 【教师】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计要素的相关内容,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会计要素有哪些?它们的确认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通过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引出新知
传授新知 (25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哪些会计等式?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播放视频“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详见教材),并讲解新知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从其占用形态看为企业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材料和货币资金等;从其来源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企业所有者投入,二是由企业向债权人借入。所有者和债权人将其拥有的资产提供给企业使用,就相应地对企业的资产享有一种要求权,这种对资产的要求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 【教师】提出问题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资产和权益是同一经济资源的两个不同侧面,即一方面是归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支配的各项资产,另一方面是经济资源提供者对资产的一系列要求的权益。没有资产就没有权益,同样,没有权益也就没有资产,两者相互依存。资产和权益在任何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权益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企业的债权人和所有者,所以,权益可以进一步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是债权人对权益资产的要求权,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就是企业将来应归还债权人的债务,会计上称为负债,因此上述会计等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即财务状况等式,也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及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不考虑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收入 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即经营成果等式,也称动态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相结合的等式 收入可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可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必然影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教师】提出问题 请根据财务状况等式与经营成果等式,尝试用一个等式表示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这一等式表明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师】提出问题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具有哪些影响?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9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9种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课堂讨论 (10 min) 【教师】将学生分组,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会计要素对会计等式分别有哪些影响? 【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二节课
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企业会计人员,会如何利用会计等式记录企业财务状况?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典例题 (20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各项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具体影响及分析 【教师】2021年7月,甲公司发生以下经济业务(暂不考虑相关税费),各项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具体影响及分析如表2-2-1所示。 表2-2-1 各项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具体影响及分析 经济业务分析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具体影响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1)2日,购入A材料一批,货款8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甲公司的一项资产(原材料)增加8万元,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同时减少8万元,即会计等式左边资产要素内部的金额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属于上述第(1)种经济业务类型+8,-8(2)10日,购入B材料一批,货款10万元,尚未支付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甲公司的一项资产(原材料)增加10万元,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同时增加10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增加,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属于上述第(2)种经济业务类型+10+10(3)12日,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20万元存入银行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甲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增加20万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增加20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增加,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属于上述第(3)种经济业务类型+20+20(4)14日,以银行存款2万元归还前欠供货单位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甲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2万元,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同时减少2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减少,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属于上述第(4)种经济业务类型-2-2(5)15日,以银行存款向投资者退回其投入的资本5万元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甲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5万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减少5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减少,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属于上述第(5)种经济业务类型-5-5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教师】提出问题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让会计等式出现怎样的变动?这些变动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吗?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的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即: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始终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通过教师讲解经典例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项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课堂实训 (15 min) 【教师】讲解实训资料和要求,让学生分组完成实训活动 实训资料和要求: 2021年7月,甲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如下(不考虑相关税费)。 (1)从银行提取现金5万元。 (2)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40万元。 (3)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一台,价值50万元。 (4)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前欠货款。 (5)经批准,以银行存款向投资者退回其投入的资本20万元。 (6)已到期的应付票据15万元因无力支付转为应付账款。 (7)宣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0万元。 (8)将已发行的公司债券200万元转为实收资本。 (9)将资本公积100万元转为实收资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用“+”表示增加,用“ ”表示减少,并计算影响金额,将结果填入表2-2-2(详见教材)中。 【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进行考核 通过课堂实训,让学生能够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判断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理解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的内涵,并通过两者相结合的会计等式理解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根据会计等式的原理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明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过关检测”的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节奏较好,但学生主动提问较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而促进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