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散剂(茶剂)课件(共15张PPT)-《中药制剂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散剂(茶剂)课件(共15张PPT)-《中药制剂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六章 固体制剂制备技术
PART
01
散剂(茶剂)
PART
02
颗粒剂
PART
03
胶囊剂
PART
04
片剂
目录
PART
05
丸剂
PART
06
栓剂
一、散剂(茶剂)的概述
定义:散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供口服和局部使用。
定义:茶剂是指饮片或提取物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为古老中药剂型之一。
中药散剂
中药茶剂
第一节、散剂(茶剂)
1、散剂的特点
(1) 粉末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起效快
(外用散剂覆盖面积大、有保护和收敛作用)
(2) 与外界接触面积大,容易造成吸湿性增加。与空气氧气接触多,对化学活性影响增加。刺激性和气味等方面影响增加。
(3)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剂量,方便运输、携带等。
第一节、散剂(茶剂)
(1) 茶剂可以按药物的性能特点、配方要求等,将各药粉或段、丝按先后次序逐味浸泡,也可以同时浸泡。
(2) 药茶的有效成份溶出量大,药液质量好,宜于临床使用。
(3) 制备工艺较为简单,方便运输、携带等。
2、茶剂的特点
第一节、散剂(茶剂)
3、散剂的分类
(1)按照用途分:口服散剂、局部用散剂
(2)按组成分:单方散剂、复方散剂
(3)按剂量分:单剂量散剂、多剂量散剂
(4)按饮片性质分:普通散剂、特殊散剂
(包括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
第一节、散剂(茶剂)
4、茶剂的分类
(1)块状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含糖块状茶剂
(2)袋装茶剂
(3)煎煮茶剂
第一节、散剂(茶剂)
二、散剂(茶剂)的制备
1、普通散剂的制备
普通散剂制备工艺流程图
散剂生产过程中应符合相应的生产级别要求,如口服散剂的生产环境洁净度需要达到D级,外用散剂表皮用药的生产环境要求达到D级,深部组织创伤或大面积体表创面用药散剂需要达到C级。
第一节、散剂(茶剂)
2、茶剂的制备
茶剂制备工艺流程图
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均用混合法制备,块状茶剂用压制法制备。
第一节、散剂(茶剂)
3、相关工艺要点
粉碎: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的固体物质粉碎成适用程度的碎块和细粉、微粉的操作过程。
粉碎目的:
1、增加药物的有效面积来提高生物利用度;
2、提高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
3、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浸出;
4、有利于各种制剂的制备。
第一节、散剂(茶剂)
筛分:
借助筛网工具将粗细物料进行分离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粉末等级标准
等级 分等标准
最粗粉 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 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中粉 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第一节、散剂(茶剂)
混合:系指把两种以上组分的物料相互掺和而达到均匀状态的操作。
搅拌混合
混合方法: 研磨混合
过筛混合
第一节、散剂(茶剂)
3. 组分的密度
密度相差很大时,应先放密度低的,再加入密度大的物料混合
4. 混合机械的吸附性
量小的药物如先放于混合机,会被器壁吸附造成较大的损耗,故应先取少部分量大的辅料于混合机内先混合,再加入量小的药物。
第一节、散剂(茶剂)
三、散剂(茶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定
散剂的质量要求
1、粒度 中药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
2、外观均匀度 散剂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与色斑。
3、水分 中药散剂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超过9.0%。
4、装量差异 单剂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表:
第一节、散剂(茶剂)
茶剂的质量要求
1、水分 不含糖块状茶剂不得过12.0%;含糖块状茶剂不得过3.0%。
2、溶化性 含糖块状茶剂取供试品1块,加20倍量的热水,搅拌5分钟,应全部溶化,可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屑等。
3、重量差异 10块状茶剂超出重量差异限度地不得多于2块,并不得有1块超出限度1倍,见表。
第一节、散剂(茶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