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素质目标 树立会计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管理思想,加强自律意识的培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教学难点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3 min)→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4 min)→传授新知(15 min)→课堂互动(14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15 min)→课堂互动(15 min)→传授新知(10 min)→课堂小结(3 min)→课堂作业(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3 mi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开始新课题: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传授新知 (10 min) 【教师】讲解新知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于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会计关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详见教材) 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会计法律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等四个层次。(详见教材) 【例题1-1·判断题】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激发兴趣课堂互动 (6 min) 1.会计法律制度是关于会计的相关法律制度吗?有些什么规定呢 2.如何区分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法律? 通过课堂互动,带动学生思考、讨论,并主动回答问题,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法律传授新知 (15 min) 【教师】讲解新知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详见教材) 1.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只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详见教材) 《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同年5月1日起实施,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现行《会计法》于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详见教材) 《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秩序。现行的《会计法》共有7章52条,主要对会计工作总的原则、会计核算、公司和企业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详见教材) 《注册会计师法》是为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中的鉴证和服务作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详见教材) 《注册会计师法》主要对注册会计师考试与注册事项、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是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拓宽知识面课堂互动 (6 min) 1、假如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可以从事与会计相关的专业吗? 2、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律有哪些?《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使学生对会计法律和会计法有正确的认知第二节课传授新知 (15 min) 【教师】讲解新知 2.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详见教材) 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依据《会计法》制定并发布的法律规范,其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律。我国目前已经施行的会计行政法规主要有两部,分别是《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详见教材) 《总会计师条例》是由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以第72号令颁布的,于2011年1月8日进行了修订,是对《会计法》中相关规定的细化和补充。《总会计师条例》主要规定了单位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任免和奖惩等。该条例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详见教材)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国务院于2000年6月21日颁布,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2017年12月25日,财政部为解决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实际问题,规范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财会〔2017〕13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的相关规定,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要求、法律责任等,是对《会计法》中相关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细化。(详见教材) 3.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详见教材) 国务院其他部门根据其职责权限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也属于会计部门规章,但制定的规章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或者备案。会计部门规章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违背,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部门规章的具体内容课堂互动 (15 min) 一家食品企业由于业务扩展招聘了一名会计人员小王,小王是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但是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请同学们思考,该食品企业聘用小王作会计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吗 通过课堂互动,带动学生思考、讨论,并主动回答问题,使学生对会计法律规定有明确的认知传授新知 (10 min) 【教师】讲解新知 4.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详见教材)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就属于地方性会计法规。(详见教材)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层次分明,其层次不同,制定机关不同,效力也不相同(见表1-1)。(详见教材) 表1-1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层次效力制定机构特征及举例会计法律最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 《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行政法规低于法律国务院××条例 《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低于行政法规国务院财政部××制度、办法、规范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地方性会计法规低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市)××办法、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例题1-2·单选题】详见教材 【例题1-3·判断题】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地方性会计法规的具体内容,开拓知识面课堂小结 (3 min) 本节课学习了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了解了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对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有大致了解,课后可在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巩固完善。 总结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加深认识课堂作业 (2 min) 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车辆生产。 请问: (1)从2007年开始A公司应该适用什么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该准则或制度的体系包含什么? (2)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其地位如何? 通过课堂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完善、巩固教学反思 本门课程是我系大一新生的专业基础课。本次课主要是让大一的孩子们熟悉、了解这门课,本次课拓展了很多知识面,学生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将结合老师的慕课,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增强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