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目标】3.2 青春有格 课件(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目标】3.2 青春有格 课件(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3.2 青春有格
“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引导和约束。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总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
那么,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青春呢?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学会自省和慎独。
2.道德修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3.责任意识: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
自学导航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3、什么是“止于至善”(含义)?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
认真阅读课本P27-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01
行己有耻
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孔子说:“行己有耻”。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 (P28)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校生活中
家庭生活中
社会生活中
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可耻的?
思考:他们的行为做到“行己有耻”了吗?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我们生活中,有两根“底线”……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②“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抵制不良诱惑
沉迷网络游戏
手机成瘾
赌博
不劳而获的金钱
不良书刊
毒品
④行已有耻更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29
②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一、行己有耻
④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止于至善
02
礼貌待师
与同学互帮互助
给老人让座
遵纪守法
孝敬父母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二、止于至善
这些令我们熟悉的模范人物,昭示了榜样具有什么作用?
榜样的作用 (重要性、意义、影响)
从个人成长角度: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从社会和国家角度:
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会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却金的故事对于我们做到止于至善有什么启示?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P31 探究与分享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的,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来必保得稳。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
仁德、诚信、忠孝等。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本课课堂小结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做人做事的底线
道德境界的追求
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要求: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含义: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
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