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服装工业驳样 课件(共109张PPT)《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技术(第2版)》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服装工业驳样 课件(共109张PPT)《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技术(第2版)》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109张PPT)
第五章 服装工业驳样
1
2
第一节 服装驳样
第二节 女装驳样
返回
3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第一节 服装驳样
服装驳样是我国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驳样的不同方法、准确度将直接影响成品的外观形象、规格和内在的质量。因此在操作时务必做到准确、规范,方法得当,严密!
服装驳样就是指对成衣的克隆。即是在样衣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测量,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出样板图形的过程。在进行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样衣制版,无须创作思维,但它受规格、造型、人体体型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一、服装驳样的方法
服装驳样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测量驳样和分解驳样。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常采用测量驳样的方法。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驳样
1.测量驳样
测量驳样是指将样衣平铺在桌面上,对每一个部位逐一进行测量,并做数据分析,对每一个局部的形态、规格以及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认真测量。所测数据要与以前相关款式规格作比较,确定款式是否已经作了变形处理,然后进行合理分配比例制图。
2.分解驳样
分解驳样主要是针对款式较复杂或经过了归拔处理后的服装。要将服装进行局部拆除,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分析。将各裁片的经、纬向丝缕熨烫后归直放平,抓住结构关键,制出结构图。服装中常经过归拔处理的部位是胸部、腰部、袖窿、领围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驳样
驳样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精通结构设计。它通常是先制作出结构的基样,再根据所测量数据进行调整。不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去制图,一定要按照客户提供的样衣去制作。在样板制作中可能有时为满足一个部位的尺寸,其余几个尺寸都要变化。
二、服装驳样的要求
A测量驳样的要求
(1) 测量时应铺平服装,使丝缕垂直。
(2) 先测量三围:B、W、H,然后测量L、S、SL等,最后测量局部小规格。
(3) 先测后片,再测前片;先测表,后测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驳样
(4) 局部测量,分块面完成,如领、袖、部件等,分别量出。
(5) 所测数据仔细核对,做好记录。
2.分解驳样的要求
(1) 将样衣拆开后,将裁片经、纬向丝缕烫正。
(2) 测量一定要准确,常用工具是直尺、卷尺。
(3) 将每一片裁片找出坐标。
(4) 去缝量出净尺寸,做好记录。
(5) 弧线部位应将皮尺竖立起来测量。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女装驳样
以下采用测量驳样法对多片分割女式短外套进行驳样程序及方法介绍。
一、款式及测量说明
(1) 多片分割女式短外套款式如图5-1、图5-2、图5-3所示。
(2) 驳样测量步骤及要点介绍如图5-4~图5-46所示。
二、驳样制图的方法及步骤
如果通过测量可以知道衣身、袖、领等各部件的相关数据,就可以直接采取定尺寸与原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制版。为了便于更直观、更方便地理解,将样衣照片转化为平面款式图,如图5-47和图5-48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女装驳样
从制图原理来讲,一般先制作后片,再制作前片样板。
后片制作要领:
(1) 先画出小西服基型。
(2) 根据实测数据定出后衣长、后中长,推出后直开领深。
(3) 定出内侧缝长便可知袖窿深,从而可以画出BL、腰节分割线。
(4) 根据测出的肩宽和小肩长,可知横开领的宽度。
(5) 根据后领弧长可推出小肩长的调节量。
(6) 定出背宽、胸围、腰围、臀围。
(7) 根据袖窿深、背宽量从袖窿谷点向上可以做出后夹圈长。
(8) 根据后夹圈长可以做出后肩倾斜的交点,可推出后肩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女装驳样
(9) 根据实测分割线间距,做出分割线。
制作的方法如图5-49所示。
前片制作要领:
这里可采取重叠法,将基础线条复制到前片。
(1) 本款属合体款式,衣身平衡应采取箱型平衡,胸的放松量为4cm,可将省量分解到靠前中分割线及靠侧缝的省道中。
(2) 根据实测定出前B、前W、前下摆的大小。
(3) 定出前肩宽,减去前小肩长,便可得前横开领的尺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女装驳样
(4) 从前袖窿谷点,经过胸宽向上做出前袖窿弧长与肩斜相交,可知前肩斜。
(5) 根据前片腰部分割、省道分割、袋口大实测数据,进行纸样绘制。
制作的方法如图5-50所示。
领片制作要领:
(1) 定出前直开领深、领基点,便可知前翻折止点,画出驳头翻折线。
(2) 根据驳头宽、领角点、驳角大、串口线高,可做出领子驳头在衣身上的造型。
(3) 分别以领外弧线长、内弧线长为半径画弧,然后以两圆弧做切线,最后以二切点分别为领的外弧长,内弧长画加圆顺即可。
制作的方法如图5-5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女装驳样
袖片制作要领:
(1) 定出袖长、袖内缝长,便可知袖山高。
(2) 已知袖肥、夹圈、袖山高,可调节袖山吃势。
(3) 根据袖山立体形态,做出相应的袖山弧线。
(4) 根据袖身造型做出相应的袖身弧线。
制图方法如图5-52所示。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在服装生产企业中,成衣驳样也是服装款式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驳样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只驳样衣的款式结构,规格尺寸不作具体要求,习惯称这种驳样为“活驳样”;另一种不仅要驳样衣的款式结构,还要保证样衣的规格尺寸包括各个部位的尺寸也要相同,习惯称这种驳样为“死驳样”。在难度上后者比前者大得多,下面采用“死驳样”的方法来讲解这款男休闲装的驳样。
一、样衣照片
男休闲装样衣款式照片如图5-53和图5-54所示。
二、样衣测量和驳样制图步骤
为了有条理地按步骤进行驳样,将样衣分为5个部分(后片、前片、衣袖、衣领、口袋等零部件)分别进行尺寸测量和驳样结构图绘制。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1.后衣片尺寸测量(一)
(1) 将衣服背面朝上放在台面上平铺好,按图5-55、图5-56、图5-57所示进行各个部位的测量。
(2) 后衣片尺寸测量示意图如图5-58所示。
(3) 后衣片驳样制图:以上两个步骤测量的尺
寸为依据进行结构制图,如图5-59所示。具体驳样制图步骤如下:
①在下平线上依据“后中长1”的测量值画出后中长线;依据“后衣长2”的测量值画出后衣长线。
②后衣长线和后中长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后竖直领深,在两线之间依据“后领圈弧长3”的测量值画出后领圈弧线,定出后侧颈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2.后衣片尺寸测量(二)
(1) 将衣服背面朝上放在台面上平铺好,按图5 - 60~图5-65所示进行各个部位的测量。
(2) 后衣片尺寸测量示意图如图5-66所示。
(3) 后衣片驳样制图:以上面步骤测量的尺寸为依据进行结构制图,如图5-67所示。具体制图步骤如下:
①从后中线以二分之“后摆围大4”定出后下摆侧缝点。
②从后中线以二分之“后胸围大5”定出后胸围大线。
③从后下摆侧缝点以“后侧缝长6”往后胸围大线上取交点,定出腋窝点。
④从后中线以二分之“后背宽7”定出后背宽线。
⑤从后中线以二分之“后肩宽8”定出后肩宽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⑥从腋窝点以“后袖窿弧长9”做后袖窿弧线与肩宽线相交,定出肩端点。
⑦连接肩端点和侧颈点做出“后肩线10”。
C前衣片尺寸测量
(1) 将衣服正面朝上在台面上平摊好,按图5-68~图6-78所示进行各个部位的测量。
(2) 前衣片尺寸测量示意图如图5-79所示。
(3) 前衣片驳样制图:以上面步骤测量的尺寸为依据进行结构制图,在后衣片的基础上绘制前衣片,如图5-80所示。具体制图步骤如下:
①将后下摆线低落后片1(1.2cm)画前片下摆辅助线。
②以“前下摆围2”在后衣片下摆线上确定前下摆侧缝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③以“前中长3”定前中线和前领窝点所在的辅助线。
④以“前衣长4”定前侧颈点所在的辅助线。
⑤由“前侧缝长5”和“前胸宽6”在后片胸围线上确定腋窝点。
⑥在胸围线上由“前胸宽7”定前胸宽线。
在确定前肩宽时要判断前衣片有没有撇门:对于条格面料可以由条格来确定,不是条格的面料可以根据布纹线来确定。
⑦在前侧颈点所在的辅助线(前片上平线)上量取二分之“前肩宽8”,定前肩端点所在的辅助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⑧从腋窝点以前袖窿弧长做前袖窿弧线与肩宽线相交,定出前肩端点。
⑨从前领窝点以前领弧长做前领圈弧线与上平线相交,定出前侧颈点。
⑩连接前侧颈点和前肩端点画出“前肩线10”。
4.衣袖尺寸测量
(1) 将衣袖在台面上平铺好,如图5-81、图5-82、图5-83、图5-84所示进行各个部位的测量。
(2) 袖子尺寸测量示意图如图5-85所示。
(3) 袖子驳样制图:以上面测量的尺寸为依据进行结构制图,如图5-86所示。(步骤略)注意要控制以上所测量的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使之相吻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男休闲装驳样
5.衣领尺寸测量
(1) 将衣领在台面上平摊好, 如图5 - 87、图5 - 88、图5-89所示进行各个部位的测量。
(2) 领子尺寸测量示意图(略)。
(3) 领子驳样制图:以上面测量的尺寸为依据进行结构制图,(步骤略)注意要控制以上所测量的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使之相吻合。
6.口袋尺寸测量
(1) 口袋部件的尺寸测量(图略)。
(2) 口袋尺寸测量示意图如图5-90所示。
(3) 口袋驳样制图:以上面测量的尺寸为依据进行结构制图,如图5-91所示。(步骤略)注意要控制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使之相吻合。
上一页
返回
图5-1 正面
返回
图5-2 背面
返回
图5-3 侧面
返回
图5-4 翻领高:从领面至领底上边的距离
返回
下一页
图5-5 后领高:从后直领垂直向上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6 后中长:从后直领垂直至底边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 腰节打断处:从后直领垂直向下量至腰节打断处上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8 腰节打断处:从后直领量垂直量至腰节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9 下边处后纽扣间距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0 后腰贴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1 总肩宽:从左肩端点水平量至右肩端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2 后背宽:从后直领向下水平测量两端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3 后刀背分割线下摆的间距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4 后刀背分割线腰部的间距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5 后下摆:从左侧缝底边水平量至右侧缝底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6 袋盖大:袋口处从左边量至右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7 后胸围:将衣服扣好后摊平从袖窿底部水平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8 后腰围大:从腰节打断处居中水平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19 袖窿底部至腰节打断处内缝长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0 腰贴侧部间距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1 内缝腰节下段至下摆的长度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2 口袋距前中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3 前半胸围:打开钮扣留出叠门,从中心线水平量至袖窿底部侧缝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4 前中分割线至前中的间距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5 前中分割线至侧腰省的间距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6 前半腰围:从腰部打断处居中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7 袋盖大:袋口处从左边量至右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8 袋盖右边宽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29 袋盖左边宽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0 袋盖下端长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1 前下摆宽:前中垂直水平测量至侧缝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2 后领弧长:从左侧颈点弧线量至右侧颈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3 下领嘴宽:从串口线外量出驳角大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4 上领嘴宽:从串口线外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5 驳头领省长度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6 挂面上段宽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7 驳头宽:由翻折线垂直量至驳角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8 翻领宽:从领座上端量至翻领上端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39 半胸围:将衣服扣好摊平,从袖窿底部水平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0 半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1 前腰贴侧部距离的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2 前直开领深:将领口处放平,垂直量至叉点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3 袖长:从袖山顶点垂直向下量至袖口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4 袖肥:将袖子平放,在袖底根部水平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5 袖口大:袖口放平测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46 袖内缝长:从袖窿底部垂直量至袖口
返回
上一页
 图5-47 前面款式图    
返回
图5-48 后面款式图
返回
图5-49 后片制作
返回
图5-50 前片制作
返回
图5-51 领片制作
返回
图5-52 袖片制作
返回
图5-53 背面照片
返回
图5-54 正面照片
返回
图5-55 后中长1(从后颈椎点到下摆)
返回
图5-56 后衣长2(从后颈侧点到下摆)
返回
图5-57 后领圈弧长3(两侧侧颈点之间的弧线距离)
返回
图5-58 后衣片尺寸测量示意图(一)
返回
图5-59 后衣片驳样制图(一)
返回
图5-60 后摆围大4(从后衣片一侧下摆水平量至另一侧下摆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下一页
图5-61 后胸围大5(从后衣片一侧腋窝点水平量至另一侧腋窝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62 后侧缝长6(从腋窝点量至下摆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63 后背宽7(从后衣片一侧腋点水平量至另一侧腋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64 后肩宽8(从后片一侧肩端点水平量至另一侧肩端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65 后夹圈长9(从后肩端点沿着袖窿弧线量至腋窝点的弧线距离)
返回
上一页
图5-66 后衣片尺寸测量示意图(二)
返回
图5-67 后衣片驳样制图(二)
返回
图5-68 前中低落量1(将衣服放平整后测量)
返回
下一页
图5-69 前下摆围2(从前衣片一侧下摆水平量至另一侧下摆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0 前中(门襟)长3(从前领窝点量到下摆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1 前衣长4(从前颈侧点量到下摆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2 前侧缝长5(从腋窝点量到下摆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3 前胸宽6(从前衣片一侧腋点水平量到另一侧腋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4 前胸宽7(从前衣片一侧腋窝点水平量到另一侧腋窝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5 前肩宽8(从前衣片一侧肩端点水平量到另一侧肩端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6 前夹圈长9(从前肩端点沿着袖窿弧线量到腋窝点之间的弧线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7 前肩线10(从肩端点量到侧颈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图5-78 前领圈弧长11(从前侧颈点沿弧线量到前领窝点之间的弧线距离)
返回
上一页
图5-79 前衣片尺寸测量示意图
返回
图5-80 前衣片驳样制图
返回
图5-81 袖外长1(从肩端点量至袖口的长度)
返回
图5-82 袖内长2(从袖窿腋窝点量至袖
口的长度)
返回
图5-83 袖口大3(将袖口放平测量
它的宽度)
返回
图5-84 袖根肥4(将袖子放平从袖窿腋窝点垂直量至袖外长线之间的长度)
返回
图5-85 袖子尺寸测量示意
返回
图5-86 袖子驳样制图
返回
图5-87 前领圈弧长1(从前侧颈点沿弧线量到前领窝点之间的弧线距离)
返回
图5-88 后领圈弧长2(两侧侧颈点之间的弧线距离)
返回
图5-89 领子尺寸测量示意图
返回
图5-90 口袋尺寸测量示意图
返回
图5-91 口袋驳样制图
返回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