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1第13章 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概念,分析比较不同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正确掌握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明确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职责和重点。2本章内容——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4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1235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重点本章案例3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一、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4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二、现代旅游经济发展5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三、现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一)旅游经济发展的常规模式和非常规模式1.旅游经济发展的常规模式旅游经济发展的常规模式,即先发展国内旅游再逐步向国际旅游延伸发展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2.旅游经济发展的非常规模式旅游经济发展的非常规模式,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发展国际旅游作为先导,然后由国际旅游向国内旅游延伸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6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三、现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1.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国模式(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特征:一是旅游资源丰富而分布广泛,具有发展大规模旅游的资源优势和潜力。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大国中各地区旅游设施状况、旅游服务水平及其它发展旅游的条件差异较大。三是大国人口众多的特点 。四是大国国际旅游的非均衡发展。7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三、现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2.旅游经济发展的小国模式(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特点:一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国际旅游的良好条件二是拥有较发达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三是旅游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体制各具特色8现代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三、现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三)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特点9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0①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③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⑤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有利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①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和利用的种类越多,级别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实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发和利用对旅游者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源。11②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系统的发展观,因此,通过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的引导,努力减低自然资源的衰耗速度,最终实现旅游经济与 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2③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实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使旅游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鼓励和维持旅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13④ 可持续发展有利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促使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由单一地追求接待旅游者人数的目标转向综合发展的目标。14⑤ 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通过旅游资源开发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5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一)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二)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保护资源和环境(三)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合理规划和开发(四)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16(一)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旅游是一种愉悦的旅行和游览活动,是一种以满足人类对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的高层次消费活动,因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满足人类的多样化需求为根本目标。17②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保护资源和环境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成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18③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规划和开发合理规划和开发是旅游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手段。19④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与合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是同等重要的。20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三、现代旅游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21创新发展规律4321环境保护超前规律环境承载力规律综合协调发展规律1、环境保护超前规律环境保护必须超前于旅游资源开发,这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22、环境承载力规律环境承载力是把生态环境与人口规模结合起来,研究人口规模在何等程度时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活动中,旅游目的地最大限度能容纳旅游者数量的能力。其规律是指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超过旅游目的地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并以此作为旅游业各方面发展的依据。233、综合协调发展规律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综合协调的发展,而 不能只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即旅游经济发展要遵循综合协调发展的规律,以旅游活动各环节或各要素为纽带,在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前提下,谋求旅游业与其他行业或部门以及旅游业内部各方利益的最大一致化244、创新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规律是旅游活动中有关环节或要素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减少了旅游活动内部矛盾并促使旅游活动呈现出更高级的特征,提高了旅游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从而带动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25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重点一、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一)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26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重点一、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新的资源观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有价性,并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旅游活动的资本,将其价值计入旅游活动的成本中,以期从旅游收入中给予补偿,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27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重点一、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观(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观(五)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没有市场需求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各种旅游设施建设,不仅不能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而且还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树立产业观念,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效益观念,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中,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28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重点一二三五四4. 旅游者的职责5.旅游社区居民的职责1. 政府部门的职责2.非政府组织的职责3.旅游企业的职责二、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责29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重点三、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30(一)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但客观上对某些旅游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利用原则,而旅游资源保护的重点是其特色。31(二)重视和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必须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始终,使旅游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要在旅游开发中采取一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32(三)加大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坚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继续贯彻执行利用内资和 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加大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建立各级政府的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33(四)加快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力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34(五)制定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必须围绕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目标,由主管 部门宏观协调各相关部门,制定各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扶持政策。35本章案例案例一案例二36案例分析——周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995-2001周庄游客数量图案例分析——周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问题:旅游资源过度利用是周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最显著的问题。周庄自1995年起连续六年游客流量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案例分析——周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镇有餐厅120余家,宾馆7座,旅店30多家,近3000个标准床位,还有200余家店铺出售古玩、工艺品、字画、食品、百货,周庄旅游无淡季,每逢双休假日和节日,所有宾馆、饭店游客爆满。另外,据统计,在周庄古镇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有几百家商店,而卖土特产“万三蹄”的经营点就有60多家,且每年的销售量不下100万只。不少居民竟不顾政府的规定破门开店。原来周庄的门窗有100多种风格和样式,而由于近几年周庄旅游业的急速发展,周庄的游客越来越多,店也越开越多,现在周庄建筑的门窗样式存世越来越少。为此,周庄每年花在维修上的费用超过百万元。案例分析——周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游客的大幅度增长使得周庄有限的旅游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周庄脆弱的原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讨论:1、你是否同意旅游业是“无烟产业”?2、针对此案例提出你的解决对策?案例二:旅游国债:旅游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旅游一直以来与金融互不搭界。但近年来,旅游界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或借助金融手段扩展自己的业务。业界普遍认为,旅游借助外力迅速扩张,维持自身地位和运营安全,在目前外资旅行社强势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积极的因素。原载于《中国旅游报》的文章,对旅游企业的运营可能会产生启示性作用。自2000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列入国债投资计划以后的4年里,国家已安排旅游国债资金61.2亿元,共安排项目543个,总投资171.6434亿元。国债投资对于加速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投入,营造形成大旅游格局,提升景区条件,扩大接待能力和有效保护国家旅游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1、旅游环境大为改观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旅游旺季时,特别是3个黄金周期间,由于道路不畅,景区人满为患,游客进不来也出不去,对景区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以及游客安全都带来很大的隐患。这些矛盾如不及时解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年旅游国债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使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更为扎实。据统计,仅2000年至2002年3年安排的364个(次)旅游国债投资项目全部竣工后,即可建成旅游专用公路7000多公里,游览步道2500多公里,以及一批供电供水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景区环境整治工程。这些项目共涉及近200多个旅游景区,其中有150多个属各类国家级旅游景区,还有10个景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旅游国债项目的实施对旅游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明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旅游景区“一流资源,二流开发”和环境脏乱的状况,进一步形成了一批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许多景区的旅游国债项目实施完成后,增加了旅游产品供给,扩大了景区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大为改善,就是在以往投诉高峰期的“黄金周”,游客的投诉也明显减少,满意度大大提高。2、增加收入,拉动就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容纳劳动力能力强。利用国债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旅游业自身发展,而且还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等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引导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四川碧峰峡景区是一个省级风景区,周边地区原系贫穷山区,群众生活较为贫困。碧峰峡景区的开发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国家安排国债支持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后,碧峰峡景区的资源得以深层次开发,围绕景区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使得当地农民群众的收入显著增加,当地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前的不足1000元,一跃上升至现在的8000余元,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当地的“退耕还林”和森林保护工作。根据测算,近年来,随着旅游国债项目的实施,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除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就业外,还为一大批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以及过去的森林工人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3、杠杆效应明显旅游国债项目的实施,对引导和拉动各方面资金投入旅游业的相关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2002年,国债中旅游国债仅12亿元,到2003年,旅游国债增加到了20亿元。旅游国债资金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心,这是一个很强的市场导向信号,对国内外的投资者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导向作用。据了解,由于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只限于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招商引资环境,而更多的直接经营性项目都需要商业性投入。旅游国债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地方财政、业主自筹和银行资金的投入,各项目单位在切实将承诺的各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搞好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依托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还采取发布“中国旅游发展优先项目”、参加经贸洽谈会、组织景区的经营性项目、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大国债资金效应。据初步测算,旅游国债资金与拉动相关投资的比例已经达到1:10。案例提示:1、结合案例,试述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有观点认为“过分注重旅游经济效益增长会带来企业经营者的短视行为,从而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本章主要概念旅游经济增长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模式常规发展模式非常规发展模式大国模式小国模式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超前规律环境承载力规律综合协调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规律旅游经济体制恒定性旅游资源再生性旅游资源非再生性旅游资源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把握旅游经济增长的概念?2、如何正确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的概念?3、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特点?4、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何重要意义?5、推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树立哪些观念?6、论述各方面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职责和义务7、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抓好哪些重点内容?8、如何认识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9、现代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哪些内容?10、阐述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11、阐述旅游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1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章建议读物Robert W. Mcintosh, Charles R. Goeldner: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John Wiley & sons,Inc., 1990唐飞,陶伟:《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28-3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