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第四章 省道的产生与变化第一节 省道的形成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第一节 省道的形成一、省道形成的原因1.省道的产生及其作用人体是一个凹凸起伏的复杂曲面体,如果将平面的面料覆盖在立体的人体上,我们可以发现在人体凹凸变化的地方,面料上就会产生一些皱纹、重番号不平服的现象。要使面料符合人体体型,就必须将这些多余的量折叠起来,如图4-1所示。在结构设计中,我们就把这些为满足人体曲线而被折叠的多余量叫做省,也称省道。因此,省道是使面料符合人体曲面形态的一种基本结构处理力式。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省道的形成2.省的基本表现形式省缝合后在服装上就形成一条省缝线,如图4-2所示。省缝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我们可以根据人体体表山面形态特点及服装造型设计的需要而灵活调整,但省尖始终指向人体的凸点,如图4-3所示。省在服装中除了可表现为省缝线外,还可以通过一远结构处理方式转变为分割线、褶裥、波浪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丰富了服装的造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省道的形成二、省的设计原理在服装上做省,是使服装符合人体体型的基本方式。省的大小、位置与个数不是固定的,我们可根据设计的需要灵活变化。下面我们以上体原型为例,对省的设计原理进行分析。1.原型衣片上省的确定原型后衣片上,为满足人体肩胛骨凸起的需要,设置了肩背省;前衣片上,为满足胸高凸起设置了胸省。为方便制图,我们将原型的胸省放在腰节线上与腰省合二为一,从而使前片腰节呈折线形状,见图4-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省道的形成为适应不同的服装,我们也可将前衣片中的胸省与腰省分开,将胸省转移到腋下,制作成两个省的原型纸样。胸省量大小的确定方法见图4-5,从BP点分别作腰节的垂线,两垂线的夹角即为胸省大。2.省转移的方法进行省转移的方法很多,我们常用的有两种:旋转法与剪切法。(1)旋转法:旋转法操作方便,不会破坏初始纸样,适合于单个省的转移。具体操作方法见图4-6所示范例:将原型上的腰省转移成侧省。(2)剪切法:剪切法简单易懂,但要对初始纸样进行剪切,因此制作稍麻烦。适合于各种形式省的转移。具体操作方法见图4-7所示范例:将原型上腰省转移成袖窿省。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省道的设计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体表面凹凸不平,特别是女性体表的曲线变化更加复杂。因此,平面的面料缝制成的服装要符合人体曲线,就必须在人体凹凸变化的部位设计省道,才能达到贴合人体的效果。当然,要将平面的面料转变成立体的方法,除了收省外,还可以有分割、抽楠、缝缩、归拔等技巧。本教材用女上体衣片省道的处理方法,来探讨省道多样化的结构处理形式。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一、省转移省转移是省的基本结构处理方式。从原理上讲,省在以凸点为圆心的360°范图内分布均可,见图4-8。但省所在的位置与方向不同,成衣的外观与缝制难易程度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省的位置必须配合体型、缝制难易、面料特性及花样的完整性等方面来考虑,力求用于设计效果最良好的地方。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省转移的实例,来分析省转移的方法与要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1.分解省将一个省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省,见图4-9(b),将原型上腰省分解为袖窿省与腰省。省转移时,为保证等效转移,我们常以胸高点为圆心旋转。但实际上女性的胸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球面,所以省转移完成后,为使成衣胸部圆顺饱满,要对省尖进行修正。修正方法见图4-10。2.分割形式省大部分省是将面料进行折叠缝制,但有些造型的省必须将省缝边剪开才能完成,如图4-9(c)款。省剪开后所放缝份根据面料的结构而定,至少可以为0.4cm,如图4-1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二、将省道转变为分割线分割线是服装上常用的一种造型于段,其在服装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1)将省量融合在分割线中,使服装符合人体体型;(2)通过分割线方向与曲率的变化,使服装产生不同的美感;(3)通过分割线还能将不同的材质组合运用,丰富服装的造型手段。同时,合理设计分割线,还有利于节约面料,这一点在袭皮类服装中表现特别突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分割线对服装的作用概括为两个方面:功能性与装饰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1.功能性分割线的设计所谓功能性分割线就是为满足人体体型特征而设计的分割线。因此,对于功能性分割线来讲,一般情况下,应设计在人体凹凸变化最大的部位,这样就可方便地将省量融合于其中。但有时为满足外观造型的需要,也可不通过人体凸点,此时必须配合其他结构形式共同完成对胸省的处理。(1)分割线经过胸高点时的结构设计:见图4-14(a),这种形式分割线在女装中使用很多。分割线通过胸高点,可以将胸省与腰省完全融合在分割线中进行处理,见图4-1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2)分割线不经过胸高点时的结构设计:见图4-14(b)、(c)。有时为了造型的需要,分割线没有经过BP点,此时我们就需要利用其他工艺手段来处理残余的胸省量,如缝缩、省、褶裥等,见图4-16与图4-17。2.装饰性分割线的设计装饰性分割就是使人们产生视觉美感而设计的分割造型。因此,对于装饰性分割线来讲,设计的要点就是要比例协调、美化人体及方便缝制。分割线在服装造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线条所特有的方向性、运动性,赋予服装更丰富的内容与表现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女装为体现女性的修长、柔美,使用纵向;、斜向及曲线形的分割线较多;男装为体现男性的刚健、沉稳,使用纵横向的直线型的分割线较多。单个的分割线在服装中所起的装饰作用是有限的,为了塑造较完美的造型及某些特殊造型的需要,我们常将不同性能的分割线组合运用,如装饰性与功能性分割线组合,不同方向的分割线组合等,使服装既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又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性。在设计组合分割线时,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持服装的服装结构设计整体平衡,要有节奏感、韵律感,见图4-18。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三、将省转变为褶裥褶涧也是服装上常用的造型手段。褶是指无同定大小与方向的细碎褶纹,它立体感强,有着很强的装饰性。而裥有固定的大小、并有规律地按指定方向将面料进行折叠。裥根据其折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顺裥与对合裥两大类。如果折叠的褶量很小且通过缉缝线加以图定的,就叫做塔克。服装中褶、裥、塔克的运用见图4-19。服装中抽褶、折裥的处理方法与分割线的设计原理类似,可以将省转变在褶裥中,也可以是纯装饰性的褶裥。为方便研究,我们将包含有省量的褶裥叫功能性褶裥;不包含省量的褶裥叫装饰性褶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省道的结构处理形式1.省转变为褶裥见图4-20,(a)款是将前衣片的胸省与腰省转变为裥;(b)款适宜做不收腰的造型,因此仅将胸省转变为裥。结构设计方法见图4-21与图4-22。2.装饰性抽褶当由省转变而来的褶量过小,无法达到设计效果时,我们常常需要在功能性褶量的基础上增加装饰性的褶量。结构设计方法见图4-23。上一页返回图4-1 省道产生的基本原理返回图4-2 省在服装上的表现形式返回图4-3 省的表现形式及名称返回图4-4 原型衣片省位与省大的确定返回图4-5 制作胸省与腰省分开的原型返回图4-6 旋转移省法下一页(a)沿硬纸板原型外轮廓画出原型;(b)画出原型上初始省位与省大;(c)画出新省的位置;返回图4-6 旋转移省法上一页下一页(d)将原型硬纸样放置在才画出的原型图上,使二者重合,并在硬纸上标出新省位置点;(e)摁住胸高点,沿图中箭头所指示力向旋转上面的原型硬纸样;(f)旋转至硬纸样上左省位点B‘与其下原型上的右省位点C重合,从原型硬纸样的A‘点开始画出需旋转的部分;返回图4-6 旋转移省法上一页(g)从原型岐纸样的A‘点画至B’点;(h)连接BP点与A‘点,得到新省大;(i)画顺腰节线;(j)修正省尖,使之距BP点3-5cm左右返回图4-7 剪切移省法下一页(a)沿原型硬纸样画出外轮廓;(b)画出原型上初始省位与省大;(c)画出新省位;返回图4-7 剪切移省法上一页(d)用剪刀分别从B点与A点剪开原型至BP点,注意一要剪断。然后沿箭头所示方向将B、C点闭合;(e)用胶带将原省缝结合,然后画出新省大、画顺腰节线;(f)修正新省的省尖,使之距BP点3-5cm左右返回图4-8 省分布的位置返回图4-9 省转移范例返回(a)原型省位;(b)分解省;(c)分割形式省图4-10 省的分解设计(a)定胸省量与新省位,按图示位置剪开缝边至BP点;(b)以BP点为圆心,合并腰部胸省量,转移至袖窿;(c)为使成衣后胸部应型圆润,按图示方法修正省尖;(d)做省折线、放缝、做记号、标注返回图4-11 分割形式省结构设计(a)确定需要转移的省量与新省的位置,并按图示位置剪开原型至械侧BP点;(b)以左侧BP点为圆心合并左省,并按图示位置剪开右侧新、旧省缝边至BP点;(c)以右侧BP点为圆心合并右省;(d)修正省尖、放缝、做记号、标注返回图4-14 前衣片上分割线的结构设计返回(a)经过胸高点的分割线;(b)胸高点附近的分割线;(c)距胸高点较远的分割线图4-15 经过胸高点的分割线的结构设计方法(a)设计好分割线的位置,并按图示方式分割衣片;(b)将侧片的胸省量合并,转移至分割线中;(c)画顺分割线;(d)放缝、做记号、标注返回图4-14 前衣片上分割线的结构设计返回(a)经过胸高点的分割线;(b)胸高点附近的分割线;(c)距胸高点较远的分割线图4-16 当分割线不经过胸高点且距离胸高点较近时胸省的结构处理(a)进行分割线造型,并按图示方法将衣片分割;(b)将侧片胸省合并,前片残余的省量最好小省略,通过缝缩处理;(c)画顺分割线、做对位记号,将前片分割线长出量在胸高点附近缝缩返回图4-17 当分割线不经过胸高点且距离胸高点较远时胸省的结构处理(a)按照款式图迸行分割线造型,然后将衣片分割;(b)将侧片胸省合并,前片残余的省量过大无法缝缩,可做成省、褶裥等形式;(c)画顺分割线、省折线,修正省尖位直返回图4-18 分割线在服装中的应用返回图4-19 服装中褶、裥、塔克的运用返回(a)碎褶;(b)对合裥;(c)顺裥;(d)塔克图4-20 褶裥的结构设计返回(a)省转变为褶;(b)省转变为裥图4-21 将省转变为抽碎褶下一页(a)先合并右侧省量,作辅助线将其转移至侧缝;(b)为方便画顺轮廓,将左侧省量转变成两个侧省;返回图4-21 将省转变为抽碎褶上一页(c)画顺侧缝,侧缝上的省量即为抽褶量;(d)放缝、标注、打剪口定抽褶部位与抽褶量返回图4-22 将省转变为折裥(a)造型分割线与裥位;(b)将省转移至育克分割线处;(c)放缝、打剪口定裥位与裥量、标注返回图4-23 添加装饰性褶量的结构设计方法(a)造型分割线;(b)作辅助线添加装饰性褶份;(c)合并腰部省量,画顺腰线与分割线,在裁剪时,两种参考纱向均可;(d)拉展前片放出所需的褶量,然后画顺分割线,测量上、下两衣片分割线的长度差,差值就是抽褶量。做记号确定抽褶的位置与抽褶量。衣片纱向两种参考方向均可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