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一、填空题1.(2020三上·睢县期中)水是一种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 【答案】液体;流动性【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考查水的特征,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一定的流动性。2.(2024三上·郓城期末)我们把物体分为 、 、 三类。【答案】液体;固体;气体【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形态特征,我们将物体分为液体、气体和固体三类。3.人们常常根据 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答案】云量【知识点】云量【解析】【解答】人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分析】本题考的是天气情况中的晴天、多云和阴天判断依据。4.(2024三上·郓城期末)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答案】24【知识点】降雨量等级【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5.(2024三上·郓城期末)下面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砂糖 B.食盐 C.沙子【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沙子放入水中沉入水底,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说明沙子在水中无法溶解。6.(2024三上·郓城期末)下面不属于空气的特点的是( )。A.看不见,摸不着B.非常的轻,能流动C.闻起来有股清新的味道【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 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能流动,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故选:C。7.(2024三上·郓城期末)测量某天气温时一般把温度计放在( )。A.室内B.室外阳光下C.室外阴凉空气流通的地方【答案】C【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解析】【分析】 气温计是测量测量空气温度的仪器。测量气温时,应该将气温计放置在室外通风阴凉处,测量的气温较准确。8.(2024三上·郓城期末)读温度计的示数时,眼睛应该( )温度计的刻度。A.仰视 B.平视 C.俯视【答案】B【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正确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9.(2024三上·郓城期末)下面不能称为降水的是( )。A.毛毛细雨 B.特别响的雷 C.很少的冰雹【答案】B【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由于气流上升将水汽送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云中的凝结物(水滴和冰晶)再经过反复升降,进行碰撞、合并,使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最终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三、判断题10.(2024三上·郓城期末)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变成水蒸气。(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常温下就可以变成水蒸气,在周围空气干燥、温度变高的条件下更为明显。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变成水蒸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1.(2024三上·郓城期末)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有质量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是有质量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2.(2024三上·郓城期末)风无色、无味、无形,所以它是无法观测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风【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占据空间的气体。但是空气流动能够形成风,可以被我们感受到。1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液态的水在吸收热量时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14.(2024三上·郓城期末)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组合而成。空气中的氧气能够供给生物呼吸,只是氧气的一部分。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5.(2021三上·新沂期中)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虽然没有呼吸器官,但是,实际上植物在它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根、茎、叶、花,还是种子和果实,时刻都在呼吸,都需要空气。所以题目说法错误。16.(2024三上·郓城期末)空中的云比较多,但有时能看到太阳,可以记录为多云天气。( )【答案】正确【知识点】天气现象;云量【解析】【分析】 根据云量的认识,空中的云比较多,但有时能看到太阳,可以记录为多云天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7.(2024三上·郓城期末)风向就是风吹向的方向。( )【答案】正确【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北风是由北吹向南的风。18.(2024三上·郓城期末)盐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人们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从海水中析出盐的结晶。盐水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析出,水分会蒸发,所以人们常常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食盐。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19.(2019三上·萧山期末)假如地球上只有晴天,没有阴雨天,人类能生活得更好。【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解答】夏天一直是晴天,天气会非常炎热。【分析】地球上一直干燥也会因为缺水而影响人的生活。四、简答题20.(2024三上·郓城期末)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说一说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搅拌;磨成粉末。【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1 / 1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一、填空题1.(2020三上·睢县期中)水是一种 ,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 2.(2024三上·郓城期末)我们把物体分为 、 、 三类。3.人们常常根据 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4.(2024三上·郓城期末)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5.(2024三上·郓城期末)下面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砂糖 B.食盐 C.沙子6.(2024三上·郓城期末)下面不属于空气的特点的是( )。A.看不见,摸不着B.非常的轻,能流动C.闻起来有股清新的味道7.(2024三上·郓城期末)测量某天气温时一般把温度计放在( )。A.室内B.室外阳光下C.室外阴凉空气流通的地方8.(2024三上·郓城期末)读温度计的示数时,眼睛应该( )温度计的刻度。A.仰视 B.平视 C.俯视9.(2024三上·郓城期末)下面不能称为降水的是( )。A.毛毛细雨 B.特别响的雷 C.很少的冰雹三、判断题10.(2024三上·郓城期末)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变成水蒸气。( )11.(2024三上·郓城期末)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有质量的。( )12.(2024三上·郓城期末)风无色、无味、无形,所以它是无法观测的。( )1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14.(2024三上·郓城期末)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5.(2021三上·新沂期中)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16.(2024三上·郓城期末)空中的云比较多,但有时能看到太阳,可以记录为多云天气。( )17.(2024三上·郓城期末)风向就是风吹向的方向。( )18.(2024三上·郓城期末)盐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9.(2019三上·萧山期末)假如地球上只有晴天,没有阴雨天,人类能生活得更好。四、简答题20.(2024三上·郓城期末)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说一说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液体;流动性【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考查水的特征,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一定的流动性。2.【答案】液体;固体;气体【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形态特征,我们将物体分为液体、气体和固体三类。3.【答案】云量【知识点】云量【解析】【解答】人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少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当天空被云覆盖多于四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大于四分之三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阴天。【分析】本题考的是天气情况中的晴天、多云和阴天判断依据。4.【答案】24【知识点】降雨量等级【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5.【答案】C【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沙子放入水中沉入水底,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说明沙子在水中无法溶解。6.【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 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能流动,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故选:C。7.【答案】C【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解析】【分析】 气温计是测量测量空气温度的仪器。测量气温时,应该将气温计放置在室外通风阴凉处,测量的气温较准确。8.【答案】B【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正确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9.【答案】B【知识点】降水形式;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由于气流上升将水汽送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云中的凝结物(水滴和冰晶)再经过反复升降,进行碰撞、合并,使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最终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10.【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常温下就可以变成水蒸气,在周围空气干燥、温度变高的条件下更为明显。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变成水蒸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1.【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解析】【分析】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是有质量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2.【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风【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占据空间的气体。但是空气流动能够形成风,可以被我们感受到。13.【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液态的水在吸收热量时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14.【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组合而成。空气中的氧气能够供给生物呼吸,只是氧气的一部分。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5.【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虽然没有呼吸器官,但是,实际上植物在它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根、茎、叶、花,还是种子和果实,时刻都在呼吸,都需要空气。所以题目说法错误。16.【答案】正确【知识点】天气现象;云量【解析】【分析】 根据云量的认识,空中的云比较多,但有时能看到太阳,可以记录为多云天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7.【答案】正确【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北风是由北吹向南的风。18.【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解析】【分析】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人们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从海水中析出盐的结晶。盐水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析出,水分会蒸发,所以人们常常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食盐。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19.【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解答】夏天一直是晴天,天气会非常炎热。【分析】地球上一直干燥也会因为缺水而影响人的生活。20.【答案】搅拌;磨成粉末。【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解析】【分析】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 2、加热; 3、磨成粉末等。 搅拌、升温都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改变溶解速率,将固体研碎增加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就加快了固体的溶解速率。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