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 自招专题(一)--动态电路和电路计算(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科学 自招专题(一)--动态电路和电路计算(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自招专题--动态电路和电路计算
模块一 动态电路
练1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的值分别为△U1、△U2,则它们的大小相比较应该是(  )
A.△U1<△U2 B.△U1>△U2
C.△U1=△U2 D.因为无具体数据,故无法比较
练2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上向下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为△U1,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为△U2则(  )
A.△U2>△U1 B.△U2=△U1 C.△U2<△U1 D.无法比较
练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至C时,电压表V1的示数从U1变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从U2变为U2′,电流表A的示数从I变为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1′>U1,U2′>U2,I′<I B.|U1′﹣U1|<|U2′﹣U2|
C.> D. >
练4 如图所示,电源有内阻(相当于一个理想电源和一个电阻串联),调整电路的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U,在这个过程中(  )
A.通过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小于
B.R1两端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U
C.通过R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等于
D.电源两极的电压增大,增加量一定小于△U
练5 如图所示,A、B间电压一定,当滑片P向左移动到另一位置时,通过R1、R2的电流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I1、△I2,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U1、△U2,则(  )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U1=△U2
练6 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l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V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C.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45W~1.25W
D.该电路中总功率变化范围是0.81W~4.05W
练7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电源电压恒定为8V,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灯泡L标有“6V 0.5A”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电路中各元件都在安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工作时的最小功率是0.7W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5~0.55A
C.滑动变阻器允许的取值范围是2~20Ω
D.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3~6V
练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30Ω 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L上标有“6V,3W”的字样,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3.375~4.5W
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3~6V
C.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5~20Ω
D.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0.5A
模块二 电路计算
练9 如图所示,六根完全一样的电阻丝,电阻值均为R,依次连结构成一个正六边形,连接处接触良好并形成六个接线柱,将其任意两个接线柱接入到电路中,则两接线柱间的等效电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R, R B.R, R C.R, R D.R, R
练1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设灯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R1消耗的功率为18W;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灯L的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9,R2消耗的功率为2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R1=R2
B.RL=R1+R2
C.灯L的额定功率为18W
D.只闭合S1时,电路消耗功率为36W
练11 如图,AB、CD为两根平行的相同的均匀电阻丝,EF为另一根电阻丝,其电阻为R,它可以在AB、CD上滑动并保持与AB垂直,且EF与AB、CD接触良好。图中电压为理想电压表,电源电压U和电源电阻都保持不变,B、D与电源两极连接的导线的电阻可忽略。闭合开关后,当EF处于图中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4.0V;现将EF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一段距离△L后,电压表的读数变为U2=6.0V;若将EF由图中位置向左移动一段距离△L,电压表的读数U3应多大?(用ρ表示电阻丝AB、 CD上单位长度的电阻)
练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伏,R=2欧;S为电键;其他8个电阻一个未知,设为Rx。剩下的7个电阻的阻值均为1欧。若闭合电键S以后,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2瓦,则Rx的阻值为多少?通过Rx中的电流为多少?
练1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0=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P,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为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45A,当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为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试求:
(1)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P
(2)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为了不损坏两个电表,求滑动变阻器可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练14 小明自己设计并动手将房间里的窗帘改成电动窗帘。为此他购置了微型电动机及减速装置、电源、双刀双掷开关、滑轮、皮带、拉绳等器材,对原有的窗帘盒进行改造。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窗帘盒(上方的双虚线框)内安装了电动装置,电动装置通过拉绳拉着窗帘一起运动。改变通过微型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就可改变其转轴转动的方向,从而将窗帘打开或关闭。利用双刀双掷开关,可以实现电源对电动机供电电流方向的改变。请你在图甲右侧的虚线框内,完成电源、双刀双掷开关和接线柱间的电路连接。
(2)电动机的转速一般很高,需要安装减速装置,如图乙所示。请说明减速装置的减速原理。
(3)下表是所使用的微型电动机的部分数据。表格中,额定功率是“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堵转电流是“在额定电压下,让电动机的转轴同定不动时的电流”。
型号 工作电压范围U/V 额定电压U额/V 额定电流I额/A 额定功率(输出)P输/W 额定转速n/r min﹣1 堵转电流I堵/A
RS﹣360SH﹣14280 8.0﹣30﹣0 12 0.34 2.15 5000 1.36
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
①以额定功率运行时,该电动机的效率为多少?
②电动机的额外功率主要由热损耗和机械损耗造成,请分别求出以额定功率运行时,该电动机的热损耗功率和机械损耗功率?
③在图甲中,减速装置、飞轮、皮带、滑轮、拉绳共同构成了传动装置。已知每半边的窗帘滑轨长度为1.5m,要求自动窗帘能够在6s内从完全关闭到完全打开。拉动半边窗帘时,挂钩和滑轨间的平均摩擦力为2N。则安装电动窗帘时,对传动装置的机械效率有何要求?
练15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灯L的电功率为PL,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灯L的电功率为PL',电流表的示数为I2。已知PL:PL'=9:25。
(l)求电流表的示数I1与I2的比值;
(2)当开关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C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c,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已知U1:U2=3:2,Rc的电功率为10W,这时灯L正常发光。通过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会形成不同的电路,在这些不同的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之比为3:1。求灯L的额定功率。
模块一 动态电路
练1 【答案】:B
【解析】:
如下图:
∵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R1并联,再与R2、R3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V2测中间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B向A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引起并联电路部分的总电阻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变化量为△U1,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R2、R3两端的电压变大;
∵U1=U﹣U2﹣U3,
∴△U1=△U2+△U3,
∴△U1>△U2。
练2 【答案】:A
【解析】:
∵电阻R1、R3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上向下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电阻R1、R3两端的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大;
∵U2=U﹣U1﹣U3,
∴△U2=△U1+△U3,
∴△U2>△U1。
练3 【答案】:B
【解析】: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至C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因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定值电阻R1、R2两端电压都减小,所以U2′<U2,U1′>U1;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整个电路电阻增大,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I。故A错误;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至C时,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U1′﹣U1=(U﹣I′R2)﹣(U﹣IR2)=(I﹣I′)R2,
U2′﹣U2=I(R2+R1)﹣I′(R2+R1)=(I﹣I′)(R2+R1),
所以,|U1′﹣U1|<|U2′﹣U2|,故B正确;
C:电压表V2测量两个定值电阻的总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由于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所以=。故C错误;
D:根据B选项的分析可知:=R2,=(R2+R1),所以<,故D错误。
故选:B。
练4 【答案】:D
【解析】:
A:因电压表示数增大,而R1为定值电阻,故电流的增加量一定等于,故A错误;
B:电压表与R1与R并联,测量与R1与R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U,R1两端的电压也增大△U,故B错误;
C:R1两端的电压增大△U,则说明R2及内阻两端的总电压减小了△U,R2及内阻的总电阻不变,故电路中电流的减小量为,小于,故C错误;
D:由C的分析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减小量为,则电源内阻损失的电压为
r内×,电源两极电压增加量为r内×,小于△U,故D正确。
练5 【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2与R3并联,然后再与R1串联,设A、B间电压为U;
(1)由电路图可知,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阻R2与R3的并联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I变小,通过R1的电流I1减小,电阻阻值不变,电阻R1两端电压U1=IR1变小,电阻R2与R3的并联电压U并=U2=U3=U﹣U1变大,R3不变,由I3=可知I3变大,
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1=I2+I3,
I1减小,I3增大,I2减小,则I2的减小量大于I1的减小量,即△I1<△I2;
(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路电压之和,则U=U1+U2,由于U不变,
U1的减小量等于U2的增加量,即△U1=△U2;
由以上分析可知,△I1<△I2,△U1=△U2,故C正确;
练6 【答案】: 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功率为1.25W,
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滑=U﹣UL=4.5V﹣2.5V=2V,
因2V<3V,没有超出电压表的量程,
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达到2.5V,故A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I=IL===0.5A,
灯泡的电阻:RL===5Ω,
因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而灯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5A,
电路的最大电功率:P大=UI大=4.5V×0.5A=2.25W,
电流最大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最小为:
R滑小===4Ω;
(2)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3V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U﹣U滑大=4.5V﹣3V=1.5V,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3A,
灯泡的最小功率:PL′=UL′I小=1.5V×0.3A=0.45W,
则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45W~1.25W,故C正确;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R滑大===10Ω,
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4Ω~10Ω,故B错误;
电路的最小电功率:P小=UI小=4.5V×0.3A=1.35W,
则该电路中总功率变化范围是1.35W~2.25W,故D错误。
练7 【答案】:D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为了保证各元件的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max=IL=0.5A,
由I=可得,灯泡的电阻:RL===12Ω,
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总min===16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滑min=R总min﹣RL=16Ω﹣12Ω=4Ω,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电流最小,电压表示数最小,各元件是安全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为4Ω~20Ω,故C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min===0.25A,
则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5A~0.5A,故B错误;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即灯泡的最小电压):U小=IminRL=0.25A×12Ω=3V;
因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所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6V,
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3V~6V,故D正确;
灯泡的最小功率:PL=Imin2RL=(0.25A)2×12Ω=0.75W,故A错误。
练8 【答案】:A
【解析】:
由图知,电阻与变阻器并联,后与灯泡串联,灯泡的额定电流I===0.5A,灯泡的电阻R灯===12Ω;
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电阻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1=9V﹣6V=3V;
通过R1的电流I1===0.1A,则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滑=0.5A﹣0.1A=0.4A,变阻器的阻值R滑===7.5Ω
A: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总电流为0.5A,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最大=UI=9V×0.5A=4.5W;
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2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定值电阻与变阻器的总电阻R===12Ω;
总功率为P最小===3.375W;
由上分析知,故A正确;
B: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U=IR=×12Ω=4.5V;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U最大=6V;
所以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4.5V~6V,故B错误;
C:由上分析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7.5Ω~20Ω,故C错误;
D:由上分析知,当变阻器的阻值为20Ω时,R1两端的电压最大,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I最大===0.15A;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R1两端的电压最小,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I最小=0.1A,则电流表的变化范围为0.1A~0.15A,故D错误。
模块二 电路计算
练9 【答案】:B
【解析】:
①每一个电阻丝为R,如果A接线柱为准,连接的方法中AF与AB的构成电阻值相同;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其总电阻为:=R;
②连接的方法中AC与AE的构成电阻值相同;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其总电阻为:=R;
③连接的方法中AD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其总电阻为:=R;
由上分析可知,电阻的最大值为R,电阻的最小值R;故B正确,ACD错误。
练10 【答案】:C
【解析】:
(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电阻R1、R2和灯泡L并联,
∵灯L正常发光,
∴此时灯的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P=
∴U2=PR= P1R1= P额RL= P2R2﹣﹣﹣﹣﹣﹣﹣﹣﹣﹣﹣﹣﹣﹣﹣﹣①
RL额定功率P额==,
RL=﹣﹣﹣﹣﹣﹣﹣﹣﹣﹣﹣﹣﹣﹣﹣﹣﹣﹣﹣﹣﹣﹣﹣﹣②
(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电阻R1、R2和灯泡L串联,
此时灯泡的功率:PL=I2RL=()2RL=P额,
把①②式代入上式可得:2RL=R1+R2﹣﹣﹣﹣﹣﹣﹣﹣﹣﹣﹣﹣﹣③
R2消耗的功率:P2=I2R2=()2R2=2W
即R2=﹣﹣﹣﹣﹣﹣﹣﹣﹣﹣﹣﹣﹣﹣﹣﹣﹣﹣﹣﹣﹣﹣﹣④
联立②③④式得:P额=18W,R1=R2=RL;
(3)当只闭合S1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P1=18W;
由以上计算可知,只有C符合题意。
练11 【答案】:电压表的读数U3应为3V 。
【解析】:
解:设电源电阻为r,电源电压为U,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ρ,EF处于图中位置时,FD、EB长度为l,由分压原理可得:
U1=×R,可得:
RU=U1(R+r+2ρl)=4.0V×(R+r+2ρl)﹣﹣﹣﹣﹣﹣﹣﹣﹣﹣﹣﹣﹣﹣﹣①
当EF向左移动△l,有U2=×R可得:
RU=U2(R+r+2ρl+2ρ△l)=6V×(R+r+2ρl+2ρ△l)﹣﹣﹣﹣﹣﹣﹣﹣﹣﹣②
当EF向右移动△l,有U3=×R可得:
RU=U3(R+r+2ρl﹣2ρ△l)﹣﹣﹣﹣﹣﹣﹣﹣﹣﹣﹣﹣﹣﹣﹣﹣﹣﹣ ﹣﹣﹣③
由①②可得:4.0V×(R+r+2ρl)=6V×(R+r+2ρl+2ρ△l)
即:R+r+2ρl=﹣6ρ△l﹣﹣﹣﹣﹣﹣﹣﹣﹣﹣﹣﹣﹣﹣﹣﹣﹣﹣﹣﹣﹣﹣﹣﹣④
把④代入①可得:RU=4.0V×(﹣6ρ△l)﹣﹣﹣﹣﹣﹣﹣﹣﹣﹣﹣﹣﹣﹣﹣⑤
把④代入③可得:RU=U3(R+r+2ρl﹣2ρ△l)=U3×(﹣8ρ△l)﹣﹣ ﹣﹣﹣⑥
由⑤⑥可得:
4.0V×(﹣6ρ△l)=U3×(﹣8ρ△l),
可解得:U3=3V。
答:电压表的读数U3应为3V
练12 【答案】:Rx的阻值为8Ω,通过Rx中的电流为0.25A。
【解析】:
解:由E的6V,输出功率为12W,由P=可得,外电阻的阻值为:
R总===3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RAB=R总﹣R=3Ω﹣2Ω=1Ω;
如图所示,用圈圈出来的区域电压相同,可以收缩成点,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把AB端口的那包含7个阻值均为1欧的电阻从电路中分离出来,
经过两次星三角变换后可得总电阻R0=Ω,
此时Rx与R0并联,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解得:Rx=8Ω,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UAB=U=×6V=2V,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流过Rx的电流:Ix===0.25A。
答:Rx的阻值为8Ω,通过Rx中的电流为0.25A。
练13 【答案】:(1)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2)滑动变阻器可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2.5Ω~10Ω。
【解析】:
解:(1)设电源的电压为U,
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为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5A;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为时,电路中的电路为0.5A,所以电源的电压为:
U=0.45A×(5Ω+)﹣﹣﹣ ﹣ ﹣①
U=0.5A×(5Ω+)﹣﹣﹣﹣﹣﹣②
由①②可得:RP=20Ω,U=4.5V;
(2)为保证电流表不损坏,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为=7.5Ω,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的最小值为2.5Ω;
为保证电压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压为3V,
则此时R0的电压为4.5V﹣3V=1.5V,
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的最大值为=10Ω;
所以滑动变阻器可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2.5Ω~10Ω。
答:(1)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2)滑动变阻器可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2.5Ω~10Ω。
练14 【答案】: (1)见解析:
(2)与输入轴固定在一起的齿轮周长小,齿轮数少,与输出轴固定在一起的齿轮周长大,齿轮数多。因此,输入轴转动很多圈才能带动输出轴转动一圈,实现减速的功能。
(3)①该电动机的效率为52.7%。
②该电动机的热损耗功率为1.02W;机械损耗功率为0.91W。
③要求传动装置的机械效率大于46.5%。
【解析】:
解:(1)把双刀双掷的两个动片接在电源两端,可以实现电源对电动机供电电流方向的改变,(或者是把电源与下端的两个接线柱接通,双刀双掷开关的动片与电动机接通,开关的上、下四个静片分别交叉连接也可以实现题意的目的),如图所示:
(2)与输入轴固定在一起的齿轮周长小,齿轮数少,与输出轴固定在一起的齿轮周长大,齿轮数多。因此,输入轴转动很多圈才能带动输出轴转动一圈,实现减速的功能。
(3)①由于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的总功率P总=U额I额=12V×0.34A=4.08W,
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P出=2.15W,
故电动机以额定功率运行时的效率η=×100%=×100%=52.7%。
②由I=可得,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的电阻R===8.82Ω,
故电动机的热损耗功率为P热=I额2R=(0.34A)2×8.82Ω=1.02W,
电动机的额外功率P额=P总﹣P出=4.08W﹣2.15W=1.93W,
故电动机的机械损耗功率P损=P额﹣P热=1.93W﹣1.02W=0.91W。
③对于传动装置,其输入的功率为P入=2.15W,
已知每半边的窗帘滑轨长度为1.5m,窗帘运行的速度v===0.25m/s,
则传动装置的输出功率P===2Fv=2×2N×0.25m/s=1W,
故传动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46.5%。
故要求其传动装置的机械效率大于46.5%。
答:(1)见解析:
(2)与输入轴固定在一起的齿轮周长小,齿轮数少,与输出轴固定在一起的齿轮周长大,齿轮数多。因此,输入轴转动很多圈才能带动输出轴转动一圈,实现减速的功能。
(3)①该电动机的效率为52.7%。
②该电动机的热损耗功率为1.02W;机械损耗功率为0.91W。
③要求传动装置的机械效率大于46.5%。
练15 【答案】:(1)电流表的示数I1与I2的比值是3:5。
(2)灯L的额定功率为20W。
【解析】:
解:(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
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灯泡L与电阻R1串联,
所以有:PL:PL'=I12RL:I22RL=I12:I22=9:25,
∴I1:I2=3:5。
答:电流表的示数I1与I2的比值是3:5。
(2)当开关S1,S2又都断开时,灯泡L与电阻R1、R2串联,V1测L与R1两端的总电压,V2测R1与R2两端的总电压,
∴==,
∴2RL=R1+3RC﹣﹣﹣﹣﹣﹣﹣﹣①,
∵电源电压一定,在(1)的两个电路中,I1(RL+RB)=I2(RL+R1),
∵I1:I2=3:5
∴2RL=3RB﹣5R1﹣﹣﹣﹣﹣﹣﹣﹣②。
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都闭合,电路中只有灯L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小,根据
P=可知,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
当S1、S2都断开,电路中三电阻串联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
∵电源电压一定,
∴==
得:2RL=RB+R1﹣﹣﹣﹣﹣﹣﹣﹣③,
联立①②③得RL=2RC,
当L正常发光时,因为L与RC串联,
∴==,
∴灯泡的额定功率PL=2PC=2×10W=20W,
答:灯L的额定功率为20W。
答案:(1)电流表的示数I1与I2的比值是3:5。
(2)灯L的额定功率为20W。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