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实用款式立体裁剪实例 课件(共311张PPT)- 《服装立体裁剪(第2版)》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实用款式立体裁剪实例 课件(共311张PPT)- 《服装立体裁剪(第2版)》同步教学(北京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311张PPT)
第七章 实用款式立体裁剪实例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第三节 大衣立体裁剪实例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一、含规律褶衬衫
A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弹性面料制作的含有七至八个不同方向规律褶的长袖衬衫(图7-1)。该款式操作要点是:
(1) 布料的纱向摆放与褶裥造型的关系。
(2) 制作时褶量大小及褶裥方向控制的技巧。
(3) 弹性面料的松量把握以及转折面的处理。
B面料准备(图7-2)
C立体裁剪步骤
(1) 按图示纱向放置布料,并固定在人台之上,依款式效果图确定起始位置。如图7-3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2) 沿胸围线捋平面料,注意胸部的松量,并用大头针进行固定。如图7-4所示。
(3) 制作前身活褶(注意活褶的方向依照面料自然的斜率产生)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5所示。
(4) 依款式设计制作活褶(控制其疏密关系,把握好活褶的节奏)并依次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6所示。
(5) 将领口、肩缝、袖窿、侧缝、活褶等处做好标记,并修剪多余量取下备用。如图7-7所示。
(6) 将左前片固定在人台上,沿胸围线捋平面料(注意胸部的松量),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8所示。
(7) 制作完成左前片,贴标示线,并清剪缝份。如图7-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8) 将布料后中心线固定在人台后中心线上,捋平背宽处横丝(注意背部的松量),确保纬向呈平直状态。如图7-10所示。
(9) 立体裁剪后领弧线及肩线,固定好侧缝(注意后侧面立体面的制作)。如图7-11所示。
(10) 确定后领弧线、肩线、袖窿及侧缝线的位置,并修剪缝份取下备用。如图7-12所示。
(11) 依修正好样片的袖窿配制袖子,并将袖窿底部与袖山底部组别。如图7-13所示。
(12) 将手臂模型插入袖筒中,用藏针法组别袖山部位。如图7-14所示。
(13) 将人台所有关键部位在布料上做出标志,调整好样片,再将袖子与衣身组别并检查修正袖片样板。如图7-15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二、含碎褶衬衫
A款式特点
该款是采用悬垂感效果较好的弹性针织面料制作的含有斜角曲线断缝的碎褶衬衫(图7-16)。该款式的操作要点是:
(1) 分割线的比例平衡关系。
(2) 碎褶量的大小、方向与纱向及面料质地性能的关系。
(3) 堆叠式领型的立体裁剪方法。
B面料准备(图7-17)
C立体裁剪步骤
(1) 将布料直丝纱向对齐人台前中心线,并固定在人台上。如图7-18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2) 立体裁剪侧面立体面,依款式面料注意适量的松度。如图7-19所示。
(3) 堆叠完成领部设计,修剪肩部及袖窿处缝份。如图7-20所示。
(4) 将前中布料固定于人台上,注意纱向放置。如图7-21所示。
(5) 依款式设计完成前身碎褶,注意碎褶方向及量的处理。用胶带勾画出设计分割线。如图7-22所示。
(6) 将前下片如图示的纱向固定在人台上,设计完成破缝线及侧缝,做好标记并修剪多余量取下备用。如图7-23所示。
(7) 将后片布料中心线对齐人台后中心线固定。如图7-24所示。
(8) 沿水平方向固定横背宽部位(注意背部的松量),并如前片制作设计领部。如图7-25所示。
(9) 完成袖窿及侧缝的制作,并在侧腰打上剪口,完成后片。如图7-26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三、含荷叶边造型的衬衫
A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轻薄、柔软的真丝类材料制作的收腰放摆的X型的衬衫,其领口和袖口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荷叶边设计而成(图7-27)。其操作要点是:
(1) X造型的制作技巧。
(2) 直形荷叶边的制作技巧。
(3) 圆形荷叶边的制作技巧。
B面料准备(图7-28)
C立体裁剪步骤
(1) 按图示纱向放置布料,并固定在人台之上,依款式效果图确定起始位置。如图7-2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2) 依款式设计完成领口设计,并固定肩缝及前胸。如图7-30所示。
(3) 修剪领口及袖窿处缝份,并制作完成下摆造型。如图7-31所示。
(4) 调整前边造型并于侧腰处打上剪口,用胶带勾画其轮廓线。如图7-32所示。
(5) 将布料后中心线对齐人台后中心线,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33所示。
(6) 立体裁剪完成领口及肩线造型,并固定横背宽,注意纱向及适度的松量。如图7-34所示。
(7) 完成后侧缝制作并清剪缝份。如图7-35所示。
(8) 量取服装领口上需加荷叶边(直线荷叶边)的长度,并计算出所需的半径长。如图7-36所示。
(9) 量取服装袖口上需加荷叶边(圆形荷叶边)的长度,并计算出所需圆周的半径长。如图7-3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10) 将荷叶边长度的测量值乘以1.5~2.0作为领口的设计宽度,并注意与整件服装的比例和谐。如图7-38所示。
(11) 将荷叶边抽缩。如图7-39所示。
(12) 剪出袖口圆形布片。如图7-40所示。
(13) 从其中一边剪开。如图7-41所示。
(14) 将胚布如图示按袖口款式剪出不同半径尺寸的袖口。如图7-42所示。
四、含横向分割线的低腰连衣裙
A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水洗棉面料制作的低腰断缝的连衣裙,其领型采用普通式翻领结构(图7-43)。该款式的操作要点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1) 横向分割线设计的比例平衡关系。
(2) 连衣裙的松量及立体面的把握。
(3) 装配一片翻领的技巧。
B面料准备(图7-44)
C立体裁剪步骤
(1) 将右上片用替代布附在人台上固定,纱向如图示。如图7-45所示。
(2) 如图示,从领口处将布料捋平(注意锁骨所需的松量),顺箭头的方向将余量推置于设计的断缝处。如图7-46所示。
(3) 按款式要求将余量处理成碎褶造型。如图7-47所示。
(4) 制作完成拼贴面并清剪缝份。如图7-48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5) 完成低腰拼块及下裙的制作。如图7-49所示。
(6) 修剪缝份,关键部位做好标记并取下样板重新组合调整。如图7-50所示。
(7) 将布料后中心线固定在人台后中心线,制作过肩。如图7-51所示。
(8) 沿人台固定横背宽线,立体裁剪后领口及肩缝。如图7-52所示。
(9) 在人台上制作后中裁片的造型,注意后中立体面的制作及纱向。如图7-53所示。
(10) 在人台上制作后片侧面造型,注意侧面立体面的制作及纱向。如图7-54所示。
(11) 两侧腰部打剪口,并立体裁剪低腰处拼块。如图7-55所示。
(12) 完成后片下裙的制作。如图7-56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13) 组装衣片并修正样板。如图7-57所示。
(14) 依设计的前后领圈弧线裁配领片。如图7-58所示。
(15) 领子的制作如前所述,最后检查领片,包括合体度、圆顺感以及形状的准确性。如图7-59所示。
五、环浪褶衬衫(图7-60)
A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雪纺面料制作的无袖衬衫,领子采用低领座翻领,衣身为环浪褶,随意自然飘逸。
重点、难点提示:①面料斜裁法与胸腰差的消除;②环浪褶的立体裁剪技法制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B面料与人台准备
(1)用布量。前后衣片内层采用100 cm×100 cm的正方形面料,对角线标识线标出;外层采用120 cm×120 cm的正方形面料,对角线标识线标出(图7-61)。
领子采用3 0 cm×1 4 cm的长方形4 5°正斜丝面料,后中3~5 cm处确定水平线和长7 cm左右的垂直线(图7-62)。
(2)面料整理。将面料丝缕熨烫归正,面料纱向横平竖直,面料归正后,在面料45°对角线处用熨斗对折熨烫。
(3)人台准备。将人台按照款式所需确定领圈线、袖窿弧线及下摆围度线的位置用色带标示好(图7-63)。
C立体裁剪步骤
1)前衣片(内层)制作。
(1)前片面料45°对角线和人台前中线吻合,珠针固定(图7-6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2)在B.P处留0.3 cm左右的松量,侧面亦用大头针固定(图7-65)。
(3)构筑前侧面立体转折面。在袖窿弧线处根据B.P高度挑起转折面松量。B.P至臀围线处挑起转折面松量,其余的胸腰差在侧面抹去。根据裁片轮廓线留1.5~2 cm的缝份,其余部分修剪掉(图7-66)。
(4)左边裁片根据右边取样的轮廓线修剪好,完成前片(图7-67)。
2)后衣片制作。
(1)后片面料45°对角线和人台前中线吻合,珠针固定(如图7-68)。
(2)后侧面立体面构筑。在横背宽线上构筑一直角面,在胸围线处留取人体基本的运动松量,其余的胸腰差在侧面抹去(图7-6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3)根据裁片轮廓线要求留1.5~2 cm的缝份,其余部分修剪掉,注意面料和人台的松量控制(图7-70)。
(4)左边裁片按右边取样的轮廓线修剪好,完成后片(图7-71)。
3)侧面环浪的制作。
(1)根据袖窿弧长度需要,把面料修剪掉一个角,留缝份5 cm左右。把面料45°斜丝处对应人台侧缝线,并用珠针固定好(图7-72、图7-73)。
(2)环浪褶制作。前、后领圈线处同时捏褶,每个褶大3~4 cm,对折好用珠针固定,在腋下形成环浪造型(图7-74)。
(3)环浪褶做好后,标识线贴出外轮廓造型,留2 cm左右缝份修剪好(图7-7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4)领子制作。
(1)领座的制作。面料后中心线与人台后中心线吻合,横丝与领圈线3~4 cm处吻合,保持后领圈的1/3处与后中心线垂直,用大头针固定(图7-76)。
(2)调整好领座与人台颈部间隙的松量,边做边打剪口把面料带平(图7-77)。
(3)领围和颈部的间隙松量控制在1 cm左右,一直做到前中心线。用标识线把领座的造型标记出来(图7-78)。
(4)翻领的制作。水平线和人台后中线吻合,垂直线与后领圈的1/3处保证垂直,用大头针固定(图7-79)。
(5)顺着人台颈部形态把领子推平,调整好外领弧线的松量,用大头针固定在领座上(图7-8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衬衫、连衣裙立体裁剪实例
(6)领子用重叠法组装假缝试样,观察、调整领子(图7-81)。
5)纸样净样图(图7-82)。
应用范例如图7-83所示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一、西服类外套
A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毛料和毛涤纶混纱面料制作的前收胸腰及袖窿省、后收领口及后背省的外套(图7-84)。该款式的操作要点是:
(1) 西服类外套松量的把握。
(2) 胸腰省、袖窿省、领口省及背省的制作技巧。
B面料准备(图7-85)
C立体裁剪步骤
(1) 在人台上固定布料的前中心线,注意外套胸部的松量。如图7-86所示。
(2) 立体裁剪前领口及胸部,按图示的箭头方向将余量制作成袖窿省,于腰口处打上剪口,并按款式制作胸腰省。如图7-87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3) 调整袖窿省及胸腰省的均衡关系并修剪缝份,用胶带勾画出右前片的轮廓线,取下备用。如图7-88所示。
(4) 依左前片款式特点配裁片,并进行左前片的立体裁剪制作(制作方法如右前片),用胶带勾画出左前片的轮廓线。如图7-89所示。
(5) 将布料后中心线固定在人台后中心线上,背部用大头针固定,预留一定的背部松量。如图7-90所示。
(6) 如图中箭头所示按纱向捋平布料,并将余量推至领部形成0.2~0.3 cm的松量,如图7-91所示。
(7) 制作后背省,先将胚布的后中及侧腰缝处打上剪口,并用胶带勾画出后片的整体轮廓线。如图7-92所示。
(8) 组合前后样片,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及修剪。如图7-9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二、女时装外套
A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毛料和毛涤纶混纱面料制作的、目前较为流行的女时装,前身采用偏门襟设计,左右两侧设计有装饰性下摆,连立领结构,袖子为时尚的泡泡袖(图7-94)。该款式的操作要点是:
(1) 结构造型与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松量的把握。
(2) 领口省与连立领的制作技巧及各部位间的比例均衡关系。
(3) 泡泡袖结构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B面料准备(图7-95)
C人台准备
按款式特点,用红色胶带分别在人台的前、后标明分割线的准确位置(图7-96)。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D立体裁剪步骤
(1) 将布边(经纱)折叠5 cm左右,按领口造型线的位置将胚布覆盖在人台上,用大头针固定,在颈侧处打剪口备用。如图7-97所示。
(2) 使布纹保持水平,用手理顺布料,并做出胸围线以下的主体轮廓,另顺肩部将多余布料推至肩颈部,做出肩领省。如图7-98所示。
(3) 顺势转向后颈部,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99所示。
(4) 沿前破刀缝的标记位置捏出前破刀缝的线型。注意:正面与侧面的塑造面、下侧面的丝缕一定要自然下垂。如图7-100所示。
(5) 将前腹片裁片,按图对准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0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6) 从腰线处开始,沿前破刀缝向上、向下分别抓合,并顺势向下折叠出前腋片的下摆造型(注意胸、腰、腹部的松量)。如图7-102所示。
(7) 按袖窿弧线、侧缝线将裁片固定好,留2.5 cm左右的预留量,修剪缝头备用。如图7-103所示。
(8) 将面料与人台对齐后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用大头针固定;在后中心线处作出1 cm的破背线,并在肩胛骨处留出0.5 cm的活动量,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04所示。
(9) 在后片上标出领口弧线,剪去多余面料;按后背造型线在面料上标示出后中轮廓线。如图7-105所示。
(10) 将后腋片的裁片对准后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06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11) 从腰线处开始,沿后破刀缝向上、向下分别抓合、固定(注意肩胛骨、腰部、臀部的松量),顺势向下折叠做出后腋片的下摆造型,并剪去多余面料。按前肩线的位置抓合前后肩缝,并用大头针固定,留1.5 cm缝头,多余的剪掉。如图7-107所示。
(12) 按前侧缝线的位置抓合前后腋片,并用大头针固定,留2 cm左右缝头,修剪多余部分,完成衣身的取样。如图7-108所示。
(13) 完成衣身结构如图7-109所示。
三、不对称式女外套
A款式特点
该款式为目前较为流行的女时装款式,前身采用偏门襟设计,左前片设计有装饰性短缝,立式领结构,袖子为时尚的泡泡袖(图7-110)。其操作要点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1) 结构造型与人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2) 各部位间的比例均衡关系。
(3) 泡泡袖结构的制作。
B面料准备(图7-111)
C立体裁剪步骤
(1) 按前片款式结构在人台上贴附标示线。如图7-112所示。
(2) 将预算好的面料垂直放在人台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13所示。
(3) 在面料上做好领圈和分割线的标记线,留出3 cm缝份并清剪,并在领口处打好剪口。如图7-114所示。
(4) 在面料上画出袖窿和肩缝线的标记线,留出3 cm缝份并清剪。如图7-115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5) 将面料抽好的直纱和横纱分别与人台前中心线和胸围线重合。如图7-116所示。
(6) 按贴附的造型轮廓线在胚布上做好标记线,前门襟处留3 cm缝份,清剪前止口线和领口线。如图7-117所示。
(7) 在面料上做好竖向分割线和下摆线的标记线,留3 cm缝份并进行清剪。如图7-118所示。
(8) 将面料宽度对折并抽出一根直纱,与人台的胸宽线的延长线吻合,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19所示。
(9) 在面料上画出竖向分割线的标记线,留3 cm缝份并进行清剪。如图7-120所示。
(10) 在面料上画出袖窿、侧缝、底摆的标记线,留出3 cm缝份并清剪。如图7-121所示。
(11) 将抽好褶的裁片插入分割线。如图7-12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12) 把做好的分割裁片组合成前衣片,并调整松量。如图7-123所示。
(13) 按后片款式结构在人台上贴附标示线。如图7-124所示。
(14) 将准备好的面料抽出一根直纱与人台后中心线吻合,并用大头针固定,顺着背宽将面料捋平。如图7-125所示。
( 1 5 ) 将捋平的面料用大头针固定, 留0.3~0.5 cm的松量。如图7-126所示。
(16) 再顺着经纱往颈侧点捋面料,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27所示。
(17) 在面料上画出后领圈的标记线,留2 cm缝份清剪并打好剪口。如图7-128所示。
(18) 在面料上画出肩线、袖窿、横向分割线的标记线,留3 cm缝份并清剪。如图7-12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19) 将准备好的面料抽出一根直纱与人台后中心线吻合,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30所示。
(20) 将面料往侧缝捋平,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31所示。
(21) 在面料上按款式结构标出标记线,留3 cm缝份并清剪。如图7-132所示。
(22) 将面料宽度对折并抽出一根直纱,与人台的背宽线的延长线吻合,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33所示。
(23) 在面料上做好竖向分割线的标记线,留3 cm缝份并进行清剪。如图7-134所示。
(24) 在面料上画出袖窿、侧缝、底摆的标记线,留出3 cm缝份并清剪。如图7-135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25) 把做好的分割裁片组合成后衣片,并调整松量与前片组合。如图7-136所示。
(26) 将领样布后中心线与人台的后中心线对齐固定。如图7-137所示。
(27) 后中心处的领底口线应保持4 cm左右的横丝缕,再向前缠绕,边绕边调整颈部松量,绷紧处打剪口,剪口距造型线1 cm左右,领上口线与脖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松量。如图7-138所示。
(28) 领样布继续向前缠绕使领样上口自然贴向颈脖,从而领下口线出现起翘,领前下面的布料毛边增宽。绷紧处打剪口,边观察边调整使造型松量与款式吻合。如图7-13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29) 用胶带标出领上口线,点影下口线,注意领型与款式图吻合。如图7-140所示。
(30) 按照两片袖的立体裁剪方法做好袖片。如图7-141所示。
(31) 将大袖片袖山头切展,并多预留缝份。如图7-142所示。
(32) 将大、小袖片组合,使袖山弧线与衣片袖窿弧线吻合。如图7-143所示。
(33) 在袖山头捏好碎褶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调整袖窿底部,做好泡泡袖。如图7-144所示。
四、登驳领小外套
A款式特点
本款为“三开身”结构的登驳领外套。前肩部设有横向分割,富有立体感的登驳领,二粒扣平下摆造型,以及独特的尖袖头设计,整个款式新颖时尚(图7-14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重点、难点提示:①“三开身”结构造型与分割线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对松量的把握。②登驳领的制作技巧及肩袖部造型的比例均衡关系。③独特的尖袖头制作方法及技巧。
B面料准备
(1)用布量。如图7-146。
(2)面料整理。布料的经纱和纬纱均用手撕开,整理布纹,要求布纹丝缕横平竖直,用熨斗熨烫时不宜喷水,以免布料变硬,影响布料的柔软感。同时按图上红线抽纱熨烫备用(图7-146)。
(3)人台准备。按款式特点在人台上分别用红色标示线贴出前片、后片、肩部分割线及口袋的位置,注意款式比例的协调(图7-14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C立体裁剪步骤
1)前衣片制作。
(1)将整理好的前衣片面料与人台的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符合一致,并用大头针固定(图7-148)。
(2)做前中驳头。在翻驳止点处水平剪开,止点以下向内折进固定(图7-149)。
(3)沿翻驳线翻折,轻压翻折线,根据人台贴附的驳头造型轮廓线在胚布上标出驳头形状,留1.5 cm的缝份,多余的量剪去(图7-150)。
( 4 ) 翻回驳头部分, 在背面沿驳头止口线贴标示线,并将串口线与前肩领窝弧线相连,完成前开领,留1.3~1.5 cm的缝份,多余的量剪去(图7-151)。再按人台贴附的前中分割线的位置在面料上幕刻出轮廓线,用大头针固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操作时要注意面料纱向的顺直,胸部和前下摆要保留一定松量。作好标记线,竖向分割线留1.5~2 cm的缝份,下摆线的留3 cm缝份,进行清剪(图7-151)。
(5)做前中侧片。将整理好的前中侧片面料与人台侧面符合,横纱对准人台腰线,直纱要求垂直地面,分别在胸围线、腰围线位置用大头针固定(图7-152)。
(6)从腰线处开始沿前中分割线向上、向下分别抓和,注意口袋处要平服,胸、腰、腹部要保留一定的松量,并根据标识线在面料上幕刻出轮廓线,留2 cm左右缝份修剪(图7-153)。
(7)做前肩。将整理好的前肩面料垂直放在人台上,扶平并用大头针固定(图7-15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8)按贴附的造型轮廓线在胚布上做好前领口线、肩线、袖窿弧线标记线,预留1.5 cm左右缝份清剪(图7-155)。
2)后衣片制作。
(1)将标示好后中线和胸围线的布料覆于人台上,并与人台上的标识线相吻合,在后中线处用大头针固定,肩胛骨处用大头针挑出0.3~0.5 cm的松量固定,侧缝线处固定一大头针(图7-156)。
(2)确定后领围。从肩胛骨点处推直丝至颈侧点,修剪领口处,并打好剪口(图7-157)。
(3)按后背造型线在面料上标出后中轮廓线,并用大头针固定,在后中腰线处大约有1.5 cm的收省量(图7-158)。在肩胛骨处留出0.5 cm的活动量,顺着肩背部的弧度把后肩部抹平,用大头针固定肩端点,预留1.5 cm的缝份,减去多余面料(图7-15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4)后侧面立体转折面构筑。在人台侧面构筑立体转折图7-154 面,注意胸部松量。同时用大头针定位(图7-160)。
(5)按后中腰省的位置,捏合出后腰省。按后破刀缝造型线,在
面料上标示出后破刀缝轮廓线,注意松量的控制,用大头针固定,预
留1.5 cm的缝份,并剪去多余面料,打上均匀的剪口(图7-161)。
(6)做标记。用标识线贴出后片袖窿弧线和侧缝线,各处缝边处预留1.5~2 cm清剪(图7-162)。
3)侧片制作。
(1)做侧片。将整理好的侧片裁片与人台侧面符合,横纱对准人
台腰线,直纱要求垂直地面,分别在胸围线、腰围线位置用大头针固
定(图7-16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2)从腰线处开始,沿前、后破刀缝向上,向下分别抓合,固定(注意胸部、腰部、臀部的松量),并预留1.5 cm的缝份,减去多余面料(图7-164)。
(3)按前肩线的位置,抓合前、后肩缝,并用针固定,留1.5 cm缝头,剪去多余量。再按袖窿弧线、侧缝线将裁片固定好,做好标记,预留1.5~2.5 cm的缝头,修剪缝头备用(图7-165)。
(4)检查前后样片,并用盖别法把前后衣身、口袋组合、试样、调整完成衣身的取样(图7-166)。
4)登驳领制作。
(1)取直纱向白胚布一块做领座,将领布的后中心线与人台后中心线对齐固定(图7-167),再沿领口线水平用大头针固定,在绷紧处打剪口,预留1.5 cm左右的缝头,剪去多余量,打上均匀的剪口,做好领座造型标记线(图7-16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外套立体裁剪实例
(2)另取白胚布一块做翻领,将画好的后中线对准人台后中线,沿领座上领口线扎针固定,自然翻转至前身,确定领面的尺寸(领面>领座),剪去多余量。用标注线标注翻领造型线(图7-169)。
5)尖袖头制作。
(1)尖袖头按比例法进行裁剪(图7-170)。按第六章两片袖的立裁将大小袖片组合成型(图7-171)。
(2)将袖头褶量按记号折好,与衣片袖窿弧线基本吻合,用珠针从袖窿底部开始固定(图7-172)。
(3)从下向上用藏针法组装袖山部位,将折好的三角形袖头倒向
前袖窿弧线,调整袖型,完成三角形尖袖的制作(图7-173)。
6)款式净样图(图7-174)。
应用范例如图7-175所示。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大衣立体裁剪实例
下面以含公主线破缝长大衣为例介绍大衣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技巧,其效果图如图7-176所示。
一、款式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呢毛料制作的合体型大衣,四开身八片,设置普通一片式袒领。该款式的操作要点是:
(1) 大衣等外套的松量加放。
(2) 公主线破缝的制作技巧及审美效果。
(3) 低领座袒领的制作技巧。
二、面料准备(图7-177)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大衣立体裁剪实例
三、立体裁剪步骤
(1) 固定前中心线,纱向为直丝,如图7-178所示。
(2) 立体裁剪前领口弧线及肩线,并于侧缝处打上剪口,如图7-179所示。
(3) 用大头针固定侧面,注意侧面的松量。如图7-180所示。
(4) 肩部公主线处如图示箭头方向推移面料,处理肩缝,完成公主线破缝。如图7-181所示。
(5) 固定侧面立体面,将多余缝份修剪掉,并标出轮廓线。如图7-182所示。
(6) 将布料后中心线固定,立体裁剪领口、肩缝,并用胶带标出公主线,侧腰处打剪口。如图7-18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大衣立体裁剪实例
(7) 固定后侧片纱向,并处理后片转折面,立体裁剪肩部及公主线。如图7-184所示。
(8) 在关键部位做好标记并修剪缝份。如图7-185所示。
(9) 用大头针组合样片并修正。如图7-186所示。
(10) 取一块正方形布料,长宽如图7-187所示,并如图将阴影部分剪去。用大头针固定布料后中心线,如图7-187所示。
(11) 沿人台后领弧线逐渐剪切至肩领点,注意面料的翻转量。如图7-188所示。
(12) 制作并画出衣领的内边缘线,并于侧领点及前中心点、前领点处做标记。按右领方法制作左领,捋平并在其外缘打上剪口。如图7-189所示。
(13) 设计勾画外领线。如图7-190所示。
上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一、露背式晚礼服
A款式特点
该款式为一款吊带露背式晚礼服( 图7-191)。其操作要点如下:
(1) 吊带的制作方法。
(2) 裙底边造型的处理。
B面料准备(图7-192)
C立体裁剪步骤
(1) 按款式要求在人台上贴好前中裁片的造型线。如图7-193所示。
(2) 将准备好的前中样布披覆于人台上,前中心线在胸围处留一手指松量,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194所示。
(3) 在样布上按造型线画出标记线并修剪。如图7-195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4) 拉开下摆布料,并按款式贴出下摆造型。如图7-196所示。
(5) 按贴好的造型线修剪缝份。如图7-197所示。
(6) 将修剪好的下摆自然下垂,形成自然波浪。如图7-198所示。
(7) 按款式要求在人台上贴好前侧裁片的造型线。如图7-199所示。
(8) 将准备好的前侧样布披覆于人台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00所示。
(9) 在样布上按造型线画出标记线并修剪前片分割线。如图7-201所示。
(10) 拉开下摆布料,按款式要求贴出下摆造型并修剪。如图7-202所示。
(11) 在样布上按人台造型线画出吊带标记线,吊带转折处打好剪口并修剪缝份。如图7-203所示。
(12) 吊带后片造型图。如图7-204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13) 拉开下摆布料,做好侧缝、下摆标记线并修剪。如图7-205所示。
(14) 下摆转折处打好剪口,将修剪好的下摆自然下垂,形成自然波浪。如图7-206所示。
(15) 按款式要求在人台上贴好后中裁片的造型线。如图7-207所示。
(16) 将准备好的后中样布披覆于人台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08所示。
(17) 在样布上按造型线画出标记线并修剪,如图7-209所示。
(18) 拉开下摆布料,并按款式要求贴出下摆造型。如图7-210所示。
(19) 按下摆标记线修剪缝份。如图7-211所示。
(20) 下摆转折处打好剪口,将修剪好的下摆自然下垂,形成自然波浪。如图7-21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21) 按款式要求在人台上贴好后侧裁片的造型线。如图7-213所示。
(22) 将准备好的后侧样布披覆于人台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14所示。
(23) 在样布上按造型线画出标记线并修剪。如图7-215所示。
(24) 拉开下摆布料,并按款式要求贴出下摆造型。如图7-216所示。
(25) 在样布上按造型线画出标记线并修剪后片分割线。如图7-217所示。
(26) 拉开下摆布料,按款式要求贴出下摆造型并修剪。如图7-218所示。
(27) 将修剪好的下摆自然下垂,形成自然波浪。如图7-21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二、斜裁式礼服
A款式特点
该款可采用多种悬垂感好的材料来进行设计和制作(图7-220)。该
款式的操作要点是:
(1) 活褶与连领的制作方法。
(2) 斜裁连衣裙的制作技法。
B面料准备(图7-221)
C立体裁剪步骤
(1) 设计并剪裁侧面装饰块面,注意纱向的放置。如图7-222所示。
(2) 将面料前中心线固定于人台的前中心线之上,颈部留有余量。如
图7-22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3) 利用顺反裥处理颈部造型,并于腰部打上剪口,利用面料斜丝的
斜率制作完成垂浪以及侧缝。如图7-224所示。
( 4 ) 进一步调整前领。如图7-225所示。
(5) 依款式设计效果用胶带标出前领的造型线。如图7-226所示。
(6) 沿人台领口线由侧颈点绕至后中心,使领子服帖并于转弯处打上剪口。如图7-227所示。
(7) 将准备好的后片样布披覆于人台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28所示。
(8) 固定后中心线并在后腰处打上剪口。如图7-229所示。
(9) 依侧面的装饰块面处理后片的侧缝线,并利用斜丝面料的自然特性处理成不同的垂浪效果。如图7-230所示。
(10) 检查前后样片,并组合修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三、缠绕式礼服
A款式特点
该款可采用较薄且悬垂感好的材料来进行设计和制作(图7-231)。其操作难点是前胸缠绕式的制作。
B面料准备(图7-232)
C立体裁剪步骤
(1) 将面料放在人台上,按从肩部到袖窿、侧缝的顺序用大头针固定,将面料在中心位置集中。如图7-233所示。
(2) 将右侧面料向下缠绕后向左侧肩部与腰部展开,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34所示。
(3) 将面料从肩部到袖窿再到侧缝推平顺,用大头针固定,做好标记线,修剪多余布料。如图7-235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4) 将面料直纱与人台后中心线吻合,横纱与背宽线吻合,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36所示。
(5) 按后片做好标记线,并修剪多余的量。如图7-237所示。
(6) 将面料按照后片造型形成V字形领口状态并放在人台上,做好标记线并修剪,然后用大头针固定。如图7-238所示。
(7) 将布料直纱与人台中心位置对正,上端至少留2.5 cm缝份,前中处留3~5 cm缝份。如图7-239所示。
(8) 在公主线处折工字褶裥并用大头针固定,将面料向侧缝推平顺,使侧摆处出现裙褶,按造型做好标记并修剪多余布料。如图7-240所示。
(9) 将布料直纱与人台中心线位置对正,上端留2.5 cm缝份,后中处留3~5 cm缝份,如图7-241所示,完成后裙片。
(10) 检查前后样片并组合修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四、抽褶小礼服的立体裁剪
A款式特点
本款小礼服采用真丝乔其纱面料制作,修身合体,前衣身由两条不对称式的纵向曲线分割线,在与分割线相交的正身衣片上形成不规则的放射状碎褶造型,两侧合体无碎褶、无省道(图7-242)。
重点、难点提示:①裙身中主体样片上碎褶量及方向的把握。从上至下,由少变多,在一侧下摆褶量最多。②两侧样片的做法。因两侧片无省、无碎褶设计,要达到合体的效果,应注意衣身分割线位置以及面料丝缕方向的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B面料准备
(1)用布量(图7-243)。左腋片:长——面料经纱取65 cm;宽——面料纬纱取30 cm,右腋片:长——面料经纱取50 cm;宽——面料纬纱取30 cm。前裙片:长——面料经纱取衣长+抽褶量;宽——面料纬纱取70 cm。后裙片:长——面料经纱取75 cm;宽——面料纬纱取50 cm。
(2)面料整理。布料的经纱和纬纱均用手撕开,整理布纹,要求布纹丝缕横平竖直,用熨斗熨烫时不宜喷水,以免布料变硬,影响布料的柔软感(图7-243)。
(3)人台准备。根据款式图用胶条贴出造型标识线。应注意分割曲线的位置和审美效果。分割线在设计时应超过人台的公主线,这样便可以把大部分省量转入分割线中(图7-24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C立体裁剪步骤
1)前裙片制作。
(1)做右腋下片。将胚布经向纱线与人台侧片中线经向线吻合对齐,抚平样片,边缘可用大头针固定,在腰部等处略打剪口抚平(图7-245)。
墨刻点影,沿轮廓线进行修剪,预留2 cm的缝份,对样片进行记号笔墨刻外轮廓。(图7-246)。
(2)做左腋下片。将胚布经向纱线与人台侧片中线经向线吻合对齐,抚平样片,边缘用大头针固定,在腰部等处略打剪口抚平(图7-247)。墨刻点影。沿轮廓线进行修剪,预留2 cm的缝份(图7-248)。
(3)做前中裙片。将面料经向纱线与人台前中心线对齐,纬纱线与人台胸围对齐,将面料在胸部沿人台造型抚平,在胸线处用大头针固定(图7-24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4)确定领围线、肩线、袖窿线。自胸围线向上抚平肩部,在肩部斜向大头针固定,沿人台上轮廓设计线修剪前领孤线、肩线,将袖窿抚平,修剪袖窿,均预留2 cm(图7-250)。
(5)调整褶。从袖窿底部开始,自右至左做出不规则皱褶。一边做,一边用珠针固定。做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控制褶的方向及用量(图7-251)。
(6)墨刻点影。所需皱褶确定之后,用胶带在样片上贴出造型线,
同时可起到固定的作用,修剪侧缝,对样片进行记号笔墨刻外轮廓,预留2 cm缝份(图7-252)。
(7)用盖别法把前衣身、腋下片假缝、调整(图7-253)。
2)后裙片制作。
(1)将布样的经纱对齐人台后中心线,大头针固定(图7-25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礼服立体裁剪实例
(2)确定领口线。根据人台上领口造型设计线剪出领口线(图7-255)。
(3)收腰省。后片如图4-256收四个后腰省。裙下摆处按款式修剪出不对称下摆。沿轮廓线修剪并与前领窝孤线、肩线等处相吻合,将袖窿抚平,修剪袖窿,对样片进行记号笔墨刻外轮廓,各缝边处均预留2 cm(图7-256)。
(4)用盖别法把前后衣身假缝,试样、调整(图7-257)。
3)款式纸样图(图7-258)。
应用范例如图7-259所示。
上一页
返回
图7-1
返回
图7-2
返回
 图7-3
返回
图7-4
返回
图7-5
返回
图7-6
返回
图7-7
返回
图7-8
返回
图7-9
返回
图7-10
返回
图7-11
返回
图7-12 
返回
图7-13
返回
图7-14
返回
图7-15
返回
图7-16
返回
图7-17
返回
图7-18
返回
图7-19
返回
图7-20
返回
图7-21
返回
图7-22
返回
图7-23
返回
图7-24
返回
图7-25
返回
图7-26
返回
图7-27
返回
图7-28
返回
图7-29 
返回
图7-30
返回
图7-31
返回
图7-32
返回
图7-33
返回
图7-34
返回
图7-35 
返回
图7-36
返回
图7-37
返回
图7-38
返回
图7-39
返回
图7-40
返回
图7-41
返回
图7-42 
返回
图7-43
返回
图7-44
返回
图7-45
返回
图7-46
返回
图7-47
返回
图7-48
返回
图7-49
返回
图7-50
返回
图7-51
返回
图7-52
返回
图7-53
返回
图7-54
返回
图7-55
返回
图7-56
返回
图7-57
返回
图7-58
返回
图7-59
返回
图7-60
返回
图7-61
返回
图7-62
返回
图7-63
返回
图7-64
返回
图7-65
返回
图7-66
返回
图7-67
返回
图7-68
返回
图7-69
返回
图7-70
返回
图7-71
返回
图7-72
返回
图7-73
返回
图7-74
返回
图7-75
返回
图7-76
返回
图7-77
返回
图7-78
返回
图7-79
返回
图7-80
返回
图7-81
返回
图7-82
返回
图7-83
返回
图7-84
返回
图7-85
返回
图7-86
返回
图7-87 
返回
图7-88
返回
图7-89
返回
图7-90
返回
图7-91
返回
图7-92
返回
图7-93
返回
图7-94
返回
图7-95
返回
图7-96
返回
图7-97
返回
图7-98 
返回
图7-99
返回
图7-100  
返回
图7-101
返回
图7-102
返回
图7-103 
返回
图7-104
返回
图7-105
返回
图7-106
返回
图7-107
返回
图7-108
返回
图7-109
返回
图7-110
返回
图7-111
返回
图7-112
返回
图7-113
返回
图7-114
返回
图7-115
返回
图7-116
返回
图7-117
返回
图7-118
返回
图7-119
返回
图7-120
返回
图7-121
返回
图7-122
返回
图7-123
返回
图7-124
返回
图7-125
返回
图7-126
返回
图7-127
返回
图7-128
返回
图7-129
返回
图7-130
返回
图7-131
返回
图7-132
返回
图7-133
返回
图7-134
返回
图7-135
返回
图7-136
返回
图7-137
返回
图7-138
返回
图7-139
返回
图7-140
返回
图7-141
返回
图7-142
返回
图7-143
返回
图7-144
返回
图7-145
返回
图7-146
返回
图7-147
返回
图7-148
返回
图7-149
返回
图7-150
返回
图7-151
返回
图7-152
返回
图7-153
返回
图7-154
返回
图7-155
返回
图7-156
返回
图7-157
返回
图7-158
返回
图7-159
返回
图7-160
返回
图7-161
返回
图7-162
返回
图7-163
返回
图7-164
返回
图7-165
返回
图7-166
返回
图7-167
返回
图7-168
返回
图7-169
返回
图7-170
返回
图7-171
返回
图7-172
返回
图7-173
返回
图7-174
返回
图7-175
返回
图7-176
返回
图7-177
返回
图7-178
返回
图7-179
返回
图7-180
返回
图7-181
返回
图7-182
返回
图7-183
返回
图7-184
返回
图7-185
返回
图7-186
返回
图7-187
返回
图7-188
返回
图7-189
返回
图7-190
返回
图7-191
返回
图7-192
返回
图7-193
返回
图7-194  
返回
图7-195
返回
图7-196
返回
图7-197
返回
图7-198 
返回
图7-199
返回
图7-200
返回
图7-201 
返回
图7-202
返回
图7-203
返回
图7-204
返回
图7-205
返回
图7-206
返回
图7-207
返回
图7-208
返回
图7-209
返回
图7-210
返回
图7-211
返回
图7-212
返回
图7-213
返回
图7-214
返回
图7-215
返回
图7-216
返回
图7-217
返回
图7-218
返回
图7-219
返回
图7-220
返回
图7-221
返回
图7-222
返回
图7-223
返回
图7-224
返回
图7-225
返回
图7-226
返回
图7-227
返回
图7-228 
返回
图7-229
返回
图7-230
返回
图7-231
返回
图7-232
返回
图7-233
返回
图7-234
返回
图7-235
返回
图7-236 
返回
图7-237 
返回
图7-238
返回
图7-239 
返回
图7-240
返回
图7-241
返回
图7-242
返回
图7-243
返回
图7-244
返回
图7-245
返回
图7-246
返回
图7-247
返回
图7-248
返回
图7-249
返回
图7-250
返回
图7-251
返回
图7-252
返回
图7-253
返回
图7-254
返回
图7-255
返回
图7-256
返回
图7-257
返回
图7-258
返回
图7-259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