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第一章 中药制剂技术基础知识PART01PART02PART03PART04认识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剂型中药制剂技术的指导性文件中药制剂生产的辅助材料目录第二节 中药剂型一、中药剂型的分类中医药在数千年的临床用药实践中,不仅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同时也创制了汤剂、酒剂、丸剂、散剂、茶剂、丹剂等极为丰富的传统剂型。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改进后的剂型和新创制的剂型。由于中药剂型种类繁多,为了便于学习、应用,对中药剂型的知识加以系统化是有必要的。第二节 中药剂型1.按分散体系分类根据中药剂型的内在分散特征和制法要求不同,可分为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液型、气体分散型、固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七类。第二节 中药剂型2.按形态分类根据药剂物理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四类。第二节 中药剂型3.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 最安全,便捷的给药方法,应用也最为普遍。(2)经直肠给药 吸收较口服迅速,大多数药物可不经肝脏进入大循环而呈现全身作用。(3)注射给药 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救、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和不宜口服的药物。(4)呼吸道给药 吸收面积大,作用快,药物不受肝脏破坏。(5)皮肤给药 一般只在皮肤上产生局部作用,有些药物亦可透皮吸收。(6)黏膜给药 吸收快,同时产生局部作用。第二节 中药剂型4.按制备方法分类将主要工序的制备方法相同的剂型归为一类。第二节 中药剂型二、中药剂型的选用1.中药剂型在医疗临床中的作用(1)可以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如注射剂、气雾剂等较口服制剂起效快,可用于急重症;丸剂,缓控释制剂等较液体制剂作用缓慢、持久,可用于慢性病。(2)可以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或刺激性 如水银可以制成丹剂、毒性药物可制成蜡丸剂等。(3)可提高中药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固体制剂的稳定性要高于液体制剂,对于含有易发生水解成分的中药,可以将其制成固体制剂。第二节 中药剂型2.中药剂型选用的意义和要求(1)意义 最低限度地控制药品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药品的疗效,最好地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同时保证质量可控、方便应用和价格低廉。(2)要求“三效”:高效、长效、速效A“三小”:剂量小、不良反应小、毒性小B“三定”:定时、定位、定量C“五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贮藏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D第二节 中药剂型3.中药剂型选用的原则(1)适合临床医疗的需要 中医用药,讲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病证不同,对药物的剂型要求也就不同。此外,为适应给药部位的特点需要,也应有不同的剂型。第二节 中药剂型3.中药剂型选用的原则(2)根据饮片本身的性质 由于中药饮片品类繁多,且成分极为复杂,性质各异,故而在选择中药剂型前,必须认真进行处方前的研究,充分考虑所设计剂型对主要药物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刺激性的影响。(3)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要求 剂型设计还应充分考虑生产、运输、携带、使用及贮藏方便的要求。第二节 中药剂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