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景美 课件(共135张PPT)- 《旅游美学》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风景美 课件(共135张PPT)- 《旅游美学》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资源简介

(共135张PPT)
第二章 风景美
本章介绍了以大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美的形态、特征和观赏方法,并探讨了风景美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
并通过小知识、小资料和案例拓展的形式,补充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中国四大鸣沙”、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雾凇、雨凇、佛光、蜃景、日食、月食、流星雨、极光、“四君子”、文(武)赤壁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相关考点的内容。
内容导读
了解 风景美的各种表现形式
理解 风景美的审美属性
掌握 风景美的特征
应用 风景观赏的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风景美的形态
自然美、人工美
自然风景是旅游者游览过程中的主要审美对象。按照构成要素来分,我们可以把风景美的形态概况为两类:自然美和人工美。其中,自然美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人工美是指人类赋予自然景色的某种内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装饰与点缀。
风景美的形态
山水美
生物美
气候美
一、自然美
1.山之美
(一)山水美
山之美,在其形、在其色、在其态、在其声、在其魂。
在山体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定造型的地貌形态。
山之形
江西龟峰
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中国丹霞是目前唯一以丹霞(红层)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系列提名。它们包括了最能代表中国丹霞地貌的区域,展现了中国丹霞全面的特征以及主要的自然价值。提名地全部位于中生代到新生代红色沉积层之中,并且最能代表中国丹霞的地球科学价值,包含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6个申报点。
小知识:中国丹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赤水丹霞地貌大红岩
贵州赤水丹霞河谷潺潺流水
福建泰宁
“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提名地(核心区)面积48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其中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
荔波水上森林
武隆后坪箐口天坑群
武隆天生三桥:
山水一座桥、桥是一座山
黑龙桥
天龙桥右洞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外景地武隆天龙天坑】
天龙顶天立地,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桥第一,犹如飞龙在天,故而得名“天龙”。天龙桥下另有天生坑,坑内又生洞,且洞洞相连恍如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迷宫,令人倍感神奇
青龙桥
山体因海拔高度不同,地质结构和地理位置有别,往往具有不同的造型,形成不同的景观。
比如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清·魏源《衡岳吟》
张家界天桥遗墩
色彩赋予山体景观特有的神韵
山之色
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
贵州荔波——曾荣获首届“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 。联合国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后评价:“这里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后一块绿宝石。”
九寨沟的秋色
山体景观的动态美。
山之态

垂直自然地带的变化“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季节的变化
阴、晴、风、雨、云、雾、霜、雪的渲染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又称太子峰),藏语为“雪山之神”,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

梅里雪山
天籁之声,隐于大山
芭蕉夜雨、空谷足音、林海松涛
山之声

武夷山天游峰 响声岩
响声岩,与云窝隔溪相对,因游人在岩前呼叫欢笑均能听见回声,故又称之为“空谷传声”。这里是武夷山摩崖石刻的精华所在,镌刻着南宋至清代的23段摩崖石刻,其中尤以宋代理学家朱熹题刻的“逝者如斯”最引人注目。
新疆木垒鸣沙山位于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城的东北,距县城130公里。当地哈萨克人称其为“阿依艾库木”,意为“有声音的沙漠”。 2010年9月,通过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专家评审,获得了滑沙鸣响音量之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世界最响鸣沙山”
文化之美
山之魂
文化是一座山的灵魂、一座山的精神,山因文化而扬名,文化因山而传世。
精神之美
山之魂
名山与宗教相结合,以山寄托情怀。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尤为著名。
四大道教名山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
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四大佛教名山
刚毅之美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山之魂
山者,刚毅、沉静、
果敢、稳固,坚忍不拔。
力量之美——英雄品格的象征
山之魂
拉什莫尔山
拉什莫尔山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西部,山高1800 多米,花岗岩的一面山体上雕有四位美国总统的头像: 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这个高18米的作品是雕塑家古松·博格勒姆1927年开始,1941年完成的,1942年对外开放。
2.水之美
(一)山水美
水之美,在其态、在其色、在其声、在其味、在其韵。
“水,活物也”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
旷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旷野是博大、天然、辽阔和淳朴。
激荡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激荡是力量、雄壮和高歌。
深静
如果说江河以“动”见长,湖泊以“静”为主,海洋则以“深”为特色。
深静是成熟、优美和高雅。
秀媚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秀媚是清新、妩媚和淡雅。
择水泡茶
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记载,最早提出鉴水试茶的是唐代的刘伯刍,他提出宜茶水七等,即:扬子江金山泉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柏岩县淮水源第七。茶圣陆羽根据自身实践,在《茶经》中写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水之味

以水寄情,游水抒情
以水寓意,观水体验
以水寓理,观景升华
水的内在意蕴鉴赏
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无拘无束。
“流水无情”——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的是生命易逝、年华不再的慨叹心理。
1.植物美
(二)生物美
植物美是指具有美的形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各种植物的审美属性。植物的审美要素主要有花、叶、根、茎及果实的形态和色彩。
2.动物美
(二)生物美
动物美是指具有美的形态,给人以审美情趣的各种动物的审美属性。它是自然界中最具活力的美。动物的审美要素包括体态、色彩、鸣声、动态等。
1.气象美
(三)气候美
风、霜、雨、雪、云、雾、四时变幻的美。
气象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苍山玉带云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
吉林雾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吉林雾凇多在每年12月下旬到翌年2月时集中出现,也是全年当中观赏吉林雾凇的最佳时节。人们把吉林雾凇的观赏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即“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在每一个时段内都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惊奇。
2.天象美
(三)气候美
日、月、星、辰的美。
天象主要指日、月、星辰。这是大自然中最富于神秘性的审美对象。
日食钻石环
月食红月亮
风景美人工美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景观中的人文内涵和自然景观中点缀的人文景观。
二、人工美
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观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融进时人的思想感情和观念,即赋予某种人文内涵,使得自然美更丰富、更深邃、更富有魅力。
自然景观的人文内涵
——简单象形类比
人类的实践活动丰富了自然美。
第二节 风景美的特征
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形象美
色彩美
动态美
朦胧美
风景美的特征
自然景观形象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雄、奇、险、秀、幽、旷、奥。
形象美
课堂讨论:
你认为具有雄美、奇美、险美、秀美、幽美、旷美、奥美的自然景观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这些自然景观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
具有雄美特征的自然景观,往往体量较大,显现出一种雄伟、雄奇、高俊、挺拔的形象,具有壮观、庄严和崇高的阳刚之美。
1.雄 美
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奇 美
奇,奇异、奇特、奇怪,作为自然景观形象之美的另一种形态,意味着高度的独特性,稀有,罕见,出人意表,迥异于寻常的事物。主要特征是独特、稀罕、变幻无穷。给人令人神往、兴奋、惊喜、兴味盎然、妙趣横生审美感受。
飞来石
冰蘑菇
3.险 美
险,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既让人感到害怕,又因其强大的吸引力而渴望征服它。具有“险美”的风景,往往在外形上呈现出一种悬崖绝壁、千钧一发、万丈深渊、突兀嶙峋的形象,给人以神奇惊险、惊心动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审美感受。
华山之巅
苍龙岭
…险!
华山最险之景
长空栈道
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极窄的路面,下由石桩固定。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是40年。所以,后人才把他尊为华山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
4.秀 美
秀,是大自然最常见的形态特征。它是一种柔和、秀丽、优雅的俊美。秀是一种阴柔之美,人处在这种境界,身心处于完全的松弛状态,使人感到安逸、舒适,所以秀美之境是人们休闲的最佳处所。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之秀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远望其形态,山体虽高大,但轮廓线流畅柔美。尤其是多雾的峨眉山下,被云雾所迷漫。二是植被丰茂,色彩翠黛雅丽,终年不枯。
凡是有山有水有林木花草的地方,总离不了一个“秀”字,而同是秀美,又呈现出千资百态、无限多样的景观。人称峨嵋为雄秀,武夷为奇秀,青城为幽秀,西湖为媚秀,富春江为景秀,太湖为旷秀……
雁荡山
“天下奇秀”、“奇谲善变”
5.幽 美
幽,常和曲折、深邃、隐蔽、寂静、清净、黝暗等特征相联系,形成幽深、幽远、幽静、清幽等审美意境,给人幽闲自得,神清气爽,幽深莫测的神秘感。
曲径通幽
青城山
6.旷 美
旷,是一种视野开阔,一望无际的景观形象。一望无际的平原,宽阔无边的湖面、海面,辽阔的草原,苍凉的戈壁,都会因其旷达无羁而使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甚至使人想大声呐喊,与山川对话,一吐心中之气。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海门源的油菜花节
门源的油菜花气势壮观,北依祁连山,西起永安城,东到玉隆滩,南邻大坂山,绵延上百公里,宛如金黄的大海。浓艳的黄花,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相辉映,近看远观皆为美景。
奥,是一种比“幽”更封闭的景观形象,“幽”是半封闭的空间,“奥”则是全封闭的空间。奥的特征是深不可测、隐秘曲折乃至不见天日。所以,奥之美,往往带有某种神秘性。奥秘之处,也往往奥妙无穷,而且往往愈“奥”愈妙,愈“奥”愈奇,引人入胜。
7.奥美
张家界黄龙洞“定海神针”
张家界黄龙洞“响水河”
自然风景的色彩主要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岚云霞及阳光、月光构成。其引起的审美感受是欢乐、幸福、振奋、赏心悦目之感。色彩的层次、种类极多:红、橙、黄、绿、青、蓝、紫、姹紫嫣红等。
色彩美
九寨沟是我国两个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景区之一。
童话世界九寨沟

辽宁本溪关门山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的卧龙湾
长白山天池是中朝两国界湖,中国最深天然湖泊,最深处312.7米。
自然风景中的动态美,是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烟岚、云雾的飘动引起的。
动态美
五大连池第三池“群山倒影”
贵州荔波小七孔的水上森林
季节不同,美态各异
晨昏变化,景色不同
天气变幻,景色亦变
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EXIT
朦胧美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它的形式特点是扑朔迷离、虚实相生,甚或变幻莫测,诡谲离奇,神秘莫测、引人遐思。
审美效果:幽邃、神秘、玄妙,耐人寻味
朦胧美
第三节 风景美的观赏方法
游并快乐着
静态观赏
动态观赏
一、观赏风景的方法
在实际游览过程中,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往往穿插进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二、观赏风景的距离
近距离观赏生命的律动
远距离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恢弘
时间距离——生命之魂
视觉距离——烟笼寒水月笼沙
因为朦胧,延长了视觉距离,对象之美变得更含蓄,意境更深远,也更耐人寻味。
“侬家住在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审美对象才能显出美。在美学史上叫“距离说”或“心理距离”。
观赏风景的角度,是指观赏者与景物之间构成的不同的视角与方位。角度不同,观赏到的景观效果也就不同。
三、观赏风景的角度
庐山
庐山
观赏风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时间选择不当,会影响审美效果,甚至观赏不到风景的美。
很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季节出现,如峨眉佛光、蓬莱海市、武当叠影、吉林雾凇、黄山雪景、香山红叶都只在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才会出现。
四、观赏风景的时间
吉林雾凇
壶口冰瀑
美丽的极光
极光与彗星

黄山雪景
1.利用周末前往学校所在区域邻近的风景区,实地感受风景美的两种形式自然美与人工美,并撰写审美体验报告。
2.查找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景区名单,了解相关景区介绍。思考:为什么西湖是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作为自然美和人工美完美结合的著名风景区,在游客的审美体验中,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3.预习第三章。
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