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6张PPT)第三章 服装CAD的制板技术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第三节 筒裤制板第四节 斜裙制板第五节 衬衫制板第六节 裙裤制板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半窄裙的制板相对比较简单。本节通过学习半窄裙的制板,掌握【打板】模块主要工具的应用。首先进入【单位设定】和【号型设定】,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完成设置后,进入【打板】。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个使用当前设置的空白工作区。半窄裙规格见表3-1。1.作矩形矩形宽度46cm(臀围88/2+宽松量2),矩形高度60cm:(裙长63-腰带宽3)。点击【矩形】图标,用鼠标单击工作区中的 l,在【输入框】中输入"x46y-60",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1。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2.作臀围线臀围线与腰围线距离为19cm。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指示被平行要素 1,指示平行侧 2,在【输入框】中输入腰高"19",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2。4.作侧缝线后中线与侧缝线距离为22cm。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指示被平行要素 1,指示平行侧 2,在【输入框】中输入后臀围线长"22",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4.作前片腰线前片腰围为21.5cm(腰围/4+缩缝量0.5+前后差1+省道量的。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21.5”,再于腰围线上靠近前中线的位置处用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中输入“y0.7”,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4(a)。利用【放大】图标,放大显示前片腰线部位。点击【曲线】图标,画出前片腰线 1、 2、 3,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见图3-4(b)。如果曲线形状不理想,可以利用【点列修正】图标进行调整。5.作前片上部侧缝线点击【曲线】图标,由出前片侧缝线 1, 2,在【输入框】中输入"14",【回车】键,用鼠标单击 3,确定曲线的第3个点,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见图3-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如果曲线形状不理想,可以利用【点列修正】图标进行调整。点击【全体表示】图标。6.作前片下部侧缝线用【切断】图标剪断下摆线和臀围线,指示被切断线 1、 2,单击鼠标右键;指示被切断线 3,单击鼠标右键,完成【切断】操作,见图3-6(a)。点击【曲线】图标,画出前片侧缝线 4、 5,在【输入框】中输入"3",按【回车】键,用鼠标门单击 6,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见图3-6(b)。如果曲线形状不理想,可以利用【点列修正】图标进行调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7.作后片腰线后片腰围为19.5cm(腰围/4+缩缝量0.5-前后差1+省道量的。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19.5",再于腰围线上靠近后中线的位置处用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中输入"y0.7",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7(a)。利用【放大】图标,放大显示后片腰线部位。点击【曲线】图标,回出后片腰线 2、 3,在【输入框】中输入"1",按【回车】键,用鼠标单击 4,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见图3-7(b)。如果曲线形状不理想,可以利用【点列修正】图标进行调整。点击【全体表示】图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8.作前片下摆曲线利用【放大】图标,放大显示前片下摆部位。点击【曲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0.5,按【回车】键,用鼠标单击 1、 2,在【输入框】中输入"3.5",按【回车】键,用鼠标单击 3,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见图3-8如果曲线形状不理想,可以放大显示后利用【点列修正】图标进行调整。点击【全体表示】图标。9.作后片下摆曲线及侧缝线点击【垂直反转复写】图标,再点击【要素】图标,指示前片的相应曲线 1、 2、 3,单击鼠标右键;指示反转基准点 4;单击鼠标右键,完成后片侧缝线及下摆线的复制操作,见图3-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10.分离前后片先删除矩形上边水平线以及原垂直的侧缝线,再点击【要素】图标,指示要删除的线 1、 2,单击鼠标右键,点击【再表示】图标,见图3-10(a)。点击【两点移动】图标,再点击【要素】图标,指示移动的要素 1、 2、 3、 4、 5、 6,单击鼠标右键结束选择,指示移动前后两点 7, 8,前片与后片分离,见图3-10(b)。点击【两点线】图标,点击要连接的曲线 9, 10、 11、 12,将前后片侧缝线上断开的部分连接起来,见图3-10(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11.修整前后片点击【连接角】图标,指示后片上各个长出线段的角 1, 2、 3、 4、 5、 6,见图3-11。同理,修整前片。12.作后片省道先绘省中心线,放大后片上部。点击【垂直线】图标,再点击【中心点】图标,指示后片腰线及臀围线 1, 2,见图3-12(a)。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6",按【回车】键,用鼠标点击上述所画的垂直线,靠近下方端点 3,在【输入枉】中输入"x0.7",按【回车】键,见图3-12(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点击【两点线】图标,指示省中心线的两端点 4、 5,完成省中心线。利用【删除】图标删除作省中心线时所画的两条辅助线,见图3-12(c)。点击【省道】图标,指示作省线及省中心线 6、 7,在【输入框】中输入省量“4”,按【回车】键,完成作省道操作,见图3-12(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13.圆顺省及作省折线点击【省道圆顺】图标,指示圆顺线 1、 2,单击鼠标右键结束选择,指示省线 3, 4,单击鼠标右键结束选择,指示省的端部 5,输入曲线的点数5,按【回车】键,省折叠时的形状显示出来,用鼠标修改点的位置,使曲线形状圆顺。修改完成后,单击鼠标右键,完成【省道圆顺】操作,见图3-13(a)。点击【省折线】图标,指示倒向侧的省线与曲线 l、 2,指示另一侧的省钱与曲线 3、 4,完成【省折线】操作,点击【再表示】图标,见图3-13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14.作前片省道因为前片省道中心线位于腰线中点向侧缝方向2cm处,所以首先放大前片上部。点击【垂直线】图标,再点击【中心点】图标,指示前片腰线 1,在【输入框】中输入"y-l0",按【回车】键,见图3-14(a)。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指示被平行要素 1,指示平行侧 2,在【输入框】中输入"2",按【回车】键完成。用【删除】图标删除第一条垂线,见图3-14(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点击【水平线】图标,用鼠标点击该垂直线下端点 1,在【输入框】中输入"x-0.5",按【回车】键,见3-14(c)。利用【两点线】图标作省中心线,删除作省中心线过程中所画的两条辅助线,运用与作后片省相同的方法作出前片省,省最为4cm,然后进行【省道圆顺】和【省折线】的操作,图3-14(d)。15.修整如果对前后裙片的侧缝由线不满意,可以利用【曲线拼合】图标和【点列修正】图标对曲线进行修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半窄裙制板16.作腰带用【矩形】图标作一长35cm(腰围/2+3)、宽3cm的矩形,完成半窄裙净板的制作。且后加缝边,见图3-15。17.保存文件点击【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子菜单,气将窄、裙|纸样保存在磁盘中。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NAC2000服装CAD系统【打板】模块虽然有自动生成原型纸样的功能,但是我们有时仍希望自己建立原型,从而保留一些所需要的原型结构线。比如,背幅线、胸幅线。以下通过女上衣原型纸样的制板,熟悉【打板】模块中主要工具及菜单的使用。进入【打板】模块,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个使用当前设置的空白工作区。给定的女上衣原型规格见表3-2。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1.作矩形矩形长度47cm(胸围/2+5),矩形宽度37cm(背长)。点击【矩形】图标,在工作区中用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中】输入"x47y-37",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16。2.作胸围线胸围线与矩形上边距离21cm(胸围/6+7),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指示被平行要素 1,指示平行侧 2,在【输入框中】输入"21",按【回车】键完成,见图3-1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3.作背幅线和胸幅线背幅线距离后中心线18.5cm(胸围/6+4.5),胸幅线距离前中心线17cm(胸围/6+3)。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18.5",按【回车】键,在胸围线上靠近后中线的位置处用鼠标单击 1,在矩形上边线处用鼠标单击 2,完成背幅线。同理可作胸幅线,见图3-18。4.作垂直侧缝线点击【垂直线】图标,再点击【中心点】图标,分别在胸围线及下边线处用鼠标单击 1、 2,画出侧缝线,见图3-1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5.作后领口弧线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后领宽"7.1"(胸围/20+2.9),按【回车】键;在矩形上边线处用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中输入后领深"y2.37"(后领宽/3),按【回车】键。最后,放大后领曲线部位,利用【曲线】图标圆出后领口弧线,见图3-20。6.作后肩线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2.37"(后领深),按【回车】键;在背幅线上端用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中输入"x2",按【回车】键,利用【两点线】图标作后肩线,见图3-2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7.作前领口弧线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输入枉】中输入前领宽"6.9"(后领宽-0.2),按【回车】键;在矩形上边线 1处单击鼠标,在【输入框】中输入前领深"y-8.1"(后领宽+1),按【回车】键,见图3-22(a)。点击【水平线】图标,用鼠标单击 2, 3,画水平线,见图3-22(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点击【角度线】图标,指示基准要素 4,在【输入框】中输入角度线的长度"3.15"(前领宽/2-0.3),按【回车】键;指示角度线的通过点 5,在【输入框】中输入角度数值"45",按【回车】键,见图3-22(c)。点击【曲线】图标,用鼠标单击两点 6、 7,在【输入框】中输入“0.5”,按【回车】键,用鼠标单击点 8,完成前领口弧线,见图3-22(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8.作前肩线使用【要素长度】图标测量出后肩线长度14.22cm。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4.74"(后领深×2),按【回车】键;在胸幅线上端1处单击鼠标,在【输入框】中输入"x-5",按【回车】键,见图3-23(a)。点击【长度线】图标,放大前片上部。在【输入框】中输入"0.5",按【回车】键,指示长度线的起点 2,指示投影要素 3,在【输入框】 中输入"12.42"(后肩线-1.8),按【回车】键,完成前肩线,见图3-23(b)。点击【缩小】图标,将图形缩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9.作袖窿弧线点击【角度线】图标,指示基准要素 1,在【输入框】中输入角度线的长度"3",按【回车】键;指示角度线的通过点 2,在【输入框】中输入角度值"45",按【回车】键,作出袖窿辅助线,见图3-24(a)。指示基准要素 3,在【输入框】中输入角度线的长度“2.5”,按【回车】键;指示角度线的通过点 4,在【输入框】中输入角度值“-45”,按【回车】键,作出另一袖窿辅助线,见图3-24(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放大袖窿部位,点击【记号】菜单,选择【记号一】,再选择【等分线标】,指示被标示线的两端点 9, 10,在【输入框】中输入等分数"2",按【回车】键,在背幅线上作出等分线标。同理,在胸幅线上作等分线标,见图3-24(c)。点击【曲线】图标,因袖窿弧曲线 11、 12、 13、 14、 15、 16、 17,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袖窿弧线。使用【删除】图标,删除等分线标。点击【缩小】图标,缩小图形,画出袖窿弧曲线,见图3-24(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10.作侧缝线点击【切断】图标,指示被切断线 1,鼠标右键点击切断线 2,单击鼠标右键,完成切断操作,见图3-25(a)。点击【两点线】图标,鼠标单击 3;在【输入框】中输入"2",鼠标单击 4,完成侧缝线,见图3-25(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11.作前片腰围线点击【长度调整】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伸缩长度"3.45"(前领宽/2),按【回车】键;指示线的伸缩端 1,单击鼠标右键,四出前下落,见图3-26(a)。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9.2"(胸幅线/2+0.7),按【回车】键;在胸围线上靠近前中线处用鼠标单击 2,向下移动鼠标,鼠标单击 3,见图3-26(b)。点击【水平线】图标,鼠标单击 4、 5,田水平线;点击【两点线】图标,鼠标单击 6、 7,完成腰围线。利用【单侧修正】图标剪去长出的线段,见图3-26(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12.画BP点标记点击符号条工具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4",按【回车】键;指示记号的位置 1,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见图3-27。13.测量前后袖窿弧长度利用【切断】图标将袖窿弧曲线在侧缝处切断,利用【要素长度】图标分别测量出前袖窿弧线长度20.32cm、后袖窿弧线长度20.88c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14.作袖子点击【垂直线】图标,在工作区中用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 中输入"y-54"(袖长),按【回车】键。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输入框】中输入袖山高12.8(总袖窿弧长/4+2.5),鼠标单击 2、 3,四出前袖肥线。同理,回出后袖肥线,见图3-28(a)。点击【长度线】图标,画袖山斜线。指示长度线的起点 4,指示投影要素 5,在【输入框】中输入"21.88"(后袖窿弧+1),完成后袖山斜线。同理,画出前袖山斜线,长度为20.33cm(前袖窿弧),见图3-28(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利用【垂直线】和【水平线】图标画出袖缝线和袖口线的辅助线;利用【连接角】和【单侧修正】图标进行修剪;利用【等分线标】图标分别作前后袖山斜线的四等分线标;利用【垂直线】图标作两条垂直线,见图3-28(c)。放大树山部位,点击【直角钱】图标,指示垂直基准要素 1,在【输入框】中输入直角线的长度"1.5",按【回车】键,指示直角线的通过点 2,指示直角线的延伸方向 3,圆出一条与后袖山斜线相垂直的直线。同理,幽出另外两条与前袖山斜线相垂直的、长度分别为1.8cm和1.3cm的直线,见图3-28(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点击【曲线】图标,画丰I打窿弧曲线 1、 2, 3, 4、 5, 6、 7,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袖山曲线。用【删除】图标删除等分线标。点击【缩小】 图标,缩小图形,见图3-28(e)。点击【曲线】图标,画袖口曲线。在【输入框】中输入“1”,按【回车】键,鼠标单击 1;在【输入框】中输入“1.5”,按【回车】键,鼠标单击 2;在【输入框】中输入“0”,按【回车】键,鼠标单击 3;在【输入框】中输入“1”,按【回车】键,鼠标单击 4;最后单击鼠标右键,完成袖口曲线,见图3-28(f)。点击【水平线】图标,作袖肘线。在【输入框】中输入"29.5"(袖长/2+2.5),按【回车】键,鼠标单击上 1、 2,见图3-28(g)。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女上衣原型制板15.完成制板点击【连接角】图标、【单侧修正】图标和【删除】图标,修剪、删除前后衣片及袖子纸样上不必要的辅助线。至此,完成女上衣原型纸样的制板,见图3-29。上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通过半窄裙和女上衣原型的制作,熟悉了常用工具及菜单的操作。对于筒裤的制板过程,已经熟悉的工具不再详细叙述其操作过程。筒裤制板,仍是分别进入【单位设定】和【号型设定】模块,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完成设置后,进入【打板】模块。点击【新建】图标,创建一个使用当前设置的空白工作区。表3-3给出筒裤规格。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1.作裤子板型基准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作长度为97cm的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过水平线右端作腰围线(长度不确定,尽量长一点,同为裤子的前片和后片可在一起制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距腰围线27cm的立裆线(立裆+1);点击【查看】菜单,选择【符号条】,在符号条工具栏上选择【等分线标】图标,将立裆线分成3等份;点击【点平行线】图标,过1/3点作出臀围线,作出裤子板型基准线,见图3-3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2.作前中线的辅助线及裤折线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臀围线上,距离下端点23cm(臀围/4+1)处,作与腰围线相连的水平线,即前中线的辅助线;点击【等分线标】图标,将立裆线分成4等份;点击【等分线标】图标,对第二等份作3等分;点击【点平行线】图标,过1/3点作出裤折线,见图3-3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3.作腰线、前中线及部分前侧缝线点击【切断】图标,以前中线的辅助线切断3条垂直线(即:腰围线、臀围线和立裆线);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腰围线上,从切断处向下21.5cm(腰围/4+松量0.5+吃量0.5+前中线下落量0.5+省量的作长为0.7cm的水平线;点击【长度线】图标,以该水平线右端点为长度线的起点,腰围线为投影要素,以21cm(腰围/4+松量0.5+吃量0.5+省量的为线的长度,回出腰线;点击【角度线】图标,过立裆线切断处作长为2.5cm的角平分线:最后点击【曲线】图标,画出前片上部的前中线和侧缝线,见图3-3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4.画前片的裤口线、中裆线、内侧缝线点击【点平行线】图标,作出裤口线和中裆线。点击【切断】图标,以裤折线将裤口线和中裆线切断,见图3-33。点击【曲线】图标,由出前片的内侧缝线;用【删除】图标删除等分线标,见图3-34。5.作前片腰褶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从裤折线处作3条相距2cm的平行线;点击【记号一】子菜单中的【活褶】,作长10cm的活褶;点击【水平线】图标,重画裤折线,完成裤前片腰褶,见图3-3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6.作后裆宽倾斜线,确定臀围的辅助线在前裤片上方点击【点平行线】图标或【间隔平行线】图标,作一水平线;点击【切断】图标,以该水平线将立裆线、臀围线和腰围线切断;点击【两点线】图标,作后裆宽倾斜线AB,其中,B点距离被切断点5cm;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AB线的平行线,距离为23.5cm(臀围/4+1.5);用【长度调整】图标将AB线向右延长2cm,见图3-3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7.作后片腰线、大裆曲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腰围线的平行线,距离为0.7cm;用【长度线】图标,过C点作这一平行线的长度线,长度为21.5cm(腰围/4+吃量0.5+松量0,5+省量4.5),得到肝腰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从立裆线A点向下9cm处,向左画一长为1cm的水平线;3等分大裆宽后,点击【曲线】图标,四大裆曲线,见图3-3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筒裤制板8.作后片裤折线及其他辅助线用【端点距离】工具测量前片前中线与裤折线的距离,测得结果为9.58cm;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以间隔量9.58cm四后片裤折线;点击【点平行线】图标或用【间隔平行线】图标作出其他辅助线,再用【删除】图标删除等分线标,完成后片裤折线,见图3-38。9.作后片侧缝线、后中线用与裤前片类似的方法完成裤后片周边线,见图3-39。10.画后片省道,加缝边加省道,作省折线,删除不必要的辅助线,加缝边,完成裤前后片的制板,见图3-40。上一页返回第四节 斜裙制板180°斜裙的结构特点是裙腰、下摆在圆弧上变化,而不是在水平线上变化。本例直接进入【打板】模块,进行斜裙制板。表3-4给出了斜裙规格。点击【新建】图标,按表3-4中的规格,开始斜裙纸样的制作。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斜裙制板1.作斜裙的基本辅助线180°斜裙的前后片各为90°。根据圆周关系,腰围为64cm时,纸样的半径应为20.38cm(=64/3.14)。点击【矩形】图标,作一个正方形,边长为75.38cm(=55+20.38);选择作图菜单的【半径圆】,以20.38cm为半径、正方形的左上角为圆心,由一小圆;再选择【半径圆】,以75.38cm为半径、正方形的左上角为圆心,且一大圆,见图3-4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斜裙制板2.去除多余的线段,作前后中线点击【切断】图标和【删除】图标,把困多余的线段去除,保留正方形内的腰围辅助线及裙下摆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正方形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再利用【切断】图标和【删除】图标,把两条圆弧线以外的两点线剪断、删除;点击【变更为虚线】图标,把两点线由实线转换为虚线,作为前后片的中心线;点击【切断】图标,用小半径圆弧线把正方形的上边线和左边线剪断,分成半径线和裙子的侧缝线,见图3-4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斜裙制板3.作斜裙的前片点击【曲线】图标,以上边线的半径线右端往左0.7cm、左边线的半径线下端往上0.7cm为端点,作前片腰围线,且经过中心线上端点;点击【平行纱向】 图标,沿中心线作纱向标记,见图3-43。4.作斜裙的后片传统的斜裙制板是在一个纸样上完成前后片的制作,而在CAD中可以轻松地拷贝纸样。另外,由于加缝份、排板都是用计算机完成,没有剪纸样、合并等过程,因此,也必须在制板时完成纸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四节 斜裙制板点击【两点移动复写】图标,把斜裙前片复制出来;点击【删除】图标,把前片腰围删除;点击【曲线】图标,以上边线的半径线右端往左0.7cm、左边线的半径线下端往上0.7cm为端点,作后片腰围线,且经过中心线上端点往下1cm,见图3-44。5.作腰带点击【矩形】图标,以长为67cm、宽为3cm的长方形作为腰带;点击【垂直线】图标,在长边一端3cm处作垂直线;点击【平行纱向】图标,标出腰带的纱向,完成腰带的制作,见图3-45。上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以下练习衬衫制板。该款式的结构特点是衬衫领,圆下摆,有贴兜,袖子有两个活褶。进入【单位设定】和【号型设定】模块后,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表3-5给出了衬衫规格。完成设置后,进入【原型】模块。点击【新建】图标,选择女子文化式原型,按表3-5中的规格,把原型胸围设定为84cm,袖长设定为56cm,背长设定为37cm,建立衬衫制板所需的女装原型。返回【打板】模块,开始衬衫纸样的制作。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1.作衬衫的肩线及领弧线点击【曲线】图标,在距离后领侧端点0.5cm处作新后领弧线;点击【曲线】图标,在距离前领侧端点0.5cm、前领中点往下0.5cm处作新后领弧线;点击【垂直线】图标,分别以前后肩点为端点往上作1cm、1.5cm的竖直线;点击【两点线】图标,把新确定的领侧点与肩点(即竖直线的端点)连接起来;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前肩线延长4.5cm,后肩线延长3.5cm,完成衬衫肩线及领弧线的制作,见图3-4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2.作衬衫的袖窿弧线点击【水平线】图标,在前胸围线腋下点处向右四4cm的水平线,在后胸围线腋上点处向右画5cm的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在前一条水平线的端点往下画6cm的竖直线,在后一条水平线的端点往下回2.5cm的竖直线,其下端点为新腋下点;点击【曲线】图标,在新肩点与新腋下点间作袖窿弧线,见图3-4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3.作衬衫侧缝线点击【删除】图标,把多余的辅助线删除;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前后中线向下延长30cm;点击【水平线】图标,在前后中线下端点作下摆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从腋下点往下画侧缝线,与下摆水平线相交;点击【切断】图标,以侧缝线为切断线,把下摆水平线剪断;再点击【删除】图标,把多余的辅助线删除,作出衬衫侧缝线,见图3-48。4.作衬衫下摆线点击【等分线标】图标,把前后下摆平分为2等份;点击【角度线】图标,以下摆线为基准线,作长度为5cm的45°斜线;点击【曲线】图标,画下摆线的圆角;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把下摆曲线连接起来,见图3-4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5.作衬衫搭门及贴兜点击【删除】图标,把多余的辅助线删除;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与前中线相距1.2cm的左右两条平行线,完成搭门;点击【垂直线】图标,在距原型胸围线右端6cm处往下四长为12.5cm的竖直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前一竖直线的平行线,间隔为12.5cm;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距第一条竖直线的上端点往下1cm、第二条竖直线的上端点往下0.5cm的两点,作出贴兜的上沿线;点击【纸型剪开/端点回转】图标,以第二条竖直线为剪开要素和基准线,将该直线下端点向左转0.5cm;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两个下端点;点击【等分线标】图标,把两点线平分为2等份;点击【垂直线】图标,往下画1.5cm;点击【两点线】图标,完成贴兜下沿的制板,见图3-5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6.标注衬衫的纽扣位置点击【切断】图标,把前中线在腰节处剪断;点击【等距因扣】图标,以距前中线上端点1.3cm、被剪断线上端点8cm处为圆扣沿边点列线,标注出衬衫的纽扣位置,见图3-5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7.作衬衫领座及领面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前、后领弧线的长度;点击【水平线】图标,画一条水平线(长为前、后领弧线之和);点击【垂直线】图标,作一条长为10cm的垂直线;点击【等分线标】图标,把水平线分为3等份;点击【垂直线】图标,在水平线右端向上画一条长为1.5cm的垂直线;点击【曲线】图标,画领座弧线;点击【直角线】图标,作与底领弧线相垂直的线(长为2.8cm);点击【长度调整】图标,从底领弧线右端点延长2.4cm;点击【曲线】图标,过后中垂直线下端点向上3cm(直角线的上端点)画领座弧线;再点击【由线】图标,过后中垂直线下端点向上6cm(直角线的土端点)作领座弧线;点击【曲线】图标,过垂直线上端点(领面设计点)作领座弧线,见图3-5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8.作衬衫的袖子点击【水平线】图标,任意画一条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中点捕捉模式,向上画一条长为11cm的垂直线;点击【长度线】图标,过垂直线上端点,以水平线为投影要素,作一条长为前袖窿弧长的线段;点击【曲线】图标,画出袖山弧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在间隔为2cm处回弧线的平行线;点击【两点线】图标,分别连接袖片腋下点及袖口弧线(平行弧线)端点(往里1.5cm的点);点击【曲线】图标,把画好的两点线作为基准线,往里圆袖侧缝;利用【垂直线】图标、【间隔平行线】图标、【水平线】图标和【两点线】图标,画出袖宝剑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五节 衬衫制板点击【记号】菜单中的【记号一】的斜线工具,为前袖宝剑头画上线迹;点击【垂直线】图标,画出洒泪的垂直线;点击【记号】菜单中的【记号一】的斜线工具,为活褶画上斜线,完成活褶;点击【矩形】图标,四出长23.6cm、宽3cm的矩形,作为袖头,见图3-53。上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裙裤为裙子和裤子款式的结合,该款式的结构特点是:前开式,两侧兜。表3-6给出了裙裤规格。直接进入【打板】模块,开始裙裤纸样的制板练习。1.作裙裤的辅助线点击【矩形】图标,作一个宽为24cm、高为57cm(=60-3)的矩形;点击【水平线】图标,分别以距离上边线18cm、28cm(=26+2)处作水平线,两条线作为腰长线和立裆线。点击【两点移动复写】图标,把该矩形复制出来。两个矩形分别用作裙裤的前片和后片,见图3-54。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2.作裙裤前片的腰线及省道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矩形上边线的平行线,间隔为0.7cm;点击【长度线】图标,以上边线右端点往里1.5cm作为长度线的起点,平行线为投影要素,作长为19.5cm的线段,作为前片腰线,见图2-55(a)。点击【删除】图标,把腰线辅助线删除;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腰线左端往里4.5cm为端点,往下画长为10cm的垂直线;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该垂直线下端往左作1cm的水平线;点击【两点线】图标,作省中心线;点击【省道】图标,作省量为1cm:的前片腰省,见图3-55(b)。点击【省折线】图标,给该腰省作省折线;点击【删除】图标,把多余的辅助线删除,见图3-55(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3.作裙裤前片的侧缝线点击【曲线】图标,用弧线连接腰线左端与腰长线左端;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以下摆线为切断线,使该弧线延伸至下摆线处为侧缝线;点击【直角线】图标,作侧缝线的直角线,并与下摆线相交。完成裙裤前片的侧缝线,见图3-5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4.作裙裤的前裆裙裤兼有裙子向外张开的特点和裤裆。肉此,作裙裤的前裆时,先要作一条斜线,以保留裙子外张的形状。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矩形上边线右端、距立裆线右端1cm作两点线;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使该线延长至下摆线;再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使下摆线、腰长线、立裆线都延长至该斜线,见图3-57(a)。点击【水平线】图标,分别以新的立裆线右端、下摆线右端向右作长为11.5cm的水平线,分别为水平线1、水平线2;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两条水平线的右端,为裙裤前片的内侧裤缝线,见图3-57(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水平线l右端及腰长线右端,为两点线1;再点击【两点线】图标,选择【交点】图标,捕捉原矩形右边线与立裆线的交点,再选择【中心点】图标,捕捉两点线的中点,四出两点线2;点击【曲线】图标,通过腰线右端、腰长线右端、两点线2的中点、水平线1右端作弧线,完成裙裤的前裆线,见图3-57(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5.作裙裤前片的搭门及侧兜点击【删除】图标,把多余的辅助线删除;点击【曲线】图标,距腰线右端往里2cm为端点作搭门线,与腰长线右端相交;点击【垂直线】图标,距腰线左端10cm处往下画长为24cm的垂直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从该垂直线下端往左作水平线,与侧缝线相交;点击【切断】图标,用该水平线把侧缝线切断;点击【两点线】图标,以侧缝线切断处往上10cm、腰省右侧省线上端为端点作两点线,完成侧兜,见图3-58。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6.作裙裤后片的腰线及后片腰省点击【垂直线】图标,在后片矩形上边线左端往里1.5cm处,往下作1cm的垂直线;再点击【垂直线】图标,在上边线右端往里2cm处,往上作0.7cm的垂直线;点击【曲线】图标,以第一条垂直线的下端、第二条垂直线的上端为端点画一条弧线,作为裙裤后片腰线,见图3-59(a)。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腰线左端往里7.5cm为端点,往下画长为12cm的垂直线;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该垂直线下端往右作0.5cm的水平线;以与前片相同的方法,作出后片腰省,省量为4cm,完成后片腰省,见图3-59(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7.作裙裤后片的侧缝线参考裙裤前片的侧缝线,作出裙裤后片的侧缝线,见图3-60。8.作裙裤的后裆参考前裆斜线的画法,作出裙裤的后裆斜线,见图3-61(a)。参考前裆裆宽及内侧缝线的由法,作出后裆裆宽和内侧缝线。其中,后裆裆宽改为12.5cm,见图3-61(b)。点击【角度线】图标,参考前裆画法,作一条与裆宽线成-43。角的斜线(长为3.5cm),完成后裆线,见图3-61(c)。点击【删除】图标,删除多余的辅助线,见图3-61(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六节 裙裤制板9.作裙裤的腰带点击【矩形】图标,作一个宽3cm,长71cm(=68+3)的矩形;点击【垂直线】图标,距水平线端点3cm处作垂直线,完成裙裤腰带,见图3-62。上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插肩袖抽褶圆领衫的款式结构特点是:插肩袖,低领,袖山、袖口及领口均有抽褶,衣前中部系扣。分别进入【单位设定】和【号型设定】模块,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表3-7给出了圆领衫规格。设置完成后,进入【原型】模块。点击【新建】图标,选择女子文化式原型,设定原型胸围为84cm,袖长为28cm,背长为37cm,建立衬衫制板所需的女装原型。返回【打板】模块,开始圆领衫纸样的制作。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1.作圆领衫的搭门及下摆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前中线往下增加25cm;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以1.5cm为间隔作前中线的平行线,即搭门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以搭门线下端为端点向右作任意长的下摆线,见图3-63。2作圆领衫的领子点击【曲线】图标,以沿肩线往下3cm、搭门线往下2cm为端点四领外弧线;点击【曲线】图标,以沿肩线往下5.5cm、搭门线往下4.5cm为端点画领子内侧弧线,见图3-6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3.作圆领衫的侧缝线及插肩袖弧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距胸围线左端1cm为端点,往下回侧缝线;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投影点】图标的图形捕捉方式,作一条与袖弧线相切的竖直线为参考线;点击【曲线】图标,以内侧领弧线往下7.5cm、侧缝线上端往下5cm为端点作袖弧线,且经过参考线下端点(参考点),见图3-65。4.确定插肩袖的袖肥线,作前袖山弧线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肩线延长28cm,作为袖长;点击【切断】图标,将肩线于肩点处切断,把该线分为肩线及袖中线;点击【直角线】图标,在袖中线上端点往下9cm处画任意长的直角线,作为袖肥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作前袖山弧线时,以前片袖弧线上的参考点往上2cm,作为袖山与袖窿的对刀点。点击【切断】图标,用参考线把柑1窿弧线切断;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袖窿弧线下半段的长度(为9cm);点击【长度线】图标,以过袖窿弧线上半段的下端点(即参考点)往上2cm为端点,以袖肥线为投影要素,作一条长为11cm(=9+2)的线段;点击【连接角】图标,把多余的油肥线去掉;点击【曲线】图标,根据刚圆的线段四出前袖山弧线的下半段弧,见图3-6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5.完成含褶量的插肩袖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袖中线的平行线,间隔为褶量5cm,作为新的袖中线;点击【点平行线】图标,过原袖中线下端点回袖肥线的平行线,作为袖口线;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以新的袖中线为切断线,把袖口线延长至新袖中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袖肥线下端及袖口线下端。点击【曲线】图标,以袖山线上端点、领侧点往上0.7cm为端点画弧线;点击【直角线】图标,过该弧线上端点回肩线的垂直线,长为5cm,点击【连接角】图标,把新肩线与该垂直线拼接成角;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把所作的弧线与垂直线拼合为一条曲线,作为插肩袖上的领弧线,见图3-6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6.标注圆领衫的纽扣位置点击【等距圆扣】图标,以距前中线上端点3.3cm、下摆线往上20cm处的前中线为圆扣沿边点列线,标注出衬衫的纽扣位置,见图3-68。7.完成含褶量的前片(1)移出前片,作侧省,标注破缝线的位置。点击【两点移动复写】图标,把前片从板样中移动复写出来;测量前、后领弧线的长度;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侧缝线往下3cm和BP点;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侧缝线往下4.5cm和BP点;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领弧线上距前中线6cm和BP点;点击【垂直线】图标,过BP点作下摆的垂直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点击【切断】图标,剪出省口线段;点击【删除】图标,把省口线删除;点击【省道圆顺】图标,修正侧省,见图3-69(a)。转移省道至破缝线处,并放出楠量。点击【移动回转】图标,把省转移至破缝线处;点击【两点移动】图标,把破缝线以前的衣片往前移动2cm(可通过"dx2dy0"来移动),见图3-69(b)。(2)修整前片,作出过面。点击【曲线】图标和【删除】图标来修整前片;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以6cm为间隔量,回前中线的平行线,作为过面的外沿线;点击【垂直反转复写】图标和【单侧修正】图标,把领弧线及下摆线连至过面外沿线。至此,完成前衣片的纸样制作,见图3-69(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8.作圆领衫的后中线及下摆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以榈量5cm为间隔量,回后中线的平行线;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该平行线往下延长25cm,作为新的后中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以新后中线下端为端点回任意长的水平线,作为下摆线,见图3-70。9.作后领片弧线点击【曲线】图标,以肩线颈侧点向下3cm、原后中线向下1cm为端点四弧线,为后领片外弧线;点击【由线】图标,以肩线颈侧点向下5.5cm、原后中线向下3.5cm为端点画弧线,为后领片内弧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以后领片内弧线左端为端点向新的后中线画水平线;点击【单侧修正】图标,把后中线上多余的线去掉;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把后领片内弧线与水平线拼合为一条曲线,作为后片上的领弧线,见图3-7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10.作后侧缝线及袖窿弧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距胸围线右端1cm为端点往下画侧缝线;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投影点】图标的图形捕捉方式,作一条与袖弧线相切的竖直线,作为参考线;点击【曲线】图标,以领弧线往下3.5cm、侧缝线上端往下3cm为端点作袖弧线,且经过参考线下端点往上2.5cm(该点为袖片与后衣片的对刀点),见图3-72。11.作插肩袖的后袖山弧线参考前衣片的相应操作,确定袖肥线,作出插肩袖的后袖山弧线,见图3-73。12.完成后袖片参考前袖片的相应操作,加入褶量,完成后袖片的制板,见图3-7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七节 插肩袖抽褶圆领衫制板13.完成袖片拼合点击【两点移动复写】图标,把袖片从板样中移动复写出来;使用【垂直补正】图标,把两个袖片补正为垂直状态;点击【移动回转】图标,把前后袖片拼合为一个袖片,完成材片纸样的制作,见图3-75。14.拼合后片、后领片,完成所有纸样用同样的方法,把左右后片、左右后领片也分别拼合起来,完成全部纸样的制作,见图3-76。上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女式连衣裙为上下连体、露肩、袖子无袖山、有公主线的结构。分别进入【单位设定】和【号型设定】模块,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表3-8给出了连衣裙规格。完成设置后,进入【原型】模块。点击【新建】图标,选择女子文化式原型,设定原型胸围为84cm,袖长为23cm,背长为37cm,建立连衣裙制板所需的女装原型。返回【打板】模块,开始连衣裙纸样的制作。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1.作上衣的侧缝线、袖窿弧线及裙子的辅助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前片侧缝线的平行线,间隔为1cm;再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后片侧缝线的平行线,间隔为2cm;点击【水平线】图标,以前中线往下5cm为端点,向左画胸口线;点击【曲线】图标,以前片胸口线左端向里0.5cm、新侧缝线往下0.7cm为端点作前片新袖窿弧线;再点击【曲线】图标,以后片新侧缝线上端、肩线右端向里0.5cm为端点,作后片新袖窿弧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点击【矩形】图标,作宽23.5cm(=88/4+1.5)、长55cm的矩形;点击【水平线】图标,在距离矩形上边线向下18cm处作腰长水平线;点击【两点移动】图标,把该矩形边上,移动矩形,将矩形右上端点与前片前中线下端点对齐;点击【两点移动复写】图标,移动复写该矩形及腰长水平线,使其左上端与后中线下端对齐,见图3-77。2.作袖子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前片胸口线以上的袖窿弧线的长度,本例的测量值为8.52cm;点击【水平线】图标,在前袖山弧线上,距袖山高点向下8.52cm向左作水平线,为袖山切割线;点击【切断】图标,用该切割线分别把前后袖山弧线剪断为上下两部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后袖山弧线上部分的长度(本例的测量值为9.06cm);点击【删除】图标,把原型袖的袖口弧线删除;点击【水平线】图标,1巴袖口线重新连上,见图3-78a。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腋下点和袖口线向里1.2cm的点,作袖子侧缝线;点击【曲线】图标,以两个新袖口侧缝线下端点为起点作袖口弧线,且经过袖中心线下端点往上0.7cm,见图2-38(b)。利用【切断】图标和【删除】图标把多余的线删除,见图3-78(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3.作连衣裙上衣后片的切断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以后袖窿弧线往下9.06cm为端点,向后中线血水平线,作连衣裙上衣后片的切断线,见图3-79。4作裙子的侧缝线点击【切断】图标,用臀围线把后片矩形的右边线切断;点击【水平线】图标,以臀图线右端向下22cm为端点,向左作1.5cm的水平线段;点击【曲线】图标,经上边线右端向里4cm处、臀围线右端点、水平线段左端点顺势与裙下摆相交,作裙后片的侧缝线;同理,作出裙前片的侧缝线,见图3-8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5.作连衣裙后片的省道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投影点】模式,作后片原袖窿弧线的切线,作为参考线;点击【切断】图标,用该参考线把胸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再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中心点】图标,在胸围线左部分的1/2处往下作垂直线,与腰围线相交,作为省中心线l;点击【垂直线】图标,以省中心线上端为端点,往上作垂直线与胸口线相交,作为省中心线2;点击【垂直线】图标,以省中心线1下端为端点,往下作13.5cm的垂直线,作为省中心线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点击【切断】图标,用省中心线l把腰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点击【切断】图标,用省中心线2把胸线分为左右两部分;点击【两点线】图标,以省中心线1上端往下2cm、腰围线左部分的右端点向里1.5cm作一省线;同理,四出其他省线;点击【省折线】图标,给省中心钱2上的省作省折线,见图3-8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6.作连衣裙前片的省道点击【垂直线】图标,过BP点向腰围线作垂直线,作为省中心线4;点击【切断】图标,用省中心线4把前片腰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点击【两点线】图标,以腰围线右半部分左端点向里1.5cm、BP点为端点画省线。同理,画另一条省线。点击【两点线】图标,以胸口线左端向里6cm、BP点为端点画胸省破缝线;点击【切断】图标,用胸省破缝线把胸口线分为左右两部分,见图3-82(a)。点击【水平补正】图标,选择要转移的衣片,把下摆线水平补正,把部分腰省转移至胸省。虽然【水平补正】图标并不是为了转移省道而设置的工具,但结合服装知识及该工具的特点,该省道转移操作是最巧妙和恰当的,见图3-82(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点击【两点线】图标,分别把胸省线、侧缝线画上;点击【删除】图标,把转移后的省线删除;点击【两点线】图标,把省中心线4左边的腰省线回上,完成腰省,见图3-82(c)。点击【垂直线】图标,在省中心线4下端往下画11.5cm的垂直线,作为省中心线5;点击【两点线】图标,把省中心线5两侧的省线完成;点击【两点线】图标,给胸省添上省中心线6;点击【省折线】图标,完成胸省的省折线,见图3-82(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八节 连衣裙制板7.拼合、圆顺省道曲线点击【曲线拼合】图标,使省线根据其位置拼合起来,成为圆顺的省道曲线;点击【删除】图标,删除辅助线,修顺曲线;完成的连衣裙纸样见图3-83。在放码前,可进行对刀、放缝份等处理。上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三开身女西服的结构特点是:翻驳领,有领省,三开身。分别进入【单位设定】和【号型设定】模块,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表3-9给出了女同服规格。完成设置后,进入【原型】模块。点击【新建】图标,选择女子文化式原型,设定原型胸围为80cm,袖长为55cm,建立女装原型。返回【打板】模块,开始女同服纸样的制作。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1.确定前后衣片的位置及衣长根据女西服的围度松量及造型需要,前片胸围线左端点、后片胸围线右端点的距离应为3cm,前片腰围水平线比后片腰围水平线低1cm。点击【两点移动】图标,把前衣片移到后衣片的右边,相距约3cm;点击【端点距离】图标,测量前片胸围线左端点、后片胸围线右端点的距离及偏移值,根据该值计算两个端点在z轴、y轴的移动量,使两个衣片的位置符合制板要求后;再点击【两点移动】图标,把上一步计算的dx/dy值输入到【输入框】中,按【回车】键确定。点击【剪切线】图标,把后中线延长至65cm;点击【水平线】图标,以后中线下端为端点,向右作50cm左右的/低水平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前中心线的平行线,间隔量为2cm(作为搭门线);/前点击【连接角】图标,把搭门线与下摆线连接,见图3-8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2.作后中线、后领弧线、后腰肩线、前肩线点击【曲线】图标,以后中点、下摆水平线左端向里2cm为端点画曲线,作为新的后中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肩线上颈侧点向里0.7cm为端点,向上画0.5cm的垂直线;点击【曲线】图标,以后中点、垂直线上端为端点画弧线,作为新的后领弧线;点击【水平线】图标,以后肩点为端点,向右画0.7cm的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该水平线右端为端点,向上画1cm的垂直线;点击【曲线】图标,以新的后领颈侧点、该垂直线上端为端点四弧线,作为新的后肩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前肩点为端点,向上画0.5cm的垂直线;点击【两点线】图标,以距前肩线上颈侧点向里0.7cm、该垂直线上端为端点四线;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后肩线;点击【剪切线】图标,把前肩线延长(后肩线长度-1),得到新的前肩线,见图3-8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3.作前后袖窿弧线、胸省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后衣片的胸围水平线右端延长3cm;点击【垂直线】图标,以水平线右端向里1cm,向下四1.5cm的垂直线;点击【曲线】图标,以后肩点、该垂直线下端为端点四袖窿弧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前腋下点为端点,向下画2.5cm的垂直线;点击【曲线】图标,以前肩点、该垂直线下端为端点四前袖窿曲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新的前袖窿曲线腋下点和BP点;再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后袖窿曲线腋下点和BP点,四出胸省,见图3-8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4.作翻驳领点击【单侧修正】图标,把前片腰围水平线延长至搭门;点击【长度调整】图标,把前肩线颈侧点往前延长2cm;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前片腰围水平线右端点、新的前肩线右端点,作出驳领折线;用【连续线】【曲线】【端移动】等工具,在衣片上设计出翻驳领的领形;点击【要素反转复写】图标,以驳领折线为反转基准要素,把领子反转过去;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作驳领折线的平行线,间隔量为2.5cm,作为方领窝线;点击【双侧修正】图标,使该平行线与肩线、串口线相接;点击【切断】图标,用前片腰围水平线把搭门线剪断;点击【删除】图标,把衣片前多余的搭门线去掉,见图3-87(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后领窝弧线的长度;点击【长度调整】图标,延长方领窝线,长度为该测量值;点击【切断】图标,把该线在肩线处剪断,作为领脚辅助线;点击"纸样"菜单,选择"纸型剪开"菜单中的"端点回转",把领脚辅助线作为被剪开要素和剪开线,移动量为2cm,得到领脚线;点击【直角线】图标,画领脚线的直角线,长度为6cm,作为后领中线;点击【直角线】图标,以后领中线的右端为端点,作4cm的直角线;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拼合该直角线与翻领外口线,作为新的翻领外口线;点击【直角线】图标,作后领中线的垂直线,距领脚线为2.5cm,长度约为3cm;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拼合该垂直线与驳领折线,作为翻折线;点击【曲线】图标,以领脚线上端、方领窝线下端为端点四曲线,作为新的领脚线;使用【切断】和【删除】工具,去掉多余的辅助线,见图3-87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用【切断】和【删除】工具进一步删除不必要的线段;点击【移动回转】图标,从衣片中移出翻领;点击【两点线】图标,把同此而缺少的线段重新画上,见图3-87c。5.作领省,完成袖窿弧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距驳领串口线左端1cm和BP点,画领省破缝线;点击【切断】图标,用该破缝线把驳领串口线切断,分为左线段与右线段;点击【移动回转】图标,把胸省转移到领省;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串口线左线段的右端点、领省破缝线下端点向上4cm四两点线,作为领省的左省线;用【切断】和【删除】工具,把该4cm线段删除;点击【省道圆顺】图标,把领省圆顺;点击【省折线】图标,完成领省的制作,见图2-88(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端移动】图标,把前、后袖窿弧线的腋下点重合;点击【点列修正】图标,调整前后袖窿弧线;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使前片腰围水平线与后中垂直线相交,作为腰图线;点击【删除】图标,删除不必要的辅助线,完成袖窿弧线,见图3-88(b)。6.作腰省点击【水平线】图标,从BP点向左画1.5cm的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从该水平线右端向下画垂直线1,与腰围线相交;点击【垂直线】图标,以垂直线l下端为端点,向下画10cm的垂直线2;点击【切断】图标,用垂直线l把腰围线切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曲线】图标,经过垂直线上端向下4cm、腰围线的右部分左端向里1.25cm、垂(a)线2下端画弧线,作为腰省的右省线;同理,画出腰省的左省线,见图3-89(a)。点击【水平线】图标,从袖窿腋下点向右画5cm的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从该水平线右端向下画任意长的垂直线,作为前片侧缝线的参考线;点击【双侧修正】图标,使该参考线与前袖窿弧线、下摆线相交;点击【切断】图标,用参考线把腰围线和下摆线切断;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四腰围线的平行线(间隔为18cm),作为臀围线;点击【曲线】图标,经过参考线上端点、腰线与参考线交点、下摆线上距参考线向右1cm处画弧线,作为前片破缝线的腰省左侧线;点击【曲线】图标,经过参考线上端点、腰线上距参考线2cm处、下摆线与参考线交点画弧线,作为前片破缝线的腰省右侧线,见图3-89(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水平线】图标,从袖窿腋下点向左圆6cm的水平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从该水平线左端向下画任意长的垂直线,作为后片侧缝线的参专线;点击【双侧修正】图标,使该参考线与前袖窿弧线、下摆线相交;点击【切断】图标,用参考线把腰围线和下摆线切断;点击【曲线】图标,经过参考线上端、腰线上距参考线2cm、下摆线上距参考线0.5cm画弧线,作为后片破缝线的腰省左侧线;点击【曲线】图标,经过参考线上端、腰线上距参考线2.5cm,下摆线上距参考线0.5cm画弧线,作为后片破缝线的腰省右侧线,见图3-89(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7.画扣位,完成下摆线及挂面点击【垂直线】图标,从腰围线右端向里2cm向下回9cm的垂直线;点击【等距圆扣】图标,以该垂直线为圆扣沿边点列线,国2个扣位;点击【长度调整】图标,使前中线向下延长1.5cm;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前中线下端、后片破缝线的腰省右侧线下端,作为新的前片、侧片的下摆线;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拼合前片、侧片、后片下摆线;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使全部破缝线与下摆线相交,见图3-90(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曲线】图标,以肩线右端向里3cm、下摆线右端向里7cm为端点四弧线,作为挂面线;点击【圆角】图标,把下摆前下角圆为圆角;点击【曲线拼合】图标,拼合前中线、圆角下摆、直线下摆;点击【删除】图标,删除不必要的辅助线,见图3-90(b)。点击【两点移动复写】图标,把挂面移动复写出来;点击【双侧修正】图标,使该挂面的前肩线、腰围线、臀围线与挂面线相交;点击【端移动】图标,使领省省尖点与挂面线相交;点击【切断】图标,用领省切断挂面线;点击【移动回转】图标,合并领省;点击【删除】和【切断】图标,删除多余的线段;点击【点列修正】图标,调整挂面线,见图3-90(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8.画袖山基础线及辅助线点击【要素长度】图标,测量衣片上袖窿弧线长(AH),即前AH、后AH;点击【水平线】图标,四任意长的水平线,作为袖肥线;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中心点】模式,从水平线中点向上画垂直线(长为AH/4+4.5),作为袖山高线;点击【长度线】图标,以袖山高线上端为长度线的起点,以袖肥线的右部分为投影要素 以"前AH+0.5"为长度,画前袖山斜线;点击【长度线】图标,以袖山高线上端为长度线的起点,以水平线的左部分为投影要素,以"后AH+1.5"为长度,四后袖山斜线,完成袖山基础线,见图3-91(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剪切线】图标,使袖山高线向下延长55cm,作为袖中线;点击【点平行线】图标,以袖中线下端为通过点,画袖肥线的平行线,作为袖口辅助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袖肥线左端、袖口辅助线左端,作为左侧袖缝线;同理,回出右侧袖缝线;点击【点平行线】图标,以距离袖山点“袖长/2+2.5”为通过点,画袖肥线的平行线,作为袖肘线,见图3-91(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9.画袖山弧线点击【等分线标】图标,把前袖山斜线等分为4份;点击【直角线】图标,以前袖山斜线为垂直基准要素,从第一等分点向外画2cm的直角线,再从第四等分点向里画1.5cm的直角线;点击【切断】图标,把前袖山斜线在第二等分点处剪断;点击【曲线】图标,经过袖山高点、长度为2cm垂直线的上端、第二等分剪断点向下1cm处、1.5cm垂直线的下端和袖肥线右端点四曲线,完成前袖山弧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尺寸表示】图标,测量每等份的长度;点击【直角线】图标,在后袖山斜线上距袖山高点为一个等分长度的点上,向外回1.8cm的直角线;点击【直角线】图标,在后材山斜线上距袖肥线左端为"等份长度/2"的点上,向里画1cm的直角线;点击【曲线】图标,经过袖山高点、1.8cm垂直线的上端、1cm垂直线的下端和袖肥线左端点四曲线,作为后袖山弧线。点击【删除】图标,把非分线标删除;点击【点列修正】图标,调整前后袖山弧线;点击【拼合检查】图标,检查衣片的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长度差,可继续调整袖山弧线得到所需的长度差,见图3-9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10.画袖口、袖开衩点击【切断】图标,把袖肥线在袖中线处切断;点击【垂直线】图标,选择【中心点】模式,分别在前袖肥线中点、后袖肥线中点向下四袖折辅助线,与袖口辅助线相交;点击【长度线】图标,以前袖打折辅助线下端向土1.5cm为起点,以袖口辅助线左端为投影要素,画14cm的长度线,作为袖口线。点击【曲线】图标,通过后袖折辅助线上端、袖口线左端困曲线,作为后袖折线;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画后袖折线的平行线,间隔量为2cm,作为袖开视线;点击【两点线】图标,连接两条平行线的下端;点击【间隔平行线】图标,向上四该两点线的平行线(间隔量为10cm);点击【双侧修正】图标,用这两条两点线删除袖开衩线多余的线段,见图3-9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11.作大小袖片的袖窿弧线、袖缝线及袖口线点击【切断】图标,分别用前袖折辅助线、后初h折线切断相h肥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距后袖肥线左线段右端1.5cm为端点,向上画垂直线;点击【垂直线】图标,以距前袖肥线右线段左端3cm为端点,向上画垂直线;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使两条垂直线与袖山弧线相交;点击【切断】图标,用这些垂直线切断袖山弧线;点击【垂直反转复写】图标,选择袖山弧线左线段及与之相交的垂直线,以后袖折线为反转基准点,进行反转复写;同理,反转复写前袖山弧线及与之相交的垂直线,得到小袖片的袖窿弧线及部分袖缝线,见图3-94(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曲线】图标,通过垂直线上端、袖开权线下端困曲线,作为大袖的后袖缝线;点击【删除】图标,把垂直线删除;同理,国出小袖片的后袖缝线,见图3-94(b)。点击【单侧修正】图标,使大小袖片已由好的前袖缝垂直线与袖口辅助线相交,作为前袖l缝辅助线;点击【切断】图标,用这两条前袖缝辅助线切断袖肘线、袖口辅助线;点击【曲线】图标,通过大袖片前袖缝辅助线上端点、袖肘线往左1cm、袖口线往右0.5cm画曲线;同理,画出小袖片前袖缝线,见图3-94(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节 三开身女西服制板点击【要素反转复写】图标,以前袖折辅助线为反转基准,1巴1袖口线反转复写到右边;点击【单侧修正】图标,把复写的袖口线多余部分删除;点击【向线拼合】图标,拼合袖口线各线段;使用【删除】和【切断】工具,把多余的线段去掉,完成袖口线的制作,见图3-94(d)。删除不必要的辅助线,见图3-94(e)。图3-95所示为完成的三开身女西服纸样。上一页返回表3-1 半窄裙规格返回图3-1 作矩形返回图3-2 作臀围线返回图3-3 作侧缝线返回图3-4 作前片腰线返回(a)作前片起翘;(b)完成前片腰线图3-5 作前片上部侧缝线返回图3-6 作前片下部侧缝线返回(a)切断下摆线和臀围线;(b)完成前片下部侧缝线图3-7 作后片腰线返回(a)作后片起翘;(b)完成后片腰线图3-8 作前片下摆曲线返回图3-9 作后片下摆曲线及侧缝线返回图3-10 分离前后片(a)分离前后片;返回图3-10 分离前后片返回(b)完成分离前后片;(C)完成前后片侧缝线图3-11 修整前后片返回图3-12 作后片省道返回(a)作垂直线和中心点;(b)作水平线;图3-12 作后片省道返回(c)作两点线;(d)作省道图3-13 圆顺省及作省折线返回(a)圆顺省;(b)作省折线图3-14 作前片省道返回(a)作辅助线;(b)作间隔平行线;图3-14 作前片省道返回(c)作水平线;(d)完成前片省操作图3-15 作腰带,加缝边返回表3-2 女上衣原型规格返回图3-16 作矩形返回图3-17 作胸围线返回图3-18 作背幅线和胸幅线返回图3-19 作垂直侧缝线返回图3-20 作后领口弧线返回图3-21 作后肩线返回图3-22 作前领口弧线返回(a)作出前领宽及前领深;(b)画水平线;图3-22 作前领口弧线返回(c)画角度线;(d)画曲线图3-23 作前肩线返回(a)作前肩线;图3-23 作前肩线(b)完成前肩线返回图3-24 作袖窿弧线返回(a)作袖窿辅助线;图3-24 作袖窿弧线返回(b)作另一袖窿辅助线;图3-24 作袖窿弧线返回(c)作等分线标;图3-24 作袖窿弧线返回(d)画袖窿弧曲线图3-25 作侧缝线返回(a)完成切断操作;图3-25 作侧缝线(b)完成侧缝线返回图3-26 作前片腰围线返回(a)画出前下落;(b)画垂直线;图3-26 作前片腰围线(c)完成腰围线返回图3-27 作BP点标记返回图3-28 作袖子返回(a)画袖肥线(水平线);(b)画袖山斜线(长度线);图3-28 作袖子返回(c)作辅助线(垂直线和水平线);(d)确定袖山曲线的关键位置;图3-28 作袖子返回(e)完成袖山部分;(f)完成袖口曲线;图3-28 作袖子(g)作袖肘线返回图3-29 完成后的女上衣原型返回表3-3 筒裤规格返回图3-30 作裤子板型基准线返回图3-31 作前中线的辅助线及裤折线返回图3-32 作腰线、前中线和侧缝线返回图3-33 画裤口线、中裆线返回图3-34 画前片内侧缝线返回图3-35 前片腰褶返回图3-36 作后裆宽倾斜线返回图3-37 作后片腰线、大裆曲线返回图3-38 作后片裤折线返回图3-39 完成裤后片周边线返回图3-40 完成裤前后片的制板返回表3-4 斜裙规格返回图3-41 作斜裙的基本辅助线返回图3-42 去除多余的线段,作前后中线返回图3-43 作斜裙的前片返回图3-44 作斜裙的后片返回图3-45 作腰带返回表3-5 衬衫规格返回图3-46 作衬杉的肩线及领弧线返回图3-47 作衬衫的袖窿弧线返回图3-48 作衬衫侧缝线返回图3-49 作衬衫下摆线返回图3-50 作衬衫搭门及贴兜返回图3-51 标注衬衫的纽扣位置返回图3-52 作衬衫领座及领面返回图3-53 作衬衫的袖子返回表3-6 裙裤规格返回图3-54 作裙裤的辅助线返回图3-55 做裙裤前片的腰线及省道返回(a)作前片腰线;(b)作前片腰省;(c)作前片省道的省折线图3-56 做裙裤前片的侧缝线返回图3-57 作裙裤的前裆返回(a)作斜线;(b)作前裆宽及前片内侧裤缝线;(c)作裙裤的前裆图3-57 作裙裤的前裆返回(a)作斜线;(b)作前裆宽及前片内侧裤缝线;(c)作裙裤的前裆图3-58 作裙裤前片的搭门及侧兜返回图3-59 作裙裤后片的腰线及后片腰省返回(a)作裆裤后片的腰线;(b)后片腰省图3-60 作裙裤后片的侧缝线返回图3-61 作裙裤的后裆(a)作后裆斜线;(b)作后裆裆宽和内侧缝线;返回图3-61 作裙裤的后裆返回(c)完成后裆线;(d)删除多余的辅助线图3-62 作裙裤的腰带返回表3-7 圆领衫规格返回图3-63 作圆领衫的搭门及下摆返回图3-64 作圆领衫的领子返回图3-65 作圆领衫的侧缝线及插肩袖弧线返回图3-66 确定插肩袖的袖肥线,作前袖山弧线返回图3-67 完成含褶量的插肩袖返回图3-68 标注圆领衫的纽扣位置返回图3-69 完成含褶量的前片返回(a)移出前片,作侧省,标注破缝线的位置;(b)转移省道至破缝线处,并放出褶量(c)修整前片,作出过面图3-70 作圆领衫的后中线及下摆线返回图3-71 作后领片弧线返回图3-72 作后侧缝线及袖窿弧线返回图3-73 作插肩袖的后袖山弧线返回图3-74 完成后袖片返回图3-75 完成袖片拼合返回图3-76 拼合后片、后领片(a)拼合后的后片;(b)拼合后的后领片;(c)前领片返回表3-8 连衣裙制板返回图3-77 作上衣的侧缝线、袖窿弧线及裙子的辅助线返回图3-78 作连衣裙袖子返回(a)作袖山切割线,主画袖口线;(b)作袖山侧缝线及袖口线;(c)删除多余的线图3-79 作连衣裙上衣后片的切断线返回图3-80 作裙子的侧缝线返回图3-81 作连衣裙后片的省道返回图3-82 作连衣裙前片省道返回(a)标出省及胸省破缝线;(b)转移省至胸口水平线;图3-82 作连衣裙前片省道返回(c)完成腰省;(d)完成胸省折线图3-83 连衣裙纸样返回表3-9 女西服规格返回图3-84 确定前后衣片位置及衣长返回图3-85 作后中线、后领弧线、后肩线、前肩线返回图3-86 作前后袖窿弧线、胸省返回图3-87 作翻驳领返回(a)画驳领;图3-87 作翻驳领返回(b)画翻领;图3-87 作翻驳领返回(c)移出翻领图3-88 作领省,完成袖窿弧线返回(a)作领省;(b)完成袖窿弧线图3-88 作领省,完成袖窿弧线返回(a)作领省;(b)完成袖窿弧线图3-89 作腰省及前后片破缝线返回(a)画腰省;(b)作前片破缝线;(c)作后片破缝线图3-89 作腰省及前后片破缝线返回(a)画腰省;(b)作前片破缝线;(c)作后片破缝线图3-90 画扣位,完成下摆线及挂面返回(a)画扣位反下摆线;(b)画挂面线,完成下摆;(c)完成挂面图3-90 画扣位,完成下摆线及挂面返回(a)画扣位反下摆线;(b)画挂面线,完成下摆;(c)完成挂面图3-91 画袖山基础线及辅助线返回(a)画袖山基础线;(b)画袖山辅助线图3-91 画袖山基础线及辅助线返回(a)画袖山基础线;(b)画袖山辅助线图3-92 画袖山弧线返回图3-93 画袖口、袖开衩返回图3-94 作大小袖片的袖窿弧线、袖缝线及袖口线返回(a)作小袖片的袖窿弧线及部分袖缝线;(b)幽大小袖片的后袖缝线;图3-94 作大小袖片的袖窿弧线、袖缝线及袖口线返回(a)作小袖片的袖窿弧线及部分袖缝线;(b)幽大小袖片的后袖缝线;图3-94 作大小袖片的袖窿弧线、袖缝线及袖口线返回(e)画大小袖片的前袖缝线;(d)完成袖口线;(e)删除辅助线图3-94 作大小袖片的袖窿弧线、袖缝线及袖口线返回(e)画大小袖片的前袖缝线;(d)完成袖口线;(e)删除辅助线图3-95 三开身女西服纸样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