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园林美 课件(共80张PPT)- 《旅游美学》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园林美 课件(共80张PPT)- 《旅游美学》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资源简介

(共80张PPT)
第四章 园林美
内容导读
本章主要围绕园林景观的审美展开,介绍了园林的分类,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以及园林景观的观赏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对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园林章节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学习目标
了解 园林分类的基本常识
理解 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掌握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应用 园林美的讲解和观赏方法
第一节 园林景观美的形态
园林的定义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有机综合景观。
想一想:园林与建筑的联系与区别?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中国园林是山水园林,追求的是自然美,其美的发觞、演绎的历程,就是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深化的过程。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中国造园起源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春秋时期,园林中已有了成组的风景,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式建筑为主的宫苑。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自然山水成为园林的主题因素,建筑的位置不再那么突出了。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隋唐的园林形成了文人写意的山水园林特色。“中隐”思想的推崇,导致了城市宅园的兴起,同时也使园林艺术进一步走向自然山水化。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晚唐至北宋,人们不但造园而且有人专门研究园林。这一时期造园之风大盛 。南宋的园林可谓“神理兼备”。园林之“神”,可与绘画相比。到了元代,更追求“神韵”,如倪瓒的山水画直 接与园林有关 。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北雄南秀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魏晋时的寄情山水只是一种粗浅的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的话,到了明清,造园者已经用园林中的自然景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以抒情言志。与宋元园林的求“神韵”相比,明清园林重在求“意”,所谓“意”表达的是人与园或人与自然的内在哲理。此时的园林不仅是大自然的艺术再现,更是在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上或者人的自我价值上作演绎,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最具代表性。
知识链接: 《园冶》
《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撰。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园冶》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全书共三卷,附图235幅。主要由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组成。其中园说下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部分。《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知识链接: 《园冶》
二、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分类
一是按园林占有者身份,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二是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
颐和园平面图
网师园平面图
余荫山房平面图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真山真水
颐和园
功能齐全
颐和园苏州街
建筑风格多姿多彩
圆明园
皇家园林,一般以主体建筑作为构图中心统帅全园,建筑尺度较大,色彩富丽堂皇,其造园思想主要在于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颐和园排云殿
皇权寓意浓厚
俯瞰万寿山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建筑小巧玲珑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淡雅素净
玲珑多姿
拙政园波形廊
规模宏大 雍容华贵
北方园林北海公园
北方园林多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成群成组的布局方式,规划布局讲究轴线对称。
第二节 园林景观美的特征
小知识: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以欧洲、西亚、中国(东方园林)为代表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欧洲园林体系和西亚园林体系虽有区别,但庭园的整体格局都是几何规则式的,体现的是人文的力量;而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则不同,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表现的是自然美,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使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山是园林的筋骨
水是园林的血脉
花木是园林的毛发
文字是园林的嘴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
苏州环秀山庄湖石假山
上海豫园黄石假山
假山叠石有层峦叠嶂的巨作
小品山石则主要点缀于门庭、小院、廊间、窗前,以增加庭院的层次和景的深度。
假山叠石也有精巧玲珑的小品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
(1)做假为真:“巧于因借,混假于真”,形象逼真,结构严密,主次分明,纹理体势明确。
(2)瘦(指山石体态苗条,有迎风玉立之势,棱角分明,象征不曲不阿的风骨)、透(指光影穿过石头,影影绰绰,微妙玲珑,“透能药伪”)、漏(石上有孔,四面玲珑,暗喻血脉畅通的活力)、皱(石表面有褶皱,起伏多变,寓含丰姿绰约的情韵)。
(3)丑:丑中见美、丑中见秀。“怪石之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苏州留园——冠云峰
冠云峰,在苏州留园内,石高9米、重3吨余,四面入画,峰顶似雄鹰,峰座如巨龟,呈“鹰斗龟”状。
上海豫园——玉玲珑
玉玲珑,在上海豫园内,石高4.7米、重5吨,有孔洞72个,从底部点然一盘香,72洞,洞洞冒烟,从峰顶淋一盆水,72洞,洞洞有水出,奇巧无穷。
杭州西湖——绉云峰
原置于西湖花圃盆景室外的草坪上,后被移至岳王庙对面新落成的“江南名石苑”中。此石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全身褶皱特多,体态秀润,玲珑多窍,有“形同云立,纹比波摇”的天趣,石上刻有“皱云峰”三字,十分引人注目,有西湖奇石之称。
苏州织造署——瑞云峰
瑞云峰是花石纲遗物,1779年从留园移到织造府花园(今苏州第十中学),石高5.12米、宽 3.25米、厚1.6米,清秀奇特,玲珑剔透、皱多孔窍、涡洞相套,有“妍巧甲于江南”之誉。瑞者,祥瑞也。有紫气东来之意。紫气腾升的山峰是题名瑞云峰的主因,使瑞云峰有灵山之意,增加几分神秘色彩。灵山之水养鲤,鲤能化龙。此处设计之巧,优于苏州留园冠云、岫云两方名石的总体布局。这块瑞云峰以透为主。嘉庆年间苏州留园主人刘蓉峰说:“透能药伪。”“药”是治疗的意思,就是要明明白白做人,一定要真诚,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
个园
个园是中国清代南方名园,原为清代画家石涛故居寿芝园旧址,清嘉庆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重建。园主“性爱竹”,清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之句,故名。个园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其最负盛名者乃四季假山:春山笋石参差,修篁弄影;夏山中空外奇,泞潭清冽;秋山黄石丹枫,峻峭依云;冬山宣石似积雪未消。南墙设风洞,有朔风之声,而西墙漏窗却又远远招来春色。
案例赏析: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
1) 掩
2) 隔
3) 破
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遮掩
拙政园芙蓉榭
颐和园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从南向北依次筑有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在练桥和柳桥之间为仿湖南岳阳楼构建的景明楼,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素有“北国江南”之称。
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
隔:或隔水净廊可渡
拙政园
拙政园的波形廊
隔:或曲桥通幽
玉带桥
南京瞻园十八景之曲桥幽泉
计成:“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拙政园廊桥小飞虹——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日本大德寺大仙院书院庭园的枯山水
日本龙安寺的石庭枯山水
花木的选择标准
1)植物的物质特性:
姿美、色美、味香
2)植物的文化象征
高洁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北京北海五龙亭
组合亭
五亭桥和白塔
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
余荫山房的八角玲珑水榭
岭南园林中的水榭
平湖秋月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平湖秋月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怡园的藕香榭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沧浪亭的复廊
复廊是两条单廊的复合,于中间分隔墙上开设众多花窗,两边可对视成景,既移步换形增添景色,又扩大了园林的空间。
沧浪亭的复廊
复廊中漏窗
沧浪亭的复廊
北海爬山廊
昆明湖玉带桥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连接昆明湖东堤和南湖岛,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形若长虹。

舫是仿造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们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身临其中有乘船荡漾于水上的感受。
李白在诗中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日散发弄扁舟”。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人生在世比作水中行船:顺水推舟、逆水行舟、风雨同舟……从这里,也可以想象到过去园主人设置石舫所追求的理想与审美情趣,他们是借石舫寓意希求,祝愿自己一帆风顺,平安康和,尽管石舫并不能起锚出航,更不能乘风破浪。
石 舫
清晏舫又名石舫,建于1755年,舫身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舱房。取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不能覆。
拙政园的香洲
江南园林中的舫
拙政园香洲
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轩、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
上海古猗园舟而不游轩
昆明大观楼
——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概括来说,就是九个字:“喜自然”,“重意境”和“贵含蓄”。
(一)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在造园艺术手法上,可概括为“因”、“借”二字。
1.“因”就是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
2.“借”就是借自然风景。
3.为了突出自然美,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由灵活的布局。
计成在《园冶》: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二)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其高于自然之处,就在于将客体的景与主体的情有机融合,产生了超脱出现实的、梦幻般的飘渺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妙、神。
在造园手段上,主要是通过突出形象、比拟象征和借用文字来表现意境美。
(三)师法自然,中得心源
即要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之内创造大自然的深广意境,不能直白浅露,而要含蓄。
体现在造园手法上,就是特别重视处理藏和露的关系,以巧妙地取得含蓄的效果;并利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让游人在细细品量之后,才能领会其间旨趣。
个园冬山西墙的圆形漏窗
个园春山
第三节 园林景观美的观赏方法
园林景观美的观赏方法
游览观赏园林景观,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循造园者的巧思。同时,还需要有与之相生相应的心境,概而言之,就是闲、静、清、和。
园林景观美的观赏方法
作业
选择所在地的某一园林进行实地欣赏,感受园林的美。
在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中各选择一个代表园林,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审美比较。
查找一个中国园林和一个西方园林(或西亚园林)的代表景观资料,并对比分析各自的审美特征。
请思考,太湖石的瘦、漏、透、皱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怎样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