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课件(共37张PPT)-《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课件(共37张PPT)-《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项目七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
目录
认识中药提取物及中药提取物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指标
01
02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中药提取液的干燥
03
1
2
目的
(1)中药提取物的质量决定中药制剂的质量。
(2)浓缩和干燥是中药提取物生产的重要环节。
浓缩和干燥是中药提取物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操作。
满足制剂生产需要及便于储存管理。
去除提取溶剂,获得高浓度提取液。
中药提取液浓缩与干燥的目的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必须符合GMP的要求。
获得中药提取物(挥发油、油脂、流浸膏、浸膏和有效成分等。
2
岗位任务二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浓缩的概念,中药提取液浓缩设备选择的原则,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等各种浓缩工艺的特点和工艺流程。
2.熟悉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各种浓缩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重要工艺参数。
3.了解中药提取液的特点,中药提取液浓缩岗位职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岗位质量 控制要点和生产管理要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标准操作规程、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浓缩操作的安全知识。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1.能根据中药提取液所含溶剂和有效成分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浓缩工艺,并能运用相应浓缩工艺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生产中药提取物。
2.能根据SOP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并能够预判和排查基本的安全风险。
3.能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规范撰写作业单。
4.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学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2.具备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
4.具备优良的劳动纪律观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素养。
案例导入
王幸福,是我国当代比较有名的中医大家。他出自中医世家,具有 40多年临床经验, 给患者治病注重临床疗效,崇尚大道至简,效法仲景,治过数以万计病者。作为中医行业的 权威性老专家,王幸福老师多次去到韩国、日本、中东等地,参与中医的论坛与峰会,普及中医文化,推广临床实践,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医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为止,著有中医学系 列文集 《杏林薪传》、《杏林求真》、 《用药传奇》 、《医灯续传》等重要专著,在他的专著中, 多部专著一再提到,“中医不传之谜在于量”。 他认为,治疗疾病,准确掌握药量的增减,对于提高临床疗效确有重要意义。他在给患 者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于 “中医不传之谜在于量”有较高的体会和认识,对很多中药通 过控制合适的量能起到治疗相应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有一个医案,他在治疗肺 结核时,根据教科书的要求,地骨皮开始的用量为 15~20g,疗效不明显,后学习了辽宁名医刘树勋的经验,将地骨皮增至 50~90g,迅速收到显著的疗效,一般3个月左右就能治愈。由此可见,药量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例子说明了中药剂量的增减,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中药用量的增减,要有理论和实践根据,要有别人用药经验的借鉴,不能盲目乱投。
讨论
1.通过 “中医不传之谜在于量”的案例,思考中药提取液浓缩对中药提取物治疗疾病的疗效有影响吗?如果有,有何影响?
2.中药提取液浓缩的目的是什么? ???????????????????
中药提取液浓缩的概念
概念
用加热的方法,运用蒸发原理,使提取液中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提取液的浓度的操作。
中药提取液高浓度
蒸发
温度
中药提取液低浓度
加热
一、中药提取液的特点
中药提取液是将中药饮片用一定的提取溶剂和方法把所含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后得到的成品。
特点
1.提取液所含化学成分复杂;
2.溶质含量低,溶剂占比高;
3.中药提取液黏性较大;
4.有些中药提取液,含有苷类成分,容易起泡;有些中药提取液的有效成分对热敏感, 容易分解等。
采用合适的浓缩设备;
制定合理的浓缩工艺
二、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
1.浓缩压力
规律
影响
(1)增加生产成本。
(2)有效成分因浓缩温度高而受到破坏。
压力
温度
进行减压蒸发是强化浓缩的有效方法。
二、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
2.温度差
注意
当蒸发速度加快,温度差应适当调大。
温度差:指加热温度与液体温度间的差值。
规律
温度差(一般不应 低于 20℃)
热能
蒸发速度
二、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
3.表面结膜
影响
结膜后不利于传热及蒸发,通过经常搅动可以避免结膜现象,使蒸汽发散加快,提高蒸发速度。
表面结膜:液面温度下降和浓度升高造成液面黏度增加,导致液面产生结膜的现象。
表面结膜的成因
(1)热量损失,液面温度下降快;(2)液体挥发,液面浓度增加较快。
表面结膜
二、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
4.热蓄积
影响
使浓缩液局部产生过热现象,导致提取液有效成分的变质。
热蓄积:指热量聚集的现象。热蓄积是蒸发后期的重要问题。
热蓄积的成因
液体黏度增大或部分沉积物附着于换热面所致。
热蓄积
解决的办法:加强搅拌,或不停地除去沉积物。
二、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
5.沸点升高
防止的办法
减压蒸发或加入稀提取液后再继续蒸发。
沸点升高的成因
提取液浓度及黏度的增大。
沸点升高
二、影响中药提取液浓缩的因素
6.液体静压
影响
有效成分受高温而破坏。
液体静压:指静止液体内任一点承受的压力。
解决的办法:采用减压浓缩。
规律
液层愈厚
静压愈大
所需促进对流的热量愈大
三、中药提取液浓缩设备选择的原则
根据提取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浓缩设备对中药提取物生产整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1.提取液的黏度
2.提取液的热稳定性
3.提取液的易发泡性
4.有结晶析出的提取液
5.易结垢的提取液
6.处理量的大小
选择原则
蒸发器
选择符合工艺生产要求, 能保证产品质量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1.常压浓缩
常压浓缩是在常压下加热提取液,使提取液中的溶剂汽化的操作。
蒸气
基本原理
操作时将蒸发器内产生的水蒸气 (即二次蒸汽)直接与大气相通, 压力即为常压。
常压浓缩适用于有效成分热稳定,且溶剂为不易燃、无挥发性、无毒害、无经济价值的待浓缩提取液。
一次蒸气:加热蒸气
二次蒸气:蒸发器内产生的水蒸气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1.常压浓缩




主要根据提取液浓缩时所使用的设备和蒸发系统进行制定。
进料流量、进料量
冷凝溶剂
二次蒸汽
中药提取液
工艺流程线
质量控制点
浓缩液
预热
冷凝器
蒸发器
图7-1 常压浓缩工艺流程图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1.常压浓缩
工艺参数A
工艺参数B
蒸汽流量、压力、温度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 、生产强度、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 K、传热速率Q、传热面积S、蒸发传热的平均温度差△t、物料的浓度,物料和仪器设备的损耗量
控制得当
防止焦煳和溢锅
通过计算获得(了解)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1.常压浓缩




敞口倾倒式夹套锅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减压浓缩又称真空浓缩,将蒸发器中的压力降到低于大气压下,使蒸发器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使溶液的沸点降低,进行沸腾蒸发的操作。
基本原理
操作时当蒸发器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19.9~-13.0kPa)时提取液沸点降低,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即可实现沸腾蒸发。
减压浓缩适用于浓缩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和大多数的待浓缩提取液。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主要根据提取液浓缩时所使用的设备和蒸发系统进行制定。
预热
进料流量、进料量
中药提取液
二次蒸汽
冷凝溶剂
工艺流程线
质量控制点
浓缩液
蒸发器
蒸汽流量、压力、加热温度
冷凝器
真空泵抽出
浓缩液
图7-2 减压浓缩工艺流程图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单效减压浓缩
多效减压浓缩
主要在小批量、间歇生产的情况下使用。
多效减压浓缩可减少加热蒸汽消耗量。
主要在大批量、连续性生产的情况下使用。
蒸发器的数量
分类
根据蒸发器的效数可分。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1)单效减压浓缩
指将蒸发中汽化出来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排放不再利用的蒸发操作。
冷却水
混合冷凝器
分离器
加热蒸汽
料液
完成液
冷凝水
加热室




缓冲罐
不凝气体
真空泵
二次蒸汽
图7-3 减压浓缩工艺流程图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2)多效减压浓缩
指将加热蒸汽通入第一个蒸发器,提取液受热沸腾,所产生的二次蒸汽通入第二个蒸发器,作为第二个蒸发器的加热蒸汽,依次类推,这样将几个蒸发器连接起来一同操作的蒸发操作。
多效减压浓缩的特点
1)优点:可大大减少加热蒸汽消耗量。?
2)缺点:效数的增加会导致设备投资费用增加;
多效蒸发器的末效必须与真空 系统相连。
多效浓缩效数的确定需要根据提取液的数量、物性以及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合理选择,工业化生产中用得最多的是三效蒸发器。
蒸发器所产生的用于下一个蒸发器加热的蒸汽。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2)多效减压浓缩
多效减压浓缩的形式
根据加热蒸汽与料液的流向的不同分:
1)顺流加料流程
蒸汽流动方向 :I效→II效→III效
料液(提取液)流动方向:I效→II效→III效
TⅠ > TⅡ > TⅢ
PⅠ > PⅡ > PⅢ
冷凝水
二次蒸汽

加热蒸汽
料液

二次蒸汽
冷凝水

二次蒸汽
冷凝水

不凝气体
冷却水
浓缩液
图7-4 顺流多效浓缩流程图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2)多效减压浓缩
多效减压浓缩的形式
2)逆流加料流程
蒸汽流动方向 :I效→II效→III效
料液(提取液)流动方向:III效→II效→I效
TⅠ > TⅡ > TⅢ
PⅠ > PⅡ > PⅢ
图7-5 逆流多效浓缩流程图
冷凝水
冷凝水


不凝气体
冷却水
冷凝水

料液
二次蒸汽
加热蒸汽

浓缩液
二次蒸汽
二次蒸汽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2)多效减压浓缩
多效减压浓缩的形式
3)平流加料流程
蒸汽流动方向 :I效→II效→III效
料液(提取液)流动方向:I效→I效;II效→II效;III效→III效
TⅠ > TⅡ > TⅢ
PⅠ > PⅡ > PⅢ
图7-6 平流多效浓缩流程图
二次蒸汽
加热蒸汽

冷却水
不凝气体

冷凝水

冷凝水
二次蒸汽
料液
二次蒸汽
浓缩液
浓缩液
冷凝水

浓缩液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2)多效减压浓缩
思考
根据课本P291-293关于各种多效减压浓缩的特点内容,分析哪种多效减压浓缩方式比较适合用于中药提取液的浓缩,说说你的看法。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工艺参数
真空度、蒸发温度等
控制得当
避免泡溢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2.减压浓缩




真空浓缩罐
设备一般由浓缩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冷却器、受液罐五部件组成。
同时还应配置真空泵、缓冲罐等辅助设备。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3.薄膜浓缩
薄膜浓缩是利用提取液形成薄膜而蒸发的操作。
基本原理
料液在蒸发器内形成薄膜而具有极大的汽化面积,从而使热量传递速度快而均匀,最终实现对提取液的浓缩。
薄膜浓缩适于浓缩处理含热敏性成分的提取液。
薄膜浓缩过程没有液体静压的影响,能较好地防止出现物料过热现象。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3.薄膜浓缩




主要根据提取液浓缩时所使用的设备和蒸发系统进行制定。
预热
进料流量、进料量
中药提取液
二次蒸汽
冷凝溶剂
工艺流程线
质量控制点
浓缩液
蒸发器
冷凝器
提取液形成薄膜而使溶剂蒸发
蒸汽流量、压力、加热温度
图7-7 薄膜浓缩工艺流程图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3.薄膜浓缩
工艺参数
进料温度
进料量
传热温差
真空度
思考
根据工艺参数的控制,结合课本P293薄膜浓缩的特点,说说薄膜浓缩为什么现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应用、较先进的浓缩方法。
四、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
3.薄膜浓缩




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知识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