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吸附澄清技术 课件(共17张PPT)-《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吸附澄清技术 课件(共17张PPT)-《中药提取物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项目六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
与纯化
目录
过滤分离技术
01
水醇技术
03
02
离心分离技术
吸附澄清技术
04
膜分离技术
06
0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
其他分离与纯化技术
07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
将中药提取液与药渣、沉淀物和固体杂质等进行分离,进而采用适当方法最大限度地除去无效成分,保留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的技术。
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
中药提取液
生理活性成分
杂质
除去(分离纯化)
混合物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纯化方法
分离方法
过滤分离技术
离心分离技术等
水提醇沉技术
醇提水沉技术
吸 附澄清技术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等
岗位任务四
吸附澄清技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吸附澄清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工艺流程。
2.熟悉吸附澄清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重要工艺参数。
3.了解吸附澄清岗位职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岗位质量控制要点和生产管理要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标准操作规程、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吸附澄清操作的安全知识。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1.能正确运用吸附澄清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
2.能根据SOP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并能够预判和排查基本的安全风险。
3.能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规范撰写作业单。
4.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学会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2.具备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
4.具备优良的劳动纪律观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素养。
学习目标
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2.具备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
4.具备优良的劳动纪律观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素养。
案例导入
早在公元 1世纪,人们即开始使用铝矾土和石灰来澄清悬浮液,19世纪,人们运用无机凝聚剂作为悬浮液的澄清剂。20世纪50年代,澄清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各工业部门的固液分离过程。20世纪70年代,甲壳素和壳聚糖广泛进入药用研究领域,直至20世纪末作为中药液体制剂的澄清剂。特别是 “ZTC1+1”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等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使此类澄清剂在药液的澄清、工艺的改进及分析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与水提醇沉法相比,由于吸附澄清技术能更多地保留多糖等高分子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损失小、吸附的专属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纯化方法。
讨论
1.结合以上案例,说说你见过的澄清剂都有哪些。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吸附澄清案例。
2.想一想,在中药提取液的分离纯化过程中,若采用吸附澄清技术进行操作,你认为有哪些优势? ??????????????????????
吸附澄清技术的概念
概念
又称絮凝澄清技术,是指在中药提取液、提取浓缩液或胶体溶液中加入特定的吸附澄清剂,以吸附的方式除去药液中的固体微粒以及淀粉、蛋白质、黏液质、鞣质、 树胶、色素等无效成分的纯化方法。
无效成分(杂质)
一、基本原理
吸附澄清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3种作用。



凝聚作用
水提液中的微粒发生电离(带电)
?吸附、架桥作用
吸附澄清剂线状结构上的活性官能团吸附提取液中的微粒,形成架桥作用 产生絮团 加速为力沉降


絮凝作用
加入高分子絮凝剂,絮凝作用改变微粒的表面自由能,导致沉降与过滤速度加快,提高澄清效果。
水分子可在微粒周围形成水化膜
微粒间产生排斥作用
阻止微粒间凝聚,体系稳定
二、工艺流程
图6-7 吸附澄清工艺流程
加水提取
沉淀(杂质)
中药饮片或粗粉
药渣
浓缩
滤液
工艺流程线
质量控制点
加入吸附澄清剂(现配),注意加入量;充分搅拌;常温或冷处静置一定时间
提取液
适当,根据需要进行;冷却至适宜温度
过滤或离心
三、操作方法与工艺参数
1.操作方法
操作时,先将中药饮片进行水提,水提液适当浓缩后加入选定好的吸附澄清剂适量,充分搅拌,常温或冷处静置一定时间,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或离心分离,得滤液。
常用的吸附澄清剂
鞣酸、明胶、蛋清、101果汁澄清剂、“ZTC1+1” 澄清剂、壳聚糖等。
三、操作方法与工艺参数
2.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
中药提取液的pH值,澄清剂用量,絮凝温度 (一般40~80℃)、搅拌速度等。
四、常用设备
搅拌罐
知识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