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1章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4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3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引例: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背景与情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旅游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很早为学者所注意,地理学者是涉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先驱之一(保继刚、楚义芳,2011)…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1.1旅游的概念旅游是从早期的旅行发展而来的。判断一种活动是否属于旅游活动,必须考虑:第一,旅游目的的多样性。第二,活动空间的异地性。第三,旅游时间的暂时性。第四、活动性质的非就业性。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1.1旅游的概念总之,旅游是出于审美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交往及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所经历的一种非就业、非定居性的短期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1.1旅游的概念休闲:指人们为了调节和愉悦身心或自我发展的需要,利用闲暇时间在本地或异地自愿从事的各种活动,是人们在精神、心理、文化方面从事的一种高层次需求类型与活动方式。旅游与休闲的联系与区别:都是人类的重要活动,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同步案例1-1】:弗朗西斯·培根《论旅行》背景与情境: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问题:培根对旅行论述对我们理解如何旅行(旅游)和学习旅游地理学有何帮助?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地理学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称谓。郭来喜(1985)定义: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书定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史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国内旅游地理思想起源于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学思想,如《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著作都与旅游地理学有密切的关联。国内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同步思考1-1】问题:如何理解旅游与休闲内涵及相互联系与区别?【深度剖析1-1】: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背景与情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人才队伍的壮大与学科的发展,旅游地理研究的“学术化”转型势在必行。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学术研究,目标是“知识溢出”,要通过学术研究,形成本学科特有的学科视角、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科学方法,在存量知识基础上不断产生增量知识。 … …问题:如何理解以“‘知识溢出’为导向”的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方向?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域系统”该系统是从事旅游活动的人与地理环境两方面要素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开放的系统。包含4个部分:旅游需求与地理环境、旅游供给与地理环境、旅游流与地理环境及旅游影响。图1-3 旅游地域综合体及其要素【教学互动1-1】主题: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问题: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旅游学及地理学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旅游地域系统”?要求:(1)教师不直接提供上述问题的答案,而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就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见解,组织课堂讨论。(2)教师把握好讨论节奏,对学生提出的典型见解进行点评。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人类大量的旅游活动均与地理环境之间产生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纷繁复杂的旅游地理现象和问题,因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复杂多样。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保继刚(1999)总体而言,旅游地理学着重研究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地理问题,即从综合性、地域性的观点出发,去探讨这些旅游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旅游业的发展。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可归纳为: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2)旅游者需求、旅游行为与旅游流3)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4)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旅游地域差异5)旅游地环境与可持续旅游6)旅游空间结构及其演化7)旅游产业地理特征、结构、布局和优化8)旅游区划与旅游规划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与优化调控10)旅游地理学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业务链接1-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步思考1-2 】问题: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同步案例1-2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优势与挑战背景与情境:1978年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旅游地理学学者在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客源市场与分析预测、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行为、旅游区域影响、旅游区划、旅游交通布局与优化等方面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显示了旅游地理学为其他学科所不能及的学科优势。但是,… …问题:旅游地理学有哪些学科优势,如何在今后的研究中突出这些优势?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1.4.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多数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属性为:一是其地理科学属性;二是其边缘科学属性;三是其应用科学属性,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地理学科的关系从古代开始,旅游就与地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诸多学科中,与旅游地理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以人文地理学和旅游学为两大核心;旅游地理研究涉及到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支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同时也涉及到旅游学中的分支旅游经济学等。这些学科进一步涉及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图1-5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与旅游学科的关系旅游学科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学科。旅游地理学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等旅游学分支学科一样,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来研究旅游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学各分支学科的既有密切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同时又有着明显的不同。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旅游地理学要涉及很多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总之,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好旅游地理学必须广泛猎取多方面的知识。旅游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应由理论、知识、技术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由相关内容组成,他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形成旅游地理学的大系统图1-6 旅游地理学者转入旅游地理学前的专业背景(吴必虎等,2000)【教学互动1-2】观点: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旅游地理学是旅游学与地理学之间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旅游地理学是服务于人类生活、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问题:既然旅游地理学是旅游学与地理学之间交叉性的边缘学科,那么旅游地理学究竟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旅游学的分支学科?解决途径: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与旅游学、地理学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寻求答案。本章概要主要概念:旅游 休闲 旅游地理学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旅游地理学基本概念,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本章内容结构重要观点观点1-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域系统”。常见置疑:如何理解“旅游地域系统”?观点1-2: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旅游学与地理学及相关学科之间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常见置疑: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学及地理学之间是否有明确的边界?单元训练简答题:1)简述旅游与旅游地理学的概念。2)简述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讨论题:如何理解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规则复习:1)简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业务解析1)如何理解以“‘知识溢出’为导向”的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方向?2)点评“业务链接1-1”的“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案例分析:是否要开设《旅游地理学》课程背景与情境:在我国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高素质旅游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问题:1)假如由你去向该校教务处提出增设《旅游地理学》课程,您将怎样说服教务处领导?2) 分别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课程特点、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课程作用或开设的必要性等不同方面点评是否需要开设该课程。善恶研判: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背景与情境: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规范的总和。伦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伦理对象的逐渐扩大,从人类圈扩展到环境和自然界,就是伦理进步发展的结果。社会伦理水平的提高、个人自身素质的完善、生境质量的良好,是人类社会伦理进步的重要标志。… …问题:1)本案例中存在哪些伦理问题?2)试对上述问题做出您的善恶研判。3)说明您所作善恶研判的依据。4)请您对“环境伦理”做出评价。创新型训练:关于环境伦理的思考【训练要求】参见教材【成果形式】训练课业:《“自主学习-I”训练报告》课业要求:参见教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