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资源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中。
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下列选项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车库拐角处放置的镜子
B.台灯的灯罩
C.皮影戏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  )是正确的
A.身在室外时,应该到建筑物下躲避
B.发生地震时,应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C.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双手抱头躲在靠墙的书桌下等待救援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地震时,如果在学校的平房里,应迅速跑到屋外空旷处,远离高建筑;如果在学校的三楼上,应蹲在墙角或桌底并把书包顶在头上;如果在楼中的家里,应跑到厨房或卫生间;在商场里,应靠在大柱子旁并用手护头部;在书房里,应趴在书桌或床下面;在大街上,应远离电线杆、围墙或护头跑到开阔处。掌握地震自救的方法,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3.(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加热稀饭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认为(  )最好。
A.把锅盖盖上 B.用勺子不停地搅动 C.加大火力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流动介质传递的过程,热稀饭时,用勺子不停地搅动,会加速热对流,让稀饭热得更快。
4.(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锅里的水开了,冒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 B.水蒸气 C.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5.(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像花岗岩,玄武岩这样,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B选项符合题意。
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有益“礼物”是(  )。
A.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能使土地更肥沃
B.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
C.污染空气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火山拥有大量的热量,常常有大量热气,热气蕴藏在地下,是有价值的资源。
7.(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下面现象利用了热对流的是(  )。
A.电饼铛做馅饼 B.铁锅炒菜 C.电热水器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电热水器利用了热对流;电饼铛做馅饼、铁锅炒菜利用了热传导。
8.(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冬天下了大雪后,人们会在雪上撒些盐,是为了(  )。
A.让雪化得慢一些 B.让雪化得快一些 C.提醒路人小心地滑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冬天在雪上撒些煤渣,使得雪表面颜色变深且粗糙不平,有利于热的吸收,加快雪的融化。
9.(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遭遇崩塌、滑坡、泥石流时,应选择与崩塌、滑坡、泥石流运动方向(  )逃离危险区。
A.垂直的方向 B.平行的方向 C.倾斜的方向
【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我们要掌握自救的常识,学会自救。遭遇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时,应选择与崩塌、滑坡、泥石流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逃离危险区,绝不能顺着其运动的方向逃生。
10.(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手背不小心划了个小口子,应(  )再贴上可贴。
A.用自来水清洗 B.不用处理 C.用生理盐水清理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外伤是指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划伤、表皮烫伤等。不同的外伤处理方法是不同的手背不小心划了个小口子,用棉棒蘸取酒精或碘酒、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消毒,再贴上创可贴。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云和雾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1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球从内到外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13.(2022五上·平原期末)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这种说法错误,月亮不是光源。
14.(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崴脚后应先热敷,再冷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崴脚之后,第一时间应按压痛点。选择物理治疗方法时,千万不要热敷,而要选择冷敷,这样才能让血管发生收缩,减少血液的流出,起到消肿的作用。
15.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课堂实验可知,橡皮泥在水中,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中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因此,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与其沉浮关系。
1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化石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为研究提供线索。(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变化而成的保留原物体、遗迹形状、结构或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了解生物的发展情况,并能据以确定地层的年代。
17.(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对地球内部运动的认识,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18.(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
19.(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勤开窗、多通风,可以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浓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甲醛是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会造成咽喉不适、胸闷等症状,居室内空气中含有很多甲醛不能居住。勤开窗,多通风可以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浓度。
20.(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陶的烧制温度比瓷的高很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材料的餐具
【解析】【分析】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为陶瓷,它们一般以陶土、高原土为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传统陶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瓷是用瓷土做原料,烧制温度要比陶高很多。
三、填空题。
2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   ,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炸药燃料等。
【答案】气体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已知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甲醛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炸药、燃料等。
2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   .
【答案】漂浮材料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 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滑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同一种材组成不同大小的物体,它们的承重能力会不一样。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23.(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小孔成像”说明   ,它的发现者是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墨子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传播的认识,“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它是科学家墨子发现的。
24.(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了圆简结构的物品,这就是   。
【答案】仿生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仿生的过程是:发现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25.(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雨来自云,云中的   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
【答案】小水滴;雨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下雨是水循环的一部分,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下雨。
2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球上的水在   、   、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答案】陆地;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
27.(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VR眼镜由镜盖、镜身、   等几部分构成。
【答案】镜片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VR眼镜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VR眼镜由镜盖、镜身、镜片等几部分构成,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
28.(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许多因素都会引起地表变化,如   、   等等。
【答案】水流;风(人类活动、地震、火山等答案不固定,合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有风力、流水、冰川、人类活动等。风力、流水和冰川的侵蚀作用,可能在地表面留下很多沟壑,使地表面变得起伏不平。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沙漠和黄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冰川沉积物杂乱堆积,形成冰碛丘陵。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可能加剧流水侵蚀作用;人类也可能平整土地,修梯田。
29.(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导热性   (填"好"或"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了空气,空气也不容易   ,棉衣穿到身上时,可以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答案】差;导热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棉花、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导热性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空气,空气也不容易导热。棉衣穿到身上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四、探究与发现。
30.(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下列实验研究陶瓷的哪些特性
【答案】不易导热、易碎、耐高温、耐腐蚀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而烧制成的,属于非金属材料。陶瓷高温烧制,不易导电、不易导热、耐高温、易碎、耐腐蚀。
3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
(1)用土豆泥模拟   ,用番茄酱模拟   .
(2)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   ,压力越   。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这就表,形成火山。
【答案】(1)火山;岩浆
(2)高;大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1)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的实验材料有土豆泥、铁盒子、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其中,实验材料中,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2)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五、科学与生活
3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生活中有哪些仿生产品 他们分别模仿了哪种生物呢 请举两个例子吧!
【答案】飞机的发明模仿了鸟类的翅膀;直升机的发明模仿了蜻蜓;雷达的发明模仿了蝙蝠;锯子的发明模仿了茅草;吸盘的发明模仿了章鱼;水泥电线杆的发明模仿了葱叶等等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电子蛙眼: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发明了电子蛙眼。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雷达: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在夜间导航的。蝙蝠的喉头发出一种超过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高频声波,这种声波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迅速返回来,蝙蝠用耳朵接收了这种返回来的超声波,使其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蝙蝠飞行。而雷达正是运用了这一特性,科学家借助仿生原理,人类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制造出了雷达。
“复眼”数码相机:科学家受蜜蜂和苍蝇复眼结构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复眼”数码相机。这种相机半球状排列着180个显微透镜,使其具有160度的视野,能够同时聚焦物体的不同深度。人类眼睛和所有相机都是使用单个透镜聚焦光线至一个光敏组织或者材料物质上,这种排列能够制造高分辨率图像,但是复眼却能提供与众不同的优势,它可以产生全景视角,呈现显著的深度感官。
飞机:飞机的发明源于人类对飞行的向往和对鸟类的研究,近代由于空气动力学以及机械学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是由于鸟类的翅膀形状,气流流过翅膀上表面的速度比流过下表面的速度快,导致下翼面受到的向上的气流压力大于上翼面受到的向下的气流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并由此制造了飞机。
33.(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家中炒锅的把手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
【答案】家中炒锅的把手一般用塑料或木头制成,因为不易导热,不烫手,可防烫伤。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家中汤锅的把手一般是用塑料制成的。因为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所以要用这种材料来防止烫手。
1 / 1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中。
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下列选项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车库拐角处放置的镜子
B.台灯的灯罩
C.皮影戏
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  )是正确的
A.身在室外时,应该到建筑物下躲避
B.发生地震时,应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C.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双手抱头躲在靠墙的书桌下等待救援
3.(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加热稀饭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认为(  )最好。
A.把锅盖盖上 B.用勺子不停地搅动 C.加大火力
4.(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锅里的水开了,冒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 B.水蒸气 C.空气
5.(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像花岗岩,玄武岩这样,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有益“礼物”是(  )。
A.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能使土地更肥沃
B.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
C.污染空气
7.(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下面现象利用了热对流的是(  )。
A.电饼铛做馅饼 B.铁锅炒菜 C.电热水器
8.(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冬天下了大雪后,人们会在雪上撒些盐,是为了(  )。
A.让雪化得慢一些 B.让雪化得快一些 C.提醒路人小心地滑
9.(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遭遇崩塌、滑坡、泥石流时,应选择与崩塌、滑坡、泥石流运动方向(  )逃离危险区。
A.垂直的方向 B.平行的方向 C.倾斜的方向
10.(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手背不小心划了个小口子,应(  )再贴上可贴。
A.用自来水清洗 B.不用处理 C.用生理盐水清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云和雾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
1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球从内到外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
13.(2022五上·平原期末)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  )
14.(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崴脚后应先热敷,再冷敷。(  )
15.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1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化石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为研究提供线索。(  )
17.(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
18.(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
19.(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勤开窗、多通风,可以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浓度。(  )
20.(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陶的烧制温度比瓷的高很多。(  )
三、填空题。
2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   ,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炸药燃料等。
2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   .
23.(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小孔成像”说明   ,它的发现者是   
24.(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了圆简结构的物品,这就是   。
25.(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雨来自云,云中的   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
26.(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地球上的水在   、   、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27.(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VR眼镜由镜盖、镜身、   等几部分构成。
28.(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许多因素都会引起地表变化,如   、   等等。
29.(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导热性   (填"好"或"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了空气,空气也不容易   ,棉衣穿到身上时,可以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四、探究与发现。
30.(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下列实验研究陶瓷的哪些特性
31.(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
(1)用土豆泥模拟   ,用番茄酱模拟   .
(2)实验结论: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   ,压力越   。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这就表,形成火山。
五、科学与生活
32.(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生活中有哪些仿生产品 他们分别模仿了哪种生物呢 请举两个例子吧!
33.(2024五上·德州夏津期末)家中炒锅的把手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地震时,如果在学校的平房里,应迅速跑到屋外空旷处,远离高建筑;如果在学校的三楼上,应蹲在墙角或桌底并把书包顶在头上;如果在楼中的家里,应跑到厨房或卫生间;在商场里,应靠在大柱子旁并用手护头部;在书房里,应趴在书桌或床下面;在大街上,应远离电线杆、围墙或护头跑到开阔处。掌握地震自救的方法,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流动介质传递的过程,热稀饭时,用勺子不停地搅动,会加速热对流,让稀饭热得更快。
4.【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5.【答案】B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B选项符合题意。
6.【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时,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火山拥有大量的热量,常常有大量热气,热气蕴藏在地下,是有价值的资源。
7.【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电热水器利用了热对流;电饼铛做馅饼、铁锅炒菜利用了热传导。
8.【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冬天在雪上撒些煤渣,使得雪表面颜色变深且粗糙不平,有利于热的吸收,加快雪的融化。
9.【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我们要掌握自救的常识,学会自救。遭遇由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时,应选择与崩塌、滑坡、泥石流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逃离危险区,绝不能顺着其运动的方向逃生。
10.【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外伤是指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划伤、表皮烫伤等。不同的外伤处理方法是不同的手背不小心划了个小口子,用棉棒蘸取酒精或碘酒、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消毒,再贴上创可贴。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这种说法错误,月亮不是光源。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崴脚之后,第一时间应按压痛点。选择物理治疗方法时,千万不要热敷,而要选择冷敷,这样才能让血管发生收缩,减少血液的流出,起到消肿的作用。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课堂实验可知,橡皮泥在水中,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中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因此,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与其沉浮关系。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变化而成的保留原物体、遗迹形状、结构或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了解生物的发展情况,并能据以确定地层的年代。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对地球内部运动的认识,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甲醛是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会造成咽喉不适、胸闷等症状,居室内空气中含有很多甲醛不能居住。勤开窗,多通风可以降低居室中的甲醛浓度。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材料的餐具
【解析】【分析】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为陶瓷,它们一般以陶土、高原土为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序制成。传统陶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瓷是用瓷土做原料,烧制温度要比陶高很多。
21.【答案】气体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已知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甲醛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炸药、燃料等。
22.【答案】漂浮材料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 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滑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样的材料是漂浮材料。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同一种材组成不同大小的物体,它们的承重能力会不一样。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23.【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墨子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传播的认识,“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它是科学家墨子发现的。
24.【答案】仿生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仿生的过程是:发现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25.【答案】小水滴;雨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下雨是水循环的一部分,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下雨。
26.【答案】陆地;海洋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
27.【答案】镜片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VR眼镜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VR眼镜由镜盖、镜身、镜片等几部分构成,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
28.【答案】水流;风(人类活动、地震、火山等答案不固定,合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有风力、流水、冰川、人类活动等。风力、流水和冰川的侵蚀作用,可能在地表面留下很多沟壑,使地表面变得起伏不平。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沙漠和黄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冰川沉积物杂乱堆积,形成冰碛丘陵。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可能加剧流水侵蚀作用;人类也可能平整土地,修梯田。
29.【答案】差;导热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棉花、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棉被和棉衣里有棉花,棉花的导热性差,而且棉花的缝隙里充满空气,空气也不容易导热。棉衣穿到身上后,可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
30.【答案】不易导热、易碎、耐高温、耐腐蚀
【知识点】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而烧制成的,属于非金属材料。陶瓷高温烧制,不易导电、不易导热、耐高温、易碎、耐腐蚀。
31.【答案】(1)火山;岩浆
(2)高;大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1)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的实验材料有土豆泥、铁盒子、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其中,实验材料中,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2)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时,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2.【答案】飞机的发明模仿了鸟类的翅膀;直升机的发明模仿了蜻蜓;雷达的发明模仿了蝙蝠;锯子的发明模仿了茅草;吸盘的发明模仿了章鱼;水泥电线杆的发明模仿了葱叶等等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电子蛙眼: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发明了电子蛙眼。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雷达: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在夜间导航的。蝙蝠的喉头发出一种超过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高频声波,这种声波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迅速返回来,蝙蝠用耳朵接收了这种返回来的超声波,使其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蝙蝠飞行。而雷达正是运用了这一特性,科学家借助仿生原理,人类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制造出了雷达。
“复眼”数码相机:科学家受蜜蜂和苍蝇复眼结构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复眼”数码相机。这种相机半球状排列着180个显微透镜,使其具有160度的视野,能够同时聚焦物体的不同深度。人类眼睛和所有相机都是使用单个透镜聚焦光线至一个光敏组织或者材料物质上,这种排列能够制造高分辨率图像,但是复眼却能提供与众不同的优势,它可以产生全景视角,呈现显著的深度感官。
飞机:飞机的发明源于人类对飞行的向往和对鸟类的研究,近代由于空气动力学以及机械学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是由于鸟类的翅膀形状,气流流过翅膀上表面的速度比流过下表面的速度快,导致下翼面受到的向上的气流压力大于上翼面受到的向下的气流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并由此制造了飞机。
33.【答案】家中炒锅的把手一般用塑料或木头制成,因为不易导热,不烫手,可防烫伤。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家中汤锅的把手一般是用塑料制成的。因为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所以要用这种材料来防止烫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