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7张PPT)第四章 裙装的立体裁剪第一节 裙装概述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返回第一节 裙装概述一、裙装与人体体形的关系A裙装的功能性设计与人体体形特征的关系(1) 腰至臀围线的确定:人体的下肢通常为5个头长,腰至臀围线基本为一个头长,减去裙腰的宽度,臀长约为下裆长的2/3。(2) 腰部的宽松量设计:通常人们所测的腰围尺寸,是在人体直立、自然呼吸的状态下,腰部水平围量一周的净尺寸。一般情况下,在进餐前后,腰围约有1.5 cm的变化量; 坐姿时,腰围平均增加约1.5 cm。因此,腰部的放松量通常为0~2 cm。(3) 臀部的宽松量设计:通常人们所测的臀围尺寸,是在人体直立状态下,臀部水平围量一周的净尺寸。当人坐、蹲时,臀部随动作发生横向变形,使围度尺寸增加。实验证明,当人坐时臀围平均增加2.6 cm ,蹲或盘腿坐时,臀围平均增加4 cm。因此,臀围的最小放松量为4 cm。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裙装概述(4) 裙摆的功能性设计:裙子的摆围大小直接影响穿着者的各种动作及活动。实验证明,最小摆围设计为:以臀围线为基数,在臀围线以下裙长每增加10 cm,每四分之一裙片的侧缝线处下摆需扩展1~1.5 cm,以满足其基本活动量。如果摆围小于最小值,则需设计褶裥或开衩,且开衩止点应高于膝关节,以弥补其运动量的不足。综上所述,进行裙装结构设计,与人体体形相关的控制部位主要有腰围、臀围、裙长和下摆围四个尺寸,其中的腰围、臀围属于结构数据,是完成裙装结构设计的重点;裙长、下摆属于造型数据,完全取决于款式和流行的需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裙装概述B裙省设计与人体体形的关系在设计裙子时,如何将腰腹差、腰臀差产生的省量很好地融于款式设计中,是进行裙装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达到臀腰部位的合体,另一方面也要使款式的变化多样,使裙装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为了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更好地解决腰腹差及腰臀差,合理的省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1) 裙省的位置、方向及长度设计:由于人体体形的特征是臀凸低于腹凸,且形态比较缓和,不像胸凸和肩胛凸那样明显,因此其裙省应做如下设计:作用于腹凸的省道长度止于中腰线附近,一般情况下为8~9 cm,并尽可能均匀分布;作用于臀凸的省道长度止于中腰线与臀围线之间,一般情况下为11~13 cm,也需均匀分布设计。由于女性臀凸明显处靠近后中线,且形状圆而尖,故靠近后中的省略长于靠近侧缝的省1 cm左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裙装概述(2) 裙省的省量、数量设计:裙省的省量,每个省一般控制在1.5~3 cm。省量过小,起不到收省的作用;省量过大,省尖过于尖凸,熨烫也难以消失。一般情况下,边缘省在侧缝部位应控制在0.5~3 cm,其他部位应控制在0.5~2 cm,最大不超过2.5 cm。在设计时,根据具体的腰臀差,如果省量大于3 cm,则一分为二; 如果小于1 cm,则合二为一。整个腰围的裙省个数一般是4、6、8个,若为4个或8个,则前后片各取一半,并以对称形式出现;若为6个,则前2个后4个,也呈对称形式出现。裙片分割缝中的省道由分割线数来确定,省量包含在分割线内。从工艺上来讲,省量越大则省长越长,反之则省长越短。(3) 裙省与造型设计规律:造型合体的裙装款式,其省道个数多、分量大、长度长、距离凸点近,省道应适应人体的曲线造型。反之造型宽松,省道消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裙装概述二、裙装的分类A根据长度分以长度分类,裙装可分为迷你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长裙、拖地长裙。2. 根据外形特征分以外形特征分类,可将裙子分为基本型裙、展开型裙及不规则型裙。1) 基本型裙基本型裙由前后两片基本裁片组成,可由外形来观察其线条。其中包括直裙、窄裙、A裙(图4-1)。(1) 直裙:裙摆摆幅与臀围同宽。(2) 窄裙:裙摆摆幅小于臀围宽。(3) A裙:裙摆摆幅大于臀围宽,外观似字母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裙装概述2) 展开型裙展开型裙包括圆裙和多片裙(图4-2)。(1) 圆裙:下摆有较大的宽松份,常见的圆裙、波浪裙、斜裙等。(2) 多片裙:利用数片布组合成一件展开裙,可分为六片裙、八片裙、十六片裙等。多片裙的片数多和流行相关。3) 不规则型裙不规则型裙的类型很丰富,如气球裙、花瓣裙、罗马褶裙等(图4-3)。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一、基础原型裙的立体裁剪A效果图基础原型裙的效果图如图4-4所示。B面料准备(图4-5)(1) 长度:设计的裙长加上腰头及裙摆贴边的缝份。即:样布长度=裙长+腰头(3~5 cm)+贴边(3~5 cm)(2) 宽度:人台H/4加上中心缝份、裙臀处松量1~1.5 cm,以及侧缝的缝份5~6 cm。即:样布宽度=净H/4+1~1.5 cm(松量)+5~6 cm(缝份)+3~5 cm(前中心缝份)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C立体裁剪步骤(1) 将布料的前中心线与臀围线分别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与臀围线,用大头针将布在前中心线的腰部、臀围线及人台下部固定。如图4-6所示。(2) 保持臀围线水平,在人台侧缝预留面料8~10 cm。如图4-7所示。(3) 臀围侧缝放0.5 cm左右松量固定,并将臀围线上方顺侧缝线向腰围的侧缝推抚面料。左手捏住布边向斜后方拉,这时会在中臀围附近出现一定的松量,腰部会产生一定的余量。如图4-8所示。(4) 将腰部余量归拢,三等分前腰口部,均捏成两个省,用大头针固定。保证省量、长度均长于第一省,如图4-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 5 ) 后裙片裁剪,固定中心线。保持H L水平,在臀侧放0 . 5 cm松量,侧缝预留8~10 cm面料。如图4-10所示。(6) 模仿前裙片手法将臀围线以上调理成自然弧线,由于后身臀腰差较大,其撇势量及省量都大于前片。标出腰线及侧缝线,如图4-11所示。(7) 抓合侧缝,使在臀围线以下的前后毛缝边平行;然后用大头针对别缝,修剪多余边,并标示腰口线、侧缝线和裙摆边,如图4-12所示。(8) 沿胶带轮廓线点影裙片;修顺板型后进行放缝组装。如图4-1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二、含分割线裙的立体裁剪A效果图(图4-14)含分割线裙低腰分割裙的典范。其制作的关键是处理好低腰的位置、裙长、裙宽与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裁剪制作的同时,要仔细分析整体均衡关系,才能制作出造型优美的裙子。B面料准备(图4-15)C立体裁剪步骤(1) 用有色胶带标示低腰线和育克的形状。如图4-16所示。(2) 由于低腰裙中臀部比较合体,所以要将前后育克合体贴合在人台上。注意贴合程度不宜过松或过紧,按图4-17箭头所指方向推抚布料。(3) 掀起育克下方,以便能看见育克的分割线,如图4-18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4) 将前片铺在人台上,经纱向对准前中心线,按箭头所指方向推抚布料,使下摆自然下垂。如图4-19所示。(5) 将前侧片铺在人台上,纬纱向对准臀围线,用对别法将前中片与前侧片固定定位。如图4-20所示。(6) 后裙片:用黑色胶带标示低腰线的位置。如图4-21所示。(7) 将后片面料铺在人台上,经纱向对准人台后中心线,横纱向对准人台臀围线,使臀峰处产生约0.5 cm松量;顺箭头方向推抚布料。如图4-22所示。(8) 将腰部产生的余量做成一个腰省,并将一部分多余的量推至下摆,形成A字形裙。如图4-23所示。(9) 标示后点影裙片;修顺板型并进行放缝组装。如图4-2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三、波浪裙的立体裁剪A效果图(图4-25)波浪裙的裙摆量较大或很大,臀围处较贴体或较宽松,裙子在纵向形成波浪。波浪的位置及大小要协调。通常选择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物;采用较厚实的45°斜裁布料亦可取得良好的造型效果。B面料准备(图4-26)C立体裁剪步骤(1) 披前裙片:正确对准布料与人台的前中心线,腰围以上的布料要多留一些(下摆越大,预留量就越多),并用大头针固定,然后逐渐把靠近侧缝方向的布沿箭头轻轻地往下拉,这时裙摆的量便自然加出。如图4-27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2) 继续沿箭头方向侧缝处做波浪,并依次用大头针固定。根据面料的宽度来掌握波浪及下摆的大小,如图4-28所示。(3) 后裙片:正确对准布料与人台的后中心线,波浪的操作方法同前片,如图4-29所示。(4) 理顺侧缝,清剪前后多余的布料,用重叠法固定,用标记线标记出侧缝线和腰围线。于远处观察所作的轮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图4-30所示。(5) 装上裙腰,确定裙长。用直尺测量裙摆到地面的距离,并以其大小在裙摆上定点,然后标记点并清剪多余的布料,再固定折边。如图4-31所示。(6) 把波浪的最终裁片平铺,会发现腰围线并不是圆顺的曲线,在波浪的顶点处呈现有缺口。修顺板型后进行放缝组装。如图4-3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四、抽褶裙的立体裁剪A效果图(图4-33)气球型裙亦称回教女裙,是抽褶裙的一种,因在下摆处呈收缩状,类似气球的造型而得名。其材料宜选用有一定硬度及弹性的丝绸面料。此效果用作宴会服装极佳,但是在裁剪时应注意裙摆宽度,不能影响正常行走。抽褶裙如带有变化的褶皱,其造型更具有活泼的感觉。B面料准备(图4-34)C立体裁剪步骤(1) 先将衬裙穿在人台上。衬裙长度比实际裙子的长度短一些,裙摆的宽度以方便行走为宜。如图4-35所示。(2) 把裙布上端抽碎褶(用手工拱缝,抽紧),然后用大头针在腰部固定。如图4-36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3) 将布料底边用手针拱缝,并将其均匀抽紧。如图4-37所示。(4) 将裙摆边缘向里折,形成气球的形状,把折进的布固定在衬裙上。裙摆部所需的皱褶量要处理好,褶纹的形态不宜过于雷同,以免单调,缺乏韵味。如图4-38所示。(5) 将裙片展开为经过调整的样板,也可以用裁波浪裙的方法裁气球裙,但是其效果和感觉不同。如图4-39所示。(6) 后片与前片的操作方法相同。五、褶皱变化裙的立体裁剪A效果图(图4-40)此款裙子是抽褶裙的变化款,将抽褶处理放在侧面,随意自然;宜采用悬垂性较好的面料。制作过程中,要把握好褶皱的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B面料准备(图4-41)C立体裁剪步骤(1) 将面料以45°斜纱方向平铺于人台上,在臀围处预留松量,用大头针固定。注意,腰部上方要预留足够的面料,如图4-42所示。(2) 将腰部余量(臀腰差)推移至侧缝处,使面料平服人台腰部,但应注意预留出松量。如图4-43所示。(3) 在侧缝处将多余的量抽成碎褶(用大头针拱缝,抽紧),然后用针固定在侧缝。如图4-44所示。(4) 清剪侧缝多余的面料,根据款式图确定裙长及下摆的弧度。注意褶量要自然,下摆弧线要圆顺。如图4-45所示。(5) 将布的直纱向对准人台后中心线,让与直纱线垂直的标记线平齐于人台臀围线,控制松量,用大头针固定。如图4-46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6) 在人台腰部沿箭头方向将人台臀部差量在两侧归拢(在人台后公主线位置),并调整两侧松量大致相等。如图4-47所示。(7) 将两侧的省量用大头针固定,在省尖处用两根针做标记,将下摆和前片调整到圆顺、饱满。如图4-48所示。(8) 将前后片从人台取下来展开修顺并拓板。如图4-49所示。上一页返回图4-1返回图4-2返回图4-3返回图4-4返回图4-5返回图4-6 返回图4-7返回图4-8返回图4-9返回图4-10返回图4-11返回图4-12返回图4-13返回图4-14返回图4-15返回图4-16返回图4-17返回图4-18返回图4-19返回图4-20返回图4-21返回图4-22返回图4-23返回图4-24返回图4-25返回图4-26返回图4-27返回图4-28返回图4-29返回图4-30返回图4-31返回图4-32返回图4-33返回图4-34返回图4-35返回图4-36返回图4-37返回图4-38返回图4-39返回图4-40返回图4-41返回图4-42返回图4-43返回图4-44返回图4-45 返回图4-46返回图4-47返回图4-48返回图4-49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