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四年级科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声音中比较悦耳的是( )。A. 汽车的喇叭声 B. 机器的轰鸣声 C. 小鸟的鸣叫声【答案】C【解析】【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噪音是指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声音大,震耳欲聋,属于噪声污染;以上三种声音中比较悦耳的是小鸟的鸣叫声。2. 宇航员在月球上工作时,如果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将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 月球上的物体都不能发声 B. 月球上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 C. 月球上没有生命体【答案】B【解析】【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属于真空状态,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故选B。3. 声波进入龙龙的耳朵后,会引起____的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A. 耳道 B. 鼓膜 C. 听觉神经【答案】B【解析】【详解】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4. 在开展“自制小乐器”活动中,同学们首先应该( )。A. 设计 B. 寻找材料 C. 展示【答案】A【解析】【详解】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为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在制作我小乐器活动中,我们应该先完成设计环节。5. 下列三种状态中( )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A. B. C.【答案】A【解析】【详解】人在睡眠状态下呼吸次数最少,安静状态下次之。人体在运动状态下,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肺必须更加卖力的工作,呼吸次数增多。故选A。6. 医生测得小明的肺活量是1000毫升,你认为他的肺活量( )。A. 太小了 B. 太大了 C. 达标【答案】A【解析】【详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医生测得小明的肺活量是1000毫升,他的肺活量太小了。7. 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 )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 肺 B. 气管 C. 鼻腔【答案】A【解析】【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所以A符合题意。8. 实验探究小组设计制作小车时,发现小车走不了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A. 车轴不正 B. 小车动力不足 C. 小车的车身不好看【答案】A【解析】【详解】设计制作小赛车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这样设计的小赛车更加完美。小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A是正确的选项。9. 古代人搬运重物时,会在重物下放滚木,这样做为了( )。A. 不破坏货物 B. 减少摩擦力 C. 增大摩擦力【答案】B【解析】【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系,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这种做法的原理是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AC错误。1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根相同的橡皮筋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答案】A【解析】【详解】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因此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根相同的橡皮筋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物体,甲的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最短,甲产生的弹力最小;丙的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最长,丙产生的弹力最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把手放在肋骨上,我们感受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吸气时胸腔___________,呼气时胸腔____________。(均填“扩张”或“收缩”)【答案】 ①. 扩张 ②. 收缩【解析】【详解】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胸廓扩张,肺也扩张,腹部收缩,横膈膜上提,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扩大,体内的气体被呼出。因此,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12. 人体运动量增加,消耗的氧气会________,每分钟呼吸次数_________,心跳次数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答案】 ①. 增加 ②. 增加 ③. 增加【解析】【详解】运动增加会使人各个器官的能量消耗增大,需氧量增大,故耗氧量增加,肺部为了得到更多的氧气而加大呼吸或肺部呼吸加快,所以人体在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心跳次数增加。13. 如下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___________牛,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___。【答案】 ①. 0.2 ②. 4.6【解析】【详解】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如图所示的测力计,它测量的最大值是 5牛,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 0.2牛,现在的读数是 4.6牛。使用测力计时,拉力越大,里面的弹簧伸长得越 长。14. 节日燃放的烟花会升到高空中,是利用了______使得烟花上升。【答案】反冲力【解析】【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节日燃放的烟花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15. 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说同学的声音太轻了,这是指声音比较_________(选填:高;低;强;弱)。【答案】弱【解析】【详解】声音的强弱主要是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说同学的声音太轻了,这是指声音比较弱。 16. 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 )也能传声。【答案】液体【解析】【详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液体、气体和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鱼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液体也能传声。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7. 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它们形状相同,功能也相同。( )【答案】×【解析】【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它们形状不同,功能也不同,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8. 肺活量越大的人,做同样的运动,呼吸的次数就越少。( )【答案】√【解析】【详解】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肺活量越大的人,做同样的运动,呼吸的次数就越少。19.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要戴口罩。( )【答案】√【解析】【详解】呼吸器官可以说是人体的通气口了,在身体的器官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的方法:戴口罩、多运动、勤通风。传染病时期需要戴口罩,不仅可以预防传染他人,还可以避免细菌感染。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用戴口罩,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20. 米饭、馒头处于膳食宝塔的最底层,要少吃;奶制品、坚果类处于高层,要多吃。( )【答案】×【解析】【详解】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米饭、馒头处于膳食宝塔的最底层,要多吃;奶制品、坚果类处于高层,要少吃。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1. 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见桌面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答案】×【解析】【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之所以看不见物体的振动,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太快,人的眼睛无法分辨,并不是发声体不振动。用手敲击桌面,我们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见桌面振动,如果我们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可以看见碎纸屑会跳动,说明桌面在振动。题干表述错误。22. 我们在校园的不同方位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铃声能通过空气向四面传播。( )【答案】√【解析】【详解】声音是通过介质,包括空气、液体或固体传播的,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铃声是通过空气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在校园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23. 古代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答案】√【解析】【详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可以传播,但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它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所以古代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4. 我们只能使用拉力和推力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答案】×【解析】【详解】除了拉力和推力,还可以通过风力、磁力等使小车动起来。25. 生活中所有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摩擦力。( )【答案】×【解析】【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旱冰鞋安装滚轮,用划雪板划雪是为了减小摩擦力。26. 科学研究中,为了保持实验的公平需要控制条件。( )【答案】√【解析】【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四、简答题(8分)27. 下雨或下雪天时,交通事故更容易发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答案】下雨或下雪时,路面比平时更滑,车辆轮胎与地面的的摩擦力更小,汽车刹车时容易打滑,所以交通事故更容易发生。【解析】【详解】雨雪天气,路面的雨水或雪会让路面更滑,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因为有水而摩擦力变小,导致刹车距离变长,导致交通事故发生。28.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请你各列举2例。【答案】植物类食物:西红柿、黄瓜、馒头等;动物类食物:鱼、鸡肉、大虾等。【解析】【详解】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植物类食物:西红柿、黄瓜、馒头等;动物类食物:鱼、鸡肉、大虾等。五、看图作答(12分)小明在学校器材室发现了一根钢丝被缠绕在两根铁钉上(如下图),简单的弹拨后发现能够发出音高变化的声音,于是小明认真进行了探究。29. 小明发现按压位置B弹拨与按压位置A弹拨比较,按压位置A弹拨时钢丝振动得_________(填“快”或者“慢”),发出的声音_________(填“高”或者“低”)。30. 假如小明不用手指按压钢丝;直接弹拨,那么发出的声音是最_________(填“高”或者“低”)的。31. 由此,小明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_________可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32. 如果不按钢丝,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的声音变高,他应该将钢丝_________(填“拉紧”或“放松”)。33. 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声音,弹拨位置不变,他手指按压的顺序应该为( )。A. A→B→C B. C→B→A C. B→A→C【答案】29. ①. 慢 ②. 低30. 低 31. 快慢32. 拉紧 33. A【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29题详解】琴弦声音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直接相关,琴弦越短、越细、越紧,琴弦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高,相反琴弦长、越粗、越松,琴弦振动的速度越慢,声音越低。因此,按住位置A时,钢丝长,可以发现钢丝的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30题详解】假如小明不用手指按压钢丝,直接弹拨,钢丝最长,钢丝的振动频率最慢,那么发出的声音是最低的。【31题详解】拨动的钢丝越长,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拨动的钢丝越短,震动的越快,声音越高;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快慢可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32题详解】拨动的钢丝越短,震动的越快,声音越高,如果不按钢丝,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的声音变高,他应该将钢丝拉紧。【33题详解】拨动的钢丝越长,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拨动的钢丝越短,震动的越快,声音越高;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声音,弹拨位置不变,他的手指应该按压的顺序应该为A→B→C,钢丝振动部分的长度越来越短。六、实验题(20分)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做的“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记录表,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序号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快慢顺序1 1 不动 不动 不动2 2 3.28 3.17 3.15 3.20 33 4 2.25 2.15 2.11 2.17 24 6 0.97 0.99 0.98 0.98 134. 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_________(填力的名称)。35. 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_________位置(选填“中间”或“边上”),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36. 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 )。A. 小车的长度 B. 桌子的高度 C. 实验同学的身高37. 通过实验,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 )。A. 小车不会动 B. 小车开始运动 C. 小车运动得越快38. 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 )。A. 小车不会动 B. 小车开始运动 C. 小车运动得越快39. 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 )。A. 小车不会动 B. 小车开始运动 C. 小车运动得越快40. 实验中小车车轮的运动方式属于( )。A. 滚动 B. 滑动 C. 滚动和滑动【答案】34. 重力 35. 中间 36. B 37. A 38. B 39. C 40. A【解析】【分析】在这个实验中,垫圈起到了拉动小车的作用。拉小车的绳子的长度不能是随意的,应该约等于桌子的高度,这样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不会超过桌子的高度,同时注意不要让小车冲出桌面。小车从静止到运动需要一定的力,力太小小车不会动;当垫圈数量达到2个时,小车开始运动;当垫圈数量越来越多时,小车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小车运动得越来越快。【34题详解】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重力。【35题详解】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中间位置,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否则小车很容易跑偏。【36题详解】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桌子的高度,如果长度过长,那么小车就容易受到垫圈的重力冲出去。【37题详解】通过实验,我们可知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小车不会动。38题详解】通过实验,我们可知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小车开始运动。【39题详解】通过实验,我们可知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运动得越快。【40题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滑动和滚动。小车车轮的运动方式属于滚动,所以A符合题意。吃饭是我们一天也离不开的事情,我们吃的东西在身体里做什么呢?龙龙和华华在《食物的旅行》上找到了答案,让我们一起看看:我把食物吃下去后,它一离开我们的口腔,就被挤进了食道,再一点点地挤入胃里。胃就像一个可以变大,又可以变小的口袋,最小时只有50mL,最大时可达6L。食物大约要在胃里停留4﹣6小时,它会把食物磨得像浆糊一样。出了胃,食物就进了小肠家。小肠犹如一个迷宫,路是弯弯曲曲的,更让人吃惊的是小肠长有5﹣7米,比一辆汽车还长。食物在小肠里还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如胆汁、小肠液、胰液等。食物在小肠里停留约3﹣8小时,食物中的营养在这里充分被吸收后,就会进入大肠。大肠又短又粗,负责吸收水分,存放食物残渣。最后,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到此,食物的旅行就结束了。41. 阅读以上材料,我们知道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顺序是( )。A.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B. 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C. 口腔→胃→小肠→食道→大肠42. 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有( )的共同参与。A. 牙齿和舌 B. 唾液和牙齿 C. 牙齿、舌和唾液43. 胃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包括( )。A. 通过蠕动磨碎食物 B. 通过胃液分解食物 C. 两者都有44. 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在人体的( )里被吸收的。A. 胃 B. 小肠 C. 大肠【答案】41. A 42. C 43. C 44. B【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41题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A符合题意。【42题详解】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食物进入口腔,经过牙齿的研磨和舌头的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是消化的第一步,能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C符合题意。【43题详解】胃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包括暂时储存食物,通过胃液分解食物,通过蠕动磨碎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C符合题意。【44题详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2023年下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四年级科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声音中比较悦耳的是( )。A. 汽车的喇叭声 B. 机器的轰鸣声 C. 小鸟的鸣叫声2. 宇航员在月球上工作时,如果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将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 月球上的物体都不能发声 B. 月球上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 C. 月球上没有生命体3. 声波进入龙龙的耳朵后,会引起____的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A. 耳道 B. 鼓膜 C. 听觉神经4. 在开展“自制小乐器”活动中,同学们首先应该( )。A. 设计 B. 寻找材料 C. 展示5. 下列三种状态中( )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A. B. C.6. 医生测得小明的肺活量是1000毫升,你认为他的肺活量( )。A. 太小了 B. 太大了 C. 达标7. 跑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 )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 肺 B. 气管 C. 鼻腔8. 实验探究小组设计制作小车时,发现小车走不了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A. 车轴不正 B. 小车动力不足 C. 小车的车身不好看9. 古代人搬运重物时,会在重物下放滚木,这样做是为了( )。A. 不破坏货物 B. 减少摩擦力 C. 增大摩擦力1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根相同的橡皮筋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把手放在肋骨上,我们感受呼吸时胸腔变化,吸气时胸腔___________,呼气时胸腔____________。(均填“扩张”或“收缩”)12. 人体运动量增加,消耗的氧气会________,每分钟呼吸次数_________,心跳次数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13. 如下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___________牛,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___。14. 节日燃放的烟花会升到高空中,是利用了______使得烟花上升。15. 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说同学的声音太轻了,这是指声音比较_________(选填:高;低;强;弱)。16. 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 )也能传声。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7. 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它们形状相同,功能也相同。( )18. 肺活量越大的人,做同样的运动,呼吸的次数就越少。( )19.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要戴口罩。( )20. 米饭、馒头处于膳食宝塔的最底层,要少吃;奶制品、坚果类处于高层,要多吃。( )21. 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见桌面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22. 我们在校园的不同方位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铃声能通过空气向四面传播。( )23. 古代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4. 我们只能使用拉力和推力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25. 生活中所有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摩擦力。( )26. 科学研究中,为了保持实验的公平需要控制条件。( )四、简答题(8分)27. 下雨或下雪天时,交通事故更容易发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8.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请你各列举2例。五、看图作答(12分)小明在学校器材室发现了一根钢丝被缠绕在两根铁钉上(如下图),简单的弹拨后发现能够发出音高变化的声音,于是小明认真进行了探究。29. 小明发现按压位置B弹拨与按压位置A弹拨比较,按压位置A弹拨时钢丝振动得_________(填“快”或者“慢”),发出的声音_________(填“高”或者“低”)。30. 假如小明不用手指按压钢丝;直接弹拨,那么发出的声音是最_________(填“高”或者“低”)的。31. 由此,小明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_________可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32. 如果不按钢丝,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的声音变高,他应该将钢丝_________(填“拉紧”或“放松”)。33. 小明想让钢丝发出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声音,弹拨位置不变,他手指按压的顺序应该为( )。A. A→B→C B. C→B→A C. B→A→C六、实验题(20分)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做的“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记录表,请结合实验记录表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序号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快慢顺序1 1 不动 不动 不动2 2 3.28 3.17 3.15 3.20 33 4 2.25 2.15 2.11 2.17 24 6 0.97 0.99 0.98 0.98 134. 拉动小车的力来源于垫圈的_________(填力的名称)。35. 在实验中,细绳要拴在小车车头的_________位置(选填“中间”或“边上”),拉力的方向才会与小车前进的方向一致。36. 拉小车的细绳较合适的长度约为( )。A. 小车的长度 B. 桌子的高度 C. 实验同学的身高37. 通过实验,如果拉力太小(1个垫圈),那么( )。A. 小车不会动 B. 小车开始运动 C. 小车运动得越快38. 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2个垫圈),那么( )。A. 小车不会动 B. 小车开始运动 C. 小车运动得越快39. 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 )。A. 小车不会动 B. 小车开始运动 C. 小车运动得越快40. 实验中小车车轮的运动方式属于( )。A. 滚动 B. 滑动 C. 滚动和滑动吃饭是我们一天也离不开的事情,我们吃的东西在身体里做什么呢?龙龙和华华在《食物的旅行》上找到了答案,让我们一起看看:我把食物吃下去后,它一离开我们的口腔,就被挤进了食道,再一点点地挤入胃里。胃就像一个可以变大,又可以变小的口袋,最小时只有50mL,最大时可达6L。食物大约要在胃里停留4﹣6小时,它会把食物磨得像浆糊一样。出了胃,食物就进了小肠家。小肠犹如一个迷宫,路是弯弯曲曲的,更让人吃惊的是小肠长有5﹣7米,比一辆汽车还长。食物在小肠里还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如胆汁、小肠液、胰液等。食物在小肠里停留约3﹣8小时,食物中的营养在这里充分被吸收后,就会进入大肠。大肠又短又粗,负责吸收水分,存放食物残渣。最后,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到此,食物的旅行就结束了。41. 阅读以上材料,我们知道食物在人体内旅行顺序是( )。A.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B 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C. 口腔→胃→小肠→食道→大肠42. 食物在口腔里消化有( )的共同参与。A. 牙齿和舌 B. 唾液和牙齿 C. 牙齿、舌和唾液43. 胃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包括( )。A. 通过蠕动磨碎食物 B. 通过胃液分解食物 C. 两者都有44. 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在人体的( )里被吸收的。A. 胃 B. 小肠 C. 大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