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运动的描述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讲 运动的描述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有解析)

资源简介

第2讲 运动的描述
(
学习目标:
1

认识
什么是机械运动;
2

理解
参照物的概念;
3

认识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
知识点 1 参照物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普遍性:除了机械运动外,还有分子运动、生命运动等;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普遍、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解答: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 运动 机械运动
3.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参照物的理解: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选择运动的也可以选择静止的,但不能选择自身作为参照物
不唯一性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同
例题讲解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植物开花结果 B.奔驰的骏马
C.划破夜空的流星 D.地球绕太阳公转
【解答】解:“奔驰的骏马”、“划过夜空的流星”、“地球绕太阳公转”都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植物开花结果”是生物生长,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⑤跳高运动。
A.①②⑤ B.③⑤ C.①③ D.②③⑤
【解答】解: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经过的路线是直线,所以是直线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经过的路线不是直线,所以不是直线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经过的路线是直线,所以是直线运动;
④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经过的路线不是直线,所以不是直线运动;
⑤跳高运动经过的路线不是直线,所以不是直线运动。
综上分析可知,①③是直线运动,②④⑤不是直线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C.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D.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有利于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好
【解答】解:AB、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选择作为参照物,故AB错误;
C、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故C错误;
D、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以研究问题的方便性为原则,故D正确。
故选:D。
4.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
【解答】解:A、研究对象是“轻舟”,所以不能选择“轻舟”做参照物,故A错误;
B、“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山峰的位置不断变化,“轻舟”在运动,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山峰,故B正确;
C、相对于船夫,“轻舟”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轻舟”是静止的,故C错误;
D、相对于船舱,“轻舟”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轻舟”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5.小明坐在行驶的公交车内去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身边走过的人
C.所坐的座椅 D.路边的树
【解答】解:小明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和小明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和他坐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和地面、身边走过的人、路边的树木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奔向了太空,6个多小时后飞船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随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了核心舱,将在轨驻留6个月,2022年春节他们是在空间站里度过的。这是中国讫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最新里程碑”。“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后,若说飞船是静止的,可以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核心舱
【解答】解:A.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月亮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月亮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飞船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7.三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天宫一号”进行了“天空课堂第二课”现场直播,是通过    实现天地间对话的。在2022年4月16日他们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宇航员们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答】解: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能传递信息。“天空课堂第二课”现场直播,是通过电磁波实现天地间对话的;
在宇航员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宇航员们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运动。
8.2021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到太空。当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    的。
【解答】解:当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飞船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
知识点 2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是相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指相对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参照物选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例题讲解
一.选择题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解答】解: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则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此时同步卫星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不知道二者的速度大小,且运动方向可能不同,因此无法确定两辆赛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即不能判定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C错误;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2.小宁坐在向前行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后退去,由此可推断出(  )
A.小汽车速度大 B.大客车速度大
C.两者速度相等 D.两者速度无法比较
【解答】解:小汽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小汽车的速度较快,大客车速度较慢,以小汽车为参照物,看到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后退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十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解答】解:A、成功对接后,“神舟十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CD、“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遨游太空,它们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解答】解:A、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CD、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A车和B车均向右运动。小明认为以A车为参照物,树是向左运动;小华认为以B车为参照物,树也是向左运动。以上判断中(  )
A.只有小明正确 B.只有小华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解答】解:A、B两车均向右运动,以A车为参照物,树与A车正在逐渐靠近,所以树是向左运动的;
以B车为参照物,树与B车正在逐渐远离,所以树也是向左运动。因此,两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故选:C。
6.2022年6月我国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送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核心舱,并在轨遨游太空(一天可绕地球15圈以上)驻留6个月。这个过程中,飞船首先要与空间站对接好,宇航员才能顺利进入空间站。在“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二者就成为一个整体,针对对接完成后状态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将会是静止的
B.“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解答】解:A、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A正确;
BCD、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运动的,故BCD错误。
故选:A。
7.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1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以小红为参照物,小明的速度是7.2km/h
【解答】解:因为两人的速度大小相同,因此在相同时间内,两人通过的距离相等,即1分钟内他们通过的路程都是=60m;
则以地面为参照物,两人的速度:v===1m/s;
由于两人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以对方为参照物,另一人的速度为v'=2v=2×1m/s=2m/s=7.2km/h。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8.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进行了第二次太空授课。如图,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慢慢飘向一两米外的叶光富,在两人之间来回运动。以运动的冰墩墩为参照物,王亚平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答】解: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慢慢飘向一两米外的叶光富,在两人之间来回运动。以运动的冰墩墩为参照物,王亚平与冰墩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王亚平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
9.一阵清风吹过,校园里树叶随风飘舞,以飘舞的落叶为参照物,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    cm。
【解答】解:以飘舞的落叶为参照物,地面与落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飘舞的落叶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树叶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约为3.83cm,则树叶的长度为L=3.83cm。
故答案为:运动;3.83。
10.中国高铁体现了中国速度。我国高铁列车行驶的速度达360km/h,合    m/s。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铁轨旁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答】解:(1)因为1m/s=3.6km/h,所以360km/h=360×m/s=100m/s;
(2)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铁轨旁的树木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100;运动。
11.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是    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    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    性。
【解答】解:在物理学里,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静止的;
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相对。
知识图谱
解答: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 空间位置是否改变 用了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标准 不能选择自身作为参照物 任何物体都在运动 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 运动的状态是相对参照物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在阴雨天气里,一辆火车在铁轨上向西行驶,此时车外站着的人会看到雨滴沿着偏西的方向落下,假设车速与风速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内乘客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此时刮的是东风
B.车内乘客看到雨滴沿偏东方向下落,此时刮的是东风
C.车内乘客看到雨滴沿偏西方向下落,此时刮的是西风
D.车内乘客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此时刮的是西风
【解答】解:
在刮风下雨的天气里,一辆火车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竖直下落,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由东向西行驶,雨滴竖直下落,说明雨滴与火车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快慢与方向都相同,所以风向西刮,即刮东风,而且风速与车速相同,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电梯是运动的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以同步卫星为参照物
D.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运动的
【解答】解: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认为电梯是运动的,故B正确;
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而不是选择卫星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
D、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歼击机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小华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着一辆列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她感觉自己的车前进了,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B.对面的列车
C.自己乘坐的列车 D.自己身边的乘客
【解答】解:开始小华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没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在火箭升空过程中,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发射中心 B.运载火箭 C.太阳 D.载人飞船
【解答】解:AC、火箭升空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对于发射中心、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发射中心、太阳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故AC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过程中,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没有位置的变化,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D、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观察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在向左运动 B.乙车可能在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在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可以看出风在向左刮,即空气向左运动;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甲的情况可能是:向右运动、静止、向左运动但比风速慢。
乙的情况是:向左运动且速度比风速快。
故ACD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
故选:B。
6.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
A.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
【解答】解:A、不疑行舫动,研究对象是行舫,选择船上的乘客为参照物,行舫相对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行舫是静止的,故A正确;
B、孤帆一片日边来,研究对象是孤帆,选择“日”为参照物,孤帆相对于“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孤帆是运动的,故B正确;
C、轻舟已过万重山,研究对象是“轻舟”,选择“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相当于山有位置变化,轻舟是运动的,故C正确;
D、桥流水不流,研究对象是桥,选择“流水”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参照物不是牛,故D错误。
故选:D。
7.小明乘船在湖上游玩,船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他看到相邻的乘客静止不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他们乘坐的小船 B.湖面其他小船
C.湖岸 D.湖中的小岛
【解答】解:小明乘船在湖上游玩,船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小明相邻的乘客相对于他们乘坐的小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他们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小明相邻的乘客是静止的,小明相邻的乘客相对于湖面其他小船、湖岸、湖中的小岛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湖面其他小船、湖岸、湖中的小岛为参照物,小明相邻的乘客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8.广水市正在建设的应山河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造型,达到“一桥一景”的效果,如图所示;其建成后能极大缓解应山城区交通压力。下列哪个物体相对于“大桥”是静止的(  )
A.匀速通过大桥的客车 B.桥下航行的游船
C.冉冉升起的太阳 D.站在远处拍照的游客
【解答】解:
A、“大桥”相对于匀速通过大桥的客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匀速通过大桥的客车为参照物“大桥”是运动的,故A不合题意;
B、“大桥”相对于桥下航行的轮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桥下航行的轮船为参照物“大桥”是运动的,故B不合题意;
C、“大桥”相对于冉冉升起的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冉冉升起的太阳为参照物“大桥”是运动的,故C不合题意;
D、“大桥”相对于站在远处拍照的游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站在远处拍照的游客为参照物“大桥”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小明在公交站台等公交车,她说自己是运动的,她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公交站台 B.行驶的公交车
C.路边树木 D.小明自己
【解答】解:A、小明在公交站台等公交车,小明和公交站台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公交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小明在公交站台等公交车,小明和行驶的公交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行驶的公交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B正确。
C、小明在公交站台等公交车,小明和路边树木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选路边树木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因为选择物体本身为参照物,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是静止的,所以任何时候不能选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B。
10.如图所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经过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176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在传递国旗过程中(  )
A.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静止的
B.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
C.以国旗为参照物,观众席是静止的
D.以国旗班为参照物,国旗是静止的
【解答】解:AB、由题意知,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与国旗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由题意知,以国旗为参照物,观众席与国旗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以国旗为参照物,观众席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由题意知,以国旗班为参照物,国旗与国旗班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以国旗班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11.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相信“井被吹到篱笆外”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井 B.篱笆 C.树木 D.房屋
【解答】解:井之所以大风前在“我家院里”,而大风后,之所以看到“井”会被“吹到篱笆外去”,井相对于篱笆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说这句话和相信这句话的人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故选:B。
12.甲、乙两列火车在南通站依次进站,甲车座位上的小明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站牌向西运动,看到乙车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解答】解:站牌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车座位上的小明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站牌向西运动,说明甲车是向东运动的;
同时看到乙车向东运动,说明乙车也向东运动,并且速度大于甲车。
故选:D。
13.垂直风洞是一种将气流以垂直方式流动的风洞,它让人类在不借助飞行器具的情况下,借由垂直产生的气流在空气中飘浮飞行。如图所示,当空气流速达到58m/s时,两位体验者刚好稳定飘浮在固定的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垂直气流是从上往下流动的
B.体验者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
C.体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D.体验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58m/s
【解答】解:A、垂直风洞产生的垂直气流是从下往上流动的,故A错误;
B、选择体验者与流动的空气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不会保持相对静止,故B错误;
C、以其中一个体验者为参照物,两位体验者刚好稳定飘浮在固定的位置,两位体验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体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故C正确;
D、以地面为参照物,体验者刚好稳定飘浮在固定的位置,体验者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则体验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0m/s,故D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五峰山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说大桥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江上航行的轮船 B.桥上行驶的列车
C.岸边矗立的山峰 D.缓缓流淌的江水
【解答】解:ABD、以桥上行驶的列车、江上航行的轮船和缓缓流淌的江水为参照物,大桥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以岸边矗立的山峰为参照物,大桥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5.坐在车上的人看到窗外的大树在后退,这是因为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大树 B.地面 C.路边的房屋 D.人所坐的车
【解答】解:A、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错误;
BC、路边的大树与地面、路边的房屋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面、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路边的大树是静止的,故BC错误;
D、路边的大树与观察者所坐的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此人所坐的车为参照物,坐在车上的人看到窗外的大树在后退,故D正确。
故选:D。
16.如图所示,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以座椅为参照物,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飞鸟肯定是运动的 B.飞鸟肯定是静止的
C.飞行员肯定是运动的 D.飞行员肯定是静止的
【解答】解:AB、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如果滑翔机与飞鸟的速度和方向相同,则以座椅为参照物,飞鸟是静止的;如果滑翔机与飞鸟的速度和方向不同,则以座椅为参照物,飞鸟是运动的,故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故AB错误;
CD、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以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行员肯定是静止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  )
A.运水稻的车和辆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
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
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
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
【解答】解:
由于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故选:A。
18.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小悟同学认为自己是运动的,则该同学选择的参照物为(  )
A.教室地面 B.桌子
C.坐着的监考老师 D.旋转的风扇叶片
【解答】解: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与教室地面、桌子和坐着的监考老师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以教室地面、桌子、坐着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时,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是静止的;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与旋转的风扇叶片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则以旋转的风扇叶片为参照物时,坐在座位上考试的同学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9.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小明购买了一个乒乓球,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了其直径是    cm。小明将乒乓球放入口袋固定,然后步行回家,相对于小明来说,乒乓球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乒乓球左侧与6.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9.2cm刻度线对齐,读作10.00cm,所以乒乓球的直径为:10.00cm﹣6.00cm=4.00cm;
(2)小明将乒乓球放入口袋固定,步行回家过程中,乒乓球与小明没有位置变化,相对于小明来说,乒乓球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4.00;静止。
20.近十几年中国高铁发展迅猛,至2020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一,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列车启动时,列车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写一个);匀速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解答】解:(1)列车启动时,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以列车(或小明自己)为参照物,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相对于列车或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但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改变;列车;静止。
21.周日,小丽和爸爸骑双人自行车郊游,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是    的;以爸爸为参照物,小丽是    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前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解答】解:小丽和爸爸骑双人自行车郊游时,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和树木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小丽是运动的;以爸爸为参照物,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丽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相对。
22.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时情景。以起飞的“歼﹣15”为参照物,航母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航母为参照物,停机坪上未起飞的“歼﹣15”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执行完任务的“歼﹣15”飞行员冲向甲板准备着陆时,他看到航母向他扑来,飞行员是以    为参照物的。
【解答】解:以起飞的“歼﹣﹣15”舰载机为参照物,航母与舰载机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航母是运动的;
以航母为参照物,停机坪上未起飞的“歼﹣15”与航母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歼﹣15”是静止的;
当执行完任务的“歼﹣15”飞行员冲向甲板准备着陆时,他看到航母向他扑来,说明航母是运动的,则所选参照物与航母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飞行员是以自己的飞机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自己的飞机。
23.节日里,某同学正在骑自行车游园。若以自行车的座椅为参照物,他是    的,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解答】解:骑自行车游园的过程中,若以自行车的座椅为参照物,他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
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24.在某海面上,有三艘快艇沿同一直线同向行驶,A艇上的水兵以A艇为参照物看到B艇在前进,C艇往后退;则B艇上的水兵以B艇为参照物,会看到A艇在   ,C艇在   。(填“前进”“后退”或“静止”)
【解答】解:从题目中可以知道ABC是同向行驶,所以:
以A为参照物,看到B前进,说明B的速度比A快;看到C在后退,所以C的速度比A慢,由此可以判断出三者的速度大小为:vB>vA>vC;
当以B为参照物时,由于A和C的速度都比B慢,所以会看到A和C都是后退的。
故答案为:后退;后退。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技摄影
请大家参与一起做一个“特技摄影”的模拟实验。首先在一张窄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出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并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窄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然后向左迅速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
由模拟实验可知,拍摄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时,先拍出汽车在公路上静止的镜头,再拍出作为迅速移动的背景:树木、田野、山林等。然后再将两组画面放入特技机里叠合,人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时,也会产生汽车在公路上“飞奔”的效果。请回答:
(1)迅速拉动窄纸片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这是选择了    作为参照物。
(2)根据材料,模仿这种摄影技巧,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你应该如何做?
【解答】解:(1)迅速拉动窄纸条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形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是选择了背景纸片作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背景纸片的位置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2)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可以让“武艺高强”的人做好动作,再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房檐。观看者以房檐为参照物,就能产生“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感觉。
故答案为:(1)纸片;(2)让“武艺高强”的人做好动作,再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房檐。
26.观察图,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
答:共3种可能
(1)相对于房子,甲车是   的,风向   吹
(2)相对于房子,甲车是   的,甲车正向   运动,风向   吹
(3)相对于房子,乙车是   的,乙车正向   运动,风向   吹。
【解答】解:根据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
(1)若风速和甲车的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房子,甲车是静止的,风向西吹;
(2)若风速小于甲车的运动速度,相对于房子,甲车是运动的,甲车正向东运动,风向西吹;
(3)根据旗子飘动的方向可知,相对于房子,乙车是运动的,乙车正向西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风向西吹。
故答案为:(1)静止;西;(2)运动;东;西;(3)运动;西;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