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与世界深度互动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与世界深度互动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1.政治认同 : 认识到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树立全球意识,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道德修养:知道增强文化意识、增强中华文明荣誉感。
3.健全人格: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4.责任意识:自觉参与中华文化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作用、价值)有哪些?
3、★我们该如何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该怎样对待世界文明成果 )
自主学习:
一 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2023年8月,中国演员吴京主演的一部深海怪兽全球大片《巨齿鲨2:深渊》在全球热映。影片鲜活地塑造了张九溟这样一个能文能武又自信幽默,具有领导力同时又善于和国际团队合作的当代中国人角色,展示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细节,诠释中国式的精神内核,让中国观众观影时倍感亲切。
影片中,主演吴京塑造的中国海洋科学家张九溟,他的名字源自明朝文人宋濂的诗句“上凌霄汉,下烛九溟”,九溟意味着“海洋”或者“深渊”,不仅与影片名字非常契合,也展现了中国人对深海的向往与探索,承载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海洋的无尽遐想。影片艺术顾问俞白眉通过这一细节,告诉国外的观众,中国人起名字会承载很多美好的寓意,体现中国的文化理念。影片中还穿插了不少生动有趣的中文台词。脱险后,吴京对队友说:“刺激吗?亲”,更加贴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而不是机械地翻译中文,也让外国观众感受原汁原味的中文魅力。很多海外观众直呼,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外国观众通过电影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环节一:材料展示: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3分钟)
1、结合上述材料及课文内容,请你说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愿意感受中文的魅力?
2、你知道我国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中国的影响
①文化方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国人有更强的意愿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外国人过中国年
中国的饮食
外国人学汉语
外国人学中国功夫
中国院校在“一带一路”132个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315所孔子课堂;“汉语桥” 项目支持143个共建国家10万名中文爱好者线上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
思考:材料内容说明了什么?
探究与分享
中国高铁走出去意味着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给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力!中国名片还有京剧、航天科技、孔子学院、中国功夫等等:
第六届进博会取得丰硕成果。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四叶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加企业展,集中展示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探究一:了解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表现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约1.8%提高到超过18%。过去10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并在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
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共有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较上届增长6.74%;
一、中国的影响
②经济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
中国航天
中国高铁
中国支付、电商
中国核电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的影响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全球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高峰论坛。到目前为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思考: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体现了中国哪方面的影响力?
③世界格局: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P36①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36①
▲ a.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b.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c.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注意:
中国对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国际事务绝对不起决定、主导作用。
阅读P36①,归纳
中国行动
中国抗疫贡献
结合这些“中国行动”说说中国是如何影响世界呢?
中国援助
中国脱贫
提出冬奥会休战协议
④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①文化: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③世界格局: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④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
归纳与小结: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二)
北京故宫
印度泰姬陵
法国埃菲尔铁塔
美国自由女神
1.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2.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文明的内涵是?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什么是文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事例
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
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
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
中国数字借鉴了阿拉伯数字
中国减贫方案被越南、老挝等国家借鉴
中国的榫卯结构被日韩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所借鉴
近年来,我国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
3.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3.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3.文明为什么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这就是面对世界人类的文明要做到:
想一想:
为什么会这样?
洋人节中国过
中国龙洋人舞
洋文中国读
中文洋人学
武术洋人练
洋舞中国跳
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4.如何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清华美院毕设作品引质疑:6月1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外网YouTube视频平台上传了一条视频,晒出了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集锦。视频一经传回国内,就引发网络争议。有网友批评称:“满屏的眯眯眼让人倍感不适,这不仅是模特本身眼睛小,而是采用了延长眼尾的妆容设计,刻意拉长了眼型,契合了西方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暗含眼中的羞辱意味。”
汽车来自西方,汽车文明也起源于欧美。欧洲的汽车文明,表现在人与车相互尊重、车对人绝对尊重。这些值得我们借鉴。
思考:上述两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国高铁初始借鉴了许多外国的技术,比如日本和德国。早在2014年,中国高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策略,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
②积极主动的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元旦
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寓意“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开始”
三八妇女节
提倡尊重妇女
五一劳动节
纪念芝加哥工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寓意“尊重劳动者”
六一儿童节
呼吁各国保护儿童
母亲节
感恩母亲
来自西方的节日
探究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人文精神?
汽车文明不仅表现为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汽车品牌、良好的道路设施、完善的交通法规,而且表现为对“人与汽车”关系的独到认识与理解。
汽车来自西方,汽车文明也起源于欧美。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女士优先
尊重隐私
探究与分享:P38
④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探究四: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④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4.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怎样做到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中国的影响
(中国对世界
的影响)
与世界深度互动
文化上:影响越来越大
经济上:注入新的活力
政治上:世界格局、全球治理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世界对中国
的影响)
世界不同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的意义
正确对待其他文明
课堂小结:
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1990年,中国首办北京亚运会,2010年,中国再办广州亚运会。无论是33年前的发展中大国,还是今天的全球经济强劲引擎,中国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积极支持亚洲人民强身健体和精神提振。这一历程体现我国( )
①经济已经由高质量发展转为高速发展
②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已将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一切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截至目前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让沿线国家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③中国是世界格局的主导者
④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A
3.2023年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十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中非、中阿等地区共同体和网络空间、核安全、人类卫生健康等全球共同体逐步构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①是中国主宰世界秩序的重要体现
②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
③推动国家间关系从合作变为竞争
④为创造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4. 中国建筑的椎卯结构,今天仍然被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借鉴;近年来我国也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这说明( )
A.一切外来文化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B.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消除差异
C.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
D.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