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课件(共22张PPT)--202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课件(共22张PPT)--202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课堂导入
春满人间,桃李争妍。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首都,牢记亿万人民嘱托、共商国家发展大计。70年前,我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划时代地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页!一路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一、精 讲
(15 分 钟)
课程标准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拥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定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区分人大职权、人大代表职权,明确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理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原因,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法治意识:全国人大科学立法,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公共参与:积极回报社会、自觉向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一、精讲15分钟。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人大代表、人大、其他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性质、职权、地位、关系(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地位、关系(与全国人大)、职 权、职能部门
产生:直接+间接选举
法律地位
职权
义务
注意: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其它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基石
制度保障
(一)知识框架
组成人员
一:区分主体及职权(材料中的主语)
一、精讲15分钟。
主体 性质、地位 职权及具体表现
全国人大
地方各级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人大代表
专门委员会 /
一府两院一委 /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同级人大的常设机关
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职能部门
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行政、司法、监察机关
最高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易错易混点讲解
职权 内容 注意
立法权 法律立、改、废的决定 我国唯一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最高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有立法权不一定就是立法机关
决定权 批准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决定 如:审查和批准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任免权 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决定
监督权 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运行。 如: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决算、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1.人大代表为什么做某事?
(1)国家性质、本质:
(2)职权:
(3)义务:
(4)法律地位、产生:
2.人大代表怎样做?
(1)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职权:
(2)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3)提高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
一、精讲15分钟。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做某事?
(1)性质:
(2)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职权:是行使...的体现。
(4)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能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优势;
(5)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表现。
(6)人大制度的地位及其原因:
2.全国人大(常委会)怎样做?
(1)履行职权+结合材料:
(2)坚持民主集中制。+材料分析。
(3)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坚持...的有机统一;
(4)坚持党的领导。
(5)贯彻依法治国战略。
(三)典型主观题答题思路
一、精讲15分钟。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权力机关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人大代表、人大、其他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性质、职权、地位、关系(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性质、地位、关系(与全国人大)、职 权、职能部门
产生
法律地位
职权
义务
我国的政权
组织形式
含义
民主集中制:①含义 ②表现
基本功能
地位及其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优势
表现:(1)~(5)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
基石
制度保障
(二)典型主观题答题思路
1.为什么实行人大制度?
(1)根本原因:
(2)基本功能:
(3)地位:
(4)优越性:
2.怎样坚持人大制度?
(1)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具体措施
(2)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具体措施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4)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5)坚持三个有机统一。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知识框架
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具体表述 体现人大制度的什么优势
①人大与人民
②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
③中央和地方
三: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与人大制度的优势
一、精讲15分钟。
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人大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人大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人大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易错易混点讲解
国体
政体
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人大和人大制度的关系
重点四:区分我国的国体、政体、权力机关
一、精讲15分钟。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决定
体现
基石
制度保障
二、独 学
(7 分 钟)
二、独学7分钟。
任务一:结合导学案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在括号内写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任务二:独立思考:代表们是如何履职尽责的?材料中圈出关键词,与课本什么基础知识相对应?
任务三:前两个任务完成的同学,分析《草案》摘要内容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三、讨 论
(5 分 钟)
三、讨论5分钟。
任务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体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分别是什么?
任务二:代表们是如何履职尽责的?材料里的什么关键词体现什么知识?
任务三:分析《草案》摘要内容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四、解 疑
(8 分 钟)
1.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3.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
5.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6.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7.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最高立法权
最高决定权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体现了全国人大哪些职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决定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监督权
最高监督权
四、解疑8分钟。
2024年3月9日下午,在广东代表团第六小组会议上,代表们认真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全程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见证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立法过程。过去几年正是靠着这个轮椅,吕世明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四处奔走,深入残疾人家庭、社区、工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并征求各界意见30多万人次,举办研讨、交流等活动上百场。他把了解到的情况作为重要意见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进行研究,促进法律完善了相关方面的条款。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于2023年6月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3年9月起施行。
四、解疑8分钟。
代表们是如何履职尽责的?材料里的什么关键词体现什么知识?
审议权
义务
提案权
表决权
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以下是《草案》的部分摘要:
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
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的事项,对实践证明可行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修改有关法律:修改法律的条件尚不成熟时,可以延长授权的期限,或者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行政法规的部分规定。
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地方实践经验,修正草案增加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或者有关区域内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可以建立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分析《草案》摘要内容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四、解疑8分钟。
①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在全国人大统一行使立法权同时,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行政法规的部分规定,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地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根据地方实践经验,建立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
五、评 价
(5 分 钟)
五、评价5分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进行积极调研,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提出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相关议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陕西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要求严格、全面实施好这部法律,把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推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
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提案权,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出相关议案,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立法。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推动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法律依据。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对陕西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保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贯彻落实。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提案权,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出相关议案,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立法。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推动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法律依据。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对陕西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保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贯彻落实。
假如你是莘县人大代表,请你为目前莘县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请通过调查研究,写出一份议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