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机械运动(精讲)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讲与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01 机械运动(精讲)2024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讲与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基础知识过关 1.长度L:主单位_____;测量工具: _______;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_______;光年是_____单位。 2.时间t:主单位____;测量工具: _____;实验室中用______。1小时=_____分钟,1分钟=____秒。 3.机械运动:物体______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 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 1米/秒=________千米/时。 【答案】 1.米 刻度尺 下一位 长度 2.秒 钟表 停表 60 60 3.位置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①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 3.6
(真题来源:青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A. B. C. D.
【分析】已知举足两次为“步”,根据中学生平时走路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估测1“步”的距离
【解答】解:由题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则1步跬,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单脚迈出一次的距离大约,所以1“步”的距离最接近。
故选:。
透析中考: 在中考物理中机械运动是考试的热点,其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速度、运动图像每年中考都会涉及。
【试题】(真题来源:威海)如图所示,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测更接近实际的是  
A. B. C. D.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由图知,返回舱的高度略大于成年人的身高且小于2个成年人的身高,所以在左右。
故选:。
解题关键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一步的步幅在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左右,等等。
1.(真题来源:淄博)规范使用测量仪器是中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正放且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B.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最低(高处保持水平
D.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要正放,要与被测物体对齐,要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
(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调平只能加减砝码或者移动游码。
(3)量筒的使用: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齐平。
(4)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解答】解:、刻度尺在使用时,要正放,要与被测物体对齐,要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故正确;
、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调平只能加减砝码或者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否则会导致测量值错误,故错误;
、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齐平,故正确;
、温度计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正确。
故选:。
2.(真题来源:十堰)甲图物块的长度是   ;乙图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该物体质量是   ;丙图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是  。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
(3)汽车速度常用的计量单位是,读取汽车速度仪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块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示数为,所以物块的长度为;
(2)在天平的标尺上,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即天平的分度值为。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3)在汽车速度仪上,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此时的速度为。
故答案为:(1)1.80;(2)36.6;(3)80。
3.(真题来源:镇江)如图,物块的长度为   。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2.50。
要点归纳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从整刻度开始),有刻度的一边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试题】(真题来源:镇江)如图所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正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A.工作人员 B.遥控器 C.无人机 D.地面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无人机携带防疫物资飞往居家隔离住户的过程中,防疫物资与无人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选择无人机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静止的;
防疫物资与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工作人员、遥控器、地面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运动的,故错误,正确。
故选:。
解题关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真题来源:烟台)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
【分析】在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时,首先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就选择和研究对象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就选择和研究对象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
【解答】解:、研究对象是“轻舟”,所以不能选择“轻舟”做参照物,故错误;
、“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山峰的位置不断变化,“轻舟”在运动,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山峰,故正确;
、相对于船夫,“轻舟”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轻舟”是静止的,故错误;
、相对于船舱,“轻舟”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轻舟”是静止的,故错误。
故选:。
2.(真题来源:梧州)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解答】解:、若以孟郊为参照物,马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马是静止的,故符合题意;
、若以身后的房屋、路面、路边的花为参照物,马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马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3.(真题来源:湘西州)凤凰虹桥处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城内,横卧于沱江之上。虹桥相对于以下哪个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A.桥下的流水 B.顺流而下的船 C.天上的飞鸟 D.河岸的吊脚楼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相对于桥下的流水、顺流而下的船、天上的飞鸟,虹桥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不合题意;
、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相对于河岸的吊脚楼,虹桥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
要点归纳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2)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3)机械运动的分类
【试题】(真题来源:徐州)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下列运动速度与其最接近的是  
A.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 B.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D.飞机在高空飞行
【分析】(1)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时,首先进行单位换算,统一单位之后,进行比较;
(2)速度单位换算关系:。
【解答】解:旗鱼的速度可达;
、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的速度约为,故不符合题意;
、人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故不符合题意;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不超过,可以达到,故符合题意;
、飞机在高空飞行的速度可达,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解题关键 本题的关键是进行单位的换算,记住换算关系,细心计算后比较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1.(真题来源:恩施州)在校园楼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我们在走道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  
A. B. C. D.
【分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之间。
【解答】解:在校园楼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所以我们在走道上正常行走的速度为。和的速度太慢,的速度相当于百米赛跑的速度,太快。故符合题意。
故选:。
2.(真题来源:长沙)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根据下列哪句诗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
【分析】物体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为速度,据此分析。
【解答】解:物体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为速度,故“坐地日行八万里”表示每日运动八万里,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故正确。
故选。
3.(真题来源:攀枝花)2022年4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动车组,在济南至郑州高铁上成功创造了速度为(合    的世界纪录。动车组若以该速度跑完全长的京广高速铁路,将用时   。(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分析】(1);
(2)已知动车组运行京广高速铁路的全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得需要多少时间。
【解答】解:(1)。
(2)由可得,;
故答案为:120.8;5.3。
要点归纳 速度 1.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比较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第二种是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3.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 4.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m/s;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km/h。1 m/s=3.6 km/h。
【考向04】运动的图像
【试题】(真题来源:兴仁市期末)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时甲在乙的后方
③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④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③④有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分析】此图象为图像,先明确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比较甲乙的运动速度和通过的距离。
【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①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时,乙运动的路程是,甲运动的路程是,甲在乙的后方,故②正确;
③乙运动的路程是,时间是,平均速度为,故③正确;
④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④错误。
故选:。
解题关键 此题考查了图像的分析和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根据图象特点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第一步。
1.(真题来源:东港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  
A.甲车的速度为
B.时,甲、乙两车相距
C.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D.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分析】(1)根据三个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丙的运动速度;
(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知道速度大小,根据速度公式可计算出时两车行驶的距离,然后算出两车间距离;
(3)已知乙与丙通过的路程之比和速度之比,利用公式得到时间之比。
【解答】解:
、由甲的图象知,当时,,则甲车的速度,故错误;
、由乙的图象知,当时,,则,时,因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甲、乙两车相距△△,故正确;
、丙的图象是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其速度大小,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故正确;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故错误。
故选:。
2.(真题来源:西峰区期末)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相同方向运动,甲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乙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可知甲和乙的运动状态    (选填“相同”或“不同” ,两车的速度关系是  (选填“”“ ”或“” 。
【分析】在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图像和图像可分别得出甲乙运动的速度,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在图像中是一条倾斜直线,乙在图像中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甲可知,当甲运动路程为时,所用时间为,则甲的速度为:,
由图乙可知乙的速度为:,因此;
故答案为:相同,。
3.(真题来源:天津模拟)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图像,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   ;信息三:  。
【分析】(1)根据图像判断出甲车的运动状态;
(2)根据图像判断出乙车在和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在图像中,甲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表示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乙车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表示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内距离出发点的距离始终为,所以在该时间段内运动的路程为0,表示乙车静止。
故答案为: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车静止。
要点归纳 常见机械运动的图象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