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期中考试讲话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学校期中考试讲话稿

资源简介

同心逐梦,不断超越
—在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讲话
春日艳阳驱风寒,回顾往昔续新章。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过半,期中考试已落下帷幕,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宣告成为过去,虽然大家早已马不停蹄地踏上新的征程,并积极准备创造新的辉煌,但只有先回顾过去的作为,在反思中前进,我们才能走得稳健,走得扎实。
为了让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更科学、更高效,我们今天召开八年级“精细过程管理,追求靶向实效”为主题的期中总结交流会。
期中考试后,如何将前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同时,如何在今后日常工作中把新的规划转化成行之有效的行动,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教育的看法。李希贵老师说的好:“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教育应该就像农民种地,农民从来不强迫庄稼按照一个模式生长——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做肯定是徒劳无意义的,他们只是勤勉地浇水、施肥、喷洒农药,让每一颗庄稼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地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他们在秋天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收获。”因此,我认为做教育就像做农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万物又总是归于一理。教育教学与农民种庄稼确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思考两者的相似之处,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很多的启示,也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瓜秧,就绝对不会长出豆子来;种下豆苗,你也不要期望有甘甜的西瓜吃。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鲜明个性的生命个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风传承,有不同的知识积累、学习基础。对于老师来说,他们或是瓜秧,或是豆苗;或是绿草,或是白杨……如果谁期望种瓜得豆,谁期望将绿草培养成高大的白杨,那这个教师一定不是凡人,而是神——比如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来变去,手指一点就可以让一个妖怪还原成一个动物。咱们老师是不会有这个特异功能的,况且,老师面对的学生是“人”,不是妖怪!
因此,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就应该坦然地面对,接受每一个学生都是差异鲜明的个性这个事实,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让“绿草”更茂盛更翠绿更惹人爱怜,让白杨更高大更粗壮更昂然挺立……这难道不是一个高明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庄稼人总是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他所做的就是播种、施肥、除草,慢慢地等待花开的日子,等待最后的收获。他不能因为自家田里的禾苗长得矮就揠苗助长,也不会站在地边急躁地跺脚,更不会在夜晚拿着一盏1000瓦的电灯给禾苗做光合作用,以期它长得更快(现在的大棚另当别论,那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
同理,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老师们也应有这样的平和的心态。像燃灯校长张桂梅所说,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让每一个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再者说,面对不听话的学生,你急有用吗?有用,你急好了。你打骂有用吗?有用,你打骂就是。你生气有用吗?有用,你只要天天坐在办公室生气就可以了。事实上,这些方法都不是高明的方法,也是不管用的。于是乎,我们只能心平气和起来。每天认真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订正作业……每天找三两学生谈谈心,聊聊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每天读几页书,看几篇文章。
但是,不要把农民的平和的心态理解为偷懒,理解为随遇而安和消极怠慢。“种豆南山下,草绳豆苗稀。”这是陶渊明的逍遥和闲适,是一个知识分子对自然、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不是农民对待庄家的态度,没有一个农民不希望自己种的庄家有好的收成。即使禾苗长得不高大不茂盛,他依然执着地坚守,灌溉、除草、施肥……干旱的夏季,秧苗快要枯萎了,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抽水灌溉,从水塘底部的水凼种抽取少许,从河边的山水间打井抽水。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他们依然扛起锄头,来到田间地头,用希望的目光打量每一个禾苗,查看他们的些微的生长。即使这一季庄家收成甚微,他们还会把希望放在下一季里。忙碌着,并希望着。如果把学生比作农民种的庄稼,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人成才,都会在静静等待花开的声音。
同样是劳动,也是有效率高下之分的。“用智不用力”,技术密集行的科学种田与原始的劳动密集性的种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掌握庄稼生长的客观规律,因时而动,因势而行,会大大减轻劳动负担,增加收成。
同理,教育教学也需要老师们在掌握学生成长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施教,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现状,认真准备教学内容,仔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然后执着地守望教育的农田,让智慧和情感在农田中悄然铺陈,期盼“稻花香里说丰年”。
下面和大家交流三个关键词:考试、习惯和深度教学。
第一个关键词:考试。每次考试后,都会有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有些题我已讲过多次,但学生还是不会;有些题型我强调过多次,但考试日时,稍微一变化,学生就又不会了;还有……说这些话时,总是流露出些许的无辜和无奈
我想许多老师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题目讲过不止一遍,但学生往往还出现错误;有些题型也都讲过,但到考试时,题目一变,学生就无所造适从: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见考试题,不由暗自窃喜,因为许多试题平时训练过,成绩一旦揭晓,大失所望。于是乎,我们把一股脑的怨气全都酒在学生身上,把问题的症结全都归结为学生不用心,学生不勤奋。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埋怨学学生的同时,更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只有找准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才不至于每次考试结束后,都后悔不迭,都埋怨学生不争气。
造成这种根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应该反省的应该是我们教师自己:错误一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我讲过多遍;我强调过多遍,但学生还是出错,问题就不在我,而在于学生,"老师们。你这样说的时候,是否这样想过:我们在课堂上是否镇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自己是否还在毒霸课堂;自己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自己是否注重了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自己是否关注到了学困生;自己是否注重检测和评价;自己是否重视了每节课的查漏补缺;自己是否注重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弄清了这些,才会当学生出错时,不是一味地埋怨,也会因自己平时的教学失误而
心存愧疚,也才会产生对课堂的敬畏之情,才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教学的细节做精细了,学生才会在考场上减少失误,教学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内化、建构、输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也是内因,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才会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障碍,学生的学习才会高效和精细。“老师平时讲过多遍,也强调过,但考试却常常出错”。这时老师首先应该反思:你在讲时是不是只是把知识灌输给了学生,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内化和吸收,若果真是这样,任凭我们如何重复讲解,学生如何苦苦训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为学生没有进行真正的学习,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和运用知识,没有把知识去内化,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其次老师应该反思,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是否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常言道: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只有在平时养之有素,学生才会在考试时少出错误或不出错误。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正在成长的学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智慧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少犯错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在考试过后,多从自身查找原因才是减少学生考场上少出错误的良方
希望所有老师都树立一个理念:大型考试前的所有考试都是对教师和学生学业水平的健康体检。期中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在考察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我们不应该将目光全部集中于分数之上,而是要明确优势与成功的方法,透过学生学的问题,发现自己教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强师生的自信心,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成长。我们要把每次考试都当做中考,不断砾炼自己的各项素养,就能在将来的挑战中拔得头筹。
第二个关键词:习惯。拥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优秀。这里强调“两个专”、“合作”、“复习”和“阅读”这几个好习惯,八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希望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将好习惯真正地培养起来,才能在将来为九年级的学习生活和冲刺中考打好基础。
第三个关键词: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理念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决定着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的关键在于教知识理解,教思维方式,教规律,教创新—教师不仅要解惑,更要多传道。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对体验到有趣、有用、有智、有道,让他们逐渐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我们现阶段可以通过堂堂清、周周清和整理错题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敦促学生养成好习惯,布置分层次作业和多形式作业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针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叫学习陷阱的理念,任何孩子都可能会有从高处滑向谷底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孩子从谷底逐渐一步步走向高处,教给孩子坚持并培养他们的自信,“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教育不是决胜千里之外,而是一米以内的温润。
对下一步工作。我想提几点希望:
首先,希望所有老师都能够目标明确,达成共识,携手打造班级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教育是老师精心、家长用心、学生专心,这一切的基石,是责任、合作与沟通。
其次,希望老师们要基于过程反思,从而寻求改进提升——反思成绩、试卷、集体教研时思维的优化和要求的可见化,从教与学的问题中反思,优化教学策略。好的过程必然带来稳定的结果,我们必须坚持PDCA的模式,在课程理念下运用系统思维来管理教与学。(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工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而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该理念针对品质工作按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来进行活动,以确保可靠度目标之达成,并进而促使品质持续改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1.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2.D(Do)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4.A(Action)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第三点,针对平时学习和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对学生采取“促优、推边、顾偏”的分层辅导,尤其要关注临界生出现的原因和现状,采用“导师制”全员育人模式,按照沈主任下发的临界生帮扶名单,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指导。应该“逐个分析,锁定目标”、“明确任务,善找方法”、“精心设计,严格实施”、“及时反馈,重视评价”。相信在老师们的细致指导下,同学们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同时,我们应认真落实作业会商制,统一调配学科作业时间(有时间规划意识);晚辅导改为“真辅导”,可以个体辅导,学生自主选择;落实教学日计划周计划,做到超前备课,备作业,备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完善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带着积极情绪进课堂,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我们对教学质量的忠诚度就是工作态度,要科学用脑,遵循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凝心聚力,趁势而上;找准方法,培优促率;协同管理,形成合力。
老师们,教育是精细活,是慢功夫,教育需要耕牛的精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教育需要思想的沉静,静心做事,不急不躁;教育需要工作的细致,一丝不苟,环环相扣。我始终坚信:“功到阔深处,天教勤苦成”!
老师们,期中考试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开始和加油站,最后和大家分享前南非总统曼德拉的一句话:“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没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我们都是辛勤的耕耘者,付出汗水和智慧,才能见得硕果累累;我们都是认真的思考者,时刻反思和创新,才能实现更好的创新;我们都是勇敢的海燕,永不向困难低头,才能激发潜力,拥抱成功。让我们一起在反思中前进,在反思中成长。相信在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八年级一定会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