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课件(共16张PPT)-《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课件(共16张PPT)-《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项目八
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目录
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01
02
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检查
岗位任务一
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中药提取物性状要求,中药提取物鉴别要求,中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要求, 中药提取物检查要求,中药提取物中有害物质含量控制要求。
2.了解影响中药提取物质量的因素,中药提取物的关键生产环节与出现提取物质量问题的关系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规范撰写作业单。
2.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学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具备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
4.具备优良的劳动纪律观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素养。
案例导入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录的人参总皂苷鉴别项下共有两项检查,分别如下:
(1)取本品 0.1g,置于试管中,加水2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2)取本品 0.1g,加甲醇10ml使之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 1g, 加水100ml煎煮2h,过滤,滤液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cm,柱高为15cm),用水洗至无色,弃去水液,再用60%乙醇2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 甲醇10ml使之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 与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 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 别置于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讨论
1.鉴别(1)用来鉴别哪类成分?原理是什么?
2.鉴别(2)用来鉴别哪些有效成分?原理是什么?
一、影响中药提取物质量的因素
中药提取物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内部因素:种属、药用部位等。
外部因素:产地、种植、采收、储藏等。
原材料(中药材)
提取生产工艺
包装、储存条件
应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参数等技术指标。
生产一种规格的中药提取物,只能有一种生产工艺。
提取物的质量随光照、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和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二、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1.
中药提取物性状要求
指对其形、色、气、味、溶解性以及物理常数等进行的宏观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药品的质量特性。
人参茎叶总皂苷
性状
1)黄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
2)微臭,味苦;
3)具吸湿性。
4)在甲醇或乙醇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乙醚或石油醚中几乎不溶。
二、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2.
中药提取物鉴别要求
指通过其有效成分或标识成分的特征反应、色谱光谱特征 (即指纹图谱)等,来对其进行定性的一种手段。
TLC鉴别
1.大黄酸对照品
2.对照药材
3~5.不同生产批次大黄浸膏
大黄浸膏
鉴别
照薄层色谱法(通 则0502)试验操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色荧光斑点(分别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对照品)。
二、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3.
水分
水分含量是表征中药提取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水分含量高会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导致提取物变质。如“丹参酮提取物”规定水分不得超过5.0%。
炽灼残渣
为中药提取物(含有机物)炽灼至完全炭化后,加硫酸经高温(700~800℃)炽灼至完全灰化后残留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多为金属的氧化物或无机盐类)成为硫酸盐。如的“黄芩提取物”的炽灼残渣规定不得超过 0.8%。
炽灼残渣检查法是检查有机药物中混入的各种无机杂质的一种方法。
中药提取物检查 (水分、炽灼残渣、杂质)要求
二、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3.
杂质
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中药提取物检查 (水分、炽灼残渣、杂质)要求
杂质分类
1)一般杂质:泥沙 (硅酸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氯类农药、甲醇、酸、碱、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等。(原料中药材中存在引入)
2)特殊杂质:中药提取物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引 入或产生的某种 (类)特有杂质,如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
二、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4.
中药提取物中需进行含量测定的成分
1)大类总成分:总生物碱、总黄酮、总蒽醌。成分类别清楚时测定,如“山楂叶提取物”中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芦丁 (C27H30O16)计,不得少于80.0%。
2)指标性成分(单一性成分):黄芩苷、大黄酸等。如“大黄浸膏”的含量测定项下,规定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 0.8%。
中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的要求
以上两种方法一般在干扰小、 有效成分含量偏高时使用
3)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性醚浸出物。如在“水牛角浓缩粉”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5%。有效成分干扰大、 含量偏低时使用。
中药提取物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定量指标。
三、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农药残留
1)种类: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
2)来源:种植环节。
3)危害极大:查阅资料说说你的认识。
重金属
1)种类:铅、镉、汞、铜、铬等;砷(非重金属)。
2)来源:原材料中药材;产地、炮制加工、制备工艺、储藏等。
3)危害:极大,详见课本。
毒性成分
1)为无效成分:规定含量高限,如“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总银杏酸不得过5mg/kg。
2)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有效成分:规定含量范围。
5.
中药提取物中有害物质 (毒性成分、重金属、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等) 含量控制要求
三、中药提取物的质量要求
微生物
1)种类:动物源性细菌 (大肠、沙门、布氏菌、芽孢杆菌等或病毒)、微生物的代谢物和排泄物等。
2)来源:原材料中药材、提取和储存等环节引入。
3)危害:影响中药提取物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黄曲霉毒素
1)种类:黄曲霉毒素 B1、B2、G1、G2,其中黄曲霉毒素 B1毒性最强也最 为常见。
2)来源:中药材及其提取物储存过程产生引入。
3)危害:极大,查阅资料说说你的认识。
5.
中药提取物中有害物质 (毒性成分、重金属、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等) 含量控制要求
知识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