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 课件(共41张PPT) 《旅游经济学》同步教学(机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现代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 课件(共41张PPT) 《旅游经济学》同步教学(机工版)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旅游经济学
Contents
目录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第四章 旅游市场
绪论
第一章 现代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
第二章 旅游产品
Contents
目录
第八章 旅游收入与分配
第九章 旅游经济结构
第五章 旅游价格
第六章 旅游投资评价与决策
第七章 旅游消费
第一章
现代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
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旅游的概念,认识旅游经济的形成基础、发展特征与发展过程,掌握旅游经济的性质与特征。
技能目标
能够分析旅游经济的运行规律,并正确认识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和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能力目标
具备能够对现实社会中多种多样的旅游经济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并将其抽象为旅游经济关系的能力。
第一节
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一、现代旅游
旅游(Tourism)是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齐梁时,沈约(441—513)《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程度不同,使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一、现代旅游
在古代社会,旅游实际上是旅行和游览的结合。旅行是指人们离开居住地而客居异地的行为,是一种为了生存、生活或者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被动性活动;游览则是以休闲、观光为主而进行的主题性活动,是一种以追求享乐、调节生活情趣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由于旅行和游览在古代社会中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旅行主要是人民群众为了生计而四处奔走的活动;游览则仅仅是王公贵族、富豪人家休闲和享乐的行为。
一、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显著区别: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旅游经济形成的基础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2.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2.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口迅速增加等因素,不仅促进了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50年到1960年的10年间,国际旅游人数从2 530万人次增加到6 930万人次,增长了1.74倍,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69亿美元,增长2.29倍。但是,这一阶段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低于100美元,旅游收入的增长率略高于接待游客增长率,整个世界的旅游经济基本上处于一种“高速低效”的发展阶段。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2.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
20世纪60—8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逐渐发展起来,这促使现代旅游迅速进入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工业化发达国家,大量的旅游者出游使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开始进入“中速中效”的波动发展阶段,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2.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
世界旅游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低速高效”的稳定持续发展阶段。从1980年至2000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了1.51倍,国际旅游人数达到了6.97亿人次,而国际旅游收入则增长了3.54倍,达到4 740亿美元。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旅游经济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人次)为119亿人次,是全球人口规模的1.6倍,全球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总收入和国际旅游总收入)为5.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7%。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
旅游服务贸易的全球性
特点
现代旅游经济的大众性
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性
旅游经济增长的敏感性
第二节
旅游经济的性质与特征
一、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
1.旅游者和客源地
旅游者是指任何一个到他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行,停留时间均在24小时以上、一年以内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活动从访问地获得报酬的人。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只有当市场上存在着旅游活动的需求主体—— 旅游者时,才可能产生旅游需求,而旅游者和旅游需求的规模、数量、消费水平等,不仅决定着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一、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
1.旅游者和客源地
旅游客源地是指产生旅游者的国家或地区,即有本国或本地区居民离开当地外出旅游的国家或地区。通常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既有当地居民外出旅游,同时也接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因而纯粹的旅游客源地或者旅游目的地是没有的。从旅游经济角度看,成为旅游客源地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一定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二是指只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产生并输出大量的旅游者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客源地。
一、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
2.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营者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所有企业的总称。旅游经营者既是旅游活动的经营主体,又是旅游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是保证旅游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旅游经营者一般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运输、旅游购物娱乐等企业,以及部分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其他企业。
一、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
2.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国家或地区。旅游目的地既可以是一个包括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较大区域,也可以仅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旅游目的地通常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拥有丰富的并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二是具有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具有直接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游企业。
一、旅游经济是市场经济
3.旅游产品和媒介
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即旅游者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在旅游活动中所消费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只有供应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因此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经济的兴衰和发展。
旅游媒介,是指各种旅游中介、交换媒介(货币、信用卡、汇兑业务等)、信息服务等。它们为旅游产品交换提供相应的媒介和手段,也相应地促进了旅游活动商品化的发展。
二、旅游经济是服务经济
三、旅游经济是产业经济
四、旅游经济是法制经济
旅游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法制经济,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规范有序的法制体系作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旅游环境离不开旅游组织机构的活动和保障,因此旅游组织机构是规范旅游活动和管理旅游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旅游组织机构,一般是指在一定的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设立的,负责该国家或地区内旅游事务,规范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运行,并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政府旅游组织和非政府旅游组织。
四、旅游经济是法制经济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旅游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思想观念,并结合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地方旅游立法和政府规章,使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增强旅游执法的权威性,发挥旅游质量监督和各有关部门的联动作用,加大旅游执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再次,要针对现代旅游发展和旅游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按照国际惯例和要求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的消费权益,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使所有旅游经营者能够真正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总之,只有通过推进旅游经济的法制化,才能为旅游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制保障。
五、旅游经济运行系统
五、旅游经济运行系统
1.旅游者活动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消费主体,因此旅游者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选择购买旅游产品、旅行活动、消费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评价等部分。选择购买旅游产品过程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组织和企业的宣传下,通过旅游客源地旅行商的促销和招揽,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所有旅游消费过程,是由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提供各种旅游产品或服务,实现旅游者活动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指向及内容。
五、旅游经济运行系统
2.旅游经营活动
旅游经营活动是指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将各种旅游要素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不同的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销售给旅游者的全部活动过程。旅游经营活动通常可分为旅游经营者经营活动、交通运输企业经营活动、旅游服务企业经营活动三部分。
五、旅游经济运行系统
3.旅游服务活动
旅游服务活动是为满足人们旅游需求和消费而提供的各种综合性服务活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并获得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旅游服务活动作为一种面向旅游者的综合性服务活动,主要围绕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有关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样性旅游需求和消费而进行。因此,旅游服务活动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行、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和购物等基本旅游服务;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签证、旅游保险、信息咨询、货币兑换等非基本旅游服务;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安全救援、教育培训等其他服务。
第三节
旅游经济产业化与旅游经济对社会的影响
一、旅游产业与产业化标志
1.现代产业部门的分类和形成机制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规定,产业部门是指国民经济内部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专门从事同类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总称,如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商业部门和建筑部门等。每一产业部门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部门,如工业部门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纺织工业等部门。因此,在国民经济管理中,为了区别不同层次的部门,通常把较高层次的部门称为“产业部门”,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农、工、商、建筑、交通五大产业部门;而把较低层次的部门称为“行业部门”,如机械行业、电子行业、纺织行业等。
一、旅游产业与产业化标志
2.现代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形成和标志
现代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形成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旅游产业是派生的,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扩大而逐渐从商业中派生出来的,其表面上虽仍属于服务业,但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及范围已经超出服务业和商业的范畴;第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具有相对独立的、相对集中的旅游需求和供给,并形成独立的产品生产、市场结构和生产经营体系,形成了自己的主体部门和产业结构体系,具有独立的分工领域,具备了成为一个经济产业的基础;第三,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产业,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并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
一、旅游产业与产业化标志
2.现代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形成和标志
二、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旅游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1.旅游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
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环境的改善
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三、旅游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2.旅游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看到旅游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大量的旅游活动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社会影响。
例如,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把过多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旅游条件提供给国外旅游者消费,会使国内人民群众产生不平等的社会心理;而国外旅游者的挥霍消费,把富裕展现于贫穷之中,也会造成对人们的价值准则、心理压力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旅游者带来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等。因此,要注意分析旅游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制定正确的对策措施,发挥旅游经济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减少和消除消极的影响因素,促进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及影响
1.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四、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及影响
2.旅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旅游发展规划不当,会导致各种旅游设施布局、景点设置不合理,从而对生态环境的整体美造成破坏,形成视觉污染;会造成各种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不协调,而失去优美环境的吸引力;会使基础设施与景区景点容量不相适应,而导致过多的游客带来交通、景点的拥挤等。
其次,旅游产品开发不当,会因为过多的旅游饭店而产生大量的垃圾及污水,导致对景区环境及湖泊、河流、海滨及地下水的污染;会因为过多地使用各种内燃机车辆而造成空气污染;会因为过多的娱乐、歌舞设施及过量的游客而造成噪声污染等。
最后,旅游业管理不当,会由于旅游者在风景区乱扔废弃物引起大量的垃圾污染,会由于旅游者对各种旅游设施的滥用和误用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