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4《微生物的“功”与“过”》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4《微生物的“功”与“过”》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微生物的“功”与“过”》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果一种细菌每隔30分钟就分裂一次,则2个小时后,一个细菌能够繁殖出(  )个细菌。
A.8 B.16 C.32
2.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它可以用来治疗(  )引起的疾病。
A.霉菌 B.细菌 C.新冠病毒
3.人类能够利用病毒(  )
A.食品发酵 B.制成疫苗 C.生产沼气
4.我们吃海苔等有包装的小食品时,会发现里面有一小袋干燥剂,它的作用是(  )
A.消灭细菌 B.防止食品发霉
C.增加香味
5.龙龙和华华准备揉面团做包子,为了让包子变得膨松多孔,应该添加(  )到面粉里。
A.乳酸菌 B.酵母菌 C.毛霉菌
6.馒头是北方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之一。在蒸馒头时加入酵母菌,面团就会“长大”。原因是(  )
A.产生热量,面团热胀冷缩就“长大”了
B.酵母菌使面粉变多了
C.酵母菌将面团中的一部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机构
7.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  )
A.被染色 B.微生物繁殖
C.有杂质
8.下列不属于防霉技术的是(  )
A.加干燥剂 B.霉菌发酵 C.真空包装
二.判断题(共5小题)
9.发霉是因为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变质变色,所以霉菌对我们生活只有害。( )
10.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所以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来说都是有害的。 ( )
11.馒头、面包、豆腐乳、酸奶、食醋、红茶都是发酵食品。 ( )
12.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但在酿造行业也有可以利用的用途。 ( )
13.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4.
泡菜 谷物发酵食品
豆腐乳 蔬菜发酵食品
酸奶 豆类发酵食品
馒头 乳类发酵食品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5.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酵母菌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
妈妈和面的时候放了一些酵母菌,把面团和好以后,过几个小时,面团变大了,酵母菌里面有什么神奇的东西?
根据生活经验来假设:酵母粉能使面团变大,酵母粉能使面团发得快一些,酵母粉与发面效果的关系
实验器材:面粉、温水、酵母粉、温度计、容器等
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我们的假设。
实验记录:加酵母粉的面团(用温水和面),加酵母粉的面团(用冷水和面)、不加酵母粉的面团(温水)。
整理实验结果,小组内交流:(单项选择)
(1)没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    。
A.面团的大小没有变化
B.面团变得大了许多
(2)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    。
A.面团的大小没有变化
B.面团变得大了许多,面团上还有许多小孔
(3)都加了酵母粉的面团,观察发现    。
A.用冷水和面的面团发得快一些
B.用温水和面的面团发得快一些
(4)实验说明:酵母粉中的    能够使面团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A.霉菌
B.细菌
C.酵母菌
(5)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    。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6.观察树上熟透的苹果,根据提示,做记录。
(1)熟透的苹果,如果没人摘,会    。
(2)接着,苹果会    。
(3)苹果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原因是    。
(4)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逐渐会变成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2N。
【解答】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2小时后,细菌分裂了4次,因此馒头上的细菌数目是24═16(个)。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2N。
2.【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可以治疗由致病细菌导致的疾病,青霉素的发明开创了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新纪元。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青霉素,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3.【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病毒个体极其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类。人类能够利用病毒制成疫苗。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病毒,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4.【分析】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解答】适宜霉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是温暖、潮湿,要掌握防霉的方法。放干燥剂、真空包装能达到防霉目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微生物的特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作答。
5.【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面团发“胖”是因为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利用面粉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各种面食暄软多孔。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特征,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6.【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面团发“胖”是因为酵母菌将面团中的一部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机构,使得各种面食暄软多孔。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特征,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7.【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解答】鱼缸长时间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大量增殖。因此,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色的藻类,水会变成绿色。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8.【分析】我们要掌握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应用,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解答】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利有弊,要注意防霉。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较快,破坏它们生长的条件就能达到防霉的效果。加干燥剂、真空包装,都属于防霉技术;霉菌发酵不属于防霉技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微生物的特征,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二.判断题(共5小题)
9.【分析】霉菌对于人类有功有过:有些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菌;有些却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
【解答】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霉菌对于人类有功有过:有些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菌;有些却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了解霉菌与人类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有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的健康有害,如新冠病毒。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微生物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酸奶、面包、酱油、馒头、白酒都是在微生物的帮助下产生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的特征,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1.【分析】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解答】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馒头、面包、豆腐乳、酸奶、食醋、红茶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发酵食品,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2.【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但有些霉菌能在酿造业发挥很大作用。如制造酱和酱油时利用了曲霉菌;青霉素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抗生素,它利用青霉菌。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霉菌的相关知识点。
13.【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解答】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乳酸菌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4.【分析】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解答】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谷物发酵成品、豆类发酵成品、乳类发酵成品、蔬菜发酵成品。常见的发酵食品有馒头、面包、豆腐乳、酸奶、食醋、红茶、酸豆角等。馒头属于谷物发酵成品,泡菜属于蔬菜发酵成品,酸奶属于乳类发酵成品,豆腐乳属于豆类发酵成品。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发酵食品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蔬菜发酵制品等的认识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5.【分析】“发面”是指把面粉、水、酵母粉和在一起形成的面团。当温度适宜时,生面团中酵母细胞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解答】(1)通过设置对照组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明显变化。没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面团的大小没有变化。
(2)加酵母粉的面团在过3小时后面团变得大了许多,面团上还有许多小孔,说明酵母粉在发面的过程中起了作用。
(3)都加了酵母粉的面团,观察发现用温水和面的面团发得快一些,说明温度影响酵母菌的分解。
(4)实验说明:酵母粉中的酵母菌能够使面团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5)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在发面过程中的作用,当温度适宜时,生面团中酵母细胞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故答案为:
(1)A;
(2)B;
(3)B;
(4)C;
(5)当温度适宜时,生面团中酵母细胞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点评】结合对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解答。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6.【分析】熟透的苹果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下落。食物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 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解答】观察树上熟透的苹果,根据提示,做记录。
(1)熟透的苹果,如果没人摘,会掉在地上。
(2)接着,苹果会开始腐烂。
(3)苹果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原因是泥土里的细菌分解苹果。
(4)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逐渐会变成腐殖质。
故答案为:(1)掉在地上;(2)开始腐烂;(3)泥土里的细菌分解苹果;(4)腐殖质。
【点评】掌握食物变质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