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第7章 现代旅游消费及效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必须正确理解现代旅游消费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和了解现代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和影响因素,明确实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主要途径,掌握现代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和评价方法,以及实现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主要分析方法和技术。*本章内容——现代旅游消费及效果4现代旅游消费概念和特点1235现代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现代旅游消费效果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本章案例*一、现代旅游消费概念和特点(一)现代旅游消费概念现代旅游消费,从动态意义上讲,是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旅游产品以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行为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由旅游者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1、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消费方式2、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个体性消费3、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高层次消费4、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精神性消费*1、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消费方式*旅游消费意识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结构现代旅游消费旅游的根本动因旅游的客观条件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数量、质量及其比例关系。2、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个体性消费现代旅游消费就其消费主体而言,属于个人消费范围。*If….,when….,what….,how many….,How much……都取决于旅游者个人的旅游消费意识和倾向、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等。3、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高层次消费*4、现代旅游消费是一种精神性消费现代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个人消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除了有形的以商品形式存在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以文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以此为依托的消费性服务在内。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旅游服务*(二)旅游消费的表现*旅游消费的表现实现产品价值个体性消费丰富美化生活提高劳动力素质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用O-D模型来解释旅游消费和旅游者消费的区别简单的O-D模型竞争的O-D基本模型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客源地目的地A目的地B旅游者消费强调的是发展旅游对“O—D”模型中目的地一端的经济影响;旅游消费强调的是发展旅游对“O—D”模型中的两端—目的地和客源地双向的经济影响;如果两端都在同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说明旅游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三)现代旅游消费的特点1、现代旅游消费的综合性2、现代旅游消费的劳务性3、现代旅游消费的伸缩性4、现代旅游消费的互补性和替代性5、现代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1、现代旅游消费的综合性*首先,旅游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再次,许多经济部门和非经济部门都参与了旅游消费的实现过程。其次,消费对象的旅游产品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2、现代旅游消费的劳务性*3、现代旅游消费的伸缩性*首先,旅游消费是无限性消费。再次,旅游消费是季节性消费。其次,旅游消费是高弹性消费。4、现代旅游消费的互补性和替代性旅游消费的互补性:要求有关单位必须互相配合,加强合作,以利提高经济效益。旅游消费的替代性:指旅游消费对象每一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替代性质。对于旅游综合产品,旅游消费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替代性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四)现代旅游消费的作用现代旅游消费概念和特点1、现代旅游消费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2、现代旅游消费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必要条件3、现代旅游消费引导和促进旅游产品的开发*二、现代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一)现代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1、按现代旅游消费层次分类*二、现代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2、按现代旅游消费形态分类*3、按现代旅游消费内容分类*4、按旅游消费资料分类食住行游购娱……*现代旅游消费结构(二)现代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1、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2、旅游者的收入水平3、旅游者的构成状况4、旅游产品的结构5、旅游产品的质量6、旅游产品的价格7、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三)旅游消费方式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消耗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具体方法和形式称为旅游消费方式。*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力旅游消费意识旅游消费方式(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1、旅游者的收入水平(首要条件)旅游者收入水平决定旅游消费水平及旅游需求的满足程度,从而决定旅游消费方式的变化。预计到21世纪初、中期,年平均增加1.6%。凡GNP高的国家,也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美国约21%的收入用于旅游方面。1999年世界九国国民总收入排序美 国: 88795 万亿$ 人均31910日 本: 40545 万亿$ 人均32030德 国: 21038 万亿$ 人均25620法 国: 14532 万亿$ 人均24170英 国: 14038 万亿$ 人均31910意大利:11629 万亿$ 人均20170中 国: 9799 万亿$ 人均780(621)巴 西: 7304 万亿$ 人均4350加拿大:6140 万亿$ 人均20140排 名 国家与地区 1997年国际旅游花费 1997/1996年增长率 1997年占总量份额/%1990 1995 19981 2 1 美国 51 220 6.6 13.52 1 2 德国 46 200 -9.4 12.23 3 3 日本 33 041 -10.8 8.74 4 4 英国 27 710 9.5 7.35 6 5 意大利 16 631 5.2 4.46 5 6 法国 16 576 -6.6 4.47 10 7 加拿大 11 268 1.6 3.09 7 8 荷兰 10 232 -11.5 2.740 22 9 中国 10 166 127.2 2.78 9 10 奥地利 10 124 -8.1 2.7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家(地区)国际旅游花费情况(不含机票)(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2、旅游者的构成旅游者的构成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因而影响着旅游消费方式的变化。人数、平均年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寿命等。专 论日本出境旅游崛起“积蓄型消费者”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日本赴海外旅游者人数增加了近5倍,尤其是自1997年以后50岁以上的出游人数比率明显增加,形成了具有明显特点的“积蓄型消费者”。对于50岁以上的出境旅游“积蓄型消费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积蓄型消费者”是不受经济状况影响的消费群体,他们不论是在金钱方面还是时间方面都有充分的富余,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外出旅行,2000年以后每年出游人数都以10%的速度增加。专 论日本出境旅游崛起“积蓄型消费者”2、“积蓄型消费者”对安全问题特别敏感,一旦外界稍有任何不妥情况发生,或者不测性突发事件发生,他们就会立刻取消出境旅游。如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后“积蓄型消费者”赴海外旅游的人数减少了一半;同样,2003年受到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等因素的影响,“积蓄型消费者”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度下降。3、“积蓄型消费者”具有年轻人一样的旅游消费心理,其外出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学习、猎奇、体验、交流等,其追求旅行质量和个性满足,强调体验和参与性,尤其对外国人的普通生活及生活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专 论日本出境旅游崛起“积蓄型消费者”4、“积蓄型消费者”的数量在逐渐增加。根据统计,现在日本在55岁左右的人数为900万人,其中理想的“积蓄型消费者”占26%,即大约有240万人。根据调查,目前50岁以上男性每年赴海外旅游的人数大约有150万人左右,而女性中希望每年进行一次海外旅游的人数大约有390万人。因此,出境旅游的“积蓄型消费者”正在逐步增加。参见“变化中的日本海外旅游市场及其前景展望”,《旅游市场》2004年第1期,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编)(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3、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结构不仅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而且从宏观上影响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和合理化。在旅游经济结构中,向旅游业提供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的结构如果搭配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产业网络,就会导致旅游产品比例失调,各构成要素发展不平衡,从而不仅不能满足旅游者需求,反而造成旅游供求失衡,破坏了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4、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使旅游者获得物质和精神上满足、提高消费水平,从而使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日趋合理。一是称心如意、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即要达到适销、适量、适时和适价的要求。二是旅游服务效率,要求做到熟练敏捷,为旅游者节约时间,提供方便。三是旅游服务的态度,要礼貌、热情、主动、周到。*(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5、旅游产品的价格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大;旅游产品具有替代性;因而产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旅游消费选择,进而影响旅游消费构成和消费方式。*(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6、旅游者的心理旅游者的消费习惯、购买经验、周围环境、从众心理都会影响旅游消费方式。*(四)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7、其他社会文化条件*三、现代旅游消费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指旅游消费从不合理状态向合理化状态不断逼近的渐进过程。在人们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一定的前提下,旅游消费合理化既要同旅游业和其它相关经济部门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体现旅游消费的经济性、文化性、精神享受性等特点。通常指消费发展速度适当、消费内容丰富、消费结构优化。三、现代旅游消费的合理化要实现旅游消费的合理化,就应满足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一)旅游消费水平逐步上升(二)旅游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三)旅游消费市场供求平衡(四)旅游消费环境良性发展*四、现代旅游消费效果(一)现代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在现代旅游消费中,要消耗一定量的物质产品与劳务,即旅游消费的“投入”;而通过旅游消费使人们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精神得到满足,即旅游消费的“产出”。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旅游消费效果。*(一)现代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1、按旅游消费的研究对象划分*现代旅游消费效果(一)现代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2、按旅游消费的联系程度划分*(二)现代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1、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效果衡量*2、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效果衡量1、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效果衡量(1)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效用指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中所得到的需求满足程度,是对旅游消费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进行消费时会获得不同的旅游消费满足,以此可以作为衡量消费效果的标准之一。(2)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预算由于人们收入有限,因此旅游者在消费时要进行消费预算,以有限的旅游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旅游消费满足。因而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预算也是衡量旅游者消费效果的一个方面。*(3)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效果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效果反映为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心理感受和主观愿望的最大相符程度。例题:假设某旅游者想进行一次舒适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每单位的旅游商品价格为20元,而游览景点每日平均花费150元。现该旅游者有900元可用于旅游消费,试析他在购买旅游商品和游览景点间,应如何消费才能使他感到最大的满足。*旅游产品消费组合 A B C D游览旅游景点数(个) 6 4 2 0购买旅游商品(单位) 0 15 30 452、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效果衡量*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致性;微观与宏观旅游消费效果的一致性;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一致性;短期与长期旅游消费效果的一致性。(1)(2)(3)(4)(三)现代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1、旅游消费效果评价的原则2、现代旅游消费效果评价方法(1)旅游者问卷调查法(定性评价方法)(2)旅游消费统计分析法(定量评价方法)*四、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一)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涵义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科学选择1、边际效用分析*旅游产品效用,是指旅游消费者消费该旅游产品所感到的满足,包括客观的物质属性和旅游者的主观感受。旅游总效用是指消费一定量的旅游产品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旅游边际效用是指该旅游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即满足程度的增减量。(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科学选择1、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人们所消费的某种产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也相应增加,但产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又递减的趋势。(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科学选择1、边际效用分析*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科学选择2、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科学选择2、无差异曲线分析开支预算线*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的科学选择3、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1)旅游消费与其他产品的消费决策(p174,例6-2)(2)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的选择决策(p175,例6-3)*本章案例案例一:80后能否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军?案例二:2010年女性旅游消费能力提升两成案例三:我国国内旅游进入大众化消费阶段案例四:体验购物——旅游消费发展的新方向*本章主要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效果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旅游消费总额人均旅游消费额旅游消费率旅游消费构成旅游产品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旅游开支预算线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现代旅游消费及其特点?2、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相一致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现代旅游消费的伸缩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研究现代旅游消费结构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阐述旅游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6、旅游消费效果有哪些类型?7、如何衡量和评价旅游消费效果?8、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9、阐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内容及形式,及其要求。10、旅游者如何进行旅游消费最大满足的选择?计算题北京某旅游消费者的旅游预算为2000元,该消费者欲去西安或者哈尔滨旅游,在这两个目的地中,对西安偏好为0.8,对哈尔滨为0.9。北京至西安的火车硬座票价假定为280元,至哈尔滨火车硬座票价为240元。西安的日平均费用为160元,哈尔滨为176元。该消费者应选择何地旅游更合算,并能在该地旅游多长时间?本章建议读物Stephen L.Smith: Tourism Analysis,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93《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张明、廖培《旅游管理》2007年第1期,第20-2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